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singpen (丹心何懼鬼森森)
看板ChineseOpera
標題[新聞] 廟口歌仔戲 戲迷聲聲讚
時間Mon Jul 4 07:37:21 2005
廟口歌仔戲 戲迷聲聲讚
【記者紀慧玲/報導】
國藝會「廟口歌仔戲製作專案」已成外台歌仔戲班最重要的新作發表場域。前晚的秀琴歌
劇團《范蠡獻西施》、昨晚春美歌劇團的《青春美夢》以及明晚登場的明華園天團《鬼菩
薩》,都是全新創作。兩屆下來,「廟口歌仔戲」專案已累積6齣新戲,速度不可謂不快
。也由於全新製作,各團戰戰兢兢,台上演出,台下觀摩,昨晚現場跟前晚一樣,各團派
出觀摩大隊,明華園天團出動15人、秀琴25人,陣仗比起首屆壯觀,微妙競爭氣氛悄悄滲
透。
第二屆「廟口歌仔戲製作專案」昨晚續由春美歌劇團演出,出現首次於歌仔戲舞台上搬演
的現代人物──台灣新劇第一人張維賢。張維賢活躍於30年代,是引進、倡導、導演新劇
的日治時代旗手型人物,並隱隱與政治活動結合,是相當知名與重要的30年代台灣知青。
《青春美夢》以張維賢為主角,描寫其一生倡導新劇的理念與追求。由於「真有其人」,
這齣戲引起相當注意。
編劇吳秀鶯之前另一齣作品《周阿春》也是日治時期一位大稻埕風塵女子的民間軼聞改編
,另一位合作編劇牧非寫過多齣傳統戲。據了解,在張維賢之前,教育部劇本徵選曾出現
以台共第一人謝雪紅為故事的劇本,而且獲得名次,但並未被搬演。此外,一心歌劇團曾
於去年推出《烽火英雄劉銘傳》,是另一齣最接近近代的人物戲碼。
有趣的是,新劇的出現,當年是為反對歌仔戲「傷風敗俗」而備受知識分子肯定的新劇種
。如今,張維賢成為歌仔戲劇中人,「站」在歌仔戲舞台上,對照歷史,不乏辯證趣味。
昨晚演出現場氣氛一如前晚。雖沒有秀琴「在地」主場優勢,戲迷一句一個好壯聲勢,但
現代戲風格自由,表演氣氛一向更活潑,更適合戶外演出,尤其在流行歌曲、爵士節奏七
字調旋律助陣下,現場氣氛熱絡,觀眾看得眉開眼笑,大呼過癮。
明晚演出的明華園天團由陳昭香、陳進興姐弟挑梁,編劇是鼎鼎有名的明華園本團當家丑
角陳勝在,也是兩人親叔叔。陳勝在一心一意「轉型」編導,這齣《鬼菩薩》已是他第三
齣創作。陳勝在的太太、明華園當家旦角鄭雅升也關心「戰況」,陪同在台下觀摩。各團
心意一般,知彼知此,才能更上一層樓。
【2005/07/03 民生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2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