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unggo (吃淹水啦...)
看板XXXXU
标题[情报] 教育部通过6所师院改名教育大学
时间Wed Jul 20 20:44:04 2005
http://epaper.edu.tw/news/940720/940720a.htm
教育部审查通过同意6所师范学院改名教育大学
2005.07.20(三)
发稿单位:中教司
单位联络人:蔡馥嫔
联络电话:23565540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努力多年的师范学院改名教育大学之路,终於在今(20)日由教育部部长杜正胜同意6所师
范学院的转型发展计画及改名教育大学,正式定名为国立花莲教育大学、国立台中教育大
学、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及台北市立教育大学。
杜部长表示,这次师范学院改名教育大学是定位在「转型发展与整合发展并重」,未来各
教育大学的师资培育学生,将於96学年度完成调降至50%以下,另外50%则培育具有卓越竞
争力的非师培生。这是师范体系继民国50年的「师范」改名「师专」、76年「师专」改「
师院」及80年的「省立」改为「国立」,另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以下依次就改名教育大学之必要性,教育部之具体作为、教育部审查通过师院改名教育大
学之原则与重点、教育部审查通过6所师范学院改名教育大学之原因、教育部於6所师范校
院改名教育大学後之督导与协助措施及6所师范学院改名教育大学之预期效益等六方面胪
列如下:
一、改名教育大学之必要性
(一)多元储备师资培育制度,需有稳定专业的中坚力量。
(二)维护师范学院传统、优质之优势,提昇竞争力。
(三)配合师资培育数量规划及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师范学院亟需转型与整合发展。
二、教育部之具体作为
从民国93年起共历经三个阶段,由教育部邀集历史、管理、工程、科学及教育等不同背景
专家学者组成指导委员会或审查小组,共历经10次审查会议及实地访视,并给予多项改进
建议:
(一)第一阶段:组成「师范校院转型发展指导委员会」
主要任务为辅导师范学院改名教育大学;成立师范校院转型发展指导委员会及建立师范校
院转型发展之方向及原则,决议三年调减师培生至50%以下(详如下表)。
学校别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1
国立花莲师范学院
844(100%)
459(54%)
474(56%)
312(37%)
2
国立台中师范学院
776(100%)
625(81%)
485(63%)
345(45%)
3
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747(100%)
553(74%)
355(48%)
260(35%)
4
国立台北师范学院
1156(100%)
799(69%)
651(56%)
462(40%)
5
国立新竹师范学院
857(100%)
510(60%)
313(37%)
266(31%)
6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
866(100%)
576(67%)
459(53%)
319(37%)
合计
5246(100%)
3522(67%)
2737(52%)
1964(37%)
(二)第二阶段:组成「师范学院改名教育大学变更审议委员会」
主要任务为进行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等6校改名教育大学之审查作业;同意通过初审并进行
实地会勘逐校实地会勘後并同意鉴请行政院同意成立改大筹备处。
(三)第三阶段:组成「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等6校转型发展暨整合发展计画审查小组」
成立转型发展暨整合发展计画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经2次会议细致审酌,同意6所师范学院
改名教育大学。
三、教育部审查通过师院改名教育大学之原则与重点
(一)审查原则:转型发展与整合发展兼顾并重。
(二)审查重点:
符合「大学及分部设立标准」。
转型发展检核主题与指标部分,共计学校定位与特色发展、院、系所调整、申设计画、学
校组织调整、学生结构调整、课程规划、师资结构调整与增强及提昇学术表现等7大主题
,共计14个指标。
整合发展检核指标部分。
1
择定一至二所整合发展学校。
2
完成校内整合发展共识拟提整合发展计画纲要(含整合发展愿景、整合发展SWOT分析及
推动构想含期程)并经校务会议通过。
3
提具与整合发展对象沟通、协调之会议纪录。
4
组成转型暨整合发展谘询委员会。
四、教育部审查通过6所师范学院改名教育大学之原因
杜正胜部长说明,这次师范学院改名教育大学的过程中,指导委员及学校都非常用心,教
育部审查通过6所师范改名教育大学之原因如下:
(一)转型发展:
1、组织再造:各校均已精简行政组织、提升行政效率,平均每校整合简并一级单位达1/3
之多。
2、系所调整:各校均已调整减少师培学系,配合国家、社会的需要,改设具有竞争力之
非师资培育系所,师资培育学系能结合九年一贯课程的领域教学发展。
3、课程规划:各校均已重整零碎课程、建构具有核心能力的新课程,增设就业专长学程
。
4、教师增能:各校均已规划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及学术研究成果,鼓励教师发展第二专长
。
5、特色营造:各校均依据传统特色、区域需要、教师专长发展营造新世纪教育大学。
(二)整合部分:
贯彻行政院与教育部整合发展之政策,各校依教育部订定之整合发展检核指标办理,并均
符合整合原则、研订计画、沟通协调与审查通过。
各校依据整合发展指标,积极推动与邻近大学整合发展(详如下表)
学校别
整合对象
1
国立台北师范学院
国立台湾大学
2
国立新竹师范学院
国立清华大学或国立交通大学
3
国立台中师范学院
国立中兴大学
4
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国立屏东商业技术学院
5
国立花莲师范学院
国立东华大学
6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
台北市立体育学院
五、教育部於6所师范校院改名教育大学後之督导与协助措施
杜正胜部长希望这6所教育大学在改名之後有更大的发展、更具国际竞争力,特别在师资
培育及国家教育的责任赋予高度的期许。教育部将会加强以下策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师
资培育领域,包括:
(一)督导措施:
转型发展相关措施,教育部於半年後进行实地访视检核。
整合发展依各校整合对象及整合期程定期协调促成。
(二)协助措施:
推动卓越师资培育计画:补助学校教学设施及提供优秀学生奖学金。
增强国际竞争力:专案办理国际交流活动、积极招收外籍学生。
成立教育大学策略联盟:加强各校学生互相选课、学校资源共享、合组大型研究团队。
提供各该校教师专长增能奖励措施及经费补助,以提昇其体质。
六、6所师范学院改名教育大学之预期效益
(一)符合公平性:6所师范学院均符合大学及分部设立标准之规定,应比照我国相当规
模之技术学院、私立学院改大。
(二)符合经济性:以现有规模申请改名,并不因改名而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三)吸引优秀学子从事教职行列:改名教育大学具有象徵性意义,符合社会价值期望,
有利於往後招生录取到资质较佳的学生,从而可保持师资一定素质。
(四)提昇师范校院竞争力:学校发展领域及层次提升扩大後,有利於各校与国内外大学
校院加强学术合作与交流。
(五)利於整并:对於与邻近学校协调整合时较能受到平等之对待,更有助於整并工作之
进行。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34.2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