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看板Scenarist
標題[專題] 《末日之戰》混亂拍攝幕後 文:Ivanshan
時間Wed Jul 3 19:39:40 2013
原文出處: PCDVD 作者: Ivanshan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13321&page=1&pp=10
第一位編劇與導演不合,第二位編劇偏離原著
開拍不久就超支,變形金剛製片來救火
布達佩斯場景拍攝難度高,又爆發負面新聞
派拉蒙決定重寫與補拍第三幕
關於即將上片的末日之戰(World War Z),今天的蘋果日報有一則標題是「小布擲120億造
《末日》恐淪最貴賠錢貨」的報導,主要引述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而每日
郵報的報導又主要是引述浮華世界(Vanity Fair)六月號雜誌一則細節相當豐富的內幕報
導。個人認為,本片拍攝幕後的混亂過程,精彩程度可能不會輸給電影本身,而且在未來
發行的DVD/藍光的特別收錄,應該也不會看到相關內容。對於電影界想要拍攝大製作電
影的人來說,相關內容也相當有「啟發性」與「教育性」。後面將會附上一些本人今年初
以及上週在其他網站所寫的相關內容,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以下則是今天蘋果日報報導的網路連結,報導我就不貼了,因為與後面的內容相比,蘋果
的報導太簡陋:
http://ent.appledaily.com.tw/enews/article/entertainment/20130525/35040881
末日之戰 大規模重拍,最後關頭重寫劇本,創作爭議
布萊德彼特的僵屍戰爭大片 幕後卻是惡夢一場
以下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相關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brad-pitt-world-war-z-production-nightmare-336422
「布萊德彼特的僵屍惡夢:末日之戰混亂拍攝過程的內幕(Brad Pitt's Zombie
Nightmare: Inside the Troubled 'World War Z' Production)」,這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去年6月22日出刊的雜誌版一則內幕報導的主標題,而副標題則是
:「大規模的重拍、最後關頭劇本重寫,以及創作爭議,迫使派拉蒙成本至少1.7億美元
的大製作僵屍戰爭電影,上片檔期從2012年12月延後到2013年6月21日(Extensive
re-shoots, a last-minute script rewrite and creative issues force Paramount's
$170 million-plus zombie war movie to June 2013 from a planned December
release.)。」
末日之戰(World War Z)是根據Max Brooks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布萊德彼特(Brad Pitt)
除了掛頭牌擔綱男主角,他所擁有的B計劃娛樂(Plan B Entertainment)製片公司也參與
製作,導演馬克佛斯特(Marc Forster)也是由他欽點的導演人選,派拉蒙希望可以發展成
三部曲(trilogy),不過目前首部曲的拍攝已經成為一場惡夢(Nightmare),不但是派拉蒙
的惡夢,也是小布的惡夢。THR這則內幕報導有點長,內容也有點亂,我花了一些時間看
完之後,將所有重點做了一個比較有系統的整理。雖然去年11月首支預告片出爐後,一般
反應好像還不錯,但從預告片是看不出幕後的亂象,也不容易看出電影的真正品質,更不
要說預告片推出之際,電影才剛開始進行最後的補拍,派拉蒙搶救本片的動作目前仍在持
續進行中。
THR的新聞提到,新手、第一次執導真人版電影,或是缺乏商業大片製作經驗的導演,在
拍攝大製作且牽涉到大型特效的電影時,會面臨許多的風險。THR舉的例子除了本片之外
,還提到曾拍過兩部成功動畫長片的Andrew Stanton(怪獸電力公司、瓦力),他為迪士尼
執導的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John Carter)賠掉至少2億美元,而這是他首度執導真人版
電影;基努李維(Keanu Reeves)主演、新手導演Carl Rinsch首次執導的3D大片浪人
47(47 Ronin,這是五大可能有問題電影的Part 5),拍攝過程也是一場災難,上片檔期一
延再延。本片的情形則是,攝製概念與劇本都還沒有完成(concept and script that
were not fully baked),派拉蒙就開綠燈放行整個拍攝計劃。關鍵在於派拉蒙執行長兼
主席(chairman and CEO of Paramount Pictures)Brad Grey,他曾經是小布的經理人以
及B計劃娛樂的合夥人。THR在這裡提到,當Grey接任派拉蒙的現職後,B計劃的辦公室也
跟著從華納搬到派拉蒙。而本片的拍攝計劃得以迅速通過,主要原因就在於Grey與小布的
長期關係,當然小布的大明星地位也是關鍵。
THR另外也提到,派拉蒙還找來兩家製片公司(也是本片的金主之一)來分擔風險,而包括
製片Graham King(他的GK Film公司),以及David Ellison的Skydance製片公司
(Skydance Productions),也因為干預本片的拍攝製造了一些麻煩。THR雖然提到這兩家
金主兼製片公司,但沒有具體提到他們為本片的拍攝製造了哪些麻煩。
消息來源透露,本片的拍攝過程(production)「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惡夢(A nightmare
from top to bottom)」,因為一開始就「缺乏明確的創意方向(lack of clear
creative direction)」。這個部份的核心是小布欽點的導演佛斯特。佛斯特過去執導的
幾部電影,像是尋找新樂園(Finding Neverland,2004)、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2006)、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2007),以及007第22集量子危機
(Quantum of Solace,2008),其中前三部基本上屬於成本較低的文藝小品,也都有相當
不錯的評價與口碑,只有量子危機是大製作動作片,而這也可以看出問題之所在。佛斯特
雖然拍過量子危機,但是報導提到他缺乏拍攝特效比例高的大製作電影(effects-heavy
tentpoles)的經驗。量子危機的拍攝過程就曾傳出問題重重,佛斯特在這一類大片的領導
統御能力當時就受到質疑,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在為空降危機(Skyfall)宣傳時
,就提過當時曾幫忙救量子危機,但電影完成後的口碑仍然不太好。
劇組原先設定的作法是,佛斯特專注在角色與故事(Forster could focus on character
and story),劇組中則另外安排有經驗的人,在動作與特效場面上指導佛斯特。這個有經
驗的人是第二組導演(second-unit director)Simon Crane,他曾經與小布合作過史密斯
任務(Mr. & Mrs. Smith,2005),但拍攝過程仍然波折不斷。消息來源透露:「導演未獲
授權(The director was not empowered)」,「(拍攝現場)無人掌舵(There was nobody
that steered the ship.)」,工作人員根本不知道要聽誰的指揮。THR還提到,佛斯特雖
然是小布親手挑選的導演,但卻只能單槍匹馬到劇組,而不能帶他自己的人馬進駐,劇組
另外聘僱了一些「經驗老練的人(seasoned players)」來協助。THR提到根據多位消息來
源透露,這樣運作產生的結果就是多頭馬車,不但群龍無首而且衝突不斷(a seemingly
headless enterprise driven by conflicts)。
拍攝成本已經超越1.7億美元,又為了重寫第三幕(third act)而暫停作業,直到去年感恩
節前再度補拍。THR的報導提到復拍需要花五個星期的時間,停拍加上恢復拍攝增加的經
費不知道有多少。派拉蒙最早的應變措施包括:在去年3月份宣佈將上片檔期由原訂的去
年聖誕節檔期,延後到今年暑假檔(6月21日),另外還聘請了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的
編劇Damon Lindelof來重寫第三幕的劇本,原本預計至少會在9月恢復拍攝,但延到11月
才復拍,而且在復拍前先釋出了第一支預告片。Lindelof受僱重寫劇本的消息,大概是在
去年6月份左右、也就是普羅米修斯上片的那陣子傳出,顯然這個劇本重寫工作花了大概
五個月左右,中間應該也有不少干擾發生,所以原訂9月復拍卻延到11月才恢復拍攝。
本片拍攝過程的混亂開始的很早,在開拍前三個星期-2011年6月就開始了。對於原訂去
年聖誕節上片的大片來說,2011年6月開拍是很正常的。本片英文片名中的Z指的就是僵屍
(zombie),可以想見僵屍在片中的份量很重,但是對於片中僵屍的外貌以及動作,佛斯特
