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ontmind (没书卷可以拼了...)
看板specialman
标题Re: [转贴] 把孩子丢到河里 -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 …
时间Wed Jul 2 18:41:56 2003
(续上文...)
列夫谢茨招聘数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这就是原创性的研究。
他注重独立思考和原创精神高於一切,蔑视那些优美或刻板的证明。
据说他从来没有在课堂上做完一个正确的证明。
他的第一部全面论述拓扑学的着作提出了"代数拓扑学"的术语,影响深远,
其主要价值在於体系,而不是细节,细节方面的确有很有一些欠斟酌的地方。
有人传说他是在"一个休息日"里完成这部着作的,他的学生们根本没有机会帮助他整理。
他了解数学的绝大多数领域,但是他的演讲往往没有条理。
他的编辑作风专制而又有个性,使普林斯顿一度令人厌倦的《数学
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受推崇的学术刊物。
有人批评他将许多犹太学生拒之数学系的门外,
他却辩解说这是因为担心他们毕业之後多半找不工作。
不过,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确实具有极佳的判断力。
他训斥别人,独断专行,有时相当粗暴,但是他的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为数学系赢得世界声誉,将学生们培养成和他自己一样坚韧不拔的真正的数学家。
列夫谢茨关於研究生数学教育的思想是以德国和法国名校的传
统为基础的,很快就成为普林斯顿的指导纲领,其核心是尽快使
学生投入到他们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去。
由於普林斯顿数学系本身就积极从事研究工作,同时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列夫谢茨的想法得以付诸实践。
博学固然是一项值得尊敬的才能,但这并不是列夫谢茨的目标,
他更强调学生应该有能力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作出重要的原创性的发现。
普林斯顿给予学生最大的压力和最小的管制。
列夫谢茨就说过,系里不要求学生非来上课不可。
数学系确实设立了自己的一整套课程,不过考勤和分数一样,几乎只是幻象。
到了在学生的成绩报告上打分的时候,
一些教授会给所有学生判C,另一些教授则会都给A,装装样子而已。
一些学生根本不需要上一节课就可以得到分数。
的确,所谓成绩单只是用来讨好那些墨守成规、被称为"俗人"的教务长之辈。
比如数学系传统的口试,可能只是要求学生翻译一段法语或德语数学论文。
由於选定的论文充满数学符号,文学极少,
即便没有多少外语知识的学生也能看出个大概头绪。
如果实在搞不清楚,只要学生许诺回去好好研读这份论文,老师们也可能判他合格。
真正要计算成绩的是"总考",包括5个题目,其中3个由数学系选择,
另外2个由考生自行选择,在第一年的年终或第二年进行。
不过,即便是这次考试也可能依据每个学生的具体优缺点而进行设计。
举例而言,如果某个学生对一篇论文掌握得很好,
而且他总共就知道这一篇论文,那麽考官确实有可能大发善心,
出题时自觉把内容限制在这篇论文里,好让这个学生顺利通过考试。
学生动笔写毕业论文之前,
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找到一个高资历的教授支持自己选择的题目。
整个数学系的教师对学生都相当了解,
如果他们认为某个学生实在没有能力完成自己的题目,
列夫谢茨就会毫不犹豫地更换导师或干脆叫他离开。
因此,通过了总考的学生通常在两三年里就能取得博士学位,
而在哈佛则需要六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王则柯在1981-1983初次到普林斯顿大学进修的时候,当时的系主
任项武忠教授(台大数学毕业)还在津津乐道列夫谢茨建立的传统:普林
斯顿数学系把研究生"扔到河里",游过去的,就成为博士。
普林斯顿总是有最好的教授,最好的访问学者,他们授业解惑,
可以说是有问必答,但是决不关心考试。
如果你自己不思进取,没有人会逼迫你。普林斯顿总是开最先进的课,
每周好几次请世界一流的数学家讲演自己的最新发现。
她提供最好的环境,是不是能够利用这个环境,是研究生自己的事情。
至於列夫谢茨,教授们都有点儿夸大地说,
正因为他从来没有在课堂上完整地做完一个正确的证明,
他的学生不得不把他的漏洞补上,从而练就了本事。
如果教授在课堂上讲的都已经十分正确十分完备,
而学生能够把教授所讲背得滚瓜烂熟,那不叫本事。
懂得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如果每一步都要讲解得十分完备,
你根本不可能在大学讲授一门像样的课程。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