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Re: 文字相??爭論無益??口說心不行??
時間Sat Apr 7 22:26:21 2007
※ 引述《Cid (飄 搖)》之銘言:
: ※ 引述《Cid (飄 搖)》之銘言:
: : 你說不必經由禪定即可開悟,
: : 這自然是偏廢了.
: : 禪定不一定需要在坐臥間.
: 補充說明, 雖不修定無法得慧,
: 但定力深淺倒不一定與解脫有正相關.
: http://www.wisdomvoice.org/agama/book/as/as089.htm
: 這則故事說明了雖然不曾證至初禪, 只依著"近分定"依然能得解脫智.
: 而這篇文章的註解六亦可一讀, 或許可以為我們所討論的問題帶來一些啟發:
: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是佛陀時代的主流教說。後來,流行於西元初的一系列
: 般若經思想,則有所轉變,展現了「直從涅槃」下手的風格(參考印順法師《印度佛
: 教思想史》第九二至九三頁),成為當時的一股流行思潮,一直要到西元二世紀後的
: 龍樹菩薩,在《中論》中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大正三○冊第三三頁)
: ,才又重新闡揚佛陀時代的主流教說。 "
Cid大大所言讓後學想到釋尊在雜阿含經中所提到的『上座禪』
經文與白話解說如下:
一、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金+本],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金
+本],洗足已,持尼師檀,入林中,晝日坐禪。
時,舍利弗從禪覺,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佛告舍利弗:「汝從何來?」
舍利弗答言:「世尊!從林中,晝日坐禪來。」
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禪住?」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
佛告舍利弗:
「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
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
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
、著不?
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
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
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彼比丘亦復如是,當
起增上勤欲方便,繫念修學。
若比丘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
愛、念、染著者,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比丘於行、住、坐
、臥,淨除乞食。
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
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解說
舍利弗尊者早上穿好外衣,拿著缽 ,進舍衛城乞食。
乞食後,回到住處,掛好外衣,放好缽 ,洗過腳後,拿著坐墊,入樹林中坐禪,這
時還是白天。
禪坐後,到佛陀休息處,去見佛陀。
佛陀問他從哪裏來。尊者舍利弗回答說,是從樹林中,禪坐完畢後來的。
佛陀又問,今天入哪一種禪?
尊者舍利弗說,在林中入「空三昧」禪。
佛陀讚歎這是上座禪,並且說,想要入這種禪的人,不論是在進城乞食,或者出城時
,都應該自我反省:當眼睛看東西時,心中有沒有貪欲、恩愛、愛念、著迷等情形產生。
如果有,就應當努力,用對自己有效的方法,守住自己的意念,來修學。
就像身上的衣服著了火,要用最有效的方法,趕快撲滅一樣。
常常能這樣的自我反省觀察,就能夠不論是走在路上,或入村落乞食,或走出村落,
隨時隨地,在眼睛看的時後,不會再有貪愛、思念、染著的情形產生。因為這樣,內心有
了喜悅。也因為有這樣的喜悅,而更能夠日夜精勤,不失正念於修學。
像這樣,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都要常常自我反省觀照。這個經,就
稱它作「清淨乞食住」。
三、討論
(1)怎麼樣才算修行?誦經?禮佛?打坐?早晚課?除此以外呢?《新雨佛教文化月
刊》〈第四十七期〉,編輯室有一篇〈佛法生活化〉的短文,對修行有很好的註解,文中
每一句話,都值得細細地咀嚼:
「佛法生活化是佛教徒的修持與弘法的重要目標之一。它的意思是說從生活中實踐佛
法,從生活中發現苦惱並從其中解脫出來,就這樣一分一分地解脫,智慧就一分一分地生
出,不斷地體驗佛法,智慧、人格也就跟著不斷地成長與成熟。
生活,蘊含很豐富的修行素材,值得用心去深深地發掘、思維。從生活中,能發現因
果的道理及緣起的智慧,事物是平常,道理也似乎沒什麼特別神奇,但不明道理者,他的
人生惱苦就這樣一波波地興起,而獲得緣起智慧者,他們的惱苦就漸趨平息,活得自在、
充實。
有人說:平常心是道。但還得用心去體會平常生活中的深刻道理,來開啟那顆有惱苦
的心。佛法最深奧的並不在理論玄奧得難懂難解,而是在平常的體會,但那些平常的事物
,經常一失察就失去了獲取智慧的機會,所以,體會佛法,在生活中還得用點心。」
(2)如第 263(46)[40]經說:
