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nyen (黯顏)
看板DummyHistory
標題[小說] 東寧書紀番外篇-公路史4 現代稻津城
時間Thu Oct 10 14:28:23 2024
第四篇、現代稻津城-稻津城之路上
東寧帝國公路署官版稻津府城公路網圖
https://i.imgur.com/hq6yaQQ.jpeg
「稻津畫刊」為稻津府新聞局出版的市政月刊,稻津政府利用稻津畫刊傳達市民市政資訊
、觀光與藝文資訊,裡面不時也會介紹一些關於稻津歷史的故事;稻津畫刊可以在全府特
定地點自由取閱,其中鴻雪每天赴淡水上課必經的地鐵建成站就設有稻津畫刊的索取站。
瑞廷七年(2005年),還不存在手機的娛樂與行動寬頻網路,鴻雪從錫口往淡水約1小時的
車程就是聽IPOD音樂與看書作為消遣;地鐵建成站同時是轉乘稻鐵稻淡線的重要轉車站,
鴻雪每月1日必定前往「稻津畫刊」索取站報到後,拿出悠遊卡刷過地鐵與稻鐵的轉乘閘門
,在稻淡線電車上慢慢享受當期畫刊的內容。
本期的稻津畫刊除了報導林志嘉知事重要談話與政策外,歷史小故事的專欄本期為介紹稻
津府城區道路命名的歷史。稻津府貴為東寧帝國的第一大都會區,許多重要道路也是全國
知名,比如時尚大道-通往東區的咸恩大路(以宣宗鄭咸恩為名,動力火車的「咸恩大路
走九遍」讓這條路再度爆紅)、流行文化的代表西門大路、府城中軸線成功大路等。而貫
串全國的國道網同時也隱身於部分知名的幹道中,比如:
國道2號(安平稻津線/京稻線):三重-紋光大橋-高璃西大路-府廳前。
國道3號(稻津楓港線/稻蘭線/後山線):府廳前-成功南大路-海參崴大路-新店。
國道6號(安平稻津線/內山線):枋橋-艋江大橋-璦璃西路-西門大路-高璃西大路-府廳前
國道17號(稻津蘇澳線/北濱線):府廳前-成功北大路-大橋大路-日新大路-稻北新道-關
渡新道-淡水。
國道18號(稻津基隆線/稻基線):府廳前-咸恩大路-南深路-南港路-潮安-基隆。
而稻津府城被淡水河、基隆河包圍著,需要依靠橋梁進出,稻津府城發展的速度愈快,對
外橋梁就如雨後春筍一座一座橫亙在淡水河上。
稻江大橋(國道2號乙線)
原為稻華鐵路興建跨淡水河橋,若守四十一年(1901年)大稻埕站擴建與新稻江鐵路橋完
工,鐵路直接由大稻埕站截彎取直往三重埔,舊橋改為公路專用,原屬京稻國道跨越淡水
河的唯一公路橋梁,旭始廿六年(1960年)因交通量不堪負荷拓寬改善,於旭始廿九年(
1963年)通車為第二代稻江大橋。宜德七年(1982年)三重新莊繞道與紋光大橋竣工後,
國道2號改道新線,原線改編為國道2號乙線。
宜德十二年(1987年),因應交通量持續成長與淡水河防洪高程需求,公路局再次規劃改
建,因政局不穩,改建計畫延後至1991年始開工,1996年7月16日完工,是為現今的稻江大
橋。
紋光大橋(國道2號)
為紓解京稻國道桃園稻津段壅塞而興建的三重新莊繞道的跨淡水河大橋,施工期間暫名為
新稻江大橋,宜德七年(1982年)5月1日通車,原定正式命名「宜德大橋」,然軍政府總
理梁博鷹以紀念已故馮季元將軍為由,於國務院會逕自決議改名為「馮季元將軍橋」。
宜德十二年(1987年)7月14日梁博鷹挾持哀宗自殺,鄭紋光親王遇襲去世。7月16日晨發
現梁氏題字的「馮季元將軍橋」橋名柱遭不明人士搗毀。東革政府決定暫不修復,並由真
相和解委員會與稻津府廳討論更名事宜,經各界討論後決定為紀念鄭紋光親王對反抗軍政
府運動的貢獻,改名為「紋光大橋」,1988年12月1日新橋名柱由建設大臣游錫堃揭牌。
橋姬大橋(府道175甲線)
旭始年間,淡水河兩岸的公路橋梁僅有一座稻江大橋。隨著稻津府城自大稻埕往西門、艋
舺方向發展,稻江大橋過於偏北使用不便,且已不足以承載龐大的交通流量,稻津府廳遂
籌畫新建橋梁連接三重市二重地區與西門新起地區,在中央公路建設經費挹注下,新橋於
旭始十三年(1947年)開工,旭始十五年(1949年)完工,為當時我國最長的吊橋。施工
期間暫名為「重起大橋」,奉旭始皇帝諭:「朕為祝願『橋姬行動』大獲全勝,新橋應以
此命名,以資永世紀念。」便正式命名為「橋姬大橋」,亦為我國唯一以日本神祇命名的
橋梁。
註:
「橋姬行動」請參閱
#1VY7Mpmq
(未完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43.49.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DummyHistory/M.1728541709.A.392.html
1F:推 xikless: 推推 10/23 20:04
※ 編輯: anyen (115.43.49.32 臺灣), 11/08/2024 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