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看板Ourmovies
標題國片復興後 台灣電影如何走進華語市場
時間Sat Feb 21 18:41:09 2015
http://tavis.tw/files/15-1000-15041,c171-1.php
文/司云共鳴
談起「國片復興」就該從2008年暑假開始的第一場國片起義講起,電影《海角七號》風靡
男女老少貼近生活的人物特性讓人回味無窮想一看再看,票房不但突破五億大關,更成為
台灣有始以來最賣座的華語電影,絕對是可以在華人電影圈當中添上一筆。熱血彭湃的劇
情贏得觀眾的掌聲,叫好又叫座開啟了新一波國人挺國片的風潮。
支持本土電影本來就是一件很熱血並充滿民族精神的一種表現,但另一方面在這樣的情況
下似乎也讓觀眾養壞了部份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導演;不顧品質的推陳出新,從以前被外來
電影佔據了整個時刻表,到現在幾乎是每個月都有台灣電影的院線片,這是優點更是缺點
,電影本該是一個質重於量的藝術,如果硬是要拿外來電影來比較的話,不如先思考幾個
問題;預算、演員、以及電影製作上程度的落差。
魏德聖導演的成功並非偶然,是靠著一步一步從助理、場記、副導才奠定了這麼良好的導
演基礎,然而他拍片的堅持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導演真的需要專業能力的培養與努力不
懈的精神,回頭看看近年的國片當中是那些人在當導演呢!?答案令人匪夷所思,這也帶
出國片起義後一窩蜂奇怪的電影以及莫名的導演出現,這不會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娛樂
圈的產業類別五花八門,但並不代表隨便就可以跨領域來拍電影,隔行真的如隔山!
導演的功力大致可分成兩種類型,第一種為經驗豐富的類型,如演而優則導的鈕承澤:鈕
承澤(豆導),這類型的導演已經非常熟悉拍電影的各種情況與細節,善於掌握演員的呈現
方式以及想傳達的情感,可以看到豆導的在《艋舺》或《愛》等等電影中,常對於情感上
的描述都是相當扣人心弦的,第二種類型的導演為穩健切實型,如科班出身或是像剛剛所
提到的魏德聖導演這類基礎功力分常深厚的,要有經驗累積與穩健的實力拍出來的電影才
會是真正對於國片復興有正面成長的力量!不能被破億票房給騙了,本土電影的素養必須
提升,實在不應該鎖定特地的觀眾群而賣弄文化,「沒水準不等於在地,本土更加不等於
低俗」,觀眾喜歡看什麼是自己的自由,不過很遺憾的是,如果台灣真的要以這樣的態度
來看待電影產業,只會造成惡性循環,打壞真正想為台灣電影努力的革命者。
回首過去台灣電影在新浪潮下的榮景,每一部電影都是佳作:如小說改編的《兒子的大玩
偶》與鈕承澤豆導所主演的《小畢的故事》都是經典中的經典,這樣的推波助瀾下1980年
代可視為台灣電影一段亮麗的歷史,可惜好景不常,票房持續走下坡令台灣電影一厥不振
,外來電影的侵襲就跟現在的狀況一模一樣,依然只有少數導演看到電影產業真正的趨勢
,因此造成很兩極的發展,為了拍電影拿房子抵押的導演跟拿著輔導金亂拍電影的投資人
,更別說在金馬獎的失利了。
金馬獎發展至今也已邁入第51屆了,即時近兩年總引發給獎爭議,但別忘記它是全球第一
個華語電影競賽的獎項,被譽為華人電影工作者的最高榮譽,其公信力絕對無庸置疑,要
相信藝術是可以超越國界的,別再管到底中國拿了多少獎,事實就是電影的好壞與評審的
角度,如果一定要因為得獎名單而來批評謾罵,只會壞了金馬獎在華語電影當中的地位!
台灣人可以輸了金馬獎但絕不能把風度也給輸掉,檢討一下輸在哪裡?才有繼續向前持續
進步的態度,電影的市場價值絕對超乎你我的想像,由九把刀撰寫的同名小說也由他自己
改編並執導的自傳式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台灣上映後反應熱烈而後更吸
引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來洽談版權,而這部電影也已在澳門、香港地區、新加坡
、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韓國 、日本接連上映,受到廣大的歡迎!更在香港上映112天後
打敗星爺長年以來的票房冠軍,拿下香港華語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這就是超越各種藩
籬的藝術價值,電影藝術就應該這樣的成長才具說服力。
台灣電影市場並沒有復甦,票房不佳的狀況下回收成本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台灣電影
需要有一個更完整的制度,並且需要政府完善的配合,不能一廂情願的發放輔導金讓不成
熟的電影破壞產業,輔導金如果轉化為電影人的培育基金相對會對於電影產業更加有實質
的幫助,希望台灣人能保有本土意識下來接受各式各樣的聲音與結果,不單是台灣的電影
或是獎項,都應該把握學習的契機!
台灣電影在華語電影圈只踏出第一步,唯有用心的看待才會讓台灣電影真正走出去!現今
的台灣電影產業情況特殊以一群默默耕耘的電影工作者所支撐著,除了侯孝賢與李安已在
國際影壇建立導演的地位外,反觀新進導演也應該更加把勁拉近與國際影壇的距離,讓觀
眾有更多對於台灣電影的信心以及欣賞電影的視野,別讓台灣電影成為一味迎合補助的審
查標準而成為絆腳石,忽略了對於電影世界的幻想與創作的本質,讓觀眾看到電影的內涵
,這才是台灣電影應該要有的展望,只要有好的理念就會有好的發展。
台灣電影該如何破繭而出?這會是比挺國片來的更重要的全民運動,國片起步本來就比較
晚,加上輔導制度不佳,一路走來跌跌撞撞。近年國片雖然稍有起色,但缺乏電影產業的
制度,好作品終究是曇花一現,期待下一個海角奇蹟再度把台灣電影帶入另一個高峰!總
結一句話:「國片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42.163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Ourmovies/M.1424515271.A.0BE.html
1F:推 blowchina: 不隨便跨領域來當導演拍電影,那文中又舉作家當導演的 02/21 19:31
2F:→ blowchina: 例?.... 02/21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