卻沒有作出必要的決策(critical decisions)。而人事傾軋也是混亂的原因之一,前面提
到請來協助的「經驗老練的人(seasoned players)」,受僱工作一陣子後又被換掉。THR
具體點名了三位,三位不是曾經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就是曾在賣座大片中擔任重要職務,
包括曾經獲得三座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的Robert Richardson(得獎作品:誰殺了甘迺
迪、神鬼玩家、雨果的冒險)、曾經以神鬼戰士(Gladiator)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
果獎的John Nelson,以及在阿凡達(Avatar)掛名監製(executive producer)的Colin
Wilson,他在本片的角色是製作統籌(line producer)。THR的新聞指稱,這三位都曾不止
一次被要求離開劇組(to have asked to leave the production on more than one
occasion),而這三人也都不願意回應THR的詢問,顯然他們都不想得罪好萊塢六大。
本片在2011年春天進行籌拍的前置作業時,小布與他的製片夥伴(producing
partner)Dede Gardner正忙著拍攝殺戮行動(Killing Them Softly,去年11月底在北美上
片,台灣則是去年10月中旬上片),小布在拍完殺戮行動之後,就回去陪他那個大家庭,
Gardner女士則開始將焦點擺在本片的籌拍,但是等到她介入之時,「災難已經發展到相
當的規模(the disaster was already well in the making)」。至於本片幕後的災難,
THR舉了一個例子就是拍攝時間不夠,THR以第二組為例,第二組導演Crane要求60天的作
業時間,後來只被核准三分之一,應該就是20個工作天。劇組有些人希望小布利用與Grey
的關係為本片爭取更多的時間與經費,但派拉蒙兩個都不給,派拉蒙的因應措施則是更換
劇組的主要人員,THR提到被換掉的人是負責製作統籌的Wilson,派拉蒙找來接替的是
Ian Bryce(他在四部變形金剛、搶救雷恩大兵與舊版蜘蛛人第一集掛名製片)。
本片在英國的倫敦、格拉斯哥(Glasgow),以及馬爾他(Malta)與布達佩斯(Budapest)等地
進行拍攝,麻煩更多,顯然主要在於現場發號司令的人(應該指的是導演),以及工作人員
之間氣氛不睦。THR提到現場工作人員認為攝影Richardson非常有才華(所以才會獲得三座
金像獎),但在拍攝現場顯然適應不良,對於收到的指令(應該就是來自導演)感到相當掙
扎,不知道如何執行,更不要提還要對抗其他的工作人員。
2011年10月在匈牙利外景地還遭遇到嚴重干擾,使當時拍攝進度已經落後又超支的情形雪
上加霜。匈牙利的反恐單位搜查機場倉庫,沒收了85支拍片用、但功能完備的自動攻擊步
槍(fully functional automatic assault rifles)。這些步槍應該是專供拍片用,無法
正常操作,而這些槍顯然違反當地法令。這個事件發生當時,據說小布臉色鐵青,顯然他
相當憂心本片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拍完,他當時大概想不到一年後,也就是去年感恩節前
要再度進行補拍。
THR這則內幕報導的內容,幾乎都是關於本片的負面消息,派拉蒙高層顯然必須提供一些
可以平衡報導的說法。派拉蒙電影集團的總裁(Paramount film group president)Adam
Goodman對THR表示:「這部電影的片段看起來好極了,但我們也都同意它可以有一個更好
的結尾(The footage from this film looks fantastic, but we all agreed it can
have a better ending)」,「末日之戰是暑假檔大片,當它在2013年6月發行時,我們有
信心它將會是全球賣座大片( World War Z is a giant summer movie and we are
confident it will be a global hit when it's released June 2013.)。」顯然,派拉
蒙有信心可以搶救成功。而一位與本片有關的消息來源認為,本片可以救得起來,「它的
前45分鐘、也許前一個小時很棒(It's a great first 45 minutes, maybe even an
hour)」。這個消息來源的說法,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意思好像是指由Lindelof重寫的
第三幕可能很長,最起碼半小時以上。本片拍攝成本至少1.7億美元,應該不太可能只有
90分鐘,除非派拉蒙仍將三部曲視為選項。但如果連作為首部曲的本片都救不起來,應該
也不必考慮續集了,至少我相信Skydance製片公司應該不會再投資續集,David Ellison
的老爸雖然超有錢,但應該不會想作賠本生意,若本片票房不如預期,派拉蒙應該也很難
再找其他金主投資續集。
本片在去年感恩節前除了推出了首支預告片,也差不多同時在英國進行最後的補拍。依照
THR的報導,補拍要花五個星期,若是扣除感恩節與聖誕節的假期,目前可能仍在進行補
拍。而由於去年底的八卦新聞拍到小布帶著一大家子正在渡假,也有可能是已經補拍完畢
。從THR的整個報導可以推估,本片是於2011年6月左右開拍,應該是拍到年底,去年的上
半年開始進行後製,然後因為發現片子拍的有問題而停工,去年6月決定另外找編劇重寫
第三幕,重寫劇本又花了約五個月,去年11月開始進行最後的補拍。整個情況與MIB星際
戰警3 3D(Men in Black 3)幾乎如出一轍,但是本片中途停工的時間,比星際戰警3的4個
月要久,應該最起碼停工超過半年以上。而整個過程的複雜程度卻比星際戰警3高出許多
,星際戰警3的主要問題是男主角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他不滿意開拍的劇本,Sony只
好在開拍一個多月後停工4個月進行重寫,連重寫劇本都先後找了幾個人參與),本片則是
整個劇組似乎都有問題。至於THR報導中提到的拍攝成本超過1.7億美元,那已經是去年6
月左右的事,若說最後整個拍攝成本超越2億美元,應該不會讓人太意外。而由於本片沒
有拍成3D版,因此未來在海外市場無法靠3D加收票價膨脹票房,對於回收成本的難度也升
高。至於本片的品質,我想就不要太奢求了。
--------------------------------------------------
以下是Vanity Fair、Deadline、娛樂週刊的報導,以及Play List網站轉載娛樂週刊報導
內容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13/06/brad-pitt-world-war-z-drama
http://www.deadline.com/2013/05/after-fixing-world-war-z-ending-paramount-now
-out-to-prove-its-zombie-pic-doesnt-stink-like-a-rotting-corpse/
http://popwatch.ew.com/2013/03/27/world-war-z-brad-pitt/
http://blogs.indiewire.com/theplaylist/word-war-z-hoping-for-a-trilogy-5-brad-pitt-starved-himself-deleted-budapest-sequences-things-learned-about-the-troubled-production-plus-new-photos-20130329
下個月即將上片的末日之戰(World War Z),拍攝幕後的混亂傳聞相當多,尤其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去年6月份雜誌版的獨家報導披露了部份內情之後,本
片的相關負面傳聞可說是持續不斷。浮華世界(Vanity Fair,後面簡稱VF)雜誌6月號除了
以男主角兼製片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為封面,內容並附上一篇細節相當豐富的內幕報
導,VF大概花了2、3個月時間對相關人士進行訪問、整理與編輯,相關內容可以說是令人
嘆為觀止。本人在今年初以THR去年的獨家報導所寫的內容,現在看來像是「預告片」,
VF的報導全文則像是「正片」,看完後可以發現「正片」比「預告片」的精彩程度要高出
許多倍。VF的這篇報導不但已經在好萊塢廣為流傳,國外甚至有網站專文推薦,希望網友
一定要閱讀VF的報導全文。我個人看完後的感覺是,電影界的人士應該要讀一下相關內容
,尤其是對於要拍攝大製作電影的人來說,VF的報導相當有「啟發性」與「教育性」。由
於VF的這篇報導細節真的很豐富,篇幅真的很多,在VF官網刊出的全文就長達5頁,每一
頁都很長,而且除了第一頁有兩張照片之外,全部都是文字。以下內容將會分四天刊出。
由於報導提到的相關人物很多,以下是出現率較高的幾位,第一次提到時會使用全名,第
二次提到時只使用姓氏(last name):
派拉蒙的高層:
Brad Grey:派拉蒙電影的主席兼執行長(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 Paramount
Pictures)
