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板


http://bbs.intlshop.com/sutra19371.html 一、 基本概念 a.日、月、年、歲 古人經常的觀察到的天象是太陽的出沒和月亮的盈虧﹐所以晝夜交替的周期為一“日”﹐以月相變化的周期為一“月”(現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農業有關﹐《說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著寒暑往來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稱為太陽年。在遠古﹐年和歲是有區別的。“歲”表示今年某一節氣到明年同一節氣之間的這段時間﹐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這段時間。 b. 陰陽合歷 以朔望月為單位的歷法是陰歷﹐以太陽年為單位的歷法是陽歷﹐中國古代的歷法不是純陰歷﹐而是陰陽合歷。平年12個月﹐有6個大月30天和6個小月29天。有大小月之分﹐是因為月相的變化在29-30天之間(精確數值是29.53天)。每年12個月一共354天﹐但這個數還不夠1個太陽年。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時間是365.2422日﹐比陰歷12個月的總和還多出11天多。所以陰歷每過3年就和實際太陽年相差1個月的時間﹐所以每3年就要加1個月﹐稱為閏月。這樣是為了使歷年的平均時間約等於1個太陽年﹐並且和自然季節大致符合。 置閏是古代歷法中的棉袪屆T蹲蟠□墓□□輟罰骸叭蛞哉□保□幣宰魘攏□亂院襠□□□樂□烙謔嗆踉諞印薄H□暌蝗蚧共還唬□掛□迥耆蛄醬危□□浴端滴摹匪怠拔迥暝偃頡薄N迥耆蛄醬我□嗔誦□□罄垂娑?19年閏7個月。 關於閏月的安插問題﹐在殷周時代就有記載﹐閏月一般放在年終。當時置閏尚無定制﹐有的年份甚至出現一年兩閏。但到了春秋時代就再也沒有這種狀況了。漢初在九月之後置閏﹐稱為“後九月”﹐上古還有年中置閏﹐如閏三月﹐閏六月。當閏而不閏叫“失閏”。如何安插﹐是古代歷法的重要問題。 c. 四季 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時﹐後來又按夏歷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個月分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書常把這些名稱作為月份的代名詞。《楚辭‧哀郢》﹕“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這裡的仲春指的就是夏歷二月。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隻分為春秋二時﹐所以後來春秋就意味著一年。《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記的史料在上古也稱為春秋﹐因為史料都是記年體的。後來歷法日趨周密﹐春秋二時再分冬夏二時﹐有些古書所列的四時順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為四時春秋冬夏﹐以紀綱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等。 二、 節氣 a.節氣名稱 古人根據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把周歲太陽年365又1/4日分為立春、雨水、驚蟄等24個節氣。這些節氣先是平分的﹐平均每個節日是15.22日弱。後代根據太陽移動的速度﹐有的規定為 14日(如冬至前後)﹐有的規定為16 日多(夏至前後)。24個節氣的名稱和順序如下﹕ 正月﹕立春 雨水 二月﹕驚蟄 春分 三月﹕清明 谷雨 四月﹕立夏 小滿 五月﹕芒種 夏至 六月﹕小暑 大暑 七月﹕立秋 處暑 八月﹕白露 秋分 九月﹕寒露 霜降 十月﹕立冬 小雪 十一月﹕大雪 冬至 十二月﹕小寒 大寒 這套節氣名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天文訓》。驚蟄古名“啟蟄”﹐漢朝避景帝名諱改。24節氣是和月份的搭配不是絕對固定年年一致的。因為節氣跟著太陽年走﹐和朔望月沒有關系。上述說的是大致情況 古人最初還把24節氣細分為節氣和中氣兩種﹐例如立春是正月節﹐雨水是正月中﹐驚蟄是二月節﹐春分是二月中﹐余此類推。 節氣的細分和置閏產生過一些關系。由於1人節氣加上1個中氣的時間大約是30.5天﹐要大於一個朔望月﹐所以每月的節月加中氣要經上月推遲1至2天﹐推遲到某月就隻有節氣沒有中氣﹐後來就以這個月份置閏。所以古人說“閏月無中氣”。陽歷每月都有節氣和中氣﹐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節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節日期。 b.節氣的確立 節氣的確立和天文有關。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等分為星紀、玄枵等十二次﹐太陽運行到某次就交某節氣﹐實際上24節氣就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上的24個不同的位置。 《漢書‧歷律志》提到過節氣與星次的關系﹐如太陽運行星紀初點交大雪﹐運行星紀中央就交冬至﹐運行到玄枵初點交小寒﹐運行到玄枵中央就交大寒﹐《律歷志》所提到的星次和節氣對照如下﹕ 01﹒星紀﹕大雪 冬至 02﹒玄枵﹕小寒 大寒 03﹒諏訾﹕立春 驚蟄 04﹒降婁﹕雨水 春分 05﹒大樑﹕谷雨 清明 06﹒實沈﹕立夏 小滿 07﹒鶉首﹕芒種 夏至 08﹒鶉火﹕小暑 大暑 09﹒鶉尾﹕立秋 處暑 10﹒壽星﹕白露 秋分 11﹒大火﹕寒露 霜降 12﹒析木﹕立冬 小雪 太陽運行到某星次初點﹐就是前一個節冫P□綣□誦兄醒耄□褪嗆笠桓黿諂? 