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perModel (是的~我要做我自己的神!)
看板NTUT_Talk
標題[情報] 謝特曼走過孤獨發現「準晶體」
時間Wed May 9 08:48:27 2012
http://www.sec.ntut.edu.tw/files/13-1011-28416-1.php
轉載聯合報2012/5/8
【記者陳幸宣報導】以色列化學家、去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特曼(Dan Shechtman
)首度來台,昨天在台北科大與一千多名大學生、高中生分享他在「準晶體(
quasicrystals)」的發現。30年前謝特曼發現學界主流認為不存在的準晶體,遭科學界
抨擊,但謝特曼認為他的研究經得起考驗,結果準晶體研究在去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謝特曼說,從20世紀初至1982年,科學家都認為晶體(crystal)是有周期性的,且有一
定秩序,並具「旋轉對稱」特性。
1982年,謝特曼首度以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發現,鋁錳化合物的晶體有「五重對稱性」,有
十重對稱軸存在,且不具有周期性,稱為「準晶體」。在這之前,科學界只發現晶體有二
重、三重、四重、六重對稱,大多數人都不相信他發現五重對稱,他所屬的美國研究團隊
領導者甚至拿出結晶學課本,要他好好把課本再看過一遍。
他表示,剛開始他也一度懷疑是兩個晶體重疊,或是自己看錯;1982至84年他非常孤獨,
沒有同事支持、連所屬實驗單位都不認同他,「研究團隊甚至覺得屈辱,不希望和我一起
工作。」但他始終不放棄,「我知道我是對的。」
1984年,國際期刊開始採納他的研究,1987年,日本東北大學教授蔡安邦以X光繞射圖證
實五重對稱性的晶體存在,確立準晶研究的學術地位。
謝特曼說,永不放棄的自信和勇氣,才是支持他完成卓越研究的動力。正如他在去年獲諾
貝爾獎時發表的感言:「如果你是一個愛好科學的人,請堅持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人意見
並不能決定自然真相的存在。」
李遠哲vs.謝特曼 批評鑑量化
新科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特曼(Dan Shechtman)昨天與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對
談,李遠哲提到,目前科學團體或大學的評鑑制度讓年輕學者無法專心鑽研特定領域,在
論文數量壓力下,可能發表了2、30篇論文卻都沒用處,感嘆在台灣「找不到像愛因斯坦
這樣的年輕人」,建議學術發展應與教師評鑑分開。
李遠哲說,目前國內學者都有論文是否具「影響力指數(impact factor)」的壓力,有
一點點突破就寫一篇,缺乏最重要的創新。謝特曼則說,全世界都有類似的問題,他也認
為科學家應花很多時間專心投入一個主題研究。
謝特曼是以色列人,李遠哲詢問以色列為何能成就許多諾貝爾得主?謝特曼說,台灣人和
以色列人都非常聰明,兩地皆被看作培養科學家的溫床,不過他強調,以色列的教育從小
就讓孩子知道「失敗並不可恥,你可以不斷嘗試」。
李遠哲也表示,最近有位高中同學出回憶錄,提到他(李遠哲)在求學時與老師關係緊張
,李遠哲認為這是科學的基本精神使然:若學生不能質疑老師、超越老師,科學永遠不會
進步。
李遠哲說,進入台大化學系時,他決心要成為一個好化學家,卻發現當時台大化學系的課
程不包含物理知識,後來他自學了許多課程,也到物理系修課。
謝特曼建議年輕學子應找出自己的天賦,找出來後,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謝特曼指出,
以色列非常重視教育,他認為以色列有很好的高等教育體系,大學前的教育體系卻比較差
,缺乏好的小學、初中老師,「這點應該向台灣學習。」
==============================================================================
八號的自由時報報導,有蠻多名言佳句的唷!
找到喜歡的,深入研究它,讓自己成為專家,秉持自信與勇氣,不屈不撓地努力!
選擇所愛,永不放棄
我從不曾懷疑自己,因為我有無數次的實驗結果。
別人不相信,那是他們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隨時有疑問,不害怕失敗 也是造就科學家的要素
不是別人認為對的,我們就得接受,好奇心是科學家的重要條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85.114
1F:推 lirick42:有在場聽 感受更不同 而且聽得懂英文的和翻譯不太一樣 05/09 10:27
2F:推 ijg:翻譯翻得不是很到位,有點可惜 05/09 14:19
3F:推 lirick42:不過難得有這個機會聽也就算了 至少英文語意上來都懂 05/09 14:34
4F:推 LillyWhite:為這篇文章施力作功!! 05/13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