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kehu (不要問我是誰)
看板Oceanography
標題[新聞] 暖化、人類活動衝擊海洋物種!澳洲藍色經濟大受威脅
時間Thu Jan 4 15:13:33 2024
暖化、人類活動衝擊海洋物種!澳洲藍色經濟大受威脅
民生頭條 新聞中心 2024-01-02
撰文/台大公衛學院陳秀熙教授研究團隊
海洋生物多樣性減少,以及全球暖化對生態永續與人類生存產生嚴重影響。藉由海洋保護
措施,海洋物種豐富性得以維持穩定。然而目前海洋保護區中前10%的優先區域中,九成
區域分佈於各國經濟海域,受到人類活動嚴重干擾。
雖然設置海洋保護區有助於生態多樣性,然而卻與經濟之間存在「權衡關係」,如同戰爭
中每個種族對領土主權的追求相關之人道立場。如何平衡這物種多樣性以及人類生存,如
同當前地緣政治中不同立場之平衡。海洋生態保育的三大面向包括生物多樣性、海洋糧食
供應,以及海洋固碳效應。目前,全球海洋保護區的實施面積僅占3%。由於人類在整個經
濟海域的活動使對海洋保護的需求大幅提升。頻繁的人類活動區域應被視為海洋保護的優
先區域,通過在經濟海域的 43%和公海的6%設置海洋保護區,可實現對90%生物多樣性的
有效保護。
海洋多樣性、固碳、糧食如何平衡?
海洋保護設置區可達90%生物多樣性,及89%海洋固碳能力,但會減少保護區國家27萬噸的
漁獲量。如何在保持生物多樣性、固炭以及糧食三方面的平衡?科學家結合實證與元宇宙
智慧方法,提供生態永續以及維持糧食供應之策略建議。
當生物多樣性權重越高,固碳效益越高,漁獲量減少衝擊則相對提高,反之亦然。研究提
供了三種組合做選擇。首先,是在生物多樣性權重較低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維28% 的海洋
保護區;若是要維持較高的生物多樣性則需維持71%的海洋保護區,可以獲得 91%生物多
樣性和 48%固碳效益,對於保護區設置區域造成短期漁獲衝擊。若要取得平衡策略下,維
持 45%的海洋保護區,則可以提升 71%生態多樣性及29%固碳效益,亦能提高92%糧食供應
效應。
結合原生聚落與現代科學 澳洲守護生態多樣性不遺餘力
澳洲擁有15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海域,是世界第三大獨佔經濟區,通過漁業、旅遊和自然
資源開發為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繁榮。截至2021年,澳大利亞的藍色經濟已發展到每年
1180億美元。然而,在氣候變遷以及人為活動的影響之下,建構整個生態的物種也日漸受
到影響。預計2030年,海洋溫度將上升1到2度,極度威脅著澳洲生態系統的社會生態價值
與多樣性發展。
澳洲在生態多樣性保育的工作上不遺餘力,藉由結合當地原生聚落以及現代科學能力來達
成珊瑚保育。澳洲原住民在當地生活了超過70,000年,他們對於土地和海洋具備深刻的精
神聯繫以及知識的傳承。而在近幾百年間,殖民以及氣候的變化大大改變海洋生態系統,
透過結合原住民的傳統科學與生態知識,能夠在空間與時間跨度上更加了解生態系的動態
。
例如:在澳洲北部的 Groote Eylandt,海洋研究員與當地 Anindilyakwa 人合作製作海
底生物棲地地圖,由Anindilyakwa 人潛到海底取的採集珊瑚礁樣本,參與繪圖與科學數
據和傳統知識的結合。此外,原住民管理者參與研究,可以完善整個系統的監測,在更早
發現偏遠地區的環境影響。他們也可以帶領其他在同個家國(Country)的族人進行更有效
的管理,支持在家國土地(on country)的教育、培訓與就業機會。
原民受到不少歷史創傷 得靠溝通與和解
與原生聚落合作的過程,很重要的是需要透過溝通與和解。由於過去原住民族受到的歷史
創傷與土地剝奪,為了彌補原住民族的傷痛,透過在其家國(on country)進行真相講述
(truth-telling),認知到原住民族的文化與歷史,承認過去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剝
奪與侵略,並且與其和解達到文化復原與充權,接納原住民族人的反饋、知識交流並有權
參與討論與決策。繼續討論共同恢復生態多樣性得保育行動時,也向原住民族徵求知情同
意以及研究自由。此後便進行知識的傳遞與交流,進行實地考察,共同設計管理方法與經
營。
然而,這樣的聯合管理目前只存在澳洲的一小部分,如果希望將當代科學與傳統生態知識
結合起來,達到更好地保護社會生態價值,就需要對於原住民在環境研究和管理等方面支
持以及納入更大程度的參與。
https://enn.tw/47269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29.253.1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Oceanography/M.1704352417.A.6F6.html
※ 編輯: mikehu (163.29.253.151 臺灣), 01/04/2024 15: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