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YH (^^)
看板MountainClub
標題生態登山 .七大要點以及台灣經驗與做法(一)
時間Mon Dec 13 18:54:50 2004
http://523.org.tw/publish/epaper/epaper21.htm
作者.鄭廷斌
生態登山~Leave No Trace
第一個要點「事前充分的計畫與準備」
1.必須瞭解你即將前往旅行的地區獨特的生態環境狀況,以及相關的特殊管制規定。
2.對於嚴峻的氣候、可能的危險以及緊急事故的應變要有充分的準備。
3.規劃你的旅行日期,避開尖峰的熱門時段,降低對當地環境的集中負荷。
4.以小隊伍的方式進行旅行,將大團體拆成4-6人的小隊伍。
5.使用地圖與指北針定位,減少路標、旗幟或岩壁圖說的使用。
事前有充分的計畫與準備,避免在山上有任何的不確定性或是狀況,
這對於你要去的地方、對自己及他人就是一種尊重,在山上不管遇到任何狀況
,你的舉措或行動難免會影響到當地的環境,若因而迷路要找路或造成許多人
上山搜救,
眾多人的砍劈、踐踏及垃圾等干擾,對於當地的生態可說是場浩劫。
事前計算好糧食的份量,避免留下廚餘,將不必要的垃圾及包裝留在山下,
盡量不要購買過度包裝及小袋包裝的食品,重複使用舊的塑膠袋,
所有的垃圾清運及過度包裝的東西,在製造、運送及清理的過程中就會
消耗大量的能源,製造更多的廢棄物,因此事前充分的計畫與準備,
對所有的生命與非生命就有一種倫理性的意涵在裡頭。
不管我們有再多的登山經驗,也不管這條路線你去過多少次,
由於每次隊伍組成份子及天氣狀況的不同,事前還是需要作一定程度的
檢查與準備,
預先思考我到底要給隊員哪些體驗與經驗,
隊伍上山的目的到底為何,對於許多參加活動的成員來說,
這次活動可能就會帶給他們許多衝擊與影響,是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除了山上因素外,事前充分的計畫與準備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個要點「在能夠永續的地表上旅行和露營」
1.永續的地表包括既有設計好的步道、露營區、岩石地、礫石地、乾草原或者雪地。
這些地表能承受重複的踐踏及使用,但是要注意岩石上的青苔是非常脆弱的。
2.
露營至少要遠離湖岸或河岸60公尺遠(約70步)的距離以保護當地的水生環境,
並讓野生動物有使用水源的機會,用較大型裝水器具一次裝多點水,
以避免往返的次數。
3.好的紮營地點是用「尋找」而來的,而非「創造」出來的,不要改變當地的
地表來符合你的需要,紮營在與一般不同的地點是沒有必要的。
通常我們是可以找到天然缺乏植被的地方,例如裸露的母岩及砂地來紮營。
在較熱門的旅行地點時:
1.集中在既有的步道系統與紮營地點活動,
2.沿著既有的步道中央行走,踏著相同的足跡前進,就算是積水或泥濘也不改變步徑。
3.盡量縮小營地的規模,盡量在植被已經消失的地方進行活動,
而不要再製造另一個沒有植被的地方。過去20年來最大的問題不是原有營地的
破壞而是新的營地不斷出現。
較原始而少人去的地點旅行時:
1.盡量分散人為的使用與干擾,避免製造出新的路徑與營地。
紮營時分散營帳、炊煮區域及每晚移動營地以避免不斷的踐踏,
並將這些地方設置在能夠永續的地表。在營地穿軟性的鞋子例如運動涼鞋以降低
對地表的衝擊。
2.盡量避免紮營或使用那些人為干擾對生態剛開始產生衝擊的地點,
避免衝擊的擴大與持續。
3.尋找隱蔽的地方上廁所及在營地附近觀察遊走,均可歸類為原始而少人去的地方。
因此選擇能夠永續的地表及減少使用的頻率,這兩項原則要把握住。
4.
