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en (我很衝動我是笨蛋-_-)
看板MountainClub
標題Re: 北二段善後
時間Wed Oct 9 00:01:18 2002
※ 引述《Selene (還不努力的九點半)》之銘言:
恕刪
: 小毛,對我來說這事的責任分成兩個層面,
: 一個是社團究責分面,一個是對舜宏家裡,
......恕刪
一開始看到"過失殺人"時,感覺非常難過
我覺得真的沒有人故意要讓這種事發生
但是,姑且不論"對與錯"
道義上的責任是一定有的
在看到這一系列令人心情無法快活的文章同時
夠老的我剛好收到一封老骨頭對於和這件事有點關係的一個建議;
成立一個鳩集登山安全資源的小組
覺得在山版互相抨擊的時候,有人想到的是如何預防後續類似的事件
(當然,inventer也有類似建議)
只是彷彿聽不到(可能社內有,而我不知道)共鳴的聲浪
轉錄那封信給大家參考(兩位學長應該不會介意我公開此信內容吧),
(一開始的正文是OB阿春寫的,後面是謝孟祥醫師寫的,
兩位剛好都是中嚮講義後面附的爆笑漫畫"陶塞日記"的領隊及畫者)
希望輿論的方向可以轉向"
如何防患於未然"
----------------------------------------------------------------------------
Dear 孟祥,
很高興收到你的訊息,以及寶貴的建議。若非從你來信,我離群索居既久,不知你
一直默默提供山社、社會這些登山安全服務。
筱平之事,毓瑩與麗美上週六有邀集若干人先去上香。當日正好我妹妹結婚而未去
。詳情或可跟她們探問。概略情形是在睡夢間心臟衰竭而逝,似乎是俗稱的過勞死
。兩個月前與筱平在捷運動物園站偶遇,還說他應該是可以第一批退休的五年級生
。不料他採取的退休方式竟是這等的前衛。
七月初,我台東師院的朋友,在能高安東軍歸程,夫妻雙雙在萬大南溪遇難。我當
時成立一個臨時網站作為資訊中心。(
http://keya.com.tw/aowanda/ - 此站在階
段任務完成後已停止內容維護。)算是介入甚深。在後來的檢討會上,他們導師有
提議為他們成立一個獎學金紀念。有學長認為獎學金意義容易淡忘。我說如果有一
筆錢,我建議另一個用錢的方法,就是每年辦理登山安全研習營,聯繫校友與校外
朋友交流山難預防、應變與救援經驗。可以錢花很少,又重點收經驗傳承、交流之
益。
前週日山谷登山會理監事會,提到山社山難及有意辦安全研習之類。我建議如果有
心要辦或協辦的話,政策、技術上可考慮的要點。尤其「山難經驗」對各社團很難
有充分經驗供討論或傳承,跨校、跨社團會有相當互補、取經效益。
要鳩集、整合校友或更廣資源,有賴名士或團體登高一呼。非我個人所及。至於起
步作一些基本資訊蒐集整理的工作,則阿春義不敢辭。
由於我有一台伺服器,流量不大時尚可應付。年底前準備進行規劃。可以留一區塊
提供登山安全資源交換。網址可以暫用
http://keya.com.tw/m-security/ 未來有
正式網域名之後,可用虛擬主機方式掛上。
初期可規劃內容包括:
1. 人員聯繫資訊 - 可線上更新。資訊分public and limited access。
2. 登山安全教育、救援、顧問諮詢之人力、物力資源蒐集、整理、簡介、索引。
3. 登山安全教材、文章、經驗交流討論之蒐集、整理、索引。
這次release的通訊錄,是以我認識的朋友為主,且以我們這屆為中心。涵蓋面並
不能到達通用的要求。而且這次我是以筱平事件為核心聯絡群,又有所刪節。上一
版的(兩年前)有提供山谷登山會。山谷登山會因為採會員制,通訊錄可能不適合
開放式蒐集、維護。加上一般通訊資料有些敏感,公開蒐集的,多會有所保留,私
下蒐集的又需要顧慮保護隱私。因此一定需要制定個人資料的隱私政策,並依需要
適量、節制收集(國內網站大多有過份要求個人資訊的情形)。像您提議的「專長
」、「能提供協助項目」,「緊急聯絡方式」都是需要增加的內容。而網站營運上
也要有安全設計、分級分類管制個人資訊有限度公開的機制。總之,我會小心處理
通訊錄事宜。
至於聯繫、邀集有心人士貢獻所長,是不是可以由謝醫師您那兒開始,以「連鎖反
應」方式滾雪球找出、形成這個資源網。人際網絡並非我所長。
(此函將副寄所有我有email之台大山胞,及台東師院朋友。不限於上回通訊錄所
列山胞。希望有心或有構想的朋友,可以提出意見,集思廣益。)
祝 愉快如意,
阿春
On Mon, Oct 07, 2002 at 03:51:06AM +0800, MHH wrote:
> Dear 阿春及所有看到這封信夥伴們:
> 我看到筱平的消息時, 已是7號凌晨了, 有誰能把詳情說說呢? 在醫院做事, 若有
> 久不見面老朋友聯絡, 大部分也是他們或親戚有傷病等等, 本以為早已習慣, 但此時亦
> 不禁內心悸動, 畢竟是常帶給大家歡笑的筱平! 人生無常至此, 雖醫者亦不禁嘆然.
