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Knight (全ては時の中に…)
看板Scenarist
標題[書籍] 《大小說家如何唬了你》
時間Mon Dec 8 22:57:17 2014
《大小說家如何唬了你?一句話就拐走大腦的情節製作術》
Wired for Story: The Writer's Guide to Using Brain Science
to Hook Readers from the Very First Sentence
作者:麗莎.克隆 (Lisa Cron)
譯者:陳榮彬
出版社:大寫出版
出版日期:2014年05月08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316999
裝訂:平裝 (304頁)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4063
內容簡介
究竟好故事是如何拐走我們的心、讓我們目瞪口呆、椎心難忘?
第一本結合「情節製作」與「腦科學」的最新觀點!
我們天生對哪一種故事最無法抗拒、最有共鳴?
為什麼經典名著、賣座電影能唬住我們的大腦、甚至改變我們的大腦?
究竟故事裡的什麼情節才能滿足我們大腦本能的期望?
是「梗」、是「fu」、還是絕美到不行的文句,腦科學全都有解答!
每一個經典且偉大的故事都擁有「引起大腦渴望知道結局」的特質,且以此緊緊勾住
讀者的注意力。絕大部分的寫作建議都會告訴創作者:只要文筆優美、情節架構鋪陳好,
故事就一定好。真是如此嗎?
當聽到老人家嘮嘮叨叨地把自認為波濤洶湧的人生說一遍時,為何我們會感到無聊?
如果能選擇的話,人們總是寧願看故事,而不是閱讀非故事類的作品,這不是因為我們懶
得動腦筋,是因為故事裡的情節元素與鋪陳手法,能勾起大腦神經迴路本能的渴望,但你
可能想不到──原來那些好故事「引人入勝」的秘密,其實並不是秘密。比如說:
──《終極警探》一開始就在鋪梗,看得出來嗎?
──《蘇菲的抉擇》如何將抽象的情境轉化具體、讓人身歷其境?
──《天才雷普利》只是用了讀者已經預期的東西讓他們驚訝?
──《迷魂記》是如何正確使用「水落石出」手法增添電影的戲劇張力與懸疑感?
──《亂世佳人》的舊時代愛情如何讓現代的我們有感?
為什麼馬克.吐溫會說,小說會比事實「更真實」,因為它得更合理?
資深出版人兼影視製作麗莎.克隆將在本書告訴文字創作者,如何跟地球上最會說故
事的大作家、名導演、好編劇,學學緊扣人心的情節製作手法。本書透過神經科學新知、
小說、劇本、以及短篇故事為例證,以腦科學的革命性角度,呈現「大腦是怎樣閱讀故事
的」,解開好故事的情節製作秘密!只要懂得人類大腦本能想要的東西、避開自以為是事
實的迷思,即使寫的只是「襪子沒有成雙」的這種小事,都能慘得讓人啜泣。到底該如何
拯救無趣的故事呢?請務必要看這一本!
作者簡介
麗莎.克隆(Lisa Cron)
麗莎從事出版業超過十年,先後曾任職於諾頓出版社(W. W. Norton)及約翰.繆爾
出版社(John Muir Publications)。之後她進入電視圈,在節目「作秀時間」(
Showtime)與「電視法庭」(Court TV.)擔任制片人,同時也在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威廉.摩里斯經紀公司(the William Morris Agency)、鄉村巡迴演出(
Village Roadshow)、愛康公司(Icon)擔任顧問,以及在安吉拉.里納爾迪文學經紀公
司(Angela Rinaldi Literary Agency)擔任經紀人。近幾年她與許多作家、製作人與經
紀人進行一對一的合作,參與他們的書籍出版與電影製作計畫。目前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
校推廣教育部寫作學程的講師。
譯者簡介
陳榮彬
1973年生,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研究興趣為「現代主義城市文學」與「形式主義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目前為臺灣大學臺文所兼任講師,以英文教授「An
Introduction to Postwar Taiwan Fiction」(戰後臺灣小說導論)課程,並為清雲科技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著有《當電影遇上爵士》,譯作總計二十餘本,包括《喬伊斯:永遠的都柏林人》、
小說大師費滋傑羅第一本作品《塵世樂園》、間諜小說大師勒卡雷經典力作《諜影行動》
,以及《胖子的脂肪該被抽稅嗎?》、《你怎麼設計幾年後的不一樣?》、《大學生知道
了沒?》。
書籍目錄
引言 光有熱情,不足以造就一個能立刻吸引讀者的故事
第一章:如何抓住讀者的心?