這個對照表是《漢書》提到的﹐驚蟄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後﹐和有所不同。2000多年前的天象和現代不一樣﹐《律歷志》中提到了交某節氣時指太陽所在的星宿和度數﹐如冬至點在牽牛初度﹐在今天摩羯座β星附近﹐現代的冬至點在人馬座。 c. 節氣的演變 24節氣是逐步完善起來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春秋分和夏冬至這四個最重要的節氣。《尚書‧堯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宵中﹐國為這兩天晝夜長短相等﹐《呂氏春秋》都叫日夜分。《堯典》把夏至叫日永﹐冬至叫日短﹐因為夏至白天最長﹐冬至白天最短﹐《呂氏春秋》分別叫做日長至﹐日短至。《左傳僖公五年》說﹕“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這裡的分指春秋分﹐至指夏至夏冬﹐啟指立春立夏﹐閉指立秋立冬。《呂氏春秋》裡已經明確提到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4個節氣。到了《淮南子》就出現了和現代名稱完全相同的24個節氣了。 三、 紀日法 古人用幹支紀日﹐例如《左傳隱公元年》“五月辛醜﹐大叔出奔共”。幹是天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組合﹐形成“六十甲子”。 甲子 乙醜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個單位代表一天﹐假調戲某日為甲子日﹐則甲子以後的日子依次是乙醜、丙寅、丁卯等。六十甲子周而復始。這種紀日法在甲骨文時代就有了。 古人紀日時有時隻記天幹不記地支﹐《楚辭‧哀郢》﹕“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吾以行”。這種情況在甲骨文已經有了。有地支紀日比較後起﹐而且大多限定在特定的日子。 在一個月內的某行日子﹐在古代還有其它稱謂﹐如每月的第一日叫“朔”﹐最後一天叫“晦”﹐所以《莊子》說“朝菌不知晦朔”。初三叫朏(fei3)﹐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鮑照詩“三五二八日﹐千裡與君同”﹐指的就是望日的明月說的。近在望後的日子叫既望﹐蘇軾《前赤壁賦》說“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對朔晦兩天﹐古人常常既稱幹支又稱朔晦。如《左傳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左傳襄公十八年》“十月……丙寅晦﹐齊師夜遁”。其它日子隻記幹支。人們可以通月朔日的幹支推算它是這個月的第幾天。例如前面提到的“五月辛醜﹐大叔出奔共”﹐根據後人推定﹐“辛醜”這一天是魯隱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有時候根據幹支的順序﹐甚至可以推斷出古書中的錯誤來。《春秋襄公二十八年》說﹕“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從甲寅到乙未共42天﹐不可能在同一月內﹐因此這個記載肯定有錯誤。 四、 記時法 古代主要根據天色把一晝夜分為若幹時段﹐日出時叫旦早朝晨﹐日入時叫夕暮昏晚﹐所以古書上常常出現朝夕、旦暮、晨昏、昏旦並舉。太陽正中時叫日中﹐將近日中的時間叫隅中﹐太陽西斜叫昃。 古人一日兩餐﹐朝食在日出之後﹐隅中之前﹐這段時間叫做食時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後﹐日入之前﹐這段時間叫晡時。日入以後黃昏﹐黃昏以後是人定。《孔雀東南飛》有“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的詩句﹐就是對段時間的確切描繪。人定以後就是夜半了。 《詩經》上說“女曰雞鳴﹐士曰昧旦。”雞鳴和昧旦是夜半以後相繼的兩個時段名稱。昧旦是天將亮的時間﹐又叫“昧爽”。古書還常提到平旦﹐平明﹐這是天亮的時間。 古人對一晝夜有等分的時辰概念之後﹐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恰好等於現代的兩小時。小時的本意就是小時辰。十二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現代對照﹐夜半12點(24點)就是子時(所以又稱子夜)﹐上午2點是醜時﹐4點是寅時﹐6點是卯時﹐以此類推。近代又把每個時辰細分為初、正式成立。晚上11 點(23點)是為子初﹐夜半12點為子正﹔上午1點為醜初﹐上午2點為醜正﹐等等。這就等於把一晝夜等分為24小時了。對照表如下﹕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五、記月法 古人紀月通常以序數為記﹐如一月二月三月等﹐便作為歲首的月份叫正(zheng1)月。先秦時代每個月似乎還有特殊的名稱。例如正月為“孟陬”(楚辭)、四月為“除”(詩經)、九月為“玄”(國語)、十月為“陽”(詩經)。 古人又有所謂月建的概念﹐就是把十二地支和一年的十個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月份十一月(夏歷)配子﹐稱為建子之月﹐由此順推。十二月為建醜之月﹐正月為建寅之月﹐直到十月為建亥之月﹐由此周而復始。 後世還有以天幹配合著地支來紀月﹐這是後來的事。 六、紀年法 古代最早的紀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紀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數計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漢武帝時開始用年號紀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換年號就重新紀元。這兩種紀年法是古代學者所用的傳統紀年法。