Adam Goodman:派拉蒙電影集團總裁(president of the Paramount Film Group)
Rob Moore:派拉蒙電影的副總裁(vice-chairman of Paramount Pictures)
Marc Evans:派拉蒙製作部總裁(Paramount's president of production)
小布的公司與人馬:
B計劃娛樂(Plan B Entertainment):小布所有的製片公司
Dede Gardner:B計劃的總裁(president),小布在B計劃的製片夥伴
本片是根據Max Brooks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根據恐怖集中營的消息,台灣的木馬文化似
乎有發行中文版),小布除了擔綱男主角,他所擁有的B計劃娛樂(Plan B Entertainment)
製片公司也參與製作,導演馬克佛斯特(Marc Forster)也是由他欽點的導演人選,連請來
重寫第三幕(third act)的編劇Damon Lindelof(普羅米修斯、電視影集Lost檔案),也是
小布找來的。VF的記者是今年1月,在加州的Santa Monica專訪Lindelof。VF的報導一開
頭就提到,Lindelof是2012年4月13日到小布的辦公室,與這位大明星面談本片的問題。
Lindelof當時被他的經紀人告知小布想與他聊聊,會面當天還提前用e-mail詢問Lindelof
,會面時想要喝Starbucks什麼口味咖啡(grande soy latte,我對咖啡沒有研究,不知道
是什麼口味)。Lindelof描述當初小布來找他救火時的說法,小布表示當初讀原著時,最
吸引他的地方是書中描述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al)的角度。根據3月底發行的娛樂週刊
(Entertainmetn Weekly),小布表示「當時我真的對比較政治性的電影有興趣(At the
time I was really interested in a more political film)」。但是等到劇組開始發展
劇本時,很多這類角度的細節都消失以呈現電影故事。Lindelof在VF的報導中轉述小布當
時告訴他的話:「我們(指劇組)在沒有完全鎖定電影情節前就開始拍攝,結果並不是我們
想要的(We started shooting the thing before we locked down how it was going
to end up, and it didn't turn out the way we wanted it to.)。」這句話的後半段
,相對於以下要描述的內容,真的是輕描淡寫。
小布要求Lindelof看一個最近剪輯的版本(recent edit,後面會有進一步說明),並告訴
他劇組現在很需要一個局外人,這個人完全沒有過去的負擔(who is not burdened by
all the history that this thing is inheriting),可以看出劇組已經有的以及告知接
下來要如何做。兩週後,大概是4月底左右,Lindelof在派拉蒙的第五試片室(Screening
Room 5)看了一個約72分鐘長度的版本(a 72-minute edit of World War Z)。根據THR去
年的報導,Lindelof被找來救火的主要工作是改寫本片的第三幕,在VF的報導中他提到他
看了當時的剪接版本發現,「結局很突兀,毫無邏輯的蒙太奇鏡頭被混亂地剪接在一起。
但是當放映廳的燈光亮起時,仍有一些東西讓Lindelof感到苦惱:另外的50分鐘片段到哪
裡去了?(The ending was abrupt, an incoherent montage of footage smashed
together.But there was something else about the movie gnawing at him when the
lights came up.Where was the other 50 minutes?)」。
整體成本飆高至3.5到4億美元
VF的報導提到,派拉蒙原本同意拍攝本片時的預算約1.5億美元,THR報導時的預算已經超
支到至少超過1.7億美元,但是同業、也就是其他電影公司(rival studios)則指稱,實際
的花費超過2.1億美元(what rivals are now saying is more than $210 million),還
有幸災樂禍的業界人士指稱接近2.5億美元(gloat that the budget is closer to $250
million),派拉蒙方面當然是完全否認。還有,其中不包括800到1500萬美元的轉製3D費
用(And that did not include the additional $8 million to $15 million needed
for the 3-D conversion.)。另外,根據了解相關預算的人士透露,派拉蒙還將再花費
1.25到1.5億美元在全球行銷(Paramount would have to spend another $125 million
to $150 million to globally market the film, according to a person familiar
with the budget.)。
前面提到的這些花費已經差不多在3.5到4億美元之間,所以我完全不同意VF報導提到的這
句話:「這表示本片的全球票房需要約4億美元,派拉蒙與財務夥伴才會收支平衡(This
meant the movie would have to take in around $400 million at the worldwide
box office for Paramount and its financial partners to break even)」。Variety
上個月的報導提到,迪士尼上個月與北美前四大連鎖戲院各別談判,從鋼鐵人3(Iron
Man 3)開始可以拿到約65%的票房分帳收入,之前以及其他電影公司的行情則是五五分帳
。也就是說,如果全球戲院是比照辦理(這是高估,至少現在是全球第二大市場的中國就
無法拿到50%),3.5到4億美元之間的成本至少需要7到7.5億美元票房才有希望收支平衡。
而那應該就是本片在去年底突然悄悄地由只有2D版本(本片完全採用2D拍攝)變成3D電影的
主因,因為3D有助於快速增加票房,3D電影至少在海外市場仍有吸金力。(3D電影的3D版
本有一小部份票房收入、也就是3D加收票價的部份票款,是分給3D放映設備廠商,這個細
節太複雜,這裡就略過不提,也沒有列入前面的計算考量)
Part 1:開拍前即已波折不斷
第一位編劇與小布欽點的導演不合
2006年,B計劃與李奧納多迪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所擁有的Appian Way製片公司,
競標本片原著World War Z: An Oral History of the Zombie War的電影拍攝權,雙方都
準備了劇本的草稿(manuscript),最後由派拉蒙出價約100萬美元,為B計劃取得本片的電
影拍攝權。B計劃為本片聘請的第一位編劇是J. Michael Stracynskii(決戰異世界:未來
復甦、陌生的孩子),小布同時也送了一本原著給本片導演佛斯特,而佛斯特於2008年時
在小布的敦促下出任本片導演。而佛斯特一開始就與第一位編劇Stracynskii發生衝突,
由於當年推出的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2008)評價與口碑都不佳,佛斯特似乎有
意雪恥,想要拍攝一部不是非常聰明、但有大型動作橋段的大片(Marc wanted to make
a big, huge action movie that wasn't terribly smart and had big, huge action
pieces in it)。Stracynskii則表示:「如果你想要拍的是一部無腦藍波對抗僵屍的動作
電影,為何選擇這本真正優雅、聰明的書(If all you wanted to do was an
empty-headed Rambo-versus-the-zombies action film, why option this really
elegant, smart book?)?」但是Stracynskii仍然於2008年12月交出了另外一版的劇本,
為佛斯特增加了更多動作橋段,但卻遭到激烈的回拒(Stracynskii的說法是:They
slammed the door so hard in my face it came off the hinges,他們當著我的面猛烈
摔門,門都摔壞了)。
根據Play List網站轉載娛樂週刊3月底出刊的雜誌版內容(相關內容必須買雜誌才看得到
,娛樂週刊官網只有節錄版),第一位編劇Stracynskii為本片寫的第一版劇本是朝小布要
的方向所寫,也就是根據原著的地緣政治學角度來發展的驚悚片,據說那個劇本在調性上
與神鬼認證(The Bourne Identity,2002)是表兄弟(a tonal cousin to "The Bourne
Identity" films),幾年前劇本外洩時被一些人視為傑作(masterpiece)。小布在娛樂週
刊的報導表示:「『如果曾經有一種全國流行的疫情像這樣(指本片的僵屍),在社會政治
上將會發生什麼事?』那是我們真的想要探索的情況,但是要探索的內容實在是太多。我
們陷入泥沼,有太多事情需要解釋。(這些需要解釋的東西)完全剝奪了這類電影應該有的
樂趣。('What would happen to sociopolitical lines if there was a pandemic
