作者CCY0927 (茹絮夢)
看板TW-history
標題[新聞] 牡丹社事件俄羅斯觀戰與田調 文史凸顯台灣善良
時間Thu Oct 31 01:10:19 2024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410300482.aspx
牡丹社事件俄羅斯觀戰與田調 文史凸顯台灣善良
2024/10/30 21:22(10/31 00:31 更新)
https://i.imgur.com/5xxrmxX.png
國立台灣圖書館推出特展「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俄羅斯文史資料展–跨世紀台灣印
象之旅」,30日起正式開展,館長曹翠英(後左)開幕首日親自導覽解說。(國立台灣圖
書館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傳真 113年10月30日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30日電)日本出兵攻打台灣原住民部落的牡丹社事件,俄羅斯曾
派軍官邸台觀戰、蒐集戰鬥史料與民情,凸顯俄羅斯意識福爾摩沙的戰略重要。學者說,
在150年前文史資料中,可顯示台灣人純樸善良。
國立台灣圖書館「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俄羅斯文史資料展-跨世紀台灣印象之旅」
今天開幕,下午邀俄羅斯社會科學院東方所副所長劉宇衛(Valentin Golovache)專題演
講。
展覽總策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兼任教授楊孟哲告訴中央社記者,1874年5月間日軍舉兵
進攻台灣南端牡丹社原住民部落,俄羅斯派軍官捷廉季耶夫(V. A. Terent'ev)參與,
並抵台觀戰。當時俄羅斯已察覺福爾摩沙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後來再派海軍軍官保羅‧伊
比斯(Pavel Ibis)抵台田野調查。
楊孟哲說,150年前這2名軍官的台俄雙邊關係重要文件,目前存放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海軍
公文書館。這次首度展出,體現伊比斯的研究成果與價值,呈現當年西方眼中牡丹社事件
獨特的外國史觀。
專研台灣俄羅斯關係的學者劉宇衛晚間以流利中文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表示,2014年俄
羅斯旅行家馬爾科夫(S. Malkov)及拉布亭(F. Labutin)依循伊比斯的旅行足跡重返
台灣,以現代影像對比150年前歷史足跡,在跨世代中,都可感受到台灣人的善良與純真
。
劉宇衛說,伊比斯只會俄文與英文,在語言不通下,於台灣南部山區透過肢體語言及共同
狩獵等生活,可以與原住民、頭目、傳教士無障礙交友,進而以筆記及插畫,為當時台灣
人物社會、原住民語言風俗留下寶貴的紀錄檔案。
他表示,伊比斯甚至深入原住民都不敢進入的屏東牡丹石門山谷,透過當地嚮導協助,利
用簡易地圖及指南針完成西半島之行,與13個聚落的訪查。
劉宇衛指出,俄羅斯軍官的中立客觀紀錄與觀察報告,顯示捷廉季耶夫不支持日本以兵力
武裝進軍台灣南部,並認為可用和平與外交方式解決爭端,這有別於當時的外國媒體支持
日軍的觀點。
至於台灣的風土民情,劉宇衛表示,以跨世代的觀察與時空對比,伊比斯與旅行家馬爾科
夫都感受到台灣人民的善良。無論是150年前的閩客漢人或平埔、原住民,或現代的民宿
老闆,都敞開心胸對待外來的俄羅斯人。展覽揭示跨越兩世紀的台灣印象及歷史價值。(
編輯:戴光育)113103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129.1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TW-history/M.1730308221.A.6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