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aderu (划的路)
看板sttmountain
标题[转贴] 高砂族的建筑记忆 千千岩助太郎
时间Mon Apr 26 17:58:19 2021
很久没转贴了。
https://blog.kaishao.idv.tw/?p=3086
简介:
千千岩助太郎,台湾日治时期教育家、建筑家、登山家
台北科大前身台北工业学校登山社创办人,代理校长。
成功大学前身台南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创办人。
1932年创办台北工业学校山岳部,自任部长,带领师生登山;
并担任台湾山岳会干事、理事、常务理事,是会长沼井铁太郎的重要助手。
因为千千岩助太郎能写,能编辑,又能摄影(有一台专业徕卡相机相机及自宅设暗房),
故负责《台湾山岳会志》期刊、特刊的编辑。
1960年在日本出版《台湾高砂族之住家》( 丸善雄松堂出版),1962年以此书获九州大
学工学博士学位;1966年担任九州产业大学学长(校长)...
https://blog.kaishao.idv.tw/?p=3086
http://www.newstory.info/2009/11/高砂族的建筑记忆-千千岩助太郎.html
高砂族的建筑记忆 千千岩助太郎
【严瑞蓉 陈怡君/文】你可曾知道?在我们成长的土地,曾经有一位日本人,凭着执着
的笔与镜头,为日据时代的原住民建筑留下了写实的刹那。他,日复一日,深入部落考察
研究;年复一年,纪录当下建筑面容,历经二十几个溽暑寒冬,直到最终被迫离开。而这
一段段的勾勒记忆,却也已让他对这块岛屿产生感情,即便远在北国,即便遥望着不如昔
日为人所关注的研究心血,他仍旧持续地,在建筑这领域、替台湾,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潜入山林,竹木成群矗立,片片林叶交织日光洒落下,有木材、石版等最天然的资源打造
而成的原住民住屋,相互辉映。这是这位执着於高砂族住屋研究的日本人──千千岩助太
郎,一生中的隽永场景……
台湾高砂族建筑研究先驱
西元一九二五年,日本在台湾殖民迈入了第三十一个年头,千千岩助太郎,在广岛县立工
业学校老长官的邀请下,来到台湾。二十八岁的他开始在这块新的岛屿上,挥洒建筑专长
,一面担任教职,一面展开高砂族原住民住屋的考察研究,一点一滴地,直到被遣返日本
。
时光走在一九三四年的冬天,千千岩助太郎,步履於大武山及雾头山山林,喜欢登山的他
再次迈上台湾的山岳,於此之前他也曾多次在当时任教的台北工业学校(今台北科技大学
)里组登山队。然而此次,从大武山纵走雾头山的所见,让千千岩助太郎惊讶、伫足:排
湾族部落与周围环境所呵成的风景。这一幕令千千岩助太郎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促使他决
心为高砂族原住民建筑付出。
千千岩助太郎对於原住民的考察研究,以高砂族住屋建筑为主,有别於当时社会所侧重在
原住民风俗习惯的纪录,或是台湾总督府对资源的旧惯调查等等。千千岩助太郎是以一种
测量、绘画记录的方式,来描绘原住民的建筑风貌。
这些调查测绘而成的资料,有相机捕捉的照片,有千千岩助太郎使用铅笔所绘画而成的图
样,呈现了以前原住民使用茅草与竹木,搭建而成的圆锥式榖仓与住屋;抑或达悟族的干
栏式建筑仓库,甚至拼板舟。此外,千千岩助太郎也精确地勾勒出它们的平面图与断面图
,「前室」、「寝台」、「大梁」、「物置」等住屋内的组成元素历历可见。
每一个考察,每一次深入部落,从拍照到记录住屋型式,从观察结构到测量尺寸,千千岩
助太郎将每一栋住屋的外观与格局,仔细工整地描绘下来。高砂族的部落里,有千千岩助
太郎徘徊与穿梭其间的身影。
这样地毯式的测绘调查研究,也许一间住家得花上好几天、几个月的时间,也许需留心和
当地头目的交涉与来往,也许需要好的体力,与一股执着的心意……在那一张张已泛黄的
纪录纸上,千千岩助太郎为原住民留下了早先的建筑记忆。
然而,时过境迁,千千岩助太郎当年在山上见到排湾族用石板拼砌成的房屋、泰雅族人用
竹枝紮实紧密围成的住屋,那些从前原住民运用自然资源打造的建筑,在台湾迈入工业社
会的一九八○年代已经逐渐消失,石板、竹木等天然建材在钢筋水泥的打压下,使得因地
制宜的建筑智慧,逐渐埋没在铺天盖地而来的现代化洪流中。
因此,千千岩助太郎於一九三○到一九四五年之间手绘的建筑图稿、摄影写真显得弥足珍
贵,九族文化村便以他的研究成果作为原住民建筑复原的重要参考资料与佐证素材。千千
岩助太郎甚至受邀来台,亲自主持样本屋的搭建,当一栋一栋传统原住民住屋重现眼前,
千千岩助太郎不禁落下了泪水。
民族的拥抱 成就价值之光
当时在九族文化村陪伴在侧的是台湾知名美术家颜水龙,他搭起居间桥梁,九族文化村得
以邀请千千岩助太郎指导建筑样本的建造,两人的情谊造就原住民建筑的重现,台湾民众
因而能再次见到这些已然消逝的传统文化。
当年,千千岩助太郎与颜水龙因同样热爱高砂族文化,有聊不完的话题,甚至曾比邻而居
,天天生活在一起,而结为至交。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发,千千岩助太郎被迫仓卒离
台,他将自己研究高砂族建筑的心血交付颜水龙保管,十一年後才以观光客的名义来台访
