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onlong (葫蘆提醉一回)
看板ChineseOpera
標題[學術] 王安祈的創作與論著(早期資料,不全)
時間Thu May 26 01:45:55 2005
王安祈的創作與論著
第一類:劇本創作
1、《劉蘭芝與焦仲卿》,與楊向時合編,雅音小集製作,郭小莊、曹復永主演。
1985年國父紀念館演出。
2、《新陸文龍》,陸光國劇隊製作,朱陸豪、吳興國、周正榮主演。
1985年國軍文藝中心演出。獲最佳編劇獎。
1995年國立國光劇團創團首演此劇,由朱陸
豪、高蕙蘭、唐文華主演。
3、《再生緣》,雅音小集製作,郭小莊、曹復永主演。
1986年國父紀念館演出。獲金鐘獎最佳作詞獎。
4、《淝水之戰》,陸光國劇隊製作,朱陸豪、吳興國、周正榮主演。
1986年國軍文藝中心演出。獲最佳編劇獎。
明華園改編為歌仔戲《鐵膽柔情雁南飛》。
5、《通濟橋》,陸光國劇隊製作,吳興國、朱陸豪、郭勝芳主演。
1987年國軍文藝中心演出。獲最佳編劇獎。
次年演於國家劇院。
1997年國立國光劇團由陳美蘭、朱陸豪主演。
6、《孔雀膽》,雅音小集製作,郭小莊、曹復永、朱陸豪主演。
1988年社教館演出。
1990赴美西巡迴演出。
7、《紅綾恨》,雅音小集製作,郭小莊、曹復永、朱陸豪主演。
1989年國家劇院演出。
8、《紅樓夢》,盛蘭國劇團製作,魏海敏、馬玉琪、吳興國、曹復永、朱傳敏主演。
1989年國家劇院演出。劇本獲教育部文藝獎。
9、《王子復仇記》,當代傳奇製作,吳興國、魏海敏主演。
1990年國家劇院演出。
10、《問天》,雅音小集製作,郭小莊、曹復永主演。
1990年社教館演出。
11、《袁崇煥之死》,陸光國劇隊製作,吳興國、李小平主演。
1990年國軍文藝中心演出。獲最佳編劇獎。
次年由當代傳奇重新製作演於國家劇院。
12、《瀟湘秋夜雨》,雅音小集製作,郭小莊、曹復永、陳美蘭主演。
1991年國家劇院演出。
13、《天龍八部之喬峰》,果陀劇場製作,林奇樓主演。
1995年國家劇院演出。
※ 新編京劇劇本輯為以下二書:
1、《國劇新編--王安祈劇集》 文建會出版(1991、12)
2、《曲話戲作--王安祈劇作劇論集》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出版(1993、1)
第二類:學術著作
一、專書
1、《明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 學生書局(1986、6)
2、《明代戲曲五論--附明傳奇鉤沈集目》大安出版社(1990、5)
3、《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 里仁出版社(1996.10)
二、期刊論文:
1、<明代家樂>,《文學評論》第九集,1987年4月。
2、<中國古典戲劇的藝術精神>,《中國美學論集》,1987年11月。
3、<明傳奇裡的關公>,《漢學研究》6卷1期,1988年6月。
4、<明雜劇的演出場合及舞臺藝術>,《中外文學》17卷3期,1988年8月。
5、<張骨董借妻與天緣債>,《中外文學》18卷7期,1990年4月。
6、<論平劇中的幾齣小戲>,《漢學研究》8卷1期,1990年6月。
7、<供桌上的生旦淨丑>,《民俗曲藝》66期,1990年7月。
8、<有關梨園戲王魁劇本研究的幾點補充和疑問>,《民俗曲藝》76期,1992年3月。
9、<川劇王魁戲與目連戲的關係>,《民俗曲藝》77期,1992年5月。
10、<川劇王魁戲的四個系統及其影響>,《清華學報》新22卷2期,1992年6月。
11、<王魁戲幾種不同的結局>,《東海學報》33卷,1992年6月。
12、<從折子戲到全本戲-民國以來崑劇發展的一種方式>,
《清華學報》新22卷4期,1992年10月。
13、<論單刀會與祀神活動的關係>,上海《戲劇藝術》,1993年10月。
14、<從陽告到打神-戲曲情節變異之一例>,漢城《中國戲曲》創刊號,1993年12月。
15、<單刀會的流傳與演出>,《關漢卿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大文學院主編),1994年1月。
16、<試論京劇文士化的幾個階段>,《民俗曲藝》94、95合刊,1995年5月。
17、<曲/戲迴旋路-現代戲曲審美趣味的轉變>,北京《戲曲研究》53期,
1996年6月。
18、<瓊林宴由崑至京的演變--兼論其編寫技巧>,《民俗曲藝》109期,1997年9月。
19、<京劇在台灣的發展>,漢城《中國戲曲》第五集,1997年12月。