拔營時將營地回復原狀。用當地的東西來覆蓋磨損的地表,將足跡消除,
用樹枝將壓平的草地回復原狀以幫助地表復原,並看不出此為使用過的營地以
避免他人使用相同的區域紮營。
5.不要將地表的有機物如樹葉等移除,有機物能降低踐踏對地表的衝擊、
避免土壤硬化、供給植物養分及減少雨水的侵蝕。減少移動岩石及地表物。
------------------------------------------------------------------
穿著厚重的登山鞋,
來回的走動對地上的生物就是一種最大的傷害,
特別在陡坡、土質鬆軟或岩層脆弱之處,生命存在的本身就已經不太容易了,
對我們來講可能只是一小步,但是對當地的生命可能就是一場浩劫。
個人建議,我們先以安全的角度來思考,我有必要走這條路或在此紮營嗎,
然後再以我們也是生物族群的一份子來思考,如何會對其他生物影響最小,
我是否有其他的選擇或替代方案。事實上,對其他生物不利的事情,
對人類也一定會不好,例如陡坡抄近路,你的體能及關節肌肉等部份也勢必
要承受較大的壓力,有時傷害便在無形中累積與造成,而植被死亡造成的
排水路及土壤流失,積少成多後勢必會對山下造成影響。
根據研究顯示,檳榔等淺根性植物,特別是地上若無草及其他的灌木
覆蓋的山坡地,即使在當地不會造成崩塌,但是因為無法減緩水流速度、
吸收較多水份及保護土壤,水愈積愈多後往往會在下游及山下誘發崩塌或形成洪峰,
這將是個「蝴蝶效應」的結果,也是如鄭先佑老師說的,災難的造成往往是
「自作他受」,樓上造成的結果卻是由樓下來承擔。
既然破壞了就集中在破壞的地方,不要再去殘害新的生命與土地,
我們習慣的整理營地及砍路文化,經常是不需要甚至是沒必要的,
我們沒有理由為了自己方便或所謂的「造福後人」來改變太多的地形地物,
因為路及營地是造成「生物棲地破碎」的主因,人類的氣味及垃圾、
植被樣貌的改變將造成生物遠離或生物組成的改變,
為原已所剩不多的生物棲地及生物族群造成更大的壓力,
謹記其他生物亦有生活在此地方及通行的權利,
學習原住民傳統文化裡的「夠用就好」及「最小影響原則」,
這也是他們千百年來能在一地長住久安的智慧與經驗。
在少人去或未破壞的地方則採分散原則,分散你的氣味及人為的活動,
再怎麼強壯的植物也禁不起人類多次的蹂躪,離開時盡量將一切回覆原狀,
否則後人會習慣性的跟隨在有痕跡的地方紮營。根據美國的報告指出,
過去20年來最大的問題,不是原有營地的破壞而是新的營地不斷出現
(Annette McGivney),這是值得我們注意與深思的。根據Leave No
Trace的原則,
至少要在離水邊六十公尺的地方紮營,台灣的許多高山湖泊,
例如七彩湖、嘉明湖等與溪流,因為遊客就紮營在湖邊或溪邊,
而導致水質污染甚至優氧化,此外岸邊也是眾多水生及兩棲生物生活及羽化的地方,
在不經意的踩踏之下,許多生命還來不及長大就已經消失了。
有些地點因為溪床窄小,沒有多餘的地點可選擇,這就牽扯到
「事前有充分的計畫與準備」原則,在美國他們是不會在違背Leave No Trace
原則的地方紮營,台灣現階段在多數人依然沒有生態登山概念之下,
我們就算不能完全避免,至少也需做到最少破壞原則,人想要用水與親水,
動物也需要,所以遠離水源更不要污染水源,這也是對土地及其他生命的尊重。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 編輯: SYH 來自: 140.112.7.59 (12/13 18:55)
※ 編輯: SYH 來自: 140.112.7.59 (12/13 18:56)
※ 編輯: SYH 來自: 140.112.7.59 (12/13 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