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ecely (nomic)
看板Detective
標題[心得] 又是一篇模仿犯的心得(有雷)
時間Mon Sep 5 16:28:23 2005
最近終於用很便宜的價錢買到了模仿犯。
悲情的是本人空長的一副兇神惡煞、老用單手開罐子的潑辣女性主義者樣,
其實欺善怕惡、怕高怕黑怕鬼怕胖可以怕的都怕。
這一陣子又是阿飄月、又是一個人住,於是一直沒勇氣打開來看。
上星期終於鼓起勇氣打開來讀。
某次聽見這本的書評是,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壞人要做壞事,這本書會告訴你。"
我看完之後,並不是非常贊成。
雖然宮部是以推理小說家出身,
不過我一直覺得她的書比較像是"都會中的奇異事件大全集",
或許這跟她一手寫推理小說、一手寫怪談故事有關吧。
模仿犯也是這樣。
不用說什麼硬要分,
只是很輕易的歸類也不會把他算成推理小說。
本格派迷看了應該會吐血吧,
他的犯人從頭就沒出現,在第一部的最後幾行才終於知道他叫什麼名。
第一部有點像是一個聳動的社會案件被翻寫成的書。
從公園的垃圾桶發現一隻女性的右手腕開始,
警方追查案件案件的過程、被害者家屬的心情、躲在變聲器之後的犯人、
以及媒體在其中辦演的角色。
很像在看社會新聞呢。
事實上故事裡就有一個打算把事件寫成故事的女作家,只是她自己也被寫成了故事。
(突然耍了一下蘇菲的世界XD)
第一部的結尾,大家被莫名其妙蹦出來的兩個犯人嚇了一跳,
兩個犯人也莫名其妙的把自己撞死了。如果從這裡停下來的不再看的話,
這還真像一本怪奇小說,叫"惡有惡報"。
然後宮部小姐就從寫怪談的手,換了一隻。
(不過似乎也不是寫推理小說的那一隻?)
如果說第一部像是"電影版",從最聳動的地方開始、也很聳動的結束了。
第二部就像是"連續劇版",有了足夠的時間,來把故事從頭說起。
從第一部結局才登場的犯人的童年開始寫。
為什麼想殺人?總算是有個交代。
可是要真的說是可以知道"為什麼壞人要做壞事"我倒覺得有點牽強。
因為他會去犯案的理由就有點牽強......。
然後故事繼續推進。
第一部結局死了兩個犯人。
但看到這邊,會發現其一完全是清白卻被扯進來的。
可是他已經死了。
只有讀者知道他是清白的,書裡的"社會大眾"不知道。
被害者的家屬開始向這位"清白的犯人"的家屬要求賠償,
"清白的犯人"的妹妹受不了輿論壓力跳樓自殺。
宮部美幸在書中安排了一個角色,她的爸爸犯下了強盜殺人案件,殺害了一家三人,
即將被判死刑,她居然跑去向這家唯一逃過一劫長子要求他簽署減刑同意書,
原因是她爸爸是被社會搞得破產才會去犯案的,她爸爸也是受害者。
看到這邊我想應該沒有幾個人會喜歡這個女孩,全會用"妳瘋了嗎?"來看待她。
被害人難道是活該被殺嗎?
這個時候我們同情被害人,
也會覺得長子對著這個女孩大罵"就是要讓妳爸爸被判死刑"很合理。
可是在看到後面,被害者家屬要求賠償的時候,我卻又開始覺得他們很無理。
當然我們知道事情的真相,才會這樣想,
但是書裡的人不知道。
很多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我們也是書裡的人。
究竟誰應該是該被同情的人?誰該是被責怪的人?
這是我覺得這本書中想要表現的一個問題。
這本書其實看起來壓迫感很大,
"很現實"啊,
會這麼想。
尤其是在第一部中大量出現媒體和警方的破案拉鋸戰,
讓我這個對媒體頗有微詞的人看了,
很想打電話到書裡的電視台叫他們不要再報了。
犯人的心理,我倒是覺得有些"故事化",
可是整本書的主軸,就是整個事件從頭到尾,
宮部小姐都做了非常好的"臨場感"。
用一句話形容的話→
"如果想知道一個連續命案的來龍去脈跟後續發展,這本書會告訴你。"
--
是blog喔。
http://cecely.blog14.fc2.com/
這樣子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2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