like this?' We really wanted to explore that, but it was too much. We got
bogged down in it; it was too much to explain. It gutted the fun of what
these films are meant to be.)。」
第一位編劇的劇本被丟棄,第二位編劇則偏離原著
第二位編劇Matthew Michael Carnahan(反恐戰場、權力風暴)被找來重寫(re-write)劇本
,他顯著地偏離原著,並創造了原著沒有的角色-聯合國現場調查專家(United Nations
field specialist)Gerry Lane,而這個角色其實是從第一位編劇Stracynskii的劇本借來
的。本片劇情從此變成冒險動作片(action adventure),Lane必須離開妻子與兩個女兒,
到處尋找拯救世界的方法。這個構想引起小布的共鳴,並提出他的想法:「我們能否拍攝
一部引發全球驚悚,又同時是一部僵屍電影?(Can we make a global thriller that
is also a zombie movie?)」,而小布也於2010年時同意主演本片。大明星小布點頭同意
讓派拉蒙樂壞了。在派拉蒙的想法中,小布是派拉蒙最有名的製片夥伴,也是國際知名的
名流,他同意演出象徵他將擁有一個屬於他的系列電影(franchise,對於小布來說瞞天過
海三部曲是群戲,不算是專屬於他的系列電影)。派拉蒙的執行長兼總裁Brad Grey表示:
「小布(的角色)從僵屍手中拯救世界,然後重回妻女懷抱的構想,對我來說很有趣(The
idea of Brad saving the world from zombies and going back to his wife and
kids, yeah, that's interesting to me)」。Grey與小布兩人之間的關係,THR去年6月
的獨家已經有相關說明,VF雖然有多一些細節,這裡暫時略過(VF的報導不但非常長,而
且相關細節已經太豐富)。
派拉蒙原本同意拍攝本片時的預算約1.5億美元,無論是恐怖片或是僵屍電影,都是天文
數字。28天毀滅倒數(28 Days Later,2003)拍攝成本僅800萬美元,全球票房8271.98萬
美元;喬治羅密歐(George A. Romero)的僵屍經典-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當年只花了11.4萬美元拍攝,即使是換算為現在的幣值也只有74萬2130美
元。而派拉蒙計劃將本片轉製為3D版本,因為3D電影在俄國、巴西與中國等地的吸金力特
別強。VF也提到之前The Wrap網站的獨家,為了中國市場刪除提到中國的情節。VF的報導
指出那段遭到刪除的情節,是在調查中攔截到一封來自中國的e-mail,而中國在原著中被
描寫為僵屍疫情的來源(the filmmakers deleted a reference to intercepted
e-mails from China, where, in Brooks's book, the zombie scourge originates)。
派拉蒙的副總裁Rob Moore表示,本片尚未送到中國審核,但「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第
二大(電影)市場,而我們(只是)評估事情在那裡會如何演變(China has become the
second-biggest market, and we evaluate how things play there.)」。所以,Moore
的說法暗示了派拉蒙的確為了中國市場,要求修改與中國有關的敏感情節。
小布確定接演的同時,Grey認知佛斯特缺乏拍攝像本片一樣大成本、大規模的大製作的經
驗(Marc Forster had limited experience directing a big-budget blockbuster the
scope and size of World War Z),為了保護派拉蒙的巨額投資,Grey在小布與佛斯特的
周圍安排的劇組人員,都是在昂貴、特效導向的動作片方面受過高度訓練、且有相關經驗
的人員(Paramount surrounded Forster and Pitt [as a producer] with a highly
trained crew experienced with making expensive, special-effects-driven action
movies.)。Grey表示,拍攝本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是沒有經驗是會犯錯的。沒想到
,一連串可說是匪夷所思的失誤仍然發生。
Part 2:開拍不久已超支,派拉蒙急召變形金剛製片救火
在馬爾他開拍,過程並不順利
本片於2011年6月20日在馬爾他(Malta,位於義大利南部、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開拍,當
時即有第三幕需要重寫(re-write)的問題。早期版本的劇本(early scripts)中有三個主
要的動作橋段(three main action sequences),會牽涉到小布所飾演的Lane。第一場發
生在費城,小布與家人第一次遭遇到僵屍群,第二場發生在以色列(本片用馬爾他的外景
來代替耶路撒冷),第三幕、包括最後的戰鬥發生在俄國。俄國的高潮戲是僵屍群圍住莫
斯科的紅場(Red Square),最後被成千上萬的奴隸擊退(當時的俄國人蓄養人類當奴隸,
用來阻隔與對抗僵屍群)。而原本設定在紅場的劇情發展,不但是本片結尾的關鍵動作戲
(the pivotal action scene for the movie's ending),而且安排由Lane領導這群奴隸
對抗僵屍群,並為續集舖路(去年6月的THR獨家已經提到,本片原本要發展為三部曲)。而
這樣的結局被認為太黑暗(too dark),而第二位編劇Carnahan早期版本的劇本結局,是
Lane在北韓向世界外交官呼籲維和部隊入侵僵屍氾濫的美國。
在馬爾他拍攝的是本片第二場主要的動作橋段,僵屍群攀爬上高牆,以阻止Lane等人離開
,Lane則從以色列逃往俄國。在馬爾他的拍攝時程是三個星期,45噸的器材與道具以及25
個滿載的貨櫃送到當地,根據當地媒體報導在當地僱用了900個臨時演員(extras),加上
參與演員以及分為兩組的劇組人員,約有1500個人有很多天必須同時出現在拍攝現場。原
本在馬爾他的場景,是位於交通繁忙的首都Valletta的海濱碼頭,馬爾他場景的經理
(production manager)Winston Azzopardi表示:「在外勤補給上是相當令人頭痛的(拍攝
地點)(It was quite a logistical headache)」『老實說,我不認為當時我們完全準備
好(後勤補給)(Truthfully, I don't think we were fully prepared.)』,後面這句話
也是輕描淡寫。
馬爾他的行政疏失不斷,還留下未支付的大筆金額帳單
VF有兩段文字舉了一些例子說明什麼叫做後勤補給沒有『完全準備好(fully prepared)』
,實際情形可能是罄竹難書。包括劇組人員以及臨時演員在內,高達1500個人的拍攝現場
,行程很難規劃。一家餐廳在封街進行拍攝時,被要求保持在營業狀態(stay open)。一
位女演員不滿意她的飯店房間,劇組擔心她不會現身片場,小布在B計劃的製片夥伴Dede
Gardner只好介入處理。由於馬爾他的場景在本片中是當做以色列,但卻有150個臨時演員
拿到的戲服看起來像是Hasidic Jews(紐約市猶太社區的猶太人;同樣是猶太人,紐約的
猶太人與以色列的猶太人是有不少差別的),所以劇組必須派人飛到以色列採買,而其他
臨時演員的戲服也很昂貴。佛斯特的拍攝工作的其中一天損失了好幾個小時,因為負責提
供餐飲服務的供應商沒有準備足夠的食物,Azzopardi形容他們要餵飽半個城市的人(We
were feeding half the city)。
在馬爾他的拍攝於2011年7月中旬結束,但是8月初的時候,派拉蒙製作部主席Marc Evans
接到一通電話,一組負責在當地收尾的人員(the wrap-up crew)發現了一疊尚未支付的帳
單,帳單內容與演員以及臨時演員有關,金額高達millions美元(the amount totaled
in the millions of dollars,請注意那個s,millions美元也可能是上千萬美元,若是
沒有明確說明,在100萬到10億美元之間的任何數字,英文的說法都是millions),帳單則
被隨便地塞進一張辦公桌的抽屜。Evans對於這件事震驚萬分,他以為劇組在當地的工作
結束的很完善,沒想到卻是惡夢一場。Evans也立刻安排與Gardner和Colin Wilson開電話
會議。THR的報導曾經提到,Wilson曾在阿凡達(Avatar)掛名監製(executive producer)
,而他在本片的角色是製作統籌(line producer),是派拉蒙派駐劇組負責監督劇組的流
程。THR的報導提到派拉蒙曾不止一次要求他離職,VF的報導則提到他也因為在馬爾他的
疏失而引咎辭職。
馬爾他拍攝不到一個月即已超支,變形金剛製片被找來救火
馬爾他的拍攝只是本片拍攝的第一段時期,算是才剛開始拍攝(6月20日開拍,7月中旬在
馬爾他的拍攝結束,還不到一個月),但此時才發現已經超支(over-budget)了。而惡夢還
沒完(或說是才剛開始),因為劇本的結局問題仍未解決(the script's ending was