问,取回这批无价的作品。
当今享誉国际的台湾知名建筑家郭茂林,日据时代时就读台北工业学校,因表现杰出而受
到老师千千岩助太郎极力栽培,力荐他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深造,在当时台湾人能够受高
等教育的已是少数,到日本念书更是极端困难。然而,郭茂林没有让恩师失望,凭藉自己
的努力与才能,在日本建筑界大放光采。
不同於当时日本统治阶层对台湾的规划调查大多出自利益所需,台湾人被视为二等国民,
千千岩助太郎做为一位日本人,拥有尊荣地位,却不以民族优越感自居,而真切地贡献所
学,深爱这片土地,疼惜台湾人才。在他返回日本之後,和颜水龙、郭茂林始终保持联系
,遥远的距离与政权的更迭,没有消退他们之间的情谊。
结缘台湾 情牵台湾
台湾处处留有千千岩助太郎的足迹。兰屿达悟族部落,有他蹲在拼板舟旁专注观察结构、
仔细记录的身影。台北今日人群熙来攘往的大安区,曾经矗立着他设计的宁静安和、绿木
扶疏的住宅。台南赤崁楼回廊之间,回荡着他求好心切指导整修工程的音频与神情。他也
带着孩子在台南高等工业学校(今国立成功大学)的操场,与台湾的小朋友一起体验打野
球乐趣。他脖上挂着相机到处拍建筑、拍人,拍下一张张台湾的记忆。
二十八岁抵台,五十岁离台,千千岩助太郎在台湾度过青壮岁月,当初为工作而来到了陌
生之地,他以一名外来者之姿,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踏遍高山平原,从北到南,从本岛到离
岛,游走观察,穷尽精力,发挥所长,为台湾的建筑文化留下珍贵的历史纪录与镜头。二
十年过去,千千岩助太郎与台湾有了无法割舍的连结。
於他,台湾绝非仅是单纯来去匆匆的工作之地,而成为他的第二家乡。来自北国的千千岩
助太郎,在这块南方岛屿展现了高度的热情,从原本登山时望见原住民建筑衍生的好奇心
,而後投入大量心力研究的实际行动,结出的是满盈美丽回忆的丰硕果实,最後转化为对
台湾深深的眷恋。二十二年的生活,台湾有他一切熟悉的人、事、物,甚至使他渴望留在
台湾,而非登上返回故乡的船只。
他对台湾的惦念也感染了他的儿子:千千岩力。尽管当时年纪尚小,离开台湾时并未有同
於父亲及兄长般的离情不舍,然而当千千岩力再度踏上台湾土地,从前生活点滴在脑海中
清晰起来,台湾到处有他可捡拾的童年回忆,这份柔软的记忆在心中蔓延,直到六十岁他
仍记得这句台湾话:「我嘛是台湾囡仔」(我也是台湾小孩)。
千千岩力承袭父亲遗爱,一九九三年创立日本国台湾原住民族交流会,邀请原住民到日本
表演传统歌舞、汇集台日原住民研究专家定期集会、出版原住民刊物等等,积极推动台湾
、日本文化交流,也象徵着父亲与台湾感情的延续。
研究数位化 典藏台湾情
除了九族文化村的实体建物,千千岩助太郎遗留的珍贵资料也将跃上数位典藏的舞台。负
责此项计画的台北科技大学黄志弘教授,小心翼翼地从无酸盒中拿出一叠厚厚的资料,泛
黄的纸页有明显的岁月痕迹,少数照片、图片不堪存放已经几近毁损,但大部分千千岩助
太郎细腻的笔触所勾勒出的建筑型态仍清楚可见。
黄志弘并非本就专精於原住民住屋研究,但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却意外牵引出他自己的
童年回忆。幼童时期的他,有时候会到山林之中玩耍、甚至打猎,对於当时不同於汉人建
筑的原住民住屋也在心中留下模糊的残影,千千岩助太郎的原住民测绘清晰了他的记忆。
他回忆道,南投水里过去曾是一整片枝桠覆天的茂密森林,如今却是车辆熙来攘往的公路
,看着千千岩助太郎的资料,彷佛乘坐时光机,坠入童年在林地中嬉戏的场景。
千千岩助太郎的心血结晶以数位的形式展现在台湾人眼前,而那份深厚的台湾情也将跟着
被恒久地典藏。每个人都能透过电脑萤幕,藉由观察千千岩助太郎的研究心血,体会传统
建筑工艺与智慧的结晶。
本文为辅仁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与中央研究院拓展台湾数位典藏计画共同合作,期为数位典
藏提供更多元的观点。
2009/11/8 in 网路/媒体
Comments
kaishao.idv.tw
我是千々岩助太郎博士第四代徒孙,并与日本千々岩家族熟悉。我引用本文到自己部落格
,有注明出处,还自行配上数则插图,并加上几个参考延伸阅读。
http://blog.kaishao.idv.tw/?p=3086
Posted by: kaishao.idv.tw | 2009/11/14 at 下午 9:52
--
不必要求完美,只要开始。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01.137.50.219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sttmountain/M.1619431108.A.43B.html
※ 编辑: waderu (101.137.50.219 台湾), 04/26/2021 17:59:18
1F:推 xkiller1900 : 推华德鲁学长 04/26 18:46
※ 编辑: waderu (223.137.200.112 台湾), 11/11/2021 09: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