「譬如伏雞,生子眾多,不能隨時蔭卵,消息冷暖,而欲令子以[嘴]、以爪啄卵自生
,安隱出[殼],當知彼子無有自力,堪能方便以[嘴]、以爪安隱出[殼]。所以者何?以彼
雞母,不能隨時蔭卵冷暖,長養子故。
如是,比丘不勤修習,隨順成就,而欲令得漏盡解脫,無有是處。所以者何?不修習
故。」
經中的「伏雞」比喻,意思是說,修行,是要時時勤於修習,然後才能「隨順成就」
的。長久以來,我們錯誤觀念與行為所累積的影響力(一般稱為「業力」),所謂「先以
習成性,再以性養習」,已經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這非得靠決心與毅力,時時勤於修
正不為功。急功近利,正如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罷了。這也如第 1247(13340)[991]
經的煉金比喻:「隨時扇[韋+糒-米],隨時水灑,隨時俱捨。」「扇[韋+糒-米]」,就是
煽火,是將火加大,使溫度升高的意思。「水灑」,則有降溫的效果。當溫度適當時,則
保持溫度,不煽火,也不灑水,這樣才能冶煉成功。所以,修行也需要不斷地隨著因緣而
作調整,是「隨時思惟」的細水長流,而不是不顧因緣,「一向思惟」的急功強求。
(3)如第 254(380)[256]經,描述佛弟子二十億耳,他出身於望族,出家後很用功,
但是,卻一直都還沒有能夠有所成就而證果,因而覺得很灰心。因為俗家有錢,於是心想
,或許還俗回家,去廣作佈施,反而能積一些功德,比起出了家,卻一事無成要好。
佛陀知道他的想法,於是舉了彈琴的例子,來勉勵他:「云何?善調琴弦,不緩、不
急,然後發妙和雅音不?」琴,要能夠彈奏,是要讓琴弦鬆緊適中的調好了音。修行也是
一樣,「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
、莫放逸、莫取相。」
尊者二十億耳,記取了佛陀的教導,常常想到佛陀所說的彈琴譬喻,「獨靜禪思」,
終於「漏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4)在《雜阿含經》中,常常可以讀到佛陀的弟子,在聽聞說法後,就證果了。而我
們一部《雜阿含經》讀完了,常常還是依然如故,不由得心生氣餒。其實,觀念的調整(
正見的建立),是修行中,最具關鍵性的步驟。那些一聽聞正法,就能證果的佛弟子,應
該是在平常時,就已經深深地投入修行的領域了,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以及旺盛的解
脫企圖心。所差的是,沒有走對方向罷了。佛陀的說法,正好指點了他關鍵的迷津,這樣
的臨門一腳,當然是一舉成功,當下「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了」。
反觀我們,平常的觀照做得有多少?有沒有傾全力,在身體力行,尋找答案?知非即
離、知行合一的意志力(決心)有多強?這些,都是應該反省的。如第 7(10)[7] 經說:
「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如果引申來說,不就是:
「我們煩惱,是因為我們喜歡煩惱;我們不得解脫,是因為我們還捨不得解脫」嗎?
習性不是一天養成的,自然也不容易在一夕間改變。但是,只要把握正確的觀念,時
常注意觀照,反省自己的行為。如第 827(1118)[839] 經中的「田夫」與「伏雞」比喻:
「彼田夫隨時耕磨、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長,今日果實,今日成熟
,若明日、後日也。
諸比丘!然彼長者,耕田、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長,果實成熟,若明日
、若復後日,而彼種子已入地中,則自隨時生長,果實成熟。
如是,比丘!於此三學,隨時善學,謂善戒學,善意學,善慧學已,不作是念:欲令
我今日,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若明日、若後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
明日、後日,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彼已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隨彼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譬如比丘!伏雞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隨時消息,冷暖愛護。彼伏雞不作是念:我今
日,若明日、後日,當以口啄,若以爪刮,令其兒安隱得生。然其伏雞,善伏其子,愛護
隨時,其子自然安隱得生。」
修行也是這樣,是點點滴滴的累積,實實在在的努力的。
「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就是「戒、定、慧」三學了,可以參考〈學相
應〉(第 816(1104)[828] → 832(1123)[844] 經)
(5)相當的南傳巴利文經典為:《中部》第一五一經〈乞食清淨經〉(元亨寺南傳大
藏經譯本第十二冊三二一頁)
轉自以下網址:
http://tinyurl.com/yqr5k5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user/imagewind.html~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8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