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hitefox (黑心POWER終結者)
看板Broad_Band
標題[新聞] 台灣要造第2條 APN 全光網路!中華電:未來是微秒級世代
時間Tue Oct 29 16:55:00 2024
台灣要造第2條 APN 全光網路!中華電:未來是微秒級世代
2024/10/27 14:43:29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
資料中心未來新方向將是更高速的全光網路(APN),中華電信(2412)研究院副院長李
榮瑞表示,中華電信將規劃建置第二條APN網路,他也強調未來是微秒等級的世代,即使
以資料中心的可用區域概念來說,兩座資料中心資料相互備援的距離必須在1毫秒內,期
望台灣能發展全光網路供應鏈。
中華電信8月底剛完成一條距離3000公里長的全光網路APN建置工程,也成為全球第一條,
從中華電信台北市總公司到NTT日本武藏野研發中心,網路能僅約 17 毫秒傳送數據,提
供超低延遲、無訊號抖動的穩定通信,而中華電信研究院副院長李榮瑞表示,中華電信正
計畫第二條APN,將台灣本島做資料中心到資料中心間的傳輸。
李榮瑞表示,未來的網路是雲加網的服務架構,概念是全光網路,因為未來是微秒
microsecond等級(百萬分之1秒)的世代,已經不是毫秒Millisecond(千分之1秒),中
華電信規劃第二條APN將建置在資料中心跟資料中心之間的串連,進行資料搬移互連功能
,若建置完成,有利跨國企業客戶的跨國資料備援,預計2025年內部討論規劃。
他表示,未來資料中心有可用區域 (Availability Zone) 的概念,也就是區域內的資料
中心或一組資料中心,因彼此傳輸速度可以在一毫秒以內,等於在同一個可用區域之間維
持低延遲 (從請求到接收之間的時間)傳輸距離,則就會被視為宛如一個資料中心,若
超過一毫秒就視為不在同一個可用區域,所以說未來資料中心已不是以秒為單位而是毫秒
。
全光網路在資料主權議題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未來如要讓運算方快速存取資料,有很多中
方式,但考慮資料主權概念,多數國家不願意將資料複製到CPU或GPU端運算,而會傾向記
憶體直接接取資料庫,中間透過量子通訊QKD傳輸確保不會被攔截。
李榮瑞表示,中華電信第二條APN會再台灣資料中心跟資料中心之間連結,地點等細節都
正在考慮規劃中,目的是測試資料中心的復原機制,舉例來說,資料中心裡有虛擬機,為
維持資料中心韌性做資料搬移,若在不關閉虛擬機的情形下搬移非常困難,在不關機下要
完成搬移,可以想像成是必須搬運資料速度要大於寫入新資料,才能在不關機下完成不可
能的任務。
而全光網路是否是終極目標?李榮瑞表示現在會先用於資料中心之間傳輸,企業客戶先用
,光纖網路升級到全光是下一步,換言之,個人用戶最後才有機會用到。
李榮瑞表示,目前全光網路設備都是外商業者提供,台灣能做的不多,希望台灣也能有生
態系出現,中華電信期望帶領供應鏈投入,完成品質驗證,打造台灣全光網路自製鏈。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 舉行「高速全光化網路傳輸技術論壇」,協會專家一致認為
,全光化網路技術將徹底改變現有的通訊架構。台灣在光通訊領域深耕數十年,擁有堅實
的技術基礎和完整的產業鏈,從上游元件到下游系統一應俱全。這樣的產業生態系統使台
灣在推動全光網路技術上獨具優勢。
文章相關個股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831926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192.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Broad_Band/M.1730192103.A.F41.html
1F:推 shokotan: 造這麼好的網路 為什麼網路價格還是比其他國家貴? 10/29 17:28
2F:推 SubaruDuck: 有其他家便宜的啊 10/29 18:03
3F:→ asdfghjklasd: 沒有用 10/29 18:32
4F:→ bailan: 造了又不是給你普通用戶用吧 10/29 18:33
5F:推 tsaigi: 不會買2412對沖網路價格嗎 10/29 20:02
6F:→ simpson083: 蛤 一般用戶用不到喔 10/29 20:07
7F:→ asdfghjklasd: 才付多少錢,怎可能用到 10/29 22:23
8F:推 ctes940008: 待會一定會有人拉日本跟韓國、香港來大亂鬥。 10/29 23:50
9F:推 gibala: 好了啦,什麼時候 500 、1G要促銷呢 10/29 23:56
10F:推 anjuchika: 企業肯定先用吧 10/30 01:09
11F:→ c98406023: 是方沒份 10/30 08:50
12F:→ doomsday0728: 降速100 在快也沒屁用 11/01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