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ewphage (All I ask of you)
看板NTUmed89
標題給醫學生的一封信(31)-我的志工姐妹們-謝豐舟
時間Sun Mar 12 15:13:07 2006
給醫學生的信(31)
我的志工姐妹們
謝豐舟
早上九點鐘,走進乳房超音波檢查室,志工大姐已經穿上志工背心,站在門口,招呼
等待檢查的姐姐妹妹們。她們手裡拿著檢查單,圍著志工大姐,提出一堆問題,要不要報
到? 看那個燈號?要等多久?檢查費時多久?穿刺會不會痛?只見大姐不慌不忙,面露微
笑,耐心地一一回答。檢查開始,志工大姐陸續招呼她們進檢查室。檢查完的,志工大姐
指導她們把用過的檢查衣丟在該丟的地方,跟她們說再見。
一位女士做完超音波檢查,面色凝重地走出檢查室。原來醫生告訴她,需要進一步做
細胞抽吸檢查,以確定她的乳房腫瘤是惡性,還是良性。由於細胞抽吸檢查要稍待才做,
這位女士就在等待席稍坐。雖然只是使用細針(22#)抽吸,連局部麻醉都不需要,但檢查
結果卻影響深遠。只見她坐立難安,左顧右盼。志工大姐可是老經驗。她上前坐在旁邊,
跟這位女士輕聲細語地解釋檢查的來龍去脈。一會兒又握著她的手輕輕安撫。明顯地,這
位女士平靜了下來,冷靜地詢問一些細節。
輪到這位女士接受細胞抽吸檢查,志工大姐陪伴在檢查台旁邊,檢查完畢又教她如何
處理傷口。然後請她在外面等候細胞檢查的結果。為了不讓病患在等待中煎熬,我們特別
商請退休的細胞檢查技術員-L大姐也來做志工。抽吸出來的樣本,她馬上做成抹片、染
色,立刻在顯微鏡下判讀。劉大姐可說是台灣最有經驗的專家,在她的法眼下,惡性細胞
難以遁形。要不了多久,檢查結果已然揭曉。
志工大姐是六十開外的退休公務員。十餘年前罹患乳癌,歷經手術、放射治療、化學
治療,如今已經脫離乳癌的陰影。每周一個早上,她來乳房超音波檢查室當志工。一天五
、六十個來檢查的女士中,總會有幾個證實是罹患乳癌。這簡直是個晴天霹靂,令人不知
所措甚至情緒失控。這時,大姐憑著她過來人的經驗最能夠適時地加以安撫。畢竟醫生雖
然有治療乳癌的豐富經驗,但以「感同身受」而言,大姐絕對比醫生有更大的說服力。志
工大姐可說是我們的"超有力助手"。
從周一到周五,上、下午共10個時段,每個時段有一位志工來幫忙招呼接受乳房檢查
的姐姐妹妹。星期四下午由於病人太多,最近增為兩位志工。這十一位志工可以說是我們
的「救命恩人」。我們僅有二位技術員,但有三間檢查室。她們得執行檢查,幫忙細胞抽
吸或切片,招呼病人,當然還得應付那繁瑣的行政工作,誰也搞不定的資訊系統,頻頻機
的超齡機器。光是最近每個病人的健保卡必需花15 秒過卡就弄得她們暈頭轉向,真不敢想
像沒有這些志工幫忙的情況會是如何。
絕大部份來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的女士們,心中都會有「如果真的是乳癌」的陰影,
難免焦慮不安。有些人看看書報,耐心等待;有人則坐立難安,一再提出各種問題;有人
甚至在得不到滿意答覆之下,破口大罵。這時,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志工們。有幾次,志
工們被罵到淚流滿面。旁邊的人勸阻發?的仁兄說:「這些都是不領薪水的志工,義務幫忙
,請不要責難她們」。這位仁兄竟然說:「要做志工,就得準備捱罵。」失控的場面弄得
駐衛警都來關心,不過連警察也被這位仁兄刮了一頓。
捱罵的志工,雖然滿腹苦水,但還是擦乾眼淚,繼續招呼病人。本來以為她也許就此
不來,或者會換個單位,但下一個禮拜,她還是準時出現。她的堅持真令人佩服萬分。這
十一位志工都是乳癌的病友,在克服乳癌的挑戰,揮別死神的陰影之後,以自己親身的體
驗來幫忙許許多多「可能」或「真的」有同樣遭遇的姐姐妹妹們。雖然醫護人員天天診治
乳癌的病人,但到底生病的是別人,那病苦的煎熬並沒有親身體驗。看著這些勇敢的志工
們,有時心裡會想:自己雖然身為醫生多年,但真正面對病苦時,不知能不能像她們一樣
的堅強;甚至在面對自己的疾病後,慷慨地幫助別人?即使受到不禮貌的對待,也還能持
續下去。這些不就是醫學教育界汲汲營營想要讓我們的醫學生擁有的氣質嗎?這些志工沒
有經歷醫學教育,也沒上過什麼倫理課,但她們卻是身體力行那"倫理牆"上的一切。也許
讓她們當醫學院院長或是醫院院長,我們真的有可能實現倫理牆所揭示的境界!
