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eader (讀者)
看板CSSE
標題Re: [問題] 重新出版?
時間Thu Jun 23 16:58:27 2005
※ 引述《khoguan (Khoguan Phuann)》之銘言:
: ※ 引述《reader (讀者)》之銘言:
: : 等等,我想想,原書是五百多頁,若是砍掉二百頁再補二百頁,或許
: : 有一些可能,主題也許就鎖定在軟體結構及相應的軟體工程發展上。
: : 不過這樣就等於是出第三版了... orz
: : 有可能,但可行性不高。
: (Pardon me for jumping in.)
: 一開始所提的加註或副冊的方式,覺得不太可行。我想,此書的
: 「經典性」似乎尚未高到這種程度。國外的經典電腦技術書,或
: 者就一直重印,若有經過一二十年再出新版的,好像也都是完整
: 的改寫過,而未使用這種方式。這也是技術作家的無奈。
嗯,也確實如此。
比較現實一點來說,就是小改版,把過時的東西去掉,然後三個人就
各自寫一篇前言後記的,可能長一點,多一些技術講述。
就當作是給物件導向初學者的入門書了。
: 想來三位作者的人生志業早已分道揚鑣,現在面對重出此書的提
: 議,也會有截然不同的心情吧。上面引文所提的方式,可能是讀
: 者最期待的,但既然可行性不高,如果勉強採用退而求其次的其
: 他方式,我不免擔心 reader 仍然要花費不少力氣,結果卻讓自
: 己更難受。
比較不現實一點來說,如果要大改版,又該怎麼寫、寫一些什麼呢?
我先簡單想想:
書名自然得改,也許就得改成「軟體革命論」之類的名字。當然這是
為了增加書籍辨視度為主,不過內容上也得跟著調整。
所謂「軟體革命」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 我想可以重新定義,
較合適的類比,會是「管理革命」,這是最不為人知,卻是影響人類
最大的一個社會變動,將圍繞在少數人所促成的生產工具變動及相應
社會形態的歷史被動性,轉向以生產組織為核心的、所有人都參與的
歷史主動促進,這個過程並不明顯,回頭來看卻是一個劇烈而長期的
巨變。
「軟體革命」也是,原本的軟體開發,是以電腦科學的發展為基礎、
以現實問題的解決為目標的工程活動,但是技術愈發達,需要處理的
複雜性也會相對增加,軟體危機終究如影隨形,所謂的「軟體革命」
即是一種從電腦科學研究和軟體工程管理,轉向軟體結構發展的一個
重大、長期而不明顯的改變,這使得我們能夠逐漸脫離面對複雜性的
被動境況,而能主動迎向複雜性,主動促進軟體的加速發展。
而物件導向的發展正是其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從此我們不再是以解決
問題為開發軟體的核心活動,而是建構出適當的軟體結構,從而解決
現有問題以及部分未來可能的問題,才是現代軟體開發的主要方式。
我們曾經以為物件導向就是軟體革命的主體,但實際上,它只是這場
長期而劇烈的軟體革命當中的序幕。
於是就可以從這樣的觀點,審視軟體開發技術的演進,以及相應軟體
工程的變化,除了原本的主題,也把 WWW, XML, OSS 等等這些年來
流行的東西,甚至部分學術上的東西,都給包括了進來,或許還可以
提一點我這幾年在做的研發。
基本上不碰程式碼,一般對電腦技術發展有興趣的人也能夠看,這樣
市場利基夠才大,並可以讓現在的學生了解現代軟體產業是一個什麼
樣子的東西,也順便大量介紹各種軟體技術。不過這樣可能就不只是
刪改增補那麼簡單了,只是有些內容可以重用而已。
如果真能寫出這樣的書,應該會賣吧,只是這大概要花半年,就算是
加計其他延伸利益,若賣不到一萬本還是不太值得寫,在大家都不太
寫程式的今天,是很大的問號... 台灣的出版市場,實在是太小了。
--
※ 編輯: reader 來自: 61.222.173.29 (06/23 17:22)
1F:推 lxb:台灣算好了, 香港->也許死梗, 大陸->即出現不同版本 61.238.143.229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