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Gulong
標 題曹正文/
發信站交大資訊次世代BS2 (Sun Sep 19 21:47:34 2010)
轉信站ptt!Group.NCTU!grouppost!Group.NCTU!BS2
後記
如果上帝只讓我選擇一種業餘愛好,我只能挑選讀書;如果上帝允許我選擇最
心愛的職業,我的回答是:寫作。
是讀書激發了我拿起筆來寫;又因為要爬格子,就得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其實
,寫作與讀書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這個常識,聖人先哲早已講得很明白了。我之所以重複一遍,是因為現在學者
類的作家太少,而喜歡讀書卻沒有成為作家的人又太多。
讀書無疑是一種享受,但又是一種知識的積累。現在湧現出來的文壇新星很多,
但讀他們的作品,總感到少了一點什麼,這恐怕與他們的知識面不寬有關。
而一個人知識面的寬與窄,往往與他讀書雜不雜有關係。當然,我並不提倡一
本正經地讀書,我一向認為讀書是一種閒暇的娛樂活動。當然首先要讀你所愛讀的
書,或稱「好看的書」。然後,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有所偏愛,有所專攻。
武俠小說,雖然在文壇的名聲一向不怎麼樣,但它畢竟屬於「好看的書」。
中國不少的名人和很負盛名的大作家,都喜歡讀點武俠小說,不過他們聲稱是
以消遣為主。這樣讀武俠小說,既得快樂,又不失其名家的大雅。讀起來欲罷不能
;看完後只說一聲「很無聊」也就罷了。
我當然不是名人,但我開始對武俠小說也抱此類成見。記得我小學時就迷戀《
三俠五義》、《小五義》,那些書還是「禁書」,我是在老城隍廟的書攤上用高價
買來的,不過十萬字的破舊小冊子,要買壹元錢(當時十萬字的小冊子才賣三角錢
),我用省了半個月的零用錢去買來偷偷地讀。那時,我舅舅常帶我去看《荒江女
俠》、《宏碧緣》之類的京劇,我自己則跑到茶館裡與老人為伍,坐在遺老遺少當
中,捧著一杯清茶聽評話藝人說《小五義》。後來,我夢想當一個作家,也就開始
讀歐美文學與唐宋詩詞,以及茅盾、巴金、老捨的小說,讀劉白羽、秦牧、楊朔的
散文。至於武俠小說,我談起它,也和著世俗的輿論:「這是消遣消遣的,不是文
學的文學。」
後來,我當上了報社的編輯,也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自己寫小說,也寫評論,
寫的是歷史小說,評論的是現代小說,偶爾讀過幾本武俠小說,如金庸的《射鵰英
雄傳》、梁羽生的《萍蹤俠影》、白羽的《十二金錢鏢》,也羞與他人談論。
1987 年早春,我患了甲型肝炎,出院回家不能上班,又不能在書桌上伏案爬
格子。整天躺在床上,心中寂寞無比,便托人把金庸的小說全部買來,一本接一本
地讀。不料一讀就放不下,放下後則思緒萬千。先讀《飛狐外傳》,再讀《天龍八
部》,又讀《笑傲江湖》,我突然發覺自己過去對武俠小說的看法實在太片面,太
陳腐,太無知。關於金庸小說的藝術性,著名學者馮其庸、章培恆先生都發表過評
論,本書中也有所談論,我在這裡就不再重複了。總的來說,讀完金庸小說,我才
明白武俠小說是一門真正的藝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
讀古龍小說,稍晚於金庸小說。我讀完金庸小說,就以為武俠小說非金庸的不
讀。恕我直言,梁羽生與其他港台武俠小說家的成就,與金庸相差甚遠。我讀第一
本古龍小說是《名劍風流》,讀得激動無比,寢食皆忘,乘興再讀《陸小鳳》、《
俠盜楚留香》,這三部書讀完,我的心再次被震動,我不得不承認古龍小說具有強
烈的藝術魅力。武俠小說在中國文學寶庫中自有它的一席之地。
於是,我開始與周圍的書友談金庸,談古龍,為武俠小說的文學地位正名。
交談之中,才知武俠小說知音甚多。著名學者章培恆先生是「金庸小說迷」;
著名作家徐興業先生談起金庸,滔滔不絕;文友中如周清霖、王國偉、李玉成、胡
展奮、霍國揚、張七生..以及我單位的諸多同事,都是武俠小說的愛好者。在互相
探討的過程中,有人便提議我為武俠小說寫點評論,我一鼓作氣寫了一些有關金庸
、古龍的小說評論,文章刊出後,竟頗有反響,不少青年朋友紛紛來信為我補充材
料,為拙文叫好。
清霖兄是我摯友,他在學林出版社當編輯,他對武俠小說很有研究的興趣,他
真誠地鼓勵我,約我寫一本武俠小說的專論集,並為我提供了大量資料。這樣我就
欣然應命,決定用讀書札記的形式,寫一本談古龍小說藝術的小冊子,前後九個月