still unresolved)。小布表示:「你必須搞清楚第三幕(要如何收尾)(You have to
figure out the third act)」。劇組決定在俄國的大戰之後,小布與妻女仍無法團圓,
全家團圓的部份留待續集再來發展。派拉蒙則於2011年8月9日宣佈本片將於2012年12月21
日的聖誕節檔期上片。而仍在外面拍片的劇組人員,則同時因為Wilson的辭職而議論紛紛
。一些與本片有關的人士透露,馬爾他的問題與Wilson的關係不大,真正的問題其實是更
嚴重的拍片現場溝通管道崩潰(a more serious communication breakdown on the set)
。關於這個部份,THR的報導中引述消息來源的說法是:「導演未獲授權(The director
was not empowered)」,「(拍攝現場)無人掌舵(There was nobody that steered the
ship.)」,與VF的報導方向一致。雖然兩大媒體在這個部份的報導仍嫌籠統,但在一個包
括演員與臨時演員在內的工作人員人數高達一、二千人的拍攝現場,實際狀況應該遠比媒
體所能了解到的複雜許多。而佛斯特則是直到Wilson來向他辭行時,才知道本片開拍一個
月就已經超支,而佛斯特認為任何與預算有關的問題,都不屬於他的問題,製片也不會告
知相關問題。
Ian Bryce是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1998)以及變形金剛(Transformers)四
部曲(包括明年暑假將推出的第四集在內)的製片,前者讓他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的提名,VF的報導提到,他讓麥可貝(Michael Bay)拍攝變形金剛三部曲時,依照進度與
預算把電影拍完(he keeps the director, Michael Bay, on schedule and on budget)
,而對本片來說這就是最重要的事。VF的報導特別提到,他是好萊塢一個製片小圈圈中的
一員,這個小圈圈的人都專精於為全球性大片與系列電影做財務規劃以及製片實務,這樣
的實務經驗,對於剛開始為好萊塢拍攝大製作電影的新進導演與製片來說,已經是愈來愈
重要。2011年8月18日那一天,Bryce與家人仍在聖地牙哥渡假,派拉蒙電影集團總裁
Adam Goodman打他的手機,告訴他Wilson已經辭職,希望他來幫忙救火。VF連兩人的對話
內容都刊登出來:「我們現在就需要某人(We need somebody right away)」、「誰在你
的名單上?(Who's on your list?)」、「你(就)是那份名單(You are the list,意思是
名單上只有你,顯然此時派拉蒙已經差不多到了狗急跳牆的地步)」。而Wilson是Goodman
的好友,當初也是Goodman找來幫忙的人。
工作人員內部不合,小布想要測試PG-13級的極限
4天後Bryce抵達格拉斯哥(Glasgow),當時劇組正在拍攝Lane與家人在費城第一次接觸到
僵屍群的戲。劇組選擇格拉斯哥拍攝,因為比在費城實地拍攝便宜。Bryce與劇組花了一
天開了長達17小時的好幾個會議,回到飯店後發現他的e-mail信箱已經塞了229封郵件,
大部份都與本片有關。此時他手上已經有一份名單,名單上是劇組各部門負責人以及資深
的劇組人員,然後他發出第一份e-mail:「如果有任何人有新的方法做事,這裡是我的電
話(If anyone is up for a new way of doing things, here's my phone number)」,
他也附上他的助理的電話,「打電話給我。我講話比打字快(Call me. I can talk
faster than I can type.)。」內部溝通工作展開,劇組內部問題開始浮現。
VF僅列舉了一些問題,曾經以神鬼戰士(Gladiator)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的
John Nelson,他被請來監督本片的視覺效果,但他與佛斯特發生衝突。VF的報導提到,
Nelson後來以創意歧見(creative differences)的理由離開。至於外傳小布與佛斯特在片
場的關係,後來發展為彼此之間不講話,這點除了THR去年的報導提過之外,3月底以小布
為封面的娛樂週刊內文的專題報導也有提到,但是受訪的兩人都不願明說。小布這次並未
接受VF的報導,但VF訪問到一位據說了解兩人關係的人,這位人士表示:「我認為每位導
演與(參與演出的)演員必須找到共通的語言(I think every director and actor have
to find their shared vocabulary)」,這句話已經足夠讓人了解傳聞的正確性。佛斯特
的確有很棒的世界觀(great worldview),但是他無法好好表達出來。而在拍攝時,佛斯
特主要專注在每天按劇本拍攝的進度,但是小布希望咀嚼每一場戲,甚至在劇組人員與同
戲演員都回家後,小布仍在與佛斯特研究,而佛斯特並無法給小布很多東西(Marc
didn't have a lot to offer)。關於這個部份,佛斯特只表示他聽到小布談了很多,但
否認在片場與小布關係緊張,而且佛斯特一直想從VF記者那裡知道,是誰在散佈這樣的說
法。
為了有利於未來在全球行銷,派拉蒙一開始就要求本片必須拍成PG-13級(相當於台灣的保
護級或輔導級),但是小布卻想要測試將暴力與血腥的尺度拍成接近R級(相當於台灣的限
制級)。而為了不妨礙行銷,合約明文規定要拍成PG-13級。一位參與本片拍攝的人士透露
:「要保持在PG-13級總是會面臨挑戰,但小布希望大膽嘗試(was always a challenge
to keep it PG-13, where Brad wanted to go for it)」,小布最為關切的是美學標準
(aesthetics),「他只是想要本片很酷(He just wanted it to be cool.)。」而大概在
上個月下旬時,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MPAA)也已經
公佈將本片列為PG-13級。
Part 3:布達佩斯場景拍攝難度高,又爆發負面新聞
移師匈牙利拍片,爆發反恐單位沒收拍片用槍彈的負面新聞
Bryce應該是真的發揮了他的製片長才,本片的拍攝在超支之後,似乎在移師到匈牙利時
開始步上正軌。劇組預定在布達佩斯(Budapest)拍攝17天,內容則是發生在俄國的戰鬥橋
段,所以劇組是用布達佩斯的外景當成莫斯科。之前THR報導提到的,匈牙利反恐單位搜
查機場倉庫,沒收85支拍片用、但功能完備的自動攻擊步槍(fully functional
automatic assault rifles)。VF的報導提到這起事件是發生於2011年10月10日,屬於匈
牙利反恐單位的SWAT小組搜查了位於布達佩斯Ferenc Liszt國際機場(Ferenc Liszt
International Airport)郊區、一處名叫Vesces小鎮的倉庫,根據當地媒體報導,查獲85
件武器其中包括機關槍(machine guns)、手槍(handguns)、手榴彈(grenades),以及其他
槍械,都是2天前才從倫敦運來的。匈牙利反恐單位宣稱這些武器並未完全改裝成拍片使
用(The weapons had not been fully disabled,也就是仍具殺傷力的拍片道具)。而為
了證明所言不虛,匈牙利反恐單位隨機取出兩件槍械,拆掉上面的一個screws後,順利開
火並命中目標,相關影片並在當地電視新聞播放。Gardner認為匈牙利反恐單位小題大作
,當地媒體是過度報導。但是若在Google用「Brad Pitt guns seized World War Z(也就
是小布的名字+槍枝被沒收+本片片名)」的關鍵字來搜尋,會跑出18200筆資料。匈牙利反
恐單位一直到4個月後才撤銷這個案子,但本片相關負面宣傳已經傳遍全球,這可能是本
片最早的負面訊息。
由於馬爾他的拍攝已經嚴重超支,所以在布達佩斯拍攝的相關預算受到更密切地審議,並
要求刪減相關的花費。Goodman向VF記者強調:「我們沒有多給他們額外的錢(We did
not give them extra money)」。而至少有兩段戲因此被刪除,一段是小布飾演的男主角
Lane從一個設在地下的監獄工廠逃亡的戲,另外一個場景需要一個裝了冰水的超大容器,
這個容器是用來將大量冰水潑向僵屍群,超大容器當然要花大錢,相關段落就為了省錢而
被刪除。
THR的報導提到,劇組中另外安排有經驗的人,在動作與特效場面上指導佛斯特。這個有
經驗的人是第二組導演(second-unit director)Simon Crane,他曾經與小布合作過史密
斯任務(Mr. & Mrs. Smith,2005)。VF的報導進一步提到,在布達佩斯的拍攝大部份都是
差不多晚上9點才開始,然後一直拍到天亮,拍攝時的氣溫降到零下(the temperature
sinking to below freezing),幾百名臨時演員對著空氣揮拳,因為他們對打的僵屍是在
後製時用電腦加在銀幕上。Crane表示,所以「(臨時演員們)需要大量的練習,其中還要
加上不同的殺人方式,使得拍攝變得相當困難(It was a hard shoot because we were
constantly rehearsing and coming up with different ways of killing people)」。
Crane還補充提到,「我們沒有很多的時間來做。我們有750個臨時演員沒有在拍片現場用
到,(因為他們必須)與想像中的對手打鬥(We didn't have a lot of time to do it.