走筆到此,你也許會問,處理乳癌診斷這種天大地大的事,為什麼全靠這些非專業、
不支薪的志工呢?當病人被診斷為乳癌,承受突來的打擊時,陪伴安慰她們的不該是有經
驗的專業醫療人員嗎?答案是:在台大醫院擴張醫療版圖的雄心壯志之下,有限的專業醫
療人員被分散到各個"新院區",總院重要的醫療業務就靠這些志工來幫忙去撐場面。以乳
癌臨床業務為例,為了讓閒置的公館院區起死回生,於是投下重資將之改造為乳房醫學中
心,當然也磁吸了不少的醫療專業人力,檢查儀器也是公館院區優先購買。此消彼長之下
,原來被台灣民眾視為「救命最後堡疊」的常德街一號就得靠著這些犧牲奉獻的志工姐姐
妹妹,在病人惡言恥罵之餘,擦乾眼淚,勇敢地為我們示範什麼是真正的"醫學倫理"。
以細胞檢驗為例,若照一般的程序,病人得在一周之後,甚至更久,到門診掛號看診
,才知道自己的乳房腫瘤是良性是惡性。這一個星期的煎熬豈是好受。讓病人稍加等待,
就可以知道結果,應該是最好的"patient cure quality"。怎麼做到呢?千萬別寫公文,
自討沒趣。我自己去拜託相識多年的L大姐,雖然她是已經退休,還是請她每周二、周四
下午來做義工。抽吸細胞的樣本她馬上做抹片、染色、檢查。病人不再需要一個禮拜的煎
熬等待。她本來可以含飴弄孫,但經不起我的一再懇求,一年多來沒拿半毛錢義務地提供
這種最頂級的醫療服務,令人銘感五內。只是最近她真得要含飴弄孫了。這樣的服務眼看
就要中斷,因為我再也沒有第二個劉大姐,這種經驗豐富,又有義氣的人可以拜託。
在我們這種老台大來看,台大總院才是我們的根本。做為台灣大學的一個附設機構,
台大醫院(全名是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的任務是「教學」;為台灣教育最好的下一
代醫生。醫療、研究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而進行。地方的基層醫療當然重要,但絕非台大醫
院這個教學機構所能、所應去支撐。有限的人力與資源流血輸出到愈來愈多的新院區,所
謂「力多備分」,雖然增加了許多院長、副院長…,製造了台大醫療系統的假象,付出的
卻是做為台灣醫療精神堡疊的總院,教學與醫療品質下降,醫療工作要靠志工來撐的因局
。
同學們,有時間來看看這些志工的工作實況。跟她們學學,就是再好不過醫學倫理課
了。同時也親身體會一下,現實世界裏醫療人員的無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8.156.6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8.156.68
※ 編輯: newphage 來自: 210.58.156.68 (03/12 15:13)
1F:推 NeLi:遇到奧病人和澳家屬,我們"就得準備捱罵"才算符合倫理牆要求? 03/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