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ckneverdie (lost corner)
看板NTUSNews
標題[轉錄]人類週影片放映簡介
時間Sat May 1 04:12:49 2004
※ [本文轉錄自 AnthroSA 看板]
作者: DesertEagleX (要坦蕩蕩不要裝模作樣 ) 看板: AnthroSA
標題: 人類週影片放映簡介
時間: Sat May 1 01:14:38 2004
5/4(二)18:30 活大107 「阿山」 與談人:導演王盈舜
阿山 / 王盈舜 / 片長83分鐘 / 2002年 / 拍攝地:南投
影片簡介
上山打獵,是要將陷阱設在野獸會經過的路徑上,阿山與爸爸都這樣相信著,因為他們
是部落裡優秀的獵人。
但是,現在的阿山卻必須在祖先呼吸過的土地上,擔任修築登山步道的臨時工,登山步
道會經過的不是野獸,而是來自平地的登山客。
之所以會如此,全是因為「國家」這隻結構複雜的龐大怪獸。
本片以阿山全家、祖孫三代為核心,記錄狩獵、農作、臨時工等圍繞在阿山全家周遭的
種種處境,而在片中隱身不見的,正是盤旋在東埔布農族上空的巨大幽靈…
關於導演
王盈舜。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碩士,曾任多面向藝術工作室攝影、編導。現為自由影
像工作者。
歷年作品:「博盛,這孩子」(1994,共同製作,金穗獎)
「走吧,回家」(1998,公視)
「傾聽我們的聲音---阿美族音樂系列」(1999,公視)
「阿山」(2002,台視播映,入圍2002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
「廚房」(2002,台視播映)
「『男性』基本教練」(2003,南方影展)
5/5(三)18:30 活大107 「親愛的,那天我的大提琴沉默了」 與談人:導演張翰&沈可尚
親愛的,那天我的大提琴沈默了 / 張翰&沈可尚 / 片長54分鐘 / 2003年 / 拍攝地:台灣
影片簡介
2000年,美國大提琴家大衛‧達令 (David Darling),來到南台灣的深山裡,初次聽見
布農族孩童純淨的歌聲,他深受震攝。「那一天,」他說:「我的大提琴沈默了。」兩年
後,他返回這個原住民部落,心中蘊釀著一個史無前例的音樂計劃--用他的大提琴與布
農族的歌聲開啟一場音樂對話。
這部55分鐘的紀錄片跟隨著大提琴家的腳步,完整地紀錄大衛在布農村落的歷程:錄音
的過程、與當地居民與自然環境的交流與融合;導演以旁觀者的角度,誠實地呈現原住民
、漢人、和西方文化的互動。在這裡,音樂是唯一的語言,藉由音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建立起一座堅實的友誼橋樑。透過色彩鮮豔的影像、清亮悠遠的音樂、與深沈內斂的情緒
,影片再現了一個質樸的村落、一群和樂的居民、以及一場動人的東西方音樂碰撞。
關於導演
張翰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進修班結業,兼任幕前及幕後工作,現為十月影視副導演。重要演出
作品有1991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2002年《雙瞳》等。《親愛的,那天我的大提琴
沉默了》為個人第一部作品。
沈可尚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導演組畢業,曾為多部影片及MV、廣告擔任導演及攝影工作,現
為影像創作者。
重要作品:1997 一桌之隔、地下社會
1998 阿ㄅㄧㄤˋ說話
1999 與山
2000 噤聲三角
5/11(二)18:30 活大107 「蘭嶼觀點」 與談人:導演胡台麗
蘭嶼觀點 / 胡台麗 / 片長72分鐘 / 1993 / 拍攝地:蘭嶼
影片簡介
影片一開始,漢人人類學者、蘭嶼島上的布農族醫生、和島上達悟族的反核廢運動者坐
