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夢想起飛的季節)
看板Indie-Film
標題[影展] 傻子,來辦影展吧!
時間Thu Oct 27 16:32:35 2005
作者:賴冠丞 攝影:陳柏年 2005.10 /2005十大服務業評鑑
遠見雜誌 10月號
泡在電影院裡連看七部片子、投注大筆經費時間, 跑遍世界各地大小影展,
只為要讓觀眾看到一部好電影; 這就是影展策展人的熱情與堅持。
2004年3月22日,第六屆台北電影節「全球華人影像精選」單元開幕片《十七歲的天空》
首映,等著進場的觀眾從中山堂前排隊,繞了廣場一周,一路綿延到中華路。
2005年5月28日,第七屆台北電影節「城市電影護照」首賣會,在開始販售後短短十三分鐘
內,一百五十套電影護照迅速賣完,打破去年二十分鐘售光的紀錄。
輝煌的成績,肯定了一向被歸類為藝術、小眾、看不懂的影展電影具大放異彩的實力。
近年來,分別在上下半年舉辦的台北電影節與金馬影展,短短兩週展期,就各自吸引
約十萬至二十萬位觀眾。今年,台北電影節票房成績突破新台幣600萬元;
去年金馬影展票房更是高達1100多萬元,觀眾成長率不容小覷。
票房告捷之外,另一個更值得注意的現象是:
藉由鼓勵國內外電影創作者的台北電影節「國際青年導演競賽」,與金馬影展的
「國際數位短片競賽」,不僅吸引國外電影創作者、片商共襄盛舉,製造各國電影交流
的機會;另外,依
國際電影競賽規定,主辦國可以挾帶兩部國內電影入圍競賽,
讓台灣的電影創作者有機會發表作品,更提供國內新銳導演的作品登上國際舞台的機會。
而其中,最重要的「導演」,莫過於將國內電影推向國際,並拓廣國內影迷觀影視野的
幕後推手——「影展策展人」。
策展人看電影/體力+心力
聽起來既新鮮卻又神祕的影展策展人,需要長期關注全世界的電影產業,才能瞭解
整體電影產業的動態。籌劃一次影展,須在十個月前就開始著手,以今年6月底7月初
舉行的第七屆台北電影節為例,策展人聞天祥去年9月就開始動作,跑遍全世界大大小小
的影展蒐集影片,包括今年1月的曼谷電影節、鹿特丹影展,2月的柏林影展、華語傳媒
大獎,一直到3月的香港國際電影節,都有他的蹤影。
而擔任三屆金馬影展策展人的劉蔚然,除了國際大型影展,連法國克勒蒙費鴻短片影展、
法國安錫動畫影展、韓國富川奇幻影展等小型影展也不放過,深怕有遺珠之憾。
此外,為蒐集更多好片,在戲院裡泡上一整天看電影,是策展人「甜蜜的負荷」。
聞天祥最高紀錄是一天看七部電影,劉蔚然平均一天要看上五到六部,
她坦言:「有時候看得太累,會不小心在電影院裡睡著。」
過去曾經擔任過三屆金馬影展策展人,現為台灣國際兒童電視影展策展人的王耿瑜
則不以此為苦,她認為短時間看這麼多電影需要體力和耐力,但也有它的樂趣;
她還透露個訣竅,如果開演十分鐘後發現該電影不適合的話,得立刻換到別廳去看,
因為一個影展多達三、五百部電影,把握時間是首要條件。
策展人挑電影/品味+眼界
策展人如何挑選影片亦是個令人好奇的問題:
幾個人的決定就足以代表影展眾多影迷的選擇?
聞天祥認為,選片時的主觀成分很高,這也顯示策展人觀影的品味很重要,「我對我的
品味有自信!」近幾年台北電影節觀影人數這麼多,直接肯定了聞天祥的眼光。
劉蔚然則希望她的選片可以增加台灣觀眾的觀影視野,不過她也不否認策展人的主觀因素
占多數,「我挑的是我喜歡的影片,也希望觀眾喜歡,」她引述了某次在國外參加影展
策展人聚會,一位被問到同樣問題的策展人所說的話。
現在,在短短的影展期間一天趕個好幾場電影,似乎已經是種新潮流。國內兩大影展
為電影愛好者提供一個平台,去欣賞這些商業電影院不太願意播,平常也不太容易接觸到
的影片,漸漸養成一群非主流藝術電影的愛好者。
然而,影展觀影人數雖逐年增加,但與好萊塢商業片的票房相比,影展觀影人數還是少數
。
策展人推電影/議題+市場
「該如何讓更多國內的人來看,使影展電影的觸角延伸到更多角落,以增進台灣觀眾的
觀影品味與文化素養?」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專任講師謝嘉錕認為這才是重要課題。
劉蔚然指出,五年前跟著王耿瑜合作金馬影展時,便一直試圖在藝術電影與觀眾之間
取得平衡;聞天祥也一直想要改變影展電影曲高和寡的形象,成效每年都有進步,
但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不同的主題策劃可能有助於吸引更多觀眾。台灣藝術大學講師謝嘉錕建議,影展可以透過
「製造議題」的方式,像是美食、親子、教育,甚至是比較聳動的如色情、性教育等,
讓原本不看這類型電影卻關心該領域的族群,漸漸養成看電影的習慣。
此外,不妨參照國外大型影展的「會外賽」,像是坎城影展的「導演雙週競賽」
「國際影評人週競賽」等,結合多個影展、電影競賽,魚幫水、水幫魚,資源結合下
效益自然大。
策展人愛電影/癡迷+執迷
儘管一直存在著觀眾不夠多的問題,幾位策展人還是以樂觀的心態從事策展,王耿瑜已經
轉身投入兒童電視影展,她認為應該及早開始兒童影像教育,啟蒙小朋友的世界觀、
培育小朋友文化涵養,栽培這群未來的電影主力消費者。
擔任四屆策展人的聞天祥開玩笑地說:「每年都說不要做了,卻還是每年一直做。」
他引述今年紐約亞洲電影節的一位策展人的話:「只有傻子才會辦影展!」花了很多力氣
溝通、砸下3000美元運送拷貝的電影,即使只有兩百人看,但對策展人而言,播映電影時
,這兩百雙求知若渴、滿懷感激的眼神,是讓一切辛苦化為值得的動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3.7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