戰國時代﹐佔星家還根據天象紀年﹐有所謂歲星紀年法、太歲紀年法。後世還有幹支紀年法。下面分別敘述。 a. 歲星紀年法 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由西向東命名為星紀、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認為歲星(木星)由西向東十二年繞天一周﹐每年行經一次星次。假如某年歲運行到星紀范圍﹐這一年就記為“歲在星紀”﹐第二年歲運星運行到玄枵范圍﹐就紀為“歲在玄枵”﹐其余由此類推﹐十二年周而復始。《左傳》襄公三十年裡有“歲在降婁”﹐《國語‧晉語四》有“君之行也﹐歲在大火”﹐就是用歲星紀年的例子。 事實上歲星並不是12年繞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動的范圍比一個星次稍微多一點﹐漸積至86年﹐便會多走一個星次﹐這種情況叫“超辰” b.太歲紀年法 古人有所謂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黃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東向西配以子醜寅卯等十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對照如下表﹕ 十二次 十二辰 01﹒星紀 醜 02﹒玄枵 子 03﹒諏訾 亥 04﹒降婁 戌 05﹒大樑 酉 06﹒實沈 申 07﹒鶉首 未 08﹒鶉火 午 09﹒鶉尾 巳 10﹒壽星 辰 11﹒大火 卯 12﹒析木 寅 歲星由西向東的運行﹐和人們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歲星紀年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起來很不方便。為此﹐古代的天文學家便設想出一個假歲星叫“太歲”﹐讓它和真歲星“背道而馳﹐這樣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順序相一致﹐並用它來紀年。太歲是《漢書‧天文志》的叫法﹐《史記‧天官書》叫歲陰﹐《淮南子‧天文訓》叫太陰。根據《漢書‧天文志》記載的戰國時天象記錄﹐某年歲星在星紀﹐太歲便運行到析木(寅)﹐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寅”﹐第二年歲星運行到玄枵﹐太歲便運行到大火(卯)﹐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卯” 此外古人還為“太歲在寅”、“太歲在卯”等12個年份取了專門名稱﹐如攝提格、單閼等﹐對應如下表﹕ 太歲年名 太歲位置 歲星位置 攝提格 寅(析木) 星紀(醜) 單閼 卯(大火) 玄枵(袎 執徐 辰(壽星) 諏訾(亥) 大荒落 巳(鶉尾) 降婁(戌) 敦牂 午(鶉火) 大樑(酉) 協洽 未(鶉首) 實沈(申) 涒灘 申(實沈) 鶉首(未) 作噩 酉(大樑) 鶉火(午) 閹茂 戌(降婁) 鶉尾(巳) 大淵獻 亥(諏訾) 壽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奮若 醜(星紀) 析木(寅) 單閼音chan2 yan1, 執徐音zhi2 chu2 牂音zang1 涒音tun1 屈原《離騷》中有“攝提貞於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認為這裡的攝提是太歲年名裡的攝提格﹐孟陬指夏歷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幹支。所以屈原正好生於“寅年寅月寅日”。 但要注意﹐這裡的寅年不是幹支紀年裡的“寅”年﹐而是指太歲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漢年間﹐歷法家又取了閼逢、旃蒙等十外名稱﹐叫做歲陽﹐依次和上述十二個太歲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組成六十個年名﹐以閼逢攝提格為第一年﹐旃蒙單閼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紀年法自西漢太初元年就開始使用了。 《爾雅》記載十個歲陽和十幹對應﹐列表如下﹕ 歲陽 十幹 閼逢 甲 旃蒙 乙 柔兆 丙 強圉 丁 著雍 戊 屠維 己 上章 庚 重光 辛 玄黓 壬 昭陽 癸 旃音zhan1 黓音yi4 太歲與十二辰的對應如下﹕ 太歲年名 十二辰 攝提格 寅 單閼 卯 執徐 辰 大荒落 巳 敦牂 午 協洽 未 涒灘 申 作噩 酉 閹茂 戌 大淵獻 亥 困敦 子 赤奮若 醜 有時這些年名可用幹支來表示﹐閼逢攝提格為甲寅年﹐旃蒙單閼為已卯年。創制這些名字是為了表示歲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後來發現歲星並不是每年整走一個星次﹐所以就廢而不用﹐而改用幹支紀年了。但後人還有用這些古年名的﹐是根據當年的幹支來對照的﹐已經失去了這些年名的本來意義了。如司馬光《資治通鑒》176卷《陳紀》十下注﹕“起閼蒙執徐﹐盡著雍涒灘﹐凡五年”﹐這是說從甲辰到戊申共五年。 c.幹支紀年法 幹支紀年以六十甲子周而復始﹐據說最早應用於西漢﹐到了東漢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幹支紀年﹐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有些史書記載西漢以前的幹支紀年﹐是後人推算出來的。 七、三正 春秋戰國時代有所謂夏歷、殷歷和周歷﹐三者主要的區別在於歲首的不同﹐所以又稱“三正”。周歷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歷的十一月)為歲首﹐殷歷以建醜之月(即夏歷的十二月)﹐夏歷以建寅之月(即後世常說的陰歷正月)。周歷比殷歷早一月﹐比夏歷早兩個月。由於三正歲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不同。