> 又不禁讓我想起, 許多人或許知道今年暑假有登山社員死於高山病, 但大家所不知
> 的是, 暑假前我曾為參加中嚮之社員上過登山醫學課程( 最近幾年, 他們陸陸續續找我
> 講過幾堂課), 由於時間關係, 內容針對中嚮地形授課, 所以雪地及高山醫學我留到寒
> 假雪訓前才上, 沒想到暑假即發生此憾事. 雖然過世的同學並非中嚮學員, 但我事後總
> 想, 若是那時有講些高山病事項, 或許同隊中有聽過課者, 能幫助當時之decision
> making. 當時和一些幹部聊天, 就覺得社內氣氛和李明珠那個暑假蠻像的, 因為一些技
> 術不錯新社員之加入, 及攀登技術之盛行, 而顯得野心勃勃, 當時就曾對同行之Tai
> Sun (不錯, 他已學成歸國, 目前在逢甲任教)提過此事, 並諄諄訓勉注意安全, 但還是
> 發生憾事. 雖然在台灣發生高山病是出乎所有之意料, 但是從報章上觀察其臨機處理之
> 過程, 和搜救隊之紛爭, 事後和學校及社會間之互動, 大家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山社久
> 和夥伴無聯絡, 或許這是時代的變遷, 但是在這次的事件中, 我總覺得, 若是有一群老
> 人作他們的危機處理顧問(不是介入), 利用自己在社會上的一些專業資源來幫助, 或許
> 不會顯得如此無助. 山難的教訓, 是血淚換來的, 其中包含你的和我的, 若是能把這些
> 經驗傳承, 以避免下一代重演歷史, 在危機時予以幫助, 則逝者的血, 我們的淚, 將不
> 會白流.
> 適逢通訊錄更新時機, 我建議將夥伴們的資料, 提供給山社作為RESOURCE, 願
> 意加入者, 請提供自己之專長, 現職, 緊急聯絡方法, 山難危機時可提供何種幫助, 列
> 在其上. 此想法自山難後即開始醞釀, 但因需要一個熱心之召集人, 而我並沒時間去促
> 成, 所以一直埋在心理. 今天, 是個提出的好時機, 希望有人願意出面促成!
> 如果這個小組能夠成立, 就叫它"筱平小組"吧!
>
>
> 孟祥
>
> PS: 我家門牌號碼改為 我delete掉了 因為我沒去徵詢是否可以貿然公開
> 現職: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
> 家中電話沒變
> tel: 原因同上述 我想山社的人一定可以知道
> beeper: 理由同上
> 專長: 1.一般 外傷處理及重建
> 2. 顱顏創傷處理及畸形重建
> 3. 凍傷治療及肢體重建
>
> 山難時能提幫助:
> 1. 緊急醫療顧問
> 2. 後送醫院建議
> 3. 下山後, 與專長有關之診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8.152.148
※ 編輯: jaen 來自: 210.58.152.148 (10/09 00:03)
※ 編輯: jaen 來自: 210.58.152.148 (10/09 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