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ChineseOpera
標 題20050820 花甲作曲家獨撐北京曲劇
發信站Group.NCTU.edu.tw (Sat Aug 27 13:43:06 2005)
轉信站ptt!Group.NCTU!ptt2.cc!lonlong.bbs
作者: lonlong (我關板了你看不到) 看板: Lonlong
標題: 20050820 花甲作曲家獨撐北京曲劇
時間: Fri Aug 26 20:05:36 2005
正宗京味兒劇種無一位傳人
花甲作曲家獨撐北京曲劇
北京曲劇全國只有一個團,而能為曲劇作曲的音樂人也只有一位。北京曲
劇這個最正宗的北京劇種,這個京味兒傳統文化、傳統音樂的瑰寶,如今卻面
臨著作曲後繼無人、「命」漸枯竭的困境。「音樂唱腔是一個戲曲劇種的生
命,我現在很擔心北京曲劇這個‘生命源泉’將來會‘斷流’。」北京曲劇團
惟一的一位已年過花甲的作曲家戴頤生為北京曲劇的存亡發出了「呼救」之
聲。
尋找肯接班的人迫在眉睫
「在我50歲的時候,我就開始提出要培養接班人,這十來年裡不知提了多
少次,但是一直都沒有結果。我真想帶幾個好徒弟啊。」在採訪時,北京曲劇
團惟一的作曲家戴頤生老師焦慮而又無奈地說。幾位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年
輕人也曾跟她學過一段時間的北京曲劇作曲,可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對戲曲興趣
不大。結果,那些年輕人走了,仍然只留下戴頤生一人獨自「歌吟」。這種局
面不僅讓人扼腕歎息,更讓許多關心北京曲劇的人焦慮擔憂。
第一次見到61歲的戴頤生是在北京曲劇團的作曲室中。一陣優美的鋼琴過
門結束後,戴頤生趁間隙喝了兩口白開水,清了清嗓子,一段優美的北京曲劇
唱腔便在琴房裡飛揚開來。「說實話,10年左右了,尋找願意接北京曲劇作曲
這個班的人才也是我的工作之一,但至今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戴頤生說,北
京曲劇團一直都在為找作曲繼承人而犯愁,近幾年的「招賢榜」中更是加上了
「海量」二字。「我們現在對於北京曲劇作曲人才的需求是要用‘急迫’二字
來形容的。要想讓北京曲劇振興發展起來,為其注入‘新鮮血液’是必不可少
的。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對這一北京傳統的音樂瑰寶興趣不大,認為離現實生活
太遠。還有很多人連北京曲劇的名稱都沒聽說過。」
由於受到流行文化的衝擊,前些年北京曲劇的演出並不多,北京曲劇團也
基本沒再招聘過作曲人才。被稱作「不老作曲家」的戴頤生已經61歲了,雖然
身體健康的她已被北京曲劇團返聘,但在北京曲劇正開始逐漸復蘇的今天,
「遠憂」卻一直盤繞在戴頤生和北京曲劇團領導的心中,尋找到幾位接班人是
迫在眉睫、對於北京曲劇生死攸關的事情。
作曲專業畢業生留不住
幾年前,北京曲劇團團長淩金玉和戴頤生曾多次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挖
「苗子」,但是結果卻並不樂觀。戴頤生說:「他們作曲系的主任是我的同
學,我希望他能給我推薦幾名作曲系快畢業的好苗子。他告訴我,這非常難,
原因是給我推薦專業水平不怎麼高的,擔心以後接不了北京曲劇作曲的班,給
我推薦專業水平高的,又擔心我今後留不住。他直言不諱地說,最怕現在的大
學畢業生只是為了能留在北京,拿我們北京曲劇團當跳板,結果誤了我們的大
事,對不住我們。」
記者問戴頤生,學北京曲劇作曲最要緊的是什麼?她想了想說:「要心
定,要坐得住。」想了想又說:「最要緊的是要喜歡北京曲劇。」而戴頤生最
大的苦惱就是找不到既「坐得住」,又喜歡北京曲劇的年輕人。她說:「過去
我們想在中央音樂學院招些應屆畢業生,他們在音樂學院已經打好了音樂作曲
的基礎,藝術的感覺已經培養出來了,上手比較快。可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最大