We had 750 extras not used to being on a film set, fighting an imaginary
opponent.)。」意思也就是750個臨時演員的錢被浪費掉了。
根據Play List網站轉載娛樂週刊3月底出刊的雜誌版內容,在布達佩斯拍攝的片段,可以
看到為了呈現僵屍肆虐、食物缺乏的情境,小布刻意節食的狀態。根據轉載的內容,娛樂
週刊的原始報導似乎特別強調這個比較屬於八卦走向的內容(也就是水果報特別偏愛刊登
的內容),報導一開頭就提到,小布似乎熱切地想要吃一份辣熱狗(desperate for a
chili dog),因為他似乎已經有好幾天沒有好好地吃一頓。由於原始的構想是呈現小布所
飾演角色的真實絕望感(authentic desperation),他顯然在匈牙利的片場幾乎是衣不蔽
體(Apparently he was practically naked on set)。看到小布在布達佩斯拍攝片段呈現
出的憔悴(emaciated)模樣,派拉蒙高層嚇壞了(shocked),而觀眾應該也完全無法在銀幕
上看到這些片段。
2011年11月4日,匈牙利的拍攝結束,佛斯特回到洛杉磯開始進行剪接。
第三幕問題仍未解決
派拉蒙雖然從在匈牙利的拍攝開始看緊預算,但為時已晚,因為拍攝所用劇本的第三幕問
題仍然存在。劇本中發生在俄國的場景,使小布的男主角Lane轉變為一個冷血無情的僵屍
戰士,這個形象與一開始仁慈溫柔的居家男人(the sympathetic family man)形象大異其
趣。或許有人看到這裡會說,因為他經歷了僵屍的為禍才會性情大變,但為了未來可以發
展續集,原始劇本的第三幕又安排他無法與家人團聚,因此一位了解內情的人士指出:發
生在俄國的情節根本行不通(Russia never worked)。Crane也指出,「(劇情走到這裡)已
經不再是角色導向(It wasn't character-driven anymore.)」,所以第三幕要如何發展
必須重新思考。在第三幕中還有一個細節,Lane走在一位年老又生病的人後面,那位又老
又病的人明顯是用來阻隔僵屍群,派拉蒙的一些高層認為這顯得小布的角色沒有同情心,
Evans表示:「以我的觀點,不應該這樣拍(In my mind it wasn't shot that way)」。
如同第一位編劇Straczynski所預期的,本片的劇情已經演變為藍波對抗僵屍群(Rambo
versus the zombies,若是不知道藍波是誰,請參考史特龍的第一滴血系列電影)。而顯
然小布在銀幕上的形象,也是派拉蒙關注的焦點之一。
佛斯特今年初在派拉蒙受訪時也承認:「我想,是的,原本的結局行不通。是的,我們都
曾認為將會行得通。是的,我們決定改變結局並多花點錢(拍攝)。是的,這樣的狀況從未
在我之前執導的任何電影發生過。但我想本片比我曾經拍過的任何電影更加有原創性、更
大也更特別(I feel like, yes, the ending didn't work. Yes, we all thought it
was going to work. Yes, we decided it's not the right ending. Yes, we decided
to change it and spend more money. Yes, it never happened to me before on any
of my other movies. But I think this movie is more original and bigger and
more special than I have ever done before.)。」THR的報導曾經提到,Goodman表示
:「這部電影的片段看起來好極了,但我們也都同意它可以有一個更好的結尾(The
footage from this film looks fantastic, but we all agreed it can have a
better ending)」。
第一個導演剪接版內部反應不佳
而Goodman也對VF記者表示,在看過第一個導演剪接版(first director's cut)之後,他
喜歡第一個小時,但是本片基本上屬於恐怖片,這個版本比他原本希望的少了緊張感(it
was less suspenseful than I would hope for a movie that is basically a horror
premise),而且這樣的電影不應該有一個勝利結局(it didn't allow for a sense of a
triumphant ending)。THR的報導引述一位與本片有關的消息來源說法:「它的前45分鐘
、也許前一個小時很棒(It's a great first 45 minutes, maybe even an hour)」,也
大致符合Goodman的看法。2012年2月,在看完第一個導演剪接版並進行了10分鐘友善討論
之後,大夥先後離開試片室。Evans表示,「我們將要進行一場漫長、重要的討論,討論
如何搶救這部電影(We were going to have long, significant discussions to fix
this)」。
小布與他的人馬以及佛斯特第二天才看試片,佛斯特回憶當時小布的反應:「他當時說:
『這真是一部大片。太震撼了。我要一個人再看一次來多消化一點,然後我們再來討論』
(He said,'It's such a big movie. It's overwhelming. I want to see it again on
my own to digest it a little more and then we'll discuss it')」。小布的製片夥
伴Gardner則是表面樂觀,但私底下卻表達出更沮喪的看法(Dede Gardner was publicly
optimistic, but privately she expressed a more dismal view.)。某位了解她在首次
試片後反應的人士透露,她當時表示:「那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天(It was the worst
day of my life.)」。Gardner被VF的記者問到時,則表示她當時有一位她所愛的人(沒有
說明是情人或是親戚)死亡,才會有這樣的反應。
派拉蒙自行找人剪接新版本,但只有72分鐘
2012年3月13日,派拉蒙宣佈將本片的上片檔期延後到今年6月21日。Lindelof於4月13日
與小布見面的兩週後,在派拉蒙看了本片的最新剪接版本。派拉蒙高層2月看了第一個導
