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 板


LINE

看板 pts  RSS
以下是「台湾公视在公视网站发表的版本」:https://reurl.cc/4ozNgV 路径:https://info.pts.org.tw,    最上方的列表,由左至右的第四个「监督机制」→公共问责座谈会    →21. 2023公视与您面对面座谈会会议纪录(第二场)(2023/06/11)    →https://info-material.pts.org.tw/sup_forum/sup2023_2_0611a.pdf 2023「公视与您面对面」会议纪录 第二场主题:公视纪录片 时间:2023 年 6 月 11 日 (周日) 15:40-16:30 地点:左转有书(台北市镇江街 3-1 号) 主持人:胡心平|公视 公服暨行销部经理 与谈人: 刘吉雄|本片总策划 李美卿|本片受访者 苏启祯|【纪录观点】制作人 参与人数:共 27 人。包含一般民众 24 人、      纪录片导演 1 人(刘吉雄/作品:宝岛夜船、彼岸他方)、      公视代表 2 人(苏启祯/纪录观点制作人、胡心平/公服暨行销部经理) 公视 x 独立书店特映巡回 《彼岸他方》特映座谈会 https://www.youtube.com/live/Z27XyJZCZZ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27XyJZCZZM
Ⓞ以下为会议记录全文 公视公服暨行销部经理 胡心平 跟各位说明一下,公视目前有几个跟纪录片有关的节目,礼拜二晚间《10 点全纪录》, 跟生态有关;礼拜四晚上《纪录观点》,有各式各样国内、国外的影片。礼拜五《主题之 夜 show》,会探讨一些特殊的议题,不过它比较着重的是在议题的讨论,纪录片的播映 相对不是它的主力,主要是议题的讨论。礼拜六《生态全纪录》有很多跟生态有关的纪录 片。所以想在这边先跟各位做一个小小的调查。 我们大概现场有二十来位朋友们,请问一下,各位看纪录片,有固定看我们礼拜二的 《10 点全纪录》的朋友们,可以举个手让我知道一下吗?(2 人举手)感谢您。礼拜四的 《纪录观点》呢?也是两位。有一位是两次都举手的朋友。礼拜五《主题之夜》各位有没 有收看呢?《主题之夜》比较多喔,1、2、3、4、5!这位大哥,您是我们公视之友吗? 谢谢!不好意思,今天我们的公视之友有几位啊?将近一半。每次看到公视之友,我都非 常的感动也非常感谢。因为很多人都觉得看电视,干嘛要付钱呢?公共电视什麽时候缺钱 了?为什麽公共电视会缺钱呢?其实公共电视,真的很缺钱哦!我们要做一些好的节目, 尤其是在戏剧花费的金额都非常的高,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募款。非常感谢各位对公共电视 的支持。 我们要来讨论一下,公共电视的「纪录片平台」,因为启祯以前是我们新闻部的经理,所 以各位对於我们新闻的播出等等,有什麽样的意见,也希望各位给我们一些回馈。其实公 视还有另外一个平台,就是我们的「公视+」,我们做很多的策展主题,不同的一些策展 。想请教一下,在场的朋友们有注册「公视+」?看起来,这个比例还不算少喔。 我们还是先来聊一聊公视的纪录片,先请启祯跟我们分享一下,因为以前纪录片是在国际 部,後来组织重整的关系,所以纪录片现在回到了新闻部。新闻部在未来纪录片的播映、 规划,或者是购片等等的角度,或是说未来新闻部的「纪录观点」有什麽不同的风貌吗? 《纪录观点》制作人 苏启祯: 其实纪录片在电视圈里面不是主流,但是在公共电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纪录观点」 来讲,这个节目其实已经 23 年,从 1999 年底,现场有些年轻的朋友可能才刚出生,就 已经开始播出。因为它是一个长期,每个礼拜都有。当然也有一些重播,到现在,我看新 制的节目已经播了 740 集,比那个群星会还要更厉害了。 但是公视还有一个更长久的节目,就是《我们的岛》,1998 年就已经有了,所以「纪录 观点」还不是第一名;《我们的岛》,现在还是非常有活力,在公视新闻部的节目,是一 个台湾环境议题的重镇。 回到纪录片这一块,其实纪录片的创作在台湾,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寂寞。就是各位看到纪 录片导演,他要花很长的时间,然後才会生出一部片子;如果没有一个平台,或者是一个 媒体来赞助他们,其实是不容易的;即使公视《纪录观点》有支持,但是以前的资源也不 够。