的問題就是‘坐不牢’。來我們這裡看看,呆了幾天,一看這地方也賺不了大
錢,就不來了。而從沒學過作曲專業的人基礎不行,自然也就被淘汰了。」
曲劇作曲是個特殊工種
北京曲劇作曲是個特殊工種,戴頤生表示:「北京曲劇的唱腔創作技法雖
然跟學院裡學的音樂作曲技法是相同的,但是北京曲劇不但有自己的音樂旋律
規律,而且和京劇等其他戲曲劇種不一樣,它靠的不是程式化的元素,需要大
量的創作成分在裡面。剛畢業的學生是不可能一學就能上手的,這需要一個過
程,必須要把音樂基礎知識、創作能力和對北京曲劇音樂的深入瞭解結合到一
起才能勝任。但現在的大學生往往沒有這份耐心。」
最快也得一兩年才能入門的北京曲劇作曲,讓那些急於求成的年輕人望而
卻步。對此,戴頤生說:「我曾經也不喜歡這個專業,可以說是哭著進的北京
曲劇團。那時候我剛剛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把我分配到這個團的時候,真是
流著眼淚來報到的,覺得北京曲劇好土。來了以後團裡給我安排了個老師叫譚
德福,讓我當他的學生。他是個弦師,他唱我來給他記譜,但是我根本就記不
下來,因為那都是說唱的形式,我都聽不出準確音符來。直到後來我逐漸熟悉
了曲劇,他唱的我也能哼出來了,才把譜子記了下來。我就是從記譜開始,兩
年以後才真正開始上手搞創作。我一開始是從寫小戲開始的,但是我寫的不太
入行,一寫就像歌。老師就給我拉弦讓我記譜重新寫,現在想想,實際上這種
方式就是老藝人給我上的最基礎的作曲課。就像醫生必須有臨床經驗才行,基
礎知識和創作能力必須通過實踐的摸索才能成熟,才能發揮、展現。」
這「冷門」是個「金飯碗」
「風吹石頭跑得快,曲劇作曲沒人愛。」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句打
油詩在北京曲劇團和各大院校的作曲系裡流傳了開來。戴頤生說:「在各個戲
曲學院定向培養也是沒用的,北京曲劇的作曲只能到團裡實踐以後才能入門。
搞北京曲劇作曲對人才的要求也比較嚴,比如要熟悉北京曲劇的音樂旋律規
律,要瞭解北京曲劇的表演特點,要有比較深厚的文學功底,要有調整唱詞的
能力等等,劇作的文學結構和音樂唱腔應該是非常吻合的。」對人才素質的要
求較高,收入卻不高,「預熱」的時間又很長,「跑得快」和「沒人愛」也就
不足為奇了。
「是不是像北京曲劇這種傳統藝術,註定會被計算機時代的‘動漫’等淘
汰?」記者問。戴頤生搖頭否定:「不會的。你說‘觀音’傳統吧?今年春節
晚會最好的節目就是‘千手觀音’。傳統藝術是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更新、進步
的,北京曲劇也一樣。其實,學北京曲劇作曲雖說是很冷的冷門,可冷門也有
冷門的好處,只要學會了、學好了,就是個‘金飯碗’,再寫其他類型的曲
子,手法也會豐富得多。」
目前,戴頤生和北京曲劇團的領導們還在為找到北京曲劇作曲的接班人而
四處打探、四處奔忙、四處遊說、四處「引誘」著有潛力的年輕人。(記者 唐
雪薇)
人物介紹
戴頤生,北京市曲劇團國家一級作曲,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北京音樂家
協會會員。1964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至今已為二十多部曲劇、電視
劇作曲。其中有《珍妃淚》、《方珍珠》、《少年天子》(獲北京新劇目調演
作曲獎)、《煙壺》、《龍鬚溝》、《茶館》、《四世同堂》、《正紅旗
下》。為電視劇《吉祥胡同甲五號》、《那五》、中央電視臺音樂專題片《九
曲》、中國雜技團晚會《中華神韻》等作曲。
(摘自 《北京娛樂信報》)
http://www.dongdongqiang.com/news/20050820/001.htm
--
◢██ ◣
◢ █
□︵□◥
◥
o﹦◤◤ ㄤ ㄤ ㄤ 洨叮噹幫我實現~所有的~願望~~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61.229.2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