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odTaipei (上帝)
看板Chinese
標題[心得] 老子思想與自由、平等、博愛
時間Mon Mar 24 13:21:39 2014
老子思想與自由、平等、博愛 作者:李健
文章來源:共識網
瀏覽:1513 次
「自由、平等、博愛」,不只是西方文化的資源,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源,老子思想
就非常注重「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倡導。
一、無為自化的自由觀
天下之所以動亂,在於領導者的智辨、巧利、偽慮。聖人則絕棄巧智、巧辨、盤算、
私利、作偽、陰謀,人民就能回到質樸狀態。領導者巧智、巧辨、盤算、私利、作偽、陰
謀,就會對人民構成侵犯,導致人民不自由。聖人行事的根本準則就是「視素保樸,少私
寡慾」。老子說:「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慮,民復季子。
三言以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屬:視素保樸,少私寡慾。」
聖人與侯王(或君王)的區別在於,聖人堅守無為,而候王常常強作妄為。無為就是
法道,遵循和維護萬物的自然狀態,而不是以主觀欲求進行干預,這種人為的干預(為)
就是一種執,為和執都意味著失敗。為是人為,違背了自然,無為就是沒有人為,維護自
然之狀態。無為的狀態就是不欲、不教、輔萬物之自然。如果說無為是遵循事物本身的內
在機制,為則是人為之主觀控制。老子說:「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是以聖人無為故
無敗,無執故無失。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無敗事矣。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
不教,復眾之所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
自由的狀態,就是人民自富、自化。老子說:「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樸。」這是老子對理想社會圖景的描
述,這種理想之社會,才是真正自由之社會。自發秩序理論創始人,奧地利社會經濟學家
哈耶克(1899-1992),是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認為,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是其自發秩序理論的經典表述。自發秩序理論主張自發的擴展,而
不是自覺的規劃,主張自然,而不主張人為,這正是老子所主張的。
二、處下不爭的平等觀
聖人做到了處下、不爭。處下、不爭就是民主,就是服務,就是民本思想。處下、不
爭,也就得到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只有領導者扮演處下、不爭的聖人角色,扮演
著民主、服務的角色,才能建設出理想的美好的社會。老子說:「江海所以為百谷王,以
其能為百谷下,是以能為百谷王。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厭。以其不爭也,故天下
莫能與之爭。」
老子反對等級制,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非常前衛的。老子不僅僅局限於提倡領導
者和人民平等,反而讓領導者處下,這是老子看到了領導者和人民之間處於一個不對等的
力量懸殊,如果講平等,是不現實的,領導者擁有著公共權力,無法與人民實現平等,因
此只有讓領導者處下,這樣才能確保真正的平等。
三、公正玄同的博愛觀
老子提出了「以正治邦」的思想,「以正治邦」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礎。同時,老子主
張玄同的博愛觀,,不以利益分親疏,不以利益分利害,不以利益分貴賤,這種公正之心
、玄同思想,實際上也是一種博愛思想。老子說:「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
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