下表是三歷季節與月份的對應﹕ 月建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周歷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季節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冬 殷歷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季節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夏歷 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季節 冬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三正是春秋戰國時代不同地區所使用的不同的歷法制度。了解三正是有必要的﹐先秦古籍裡所以紀時的歷日制度並不統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歷﹐《楚辭》和《呂氏春秋》用夏歷。《詩經》要看具體詩篇﹐如《小雅‧四月》用夏歷﹐《豳風‧七月》周歷和夏月並用。 《左傳成公八年》記載“二月無冰”﹐史官把這一罕見的天象載入史冊﹐很顯然這個二月指的是周歷二月即夏歷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歷二月﹐則已經是“東風解凍”﹐用不著大書特書。又如《莊公七年》說“秋﹐大水﹐無麥苗”﹐這也是指周歷﹐周歷秋季相當於夏歷的五六月﹐晚收的麥子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沖殺”﹐如果是夏歷秋季﹐就不可解了。同樣的理由《孟子‧滕文公上》所說的“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的秋陽是指夏歷五六月的炎日。同一史實﹐在《春秋》和《左傳》所記月的時月常有出入﹐同屬《左傳》的記時也有差異。《春秋隱公六年》說“冬﹐宋人取長葛”﹐ 《左傳》說“冬﹐宋人取長葛”﹔ 《春秋父僖公五年》說“春﹐晉侯殺世子申生”﹐同一事件在《左傳》被記在僖公四年十二月﹐這說明《左傳》依據的史料有用夏歷的。 在戰國秦漢之際有所謂“三正論”﹐認為夏正建寅、殷正建醜、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輪流更改正朔﹐因“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以表示受命於天。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以建亥之月(即夏歷的十月)為歲首﹐但夏正比較適合農事季節﹐所以並不稱十月為正月(秦朝管正月叫“端月”)﹐不改正月為四月﹐春夏秋冬的搭配仍和夏正相同。漢初沿襲秦制。《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載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殺灌夫﹐十二月晦殺魏其﹐接著說“其春﹐武安侯病”司馬遷不說“明春”而說其春﹐就是因為以十月為歲首﹐當年的春天在當年的十二月之後的緣故。 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歷﹐以建寅之月為歲首﹐此後大約二千年間﹐除了王莽和魏明帝時一度改用殷正﹐武則天和唐肅宗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用的是夏正。 農歷的大小月定月沒有規律。 陰歷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給出﹐朔所在日為初一﹐朔望月長約29.53059日 即29天半多一點﹐因日歷必須用整數﹐所以規定農歷大月30天﹐小月29天。因小月29天﹐少計了0.53059日﹐就得把這少計了的0.53059日加起來放在下一個月﹐那下個月就有了30天。即使計了30天﹐但還多出了0.03059日﹐又得往下累加。這個數無論大月還是小月﹐都多出這個數。那麼一年就多出了0.36708日。三年後﹐就多出了1.0124日﹐就必須在這一個小月上加上一天﹐於是就會出現兩個大月。即使加了這一日後﹐還有0.0124日的零頭﹐又得與0.53059日加起來再往後累加......如此循環不已。因此﹐農歷的大月小月設置很難象公歷一樣找到規律。 -- 如霧亦如電 ※ 來源:‧BBS 水木清華站 smth.org‧[FROM: 202.116.64.*]







like.gif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icon.png[問題/行為] 貓晚上進房間會不會有憋尿問題
icon.pngRe: [閒聊] 選了錯誤的女孩成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張
icon.png[心得] EMS高領長版毛衣.墨小樓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龍隔熱紙GE55+33+22
icon.png[問題] 清洗洗衣機
icon.png[尋物] 窗台下的空間
icon.png[閒聊] 双極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車]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門
icon.png[討論] 能從照片感受到攝影者心情嗎
icon.png[狂賀] 賀賀賀賀 賀!島村卯月!總選舉NO.1
icon.png[難過] 羨慕白皮膚的女生
icon.png閱讀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問題] SBK S1安裝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舊woo100絕版開箱!!
