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astet (兔頭牌萬歲!!)
看板NTUMRC
標題舊事一樁
時間Sun Dec 9 00:23:20 2001
,請按 Z -> 9 ,第一篇
其中有:
....業界的思考模式
主要在"合作" 建立交情
第一次談的攏 就容易建立長期關係 各蒙其利
而學生社團就比較注重立即的利益
比較像打工賺錢的心態....
如果諸位有在翻翻給一般人看的粗淺財經方面的文章,應該可以發現下面
現象常常提到,
在以華人(廣義)為主的經濟活動而言,"人情、人脈"的影響力非常大,
即使是很遠的遠親、同鄉、親友輾轉介紹等等,只要關係建立了,通常都
能夠持久,且非常內聚保守甚至排外,因此會有資訊僅在極少數網絡間交
流,交易對象少而固定等現象。(文化傳統造成的保護主義?)
當非華人想要進入此一經濟範圍內,門檻會相對提高,較難獲得機會,因
為文化差異而造成誤判的機會也大增。相對來說,近代歐美的經濟行為就
偏向 business is business ,性質在某些方面是背道而馳的。
最近是有人開始討論,
近數十年來,尤其是網路迅速發展的這十年,資訊流通量與透明度皆明顯
暴增,經濟活動形式也越來越複雜、多元、快速。對傳統華人式的經濟活
動特性必然造成相當衝擊,不少研究者認為的確使其影響力降低,相對封
閉的經濟活動減少,至於未來此種特質會消失(還有需要多久的問題)、
抑或改變形式再另成一相對封閉的經濟文化則尚有待觀察。
ps. 上述各種性質乃是相對而言,非如1+1=2 而不是2.000001或1.99999
那種能有明確界限,甚至非黑及白的性質。
--
上聯----廟小妖風大
下聯----水淺王八多
橫批----地靈人傑
Bastet 的惡趣味簽名檔試用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63.30.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