演剪接版後,派了兩個剪接師重新精簡故事,Lindelof看到的是派拉蒙高層所謂的「一個
大幅簡化的版本(a drastically pared-down version)」,全長只有約72分鐘,在布達佩
斯拍攝的片段以及其他一些片段全部被剪光(which didn't include the footage from
Budapest and other scenes)。VF的報導提到,Lindelof在看完這個版本後,要求看其他
被剪掉的片段。對於小布在片中的表演,Lindelof認為他是在演出一個普通人,他沒有在
片中表演功夫,以及砍掉僵屍的頭,但是當小布飾演的Lane從以色列到俄國後,Lane的角
色轉變為一個有計劃的僵屍殺手(a calculated zombie killer)。而本片的結局需要片中
的英雄可以與家人重聚,「他必須『拯救世界』才得以重回家人身邊(He has to 'save
the world' to get back to his family)」,Lindelof強調「這(對於小布的角色來說)
是一個情感上的任務(It is an emotional task.)。」
Part 4:派拉蒙決定重寫與補拍第三幕;海外市場佈局展開
決定重寫第三幕,在布達佩斯拍攝的畫面全部作廢
Lindelof後來與Gardner以及一位B計劃的同事,一起到派拉蒙片場的咖啡廳。Lindelof向
這兩位B計劃的人馬提出兩條路,「是否(還)有素材可以寫進去,讓劇情運作地更好?讓
劇情更加合理?讓劇情有感情糾葛(才可以提昇戲劇性)?以及讓情節有邏輯和所有的這些
?(Is there material that can be written to make that stuff work better? To
have it make sense? To have it have emotional stakes? And plot logic and all
that? )」;「而第二條路,我想是姑且一試,那就是小布離開以色列以後的劇情全部改
變(And Road Two, which I think is the long-shot road, is that everything
changes after Brad leaves Israel.)。」Lindelof提出的第二條路,意思就是將在布達
佩斯的全部拍攝片段、包括在俄國的全部戰鬥場景,大約12分鐘的鏡頭全部丟棄,然後「
製作一個新結局(and crafting a new ending)」。Lindelof回憶當他提出這兩條路時,
派拉蒙高層的反應像是對第二條路比較有興趣(they sounded more interested in Road
B),這表示本片要再額外補拍三、四十分鐘(which meant shooting an additional 30
to 40 minutes of the movie)。Lindelof在得知派拉蒙方面的決定後,「我當時的反應
就像,『老實說,就是祝派拉蒙在行銷方面順利』(I was like, 'To be honest with
you, good luck selling that to Paramount.')」,Lindelof的反應顯然非常不樂觀。
Lindelof將他的想法寫了很長的e-mail給B計劃、小布以及派拉蒙高層,派拉蒙接著召開
會議討論他的構想。Lindelof表示,當時他們都完全接受這個有感情的構想(the
emotional ideas),而關於角色的構想也真正地幫助整部電影將中心焦點放在小布所飾演
的Lane,並避免Lane的角色捲入「『拯救世界』症候群('save the world' syndrome)」
。Goodman仍然有點憂心的追問,他先表明無意搶救俄國的片段,但是擔心Lindelof會不
會屆時又跑出新的想法?Lindelof也很思慮周到地回答表示,不會,因為這樣會很昂貴(
因為又要多花更多錢),而且他還必須在三個星期內再交出一個新的結局(也就是賺這個錢
太累了)。佛斯特身為導演也有出席這場會議,但幾乎都保持沈默。Lindelof的看法是,
佛斯特並不是被擺到一邊,而是他認為這是B計劃的片子,原本就是B計劃想要的案子,所
以他就順勢而為。我個人的感覺,是連續拍了兩部好萊塢的大製作電影(007量子危機與本
片)之後,佛斯特顯然身心俱疲。
Lindelof大約是4月底左右看了派拉蒙自行剪接的72分鐘版本,前面提到Lindelof開始真
正介入的部份,推測應該是在去年5月,由於Lindelof參與編劇的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當時仍在宣傳期(6月初才要上片),他當時應該是兩頭都在忙(普羅米修斯除
了有宣傳行程,同時還有由Lindelof主導的病毒式行銷陸續在網路上進行)。Lindelof於6
月開始為本片的新結尾(也就是第三幕)工作,因為時間很趕加上已經拍好的鏡頭數量很多
,他找來了本片的第四位編劇Drew Goddard(科洛弗檔案、詭屋)來幫忙。兩個人在派拉蒙
的剪接平台(editing bay)工作,在剪接平台可以隨時調出本片已經拍好的所有片段
(where they had access to all the World War Z footage),與剪接平台相通的另外一
個房間,則有兩塊白板,他們在上面寫下可以與已經拍好的片段銜接的新素材。在派拉蒙
以及小布的協助下,他們在剪接平台的工作大概持續了10天,然後兩人開始寫新的結尾。
最後在去年7月4日的美國國慶前夕,他們交出了一份約60頁的劇本(這大概約等同於銀幕
上一小時的份量)。而由這樣的工作模式細節看來,Lindelof提出的兩條路顯然全部都用
上了,也就是原本作為第三幕的俄羅斯片段全部拿掉,重寫的第三幕內容則是依照第一條
路的內容來寫,只是目前不清楚在布達佩斯的拍攝片段,是否仍有一些鏡頭被使用到。
第三幕劇本定案,派拉蒙找來第五位編劇盯場
派拉蒙在兩個月後同意了新結尾的劇本,算起來差不多在去年8月底、9月初左右。而派拉
蒙同時又再聘請了第五位編劇克里斯多夫麥奎瑞(Christopher McQuarrie,神隱任務、刺
激驚爆點),在補拍現場壓陣並於必要時修訂劇本(to remain on set and revise the
script as needed)。VF的報導提到,麥奎瑞拒絕回應相關問題。不過,根據Deadline前
幾天顯然是派拉蒙方面情商所寫的獨家「消毒」新聞(那則新聞在上週末之前刊登的第一
版內容有掛上exclusive,週末時的更新版本則把exclusive拿掉了),麥奎瑞好像仍然有
幫忙再做更多的修改(Christopher McQuarrie was tapped for even more re-writes.)