icon.pngRe: [無言] 關於小包衛生紙
icon.png[開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簡單測試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執行者16PT
icon.png[售車]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戰33 LV10 獅子座pt solo
icon.png[閒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購教學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產版官方照無預警流出
icon.png[售車] Golf 4 2.0 銀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籃汽座(有底座)2000元誠可議
icon.png[問題] 請問補牙材質掉了還能再補嗎?(台中半年內
icon.png[問題] 44th 單曲 生寫竟然都給重複的啊啊!
icon.png[心得] 華南紅卡/icash 核卡
icon.png[問題] 拔牙矯正這樣正常嗎
icon.png[贈送] 老莫高業 初業 102年版
icon.png[情報] 三大行動支付 本季掀戰火
icon.png[寶寶] 博客來Amos水蠟筆5/1特價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鮮人一些面試分享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麒麟25PT
icon.pngRe: [閒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創漫畫翻譯
icon.pngRe: [閒聊] OGN中場影片:失蹤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問題] 台灣大哥大4G訊號差
icon.png[出售] [全國]全新千尋侘草LED燈, 水草
伺服器連線錯誤,造成您的不便還請多多包涵!
「贊助商連結」






like.gif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icon.png[問題/行為] 貓晚上進房間會不會有憋尿問題
icon.pngRe: [閒聊] 選了錯誤的女孩成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張
icon.png[心得] EMS高領長版毛衣.墨小樓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龍隔熱紙GE55+33+22
icon.png[問題] 清洗洗衣機
icon.png[尋物] 窗台下的空間
icon.png[閒聊] 双極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車]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門
icon.png[討論] 能從照片感受到攝影者心情嗎
icon.png[狂賀] 賀賀賀賀 賀!島村卯月!總選舉NO.1
icon.png[難過] 羨慕白皮膚的女生
icon.png閱讀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問題] SBK S1安裝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舊woo100絕版開箱!!
icon.pngRe: [無言] 關於小包衛生紙
icon.png[開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簡單測試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執行者16PT
icon.png[售車]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戰33 LV10 獅子座pt solo
icon.png[閒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購教學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產版官方照無預警流出
icon.png[售車] Golf 4 2.0 銀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籃汽座(有底座)2000元誠可議
icon.png[問題] 請問補牙材質掉了還能再補嗎?(台中半年內
icon.png[問題] 44th 單曲 生寫竟然都給重複的啊啊!
icon.png[心得] 華南紅卡/icash 核卡
icon.png[問題] 拔牙矯正這樣正常嗎
icon.png[贈送] 老莫高業 初業 102年版
icon.png[情報] 三大行動支付 本季掀戰火
icon.png[寶寶] 博客來Amos水蠟筆5/1特價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鮮人一些面試分享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麒麟25PT
icon.pngRe: [閒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創漫畫翻譯
icon.pngRe: [閒聊] OGN中場影片:失蹤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問題] 台灣大哥大4G訊號差
icon.png[出售] [全國]全新千尋侘草LED燈, 水草

請輸入看板名稱,例如:BabyMother站內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