很多人都認為:想要寫出成功的故事,必須學會把文字寫得漂亮點,但這對作家們可說是
最具殺傷力的觀念之一!如果真的很會「說故事」,就算文字差一點,殺傷力其實遠比所
想像得還小。
第二章:如何把火力集中在重點上?
別讓故事脫離常軌,要聚焦在創作的故事的本質,否則即使文字寫得漂亮極了,還是會令
人覺得沒有方向,無法投入故事的情境裡,就算讀者不是神經科學家,也能知道接下來會
發生什麼!總之,讀者絕對不會繼續往下看!
第三章:有fu才是王道
神經科學作家喬納.雷勒說:「如果沒有情感,理性也不會存在。」故事若是沒有情感,
創作者將無法寫出「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不重要、什麼有關係、沒有關係」的主角。如果
讀者感覺不到「什麼有所謂,什麼無所謂」,那麼有沒有把故事看完也就無所謂了。
第四章:故事主角真心企盼的是什麼?
當閱讀故事時,讀者會融入故事角色裡,會跟角色們有相同的感覺和體驗。讀者的感覺全
然是以一個東西為依據:主角的目標。而接下來主角會如何評斷與反應其他角色的行為,
也是以此目標為依歸。作者應該要製造外在阻礙來為難主角,藉此增加戲劇性,讓讀者對
故事更難以忘懷。
第五章:探掘主角的內心問題
很多作家為了讓讀者認識故事角色,有時候會出現「資訊過多」的問題,也許這些主角的
相關資訊可能真的很有趣,但往往跟故事沒有任何關係。「無所不包」的故事,總是會讓
讀者覺得:「吼,煩死了!」
第六章:只有具體的細節能呈現故事
把太多細節寫進故事裡,和提供太少細節一樣糟糕。常常有作家以概括的方式寫故事,他
們認為光靠概念就能吸引讀者,而且更糟的是,他們誤認為:讀者應該要靠自己的想像去
為故事裡未點明的具體細節做腦內補完。
第七章:故事必須追求衝突
衝突是恐懼與慾望之間的交戰。自古以來衝突始終被視為構成故事的命脈,所以不論身為
創作者的你,在真實生活中有多愛好和平、多厭惡衝突,寫故事時就必須擁抱衝突!
第八章:因果關係
大腦的習慣是把吸收到的大量訊息和記憶組織起來,並用因果關係的思維方式分析一切,
所以當故事的發展並未遵循一個明確的因果關係時,大腦就無法理解它──這不只可能會
引發身體上的痛苦,更別說會讓人想要把書丟出窗外。
第九章:該讓主角吃苦頭時,就讓他吃吧,多吃個幾次也沒關係
享受一篇好故事對大腦有什麼好處,以至於故事能夠把我們從忙亂的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
?答案很明顯:因為它讓我們可以好整以暇地坐下來,由別人(主角)替代我們承擔粗暴
命運帶來的苦難。故事主角必須要承受苦難,否則他就沒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而且我們
也不會關心他的遭遇了。
第十章:從「梗」通往「相應的結果」
故事的梗讓我們想要知道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接著會有一種我們更愛的感覺出現:
也就是透過本身的「聯想」能力,大腦會提出某種想法;在這個過程中,身體會不斷分泌
腎上腺素。所以從發現某個梗的那一刻開始,讀者會如癡如醉,享受過程中的每一刻,就
算焚膏繼晷也要讀下去。
第十一章:此時,來看看先前發生了什麼事……
每當我們面對當下的問題時,大腦會召喚過去的記憶,從中尋找或許有助於解答問題的任
何東西。在看故事時我們也會如此,所以為了幫助我們了解故事當下發生的事件有何意義
,作者必須在故事裡放入一些回顧之類的相關元素,免得在不知情節發展的理由為何之下
,讓故事冷掉了。
第十二章:作家的大腦如何影響故事寫作?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如何寫出符合讀者大腦本能期待的故事,那麼作者大腦本能期待的
呢?如果想要創造出一個躍然紙上的故事,作者的大腦該扮演什麼角色?作者擁有什麼大
腦本能具備的優勢?
謝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1.150.195
※ 文章網址: http://webptt.com/m.aspx?n=bbs/Scenarist/M.1418050640.A.33C.html
1F:→ qeagle: 這本我有買,但看了還蠻失望的,本來以為有點科學性,但沒有 12/20 09:31
2F:→ SKnight: 是喔!瞭解。@@ 我買了但還沒看(正要)。感謝分享~:p 12/20 15:51
※ 編輯: SKnight (220.141.133.220), 12/20/2014 15: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