20、<戲曲現代化風潮下的逆向思考>,山西《中華戲曲》21輯,1998年5月。
21、<兼扮、雙演、代角、分飾--戲曲演員、腳色與劇中人三者關係的幾項考察>,
《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研院文哲所主編),1998年8月。
22、<京劇理論發展史初探>,《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
(中研院民族所與清華大學人類所主辦),1999年5月。
23、專業精研與休閒自娛之間--論戲曲「票友」,《民俗曲藝》121期,
1999年9月。
24、「演員劇場」向「編劇中心」的過渡 --大陸「戲曲改革」效應與當代戲曲
質性轉變之觀察 《中央研究院文哲集刊》2001年9月。
第三類:戲劇評論與欣賞
一、專書
1、《國劇藝術欣賞》 文建會出版文化資產叢書(1988、5)
2、《劇本研讀》 國立復興戲劇學校出版(1996、3)
3、《戲裡乾坤大--平劇世界》 文建會出版傳統藝術叢書(1998、7)
二、報刊(1994以後)
1、梅派戲的藝術境界與編劇特質 《表演藝術》24期(1994、10)
2、文化變遷中台灣京劇的發展 《表演藝術》27期(1995.1)
3、大陸地方戲曲在台灣 《中國地方戲曲叢談》(代序)(1995.5)
4、競賽戲與我的因緣 《表演藝術》36期(1995.10)
5、側記名小生劉玉麟 《表演藝術》37期(1995.11)
6、從《春閨夢》談起 《表演藝術》42期(1996、4)
7、《表演藝術年鑑》創刊號--戲曲篇 國家劇院出版(1996、7)
8、繁華落盡之後的《龍女牧羊》《表演藝術》49期(1996、12)
9、論戲曲演員的改扮分飾 《表演藝術》53期((1997、4)
10、《阿Q正傳》的戲曲演出--戲曲豐富的表演性是性格塑造的手段還是負擔?
《東方文化》(上海)(1997、8)
11、由結構觀念看大陸「戲曲改革」政策下的新編戲《復興劇藝學刊》22期(台
北)(1998、1)
12、由《蘆林》說到崑劇的全本與折子 《表演藝術》62期(1998、2)
13、徽班印象 《表演藝術》63期(1998、3)
14、竹林中的探險--觀《羅生門》戲曲演出《表演藝術》67(1998、7)
15、戲曲由傳統到創新的步跡足印--「戲曲改革」初期的《響馬傳》和《九江口》
《表演藝術》69期(1998、9)
16、平庸與卑微--諦觀縱覽看崑劇 《表演藝術》73期(1999、1)
17、探母知多少--談四郎探母的不同演出《復興劇藝學刊》26期(台北)(1999、1)
18、慧眼別具--北京京劇院來台的戲碼選擇《表演藝術》81期(1999、9)
19、一則美麗而神秘的傳說--張君秋的演唱藝術《表演藝術》83期(1999、11)
20、凝眸諦視--台灣京劇史照展 《表演藝術》84期(1999、12)
21、傳統與創新的迴旋折衝之路--台灣京劇五十年《國文天地》15卷第7期(1999、12
)
22、從崑曲到廖添丁-- 一部戲曲人物性格塑造史《聯合文學》16卷第2期(1999、12)
23、蘭薰三夢--張繼青《牡丹亭》 《大雅》創刊號(1998)
24、卑微之慾與奇險之境--張繼青〈癡夢〉 《聯合報‧副刊》
25、走出一片天--論「復興」新戲 《聯合報‧副刊》
26、什麼是京劇本土化 《自由時報》
27、傳統戲的最後一抹姿影--評魏海敏《掛帥》 《民生報》
28、出新未必盡推陳--評《宰相劉羅鍋》 《民生報》
王安祈個人資料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1973-1977)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1977-1980)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1980-1985)
經歷:
(一)學術、行政經歷
國立清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1985-1990)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90--)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1992-1995)
(二)創作經歷
1985至1993曾為雅音小集、陸光國劇隊、當代傳奇劇場編寫劇本
--
馬的~...
# /
看到書就煩!!
︿○╯
我踩踩踩踩踩~~~~~~~~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