在海浪拍擊的岸邊談論合作拍攝影片的動機。其中一人說:『我常覺得人類學者在這島上
做的研究越多,對我們的傷害就越深...』這部影片是一位民族誌紀錄片工作者對上述質疑
的影像回應。
本片導演試圖用鏡頭探索自身的和島上達悟人的迷惘與困惑。他遊走在島上居民與外來
者之間,藉三種身分的人與三個現象來反映達悟族人與外來勢力交接後的矛盾與衝突。
害怕觀光客?在第一個段落中我們看到達悟人對觀光攝影的抗拒與對金錢的體認與需求
;害怕惡靈?在第二個段落中藉著一位自願在蘭嶼服務的布農族醫生的內在反思與陳述,
顯現達悟族人傳統文化信仰體系在面對現代醫療觀念時所產生的焦慮與困惑;害怕核廢料
?在第三個段落中兩位推動反對核能廢料場設置運動的達悟族年輕人直接面對鏡頭,主觀
地敘述他們反核廢場的理由。他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所熱愛的、和平的、充滿詩歌韻味的
、飛魚汛期與芋田耕作交織的勞動及生活祭儀方式,特別是族人的生命受到了威脅,而族
人的尊嚴被漠視與踐踏。這部影片完成後曾在蘭嶼島上每個村落巡迴放映,引發熱烈迴響
。
關於導演
胡台麗
台大歷史系畢業,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碩士、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也是台灣民族誌紀錄片的開創者。胡台麗攝
製、導演的十六釐米紀錄片曾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芝加哥影展紀錄片類銀牌獎、
作品並經常入選歐美國際民族誌影展。胡台麗1997的作品『穿過婆家村』是台灣影史上第
一部在商業電影院上映的紀錄片,而且創下優異的票房成績。
作品年表:1984 祖靈的歸來:排灣族五年祭
1986 矮人祭之歌
1993 蘭嶼觀點
1997 穿過婆家村
2000 愛戀排灣笛
5/13(四)18:30 人類系館313 「面對惡靈」 與談人:導演希瑪妮芮(張淑蘭)
面對惡靈 / 希瑪妮芮(張淑蘭) / 片長54分鐘 / 2001年 / 拍攝地:蘭嶼
影片簡介
在達悟族人傳統的觀念中,認為人之所以罹患疾病,是因遭到惡靈附身。患病者常被視
為不祥之人,會為周遭的人帶來厄運。因此,許多病人為社會隔離,無法得到完善的醫療
照顧,而這樣的情形尤其以慢性病和重病老人最為嚴重。
本片導演希瑪妮芮(張淑蘭)是蘭嶼島上東清村人,在蘭嶼衛生所擔任護士。他深深感到
有必要對被視為惡靈纏身的生病老人給予居家護理,於是集結教會和民間部落的力量,從
1997年開始正式在全島招募義工,目的便在徹底落實居家關懷老人的工作。經過三年的努
力,至今已有四十多名義工,每週定期為獨居老人及重病患者洗澡、照顧飲食、量血壓及
提供其他相關的醫療服務。然而傳統信仰中對惡靈的恐懼還是普遍存在於一般達悟人的心
中,淑蘭及義工們常會受到病患本身或家屬的排斥,甚至連女義工的丈夫都會禁止自己的
妻子前往服務,怕會因此召來不祥的命運。
淑蘭在接觸攝影機並參與島上的紀錄片訓練班後,企圖藉影像來幫助居家護理工作的推
動。由於他不畏艱辛地近身接觸病患老人,攝影機捕捉了許多令人動容的影像,再經過細
心的剪輯處理,完成了一部非常精采而特別的紀錄片。
關於導演
希瑪妮芮 張淑蘭
1972年生,台灣蘭嶼人。中華醫事技術專科學校護理系畢業,現為蘭嶼鄉公所衛生所護士
,並為蘭嶼居家關懷協會發起人,曾參加蘭嶼鄉社區總體營造第二屆多媒體技術研習營。
作品年表:1999 七歲在蘭嶼-音拉珊
2001 面對惡靈
※ 編輯: DesertEagleX 來自: 140.112.44.166 (05/01 01:15)
--
我飛翔在遙遠的夜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4.166
※ 編輯: rockneverdie 來自: 140.112.44.166 (05/01 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