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ewenhsu (dewen)
看板CD-R
標題Re: [心得] CD製作回顧
時間Mon Nov 5 04:22:37 2007
※ 引述《lgs0809 ()》之銘言:
: 第一步驟,主要是將電腦的原始資料,經過格式化之後,
: 轉換成刻版所需的母帶,這個動作就稱為 前處理。
: 主要是將資料製作成符合ISO 9660規格,作為刻版所需的母帶。
: 通常還會先刻一片CD-R作為量產前的測試。
: 第二步驟,將母帶的資料利用雷射光寫入以塗佈的玻璃基板上,
: 再經過金屬化等步驟後,志成母版,這個動作就稱為 刻版。
: 由於刻版是精密度極高的動作,所以整個處理過程必須在無塵室中進行,
: 整個環境的溫度、溼度都將影響刻版的品質。
: 這裡的刻版又可細分成五個步驟:塗佈、刻版、真空蒸鍍、電鑄、後處理。
: 刻版完成的金屬基版,必須做到成型時能完全精密的射出複製,才算完成。
: 第三步驟,將射出成型的金屬基版,裝在成型機內,射出成型透明的塑膠片;
: 接著利用成型機內的機械手必,將塑膠片放入濺鍍機內,型成鋁質的薄膜;
: 再將薄膜上層塗上一層保護膜,經過UV燈照射烘乾後,再做表面電腦光學檢測,
: 確定品質後,一片CD就這麼產生了。
: 第四步驟,印刷標示光碟內容,一般印刷區分兩種,
: 第一種是五色網版印刷,還有一種是全彩平版印刷。
: 以上,是一片CD的製作過程,至於要好好保存,
: 請妥善的避免高溫、日照、濕氣、水氣、摩擦、撞擊。
: ------ 本文結束 ------
這就是一般工廠壓片的過程.
在燒錄機還不普及的年代, 最早的大補帖就是請工廠壓片的,
據說數量都要上萬工廠開膜壓片才會划算,
朋友還有保存 "紅龍帖" "青龍帖", 這應該是國內最早的大補帖吧,
當時的售價一張是 1500-2000 之間, 不過裡面的軟體加一加應該也上萬了,
所以銷路還是不錯.
工廠壓膜的好處就是,
同一批壓出來的每一張大概都一樣,
缺點也是如此, 萬一母版製作過程有問題,
就會損失慘重.
早期 PS, Saturn T 片流行時,
就曾發生過壓片瑕疵玩家退貨的情形,
甚至有時候正版片也會發生這種問題....
音樂 CD 也是如此, 即使正版片, 記錄的也是完全一樣的數位資訊,
但是不同時空壓出來的片子, 用同一台 CD Player 聽也會有差異,
因為光是牽涉到壓片所用材質就會有微妙的差異性了.
所以才會有 24K 黃金版, 老西德版, Philips 水藍鐵圈版種種的區別.
這個道理就好像雜誌社印雜誌, 同一批印刷廠出來的品質大致上都一樣 ( 壓片 )
但是如果您把雜誌的電子印刷 PDF 檔 ( 數位資料 ),
自己用印表機印出來, 甚至是在螢幕上觀看,
那可能每個人得到的結果都不同.
用 好的印表機 ( 好燒錄機 )
好的紙張 ( 最高級相紙 vs A4 影印紙 ) ( 人情片 vs 超硬高貴空片 )
好的影像處理顯示或列印軟體 ( 好的燒錄程式 )
影像色調校正 --> 同一螢幕色溫設定不同, 看起來圖片感覺也不同.
Eizo 和 XXXX 看起來的感覺也不同.
( 光碟機 offset 校正, Yamaha 的 AMQR 減少 jitter )
如果用的都是高檔貨,
有可能印出來自己裝訂的雜誌, 品質會比官方大量印刷的品質要好,
但是卻很難印出和市面上一模一樣的雜誌來,
Audio CD 因為種種因素, 雖然是數位紀錄,
但是因為上述原音, 即使您 rip 出來的數位資料,
與正版壓片甚至母片母帶的數位資料是一模一樣,
但是自己燒 Audio CD, 想要燒出與母片 100% 一樣的是很難的,
機率可以說是 0 吧, 其原因就和上述雜誌印刷的道理一樣,
這也是我把 Audio CD 的 "燒錄" 甚至 CD Player 的即時播放視為 "類比" 的原因,
因為無法做到 100% 每次都一樣...雖然它確實是以數位的方式來儲存...
真正的原音, 是在音樂會現場聽到體驗到的,
所有的努力, 都是希望能朝著這個 "原音重現" 的目標努力,
有些玩音響的連真正現場小提琴的聲音都沒有聽過,
就能寫出一堆 "松香味...肉汁飽滿...琴弓的擦弦..."等等形容詞,
其實只是他校調出來的聲音符合他的胃口而已.
如果能有機會多聽現場, 就比較能有一個參考的準則,
不過如果現場演奏廳的條件或樂團水準不夠, 也有可能被誤導, 反而更糟...
早期的中山堂有發生過鋼琴家因為演奏條件太差拒彈的事情...
說到最後, 其實音樂和吃一樣, 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
有的人喜歡用等化器把自己喜歡頻率調超大,
這也不能說他錯, 因為這牽涉到各人喜好的問題...
叫好像吃一碗麵, 有的人喜歡灑上一堆調味醬才吃的爽快,
( 每個人耳朵生理構造還是有微妙差異, 大腦對音樂的解析也有所不同 )
所以強制別人接受或是硬推銷自己喜歡的音樂, 批評對方的音樂品味,
其實本身就是一種沒有品味的行為...當然有一些基本的準則,
但是有些雜誌為了推銷硬體, 說的好像您沒聽到他形容的這些"肉汁"咚咚,
就是十惡不赦, 該升級硬體設備, 其實只是一種推銷術, 客戶花了大錢,
自然覺得聽起來有差 ?! ( 不然變成凱子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28.136
1F:推 Phcozy:推推 11/05 10:12
2F:推 Traveling:那個什麼龍的該不會是funhouse吧?我1,2代都還在 11/05 15:10
3F:推 MixCopy:看到後來我覺得像食記=Q= 我餓了 11/05 16:42
4F:推 kevinau:推,音響界的梁老都不敢說自己達到原音重現,這只是目標. 11/05 23:43
5F:推 dewenhsu:funhouse 是比較後期, 都是遊戲吧...有空再貼X龍照好了.. 11/06 05:17
6F:推 xchris:只有聽現場才叫原音重現吧,其他的有經過數位化就算失真了 11/08 03:49
8F:推 dewenhsu:早期 Philips 金片 600mb 63 min 11/08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