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saac07 (大頭)
看板NTUcontinent
標題電影筆記"如何拍一部影片"系列活動
時間Fri Nov 28 22:37:35 2003
作者: Isaac07 (大頭) 看板: So-Films
標題: 電影筆記"如何拍一部影片"系列活動
時間: Fri Nov 28 22:34:40 2003
什麼是紀錄?如果說用鏡頭去拍就叫紀錄,我想接下來的問題應該就是誰在記錄,怎麼樣
記錄?如果說紀錄下來就是歷史,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誰的歷史、怎樣的歷史?不回答這
些問題,“紀錄”就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否則銀行的監視器就成了最好的“紀錄。
紀錄片應該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探討。我經常用的一個比喻是,主流意識形態是太陽照在哪
里哪里亮,但是一個正常的社會除了有太陽還需要有月亮、星星,需要有燈光,有探照燈
。紀錄片的很大作用是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補充和開發,它使得一些非主流的人員、邊緣的
人群,他們的存在有可能進入歷史。如果沒有紀錄片對這些非主流人群的關注,他們可能
會被歷史所淹沒。所以新紀錄運動把自己紀錄的鏡頭投向這些原來在主流意識形態中不被
關注的非主流人群,才使歷史可能敞開,歷史不被封閉,不是被某種權威化所壟斷,才有
可能開放,有可能具有民主意義。
我一直很欣賞一句話:紀錄片是把光投到黑暗的地方,這個黑暗的地方指的是歷史。紀錄
歷史本身是靠我們用鏡頭去建立起來的,是建構起來的。所以,應該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紀
錄片和歷史的關係。我們認為歷史本身是一條黑暗的時間長河,在這當中無數的東西會沈
淪下去,我們攝影機的工作是要用光來進行的,如果沒有光,就沒有紀錄 。
問題是這個光是怎樣的光,光是誰投出的,它來自何方?歷史是誰來紀錄的,它紀錄的是
什麼?什麼東西沈淪了,什麼被打撈上來,什麼東西成了歷史,什麼東西沒有成為歷史?
這是我們考察紀錄片和歷史關係的核心問題。
這是我們電影筆記為大家安排的"如何拍一部影片"系列活動的開端
12月1日(週一) PM:6:30 在電影筆記台北放映室
(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56號4樓)
特別放映"巴勒斯坦日記"影片
這是台灣大學大學論壇特別系列校園放映
活動之一,這部影片的特殊性在於--它是由
國際人權團體在巴勒斯坦難民營中,挑選出
三位青年男女,在施以短期攝影訓練後,親身
以當事人的角色身份,拍攝而成的影片。
映後邀請了社運代表楊偉中先生以及媒體代表馬斌先生做講習討論。
*當天參加的朋友皆可獲得[免費攝影教學,免費提供2 小時影片攝影教學參加證,由導演
親自上課。]
電影筆記敬邀
http://cinemaliu.myweb.hinet.net
--
第五屆 社影展
12/1(一)女研社&大學論壇社 影片:兒戲
與談人:溫知儀/導演 & 藍佩嘉/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地點:活大107
12/2(二)浪達社 影片:雙鐲
與談人:王蘋/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 & 洪凌/作家 地點:活大10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