,我把古龍的幾十部小說重讀了一遍,一邊讀一邊做筆記,斷斷續續寫,斷斷續續
改,從春天到冬天,終於完成了這本小冊子。在修改過程中,清霖兄也傾注了大量
心血。
有關古龍的資料,大陸見之甚少,他的小說一共有六十八部,我才讀了大半(
但已包括了他的主要代表作),有關他的生平介紹,也知之甚少,並限於我的水平
,因此,這本小冊子的質量是可想而知的。但這是大陸第一本關於港台新派武俠小
說家的專論,我想,或許對活躍讀書界的氣氛,對推動國內對武俠小說的研究,可
以起到一點拋磚引玉的效果。
《古龍小說藝術談》脫稿之際,我正初度不惑之年,這本小冊子,也是我在近
六年中出版的第十五部小書。古人說四十歲是一個人的不惑之年。但我總認為,人
生本來是一本充滿困惑的大書。面對文學界,面對人生,有惑才有追求,有惑才能
不斷探索,願以此書與關心我的朋友與讀者共勉之。
著名學者、中國古典文學專家章培恆先生,是我最尊敬的老師,他不僅學問淵
博,而且論詩論文破除陳見陋習。在十年動亂中,我曾求學於他的門下,在他的指
導下,學習文史,又得到他正直不阿的品格的熏陶,使我終生受益不盡。這次蒙他
百忙中審閱拙稿並為之作序,他的序不僅對我本人是一種鼓勵,也是對中國武俠小
說的研究具有開拓性的啟示。最後,我還要感謝我的摯友張夏生、趙孝思、張欣平
、杜芝苓、徐清萍以及向為本書設計封面的王儉和為古龍書名作篆刻的朱瑞浩同志
表示誠摯的感謝。
拋磚引玉,謹以拙著求教於廣大武俠小說愛好者與評論界的先生。
曹正文
1989 年 4 月8 日初稿畢 6 月20 日二稿畢 12 月8 日三稿改定
修訂本後記
1989 年我在摯友周清霖兄的鼓勵下,將自己閱讀古龍武俠小說時作的筆記,
整理成一部《武俠世界的怪才——古龍小說藝術談》,由學林出版社出版。
書稿出版之後,引起了意想不到的轟動。我被邀請去上海書市簽名售書,新華
書店準備的二百冊《武俠世界的怪才》一銷而空,面對排長隊的讀者,我真有些受
寵若驚。武俠小說,歷來在文學界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消遣讀物,但一本研
究武俠小說的小冊子,居然贏得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這十年來,我寫了三十本
書,但這本書出版之後受歡迎的程度,卻居首位。我先後收到三百多封讀者來信,
要求買書,更有不少讀者給我寫來長達萬字的長信,與我探討有關武俠文學的問題
。國內著名學者馮其庸、章培恆、馮育楠、胡文彬對此書出版表示祝賀,金庸、溫
瑞安、蕭逸、西門丁、於東樓也從香港台灣寫來了熱情洋溢的來信。此書初版五千
冊銷售一空,後又再版五千冊,依舊被讀者看好。在金庸先生的牽線下,《武俠世
界的怪才》又由香港繁榮出版社出了香港版本,香港作家協會與馬來亞大學也因此
書出版而邀請我赴香港與馬來西亞訪問講課。這都是我寫作此書時未曾想到的。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本小書,還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是古龍書目不全,把一些冒
名古龍的小說列入古龍名下。因為古龍早已作古,我們瞭解古龍的生平,只能以介
紹他的文字為線索。大陸一些出版社為了賺大錢,把一些不是古龍寫的武俠小說也
署上古龍大名,以此招攬生意。據周清霖先生考證,今天大陸冒名古龍的偽作,竟
有百餘種之多。幸虧我們後來認識了於東樓先生,于先生是古龍生前好友,古龍的
不少作品由于先生創辦的漢麟出版社出版。于先生對古龍的創作生活瞭如指掌,經
他指正,我在第三次印刷前作了一些修改與潤色。應該說,這次修訂工作也是在責
任編輯周清霖兄的鼓勵下完成的,他還逐字逐句對書稿寫下了具體的修改意見。
在90 年代,武俠小說的研究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成為文學的一個研究新
課題。研究武俠文學不僅僅是港台專家的工作,大陸也先後出版了四本武俠小說辭
典,這說明對閱讀武俠小說的引導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我願這本小書成為廣大武俠愛好者喜愛的案頭小書。最後,謝謝廣大讀者的厚
愛與鼓勵。
曹正文 1994 年12 月21 日於《新民晚報》社
--
※ Origin: 交大次世代(bs2.to)
◆ From: 61-62-156-54-adsl-tao.dynamic.so-net.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