。補拍於2012年10月在倫敦開始進行。而讓佛斯特好奇的是,重拍的第三幕缺乏大型動作
場面(Absent from the reshoot were the huge action spectacles),取而代之的是重
回佛斯特的劇情片根基,而那是最早吸引小布注意到佛斯特的地方(Instead he was
back to his dramatic roots, which had first caught Pitt's eye.)。「它(指第三幕
的劇本)是一個不同的設定(It was a different setting)」,佛斯特還提到,「在拍片
現場的演員或人類(指的應該是在片中的僵屍與未被感染的人類)最多只有20個人(The
maximum amount of actors or human beings on that set were 20.)。」從佛斯特的說
法看來,第三幕的場面的確像是小了很多,至少與已經釋出的幾波預告片看到的僵屍海要
小很多。
補拍一直到去年12月3日結束,據說花了約2000萬美元(Reshoots are rumored to have
cost about $20 million.)。Deadline的消毒報導引述Moore的說法是:「電影公司花了
1500到2000萬美元以及25個拍攝天,讓本片顯著地變得更好(the studio spent
$15M-$20M and 25 shooting days to make WWZ significantly better)」。VF的報導提
到,到了今年2月,派拉蒙變得比較輕鬆(By February of this year, Paramount was
breathing easier.),佛斯特準備了一個兩小時的版本,在VF截稿前Grey表示還沒有看過
,但態度已經樂觀起來。Grey對VF記者表示,我不會說自己是僵屍片的粉絲(fans),但我
是小布的粉絲。
派拉蒙接連失去重要夥伴,急於建立新的系列電影
VF的報導指出,派拉蒙近年來陸續失去了夢工廠(DreamWorks)、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DWA),以及Marvel娛樂(Marvel Entertainment),除了夢工廠動畫今年起改
由福斯負責在全球發行以外,另外兩家先後都到了迪士尼集團。而失去這幾家大品牌,也
表示失去了不少全球賣座大片,其中有不少是賣座的系列電影,因此派拉蒙急於著手建立
屬於自家的賣座大片與系列電影品牌。從VF的內幕報導可以發現,派拉蒙實際上是因為小
布的加入,因而將本片的規模大幅提升為大製作,並忽略本片其實還沒有一個完備的劇本
。而負責拍攝的B計劃,VF提到這家成立11年的製片公司,實際上是以拍攝鬱悶的小型製
作聞名(Plan B is known mostly for producing small, moody dramas)。VF提到的這些
作品包括小布掛頭牌主演的殺戮行動(Killing Them Softly,2012)、享受吧!一個人的
旅行(Eat, Pray, Love,2010)等片。雖然Gardner對VF的記者強調,享受吧!一個人的旅
行是相當大的製作(which was a pretty big movie),不過該片成本6000萬美元,相對於
本片來說是很小的製作規模。而這也反應出B計劃完全沒有製作大成本、大規模的大製作
的經驗,等到派拉蒙發現事態愈趨嚴重,再找變形金剛製片Bryce來救火時,不但為時已
晚(當時已經超支,而且中途加入的製片無法解決根本的劇本問題),基本的第三幕問題沒
有解決,也使狀況猶如雪上加霜。
VF的報導也提到,拍攝過程波折不斷或是劇本不斷重寫,並不一定會影響到電影的拍攝成
績。VF舉了兩部經典電影的例子,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1979)原本應該在幾個月內拍攝完工,但由於拍攝期間經歷
了颱風導致拍片現場必須暫時關閉,加上男主角馬丁辛(Martin Sheen)心臟病發,整個拍
攝期超過一年,而該片仍被視為70年代的經典(a masterpiece of 1970s filmmaking)。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拍攝時程延遲了兩年、經歷無數次的劇本改寫、前
後更換了三位導演,最後仍然拿下八座奧斯卡金像獎,其中包括影片、導演、女主角等大
獎。而本片相較於原著小說,史詩成份相對少了很多,商業性則大為增加,所以無法相提
並論。來幫忙救火的變形金剛製片Bryce表示,本片就只是一部僵屍電影(It's a zombie
movie),他們到處亂咬人(They go around and bite people.),也與前面提到的兩部經
典作品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負面訊息長期傳播,派拉蒙僅強調有問題的第三幕已修正
Deadline的消毒報導也間接提到一個重點,那就是去年兩部票房垮掉的大製作異星戰場:
強卡特戰記(John Carter)與超級戰艦(Battleship)在上片前就已經有不少負面新聞,而
本片上片前的負面新聞不但遠超過去年這兩片,在網路發達的現代,本片因為負面報導所
受到的整體形象損害,也大幅超過媒體不若現代發達的現代啟示錄與亂世佳人所處的年代
。而也由於本片的負面報導已經在網路上流傳了相當長的時間,國外多數影迷心中對於本
片的警鐘已經響起(比較理智的觀眾不太會因為預告片展示的迅猛僵屍海而昏頭),派拉蒙
的行銷也因而面臨前所未有的艱困環境。而VF這則細節豐富、且已經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
報導,所引發的負面衝擊才是目前為止最嚴重的,更不要提媒體挑本片毛病已經成為一種
流行的運動(it becomes sport to the media to pick on you)。關於VF報導的本片拍攝
成本,在Deadline的消毒報導中派拉蒙當然是完全否認,但比較特別的一點是,報導提到
關於本片(以及特種部隊2:正面對決)的3D轉製費用,負責的公司(指的是Stereo D)提供
3D轉製服務並沒有收費,交換條件則是在兩部電影的票房達到一定營收之後,才可以收取
公平的分紅(supplied conversion services in exchange for an equity stake that
will pay them only after each film reaches certain gross thresholds)。
基本上,在Deadline的消毒報導中,派拉蒙並沒有全面或個別否認VF的報導內容(VF花了2
、3個月整理出如此細節豐富的報導,形同指證歷歷,派拉蒙其實也很難或無從解釋,要
解釋的地方太多,而且可能會愈描愈黑)。而報導也提到,小布在整個混亂的拍攝過程中
,愈來愈不喜歡他仍在拍攝的情節,反而懷念起第一位編劇Straczynski根據原著、也根
據小布有興趣的地緣政治學角度所寫、但在開拍前被整本丟棄的劇本(and Pitt wound
up hating what was shot, preferring the project's early geopolitical bent to
the action thriller slant)。派拉蒙對Deadline記者的解釋,將消毒(或澄清)的焦點放
在第三幕,也就是強調本片原本只有第三幕的問題,所以延後半年進行補救,意圖用第三
幕已經獲得修正,來試圖掩蓋已經被媒體陸續披露的其他多項問題。Moore特別強調,本
片所缺少的就只有一個看起來合理的完整第三幕(All WWZ was missing was a
plausible entire third act),因為原本的第三幕希望可以啟動一個三部曲(to launch
a trilogy),但若觀眾連第一部曲都不買帳,要如何續拍後面兩集?派拉蒙因而決定花錢
重拍讓觀眾在散場時可以感到滿意,雖然重拍的版本將會使發展續集更加困難。Moore表
示,「但如果你交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使首部曲成為全球賣座的電影,你永遠可以為
小布的角色找到後續的旅程(But if you deliver a satisfying ending that makes
that first movie a big hit globally, you can always figure out the next
journey for Brad's character.)。」Moore也指出,修改本片可說是自從他到派拉蒙工
作以來,最膽識過人的賭注(a fix on WWZ was the ballsiest bet like this made
since he has been at Paramount),也「亳無疑問地是我們做過最艱難的決策(It was
no question one of the toughest decisions we've made as a group )」。
關於本片混亂的拍攝幕後,可以確定不會在未來發行的Blu-ray/DVD的特別收錄中看到,
但實際上相關細節可能比電影本身還要精彩。而本人所寫的相關內容雖然只有分為4個
part,但事實上Part 5才剛開始進行,也就是派拉蒙方面要如何花1.25到1.5億美元來為
本片行銷(marketing),而這個部份對於電影界的人士來說,應該也是一個很好的觀摩機
會,這個部份就留待有興趣的朋友自行觀察。根據目前仍在進行的坎城影展相關報導,派
拉蒙方面已經安排本片於6月20到29日之間舉行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作為開幕電影,顯然派拉蒙方面很看重俄國市場,該國是
好萊塢去年度在海外的第三大市場,而且中國與俄國是好萊塢3D電影在海外最大的兩大票
房重鎮。本片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開幕播映,也顯示派拉蒙已經在為本片展開海外市場
的佈局。
對於派拉蒙來說,2011年渡過了全球票房豐收的一年,去年雖然是成立100週年,但電影
本業相關表現不振。派拉蒙今年則有兩部大片要搶救,其中特種部隊2:正面對決(G.I.
Joe: Retaliation)已經於3月底陸續在全球各地上片,在3D加收票價墊高票房後,目前為
止全球票房3.578億美元,比只有2D版本的上一集(3.025億美元)只多出5530萬美元左右,
票房表現並不出色。而派拉蒙宣稱該片製作成本僅1.3億美元,但若是再加上行銷費用(想
必超過一億美元,去年上半年包括去年的Superbowl****在內的行銷,以及今年上半年的
花費),全球票房沒有4億美元是無法收支平衡的。而派拉蒙暑假檔最有把握的大片闇黑無
界: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Into Darkness),最重要的北美市場目前看來首映票房表現
不如預期,在3D與IMAX加收票價墊高票房後,首映4天收入可能與只有2D版本的上一集首
映3天票房差不多,派拉蒙今年似乎流年不利。
===================================================
結果票房開的還不差 , 且口碑及影評也還算可以 , 真的是世事難料~~
World War Z
拍攝成本 : 190 (百萬 USD) - 官方數字
美國含行銷總預算 : 260 (百萬 USD) - 官方數字
美國票房 : USD $128,084,078 (2013/6/21 ~ 2013/7/1)
美國外票房 : USD $135,300,000 ( ~ 2013/6/30)
IMDB 7.3
爛蕃茄 68%
Metacritic 6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63.106
1F:推 SKnight:推詳盡好文! 07/11 18:30
2F:推 blackamose:push 10/11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