我想如果比较资深一点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无米乐》、《翻滚吧男孩》,到现在都 还是一个经典。那个都是在《纪录观点》,从电视首播、上院线;然後还有《猕猴列传》 、这几年李惠仁导演的《苹果的滋味》,还有最近在去年底首播的《迈向权力之路》,他 的政治纪录片也是在《纪录观点》播出。委制首播一部片子,我们可能请一个导演做,有 时候是两百万、三百万这样子,看起来好像不少,但是其实他所有的青春,跟他所有的时 间都花在这上面,更何况这种 10 年才完成一部的,其实是花了很多的心血。 我自己这样看,就是今年回到了新闻部,过去 10 年在国际部,所以选材能比较国际性, 所以各位看到的是比较多的国外的片子,特别是欧洲的片子,其实也很有启发性、创作为 主。但是有的时候、时间很长,因为《纪录观点》有 90 分钟,然後有时候播的时候,选 片的人他会选到,有时候播了 120 分钟。我个人觉得啦,如果以电视纪录片,其实是不 容易,对观众来讲是一个挑战。 现在平台很多,已经是多媒体的时代,而且是串流的时代,其实你未必只是守在家里的电 视机,更多的你是看你的载具。就是说,同样看电视,你不是就是看家里那一台电视机, 虽然那一台真的比较大,50 寸看得还是比较清楚;但是我讲真的,大部分我们有统计, 7 成是透过手机来看,如果他是看电视以外,大概就是两三成是看电脑,或者是这个平板 。 我自己来看,公视因为要弥补只有电视频道的不足,所以我们有「公视+」,它是免费的 喔!它就有点像 Netflix,要向 Netflix 来竞争、跟 Giloo 来竞争,但是它不一样的是 ,它是免费的,它很难得;但是因为现在真的很竞争,所以也不一定很多人都知道。因为 它免费,最受欢迎的类型第一个当然是戏剧了,因为戏剧最容易入口;永远看得最多的、 时间最长的是戏剧。第二个可能有点像生活综合类,就是《阮三个》、《谁来晚餐》。戏 剧就不用讲了,像今年度的《牛车来去》,之前《婆婆》、最轰动的时候《我们与恶的距 离》…,讲到戏剧我岔个题好了,戏剧其实也很有影响力,在公共电视,我们的《人选之 人造浪者》,因为平台先播已经引起了很大的效应,我们是预定十月要播,但是还没有播 ,就已经先轰动了,因为它已经带领了台湾 #metoo 的风潮。所以,是艺术模仿人生还是 人生模仿艺术?有时候看戏剧,我们都觉得人生比戏剧更荒谬,不过这是一个重要议题, 就是好的戏剧有这样的力量,好的纪录片也有这样的一个力量。 今年回到新闻部有几个重点。在董事会的政策之下,资源加强、预算加倍。第二我希望把 本国的委制量跟本国的好的片子增加,因为委制有时候一两年才产出一部很慢,委制要明 年、後年才播出,实在是很慢,所以我们也要去购片。很多独立的导演有很多的片子,其 实都是国艺会补助一点,文化部补助一点,可能上个院线或者是上个影展,就好像大部分 人看不到,偶尔有的会上平台,但是也是比较寂寞。我希望能够透过这个电视的频道,刚 刚提到的就是,像以《彼岸他方》来讲,一个电视台如果播出一次首播,收视率在 0.2、0.3 就很多人看。萧菊真导演最近在宣传她的《寂寞南方铁道》,其实她之前有一 部是小品《稻浪上的梦想家》,讲的是有机米的故事,公视5/25 播,我就用购片的,因 为我觉得满有人情趣味的,收视率又非常好,0.25 算是很厉害。所以我想这也看得出来 ,就是推院线跟推电视是不同的 TA,不过我想目标一致,就是让更多好的作品给大家看 到。 今年来讲有几个重点,就是刚刚提到的,我们大概过去 10 年,10 部里面大概有 8 部、 9 部都是国外的片子,只有一部是国内的片子。我现在要把它调回来,就是今年我的目标 ,至少一半是国内、然後一半是国外。国外的也很重要的,是增广视野嘛,那讲比较白的 就是,国内的片子也不太够,片源不太够,的确是真的。所以必须更努力。明年更好的目 标,就是希望能够达到三分之二左右的国内片子。这是一个目标,也许有可能达不到,但 是我觉得有一个这样的方向,那加上资源的这个整合,原本我们有《公视纪实》的一个专 案,跟《纪录观点》的时段分开,现在把它合在一起,同仁也在我们的同一组来操作。 跟大家预告,其实纪录片有时候呼应时事很重要,最近这个 #metoo 这个风潮,我们其实 曾经播过一部叫做《虽不致死》,讲的是比利时一个女生被性侵的故事,它其实是用各种 面向,是一部很好的纪录片。我记得好像是 2019、2020,看起来有点远,可是好的纪录 片可以长效播很久。因为最近实在引起国内太大的震撼,都上了国际版面了,CNN,还有 华盛顿邮报都已经报导了,就是以公视的这一种 Netflix heat、这种《人选之人》引发 了台湾的 #metoo 潮这样的一个效力,所以我们下礼拜,临时排了重播,要播《虽不致死 》。我们几个纪录片节目,其实跟《主题之夜》有一点像,但是有一点区隔。《主题之夜 》非常的优秀,他们的形式、制作人非常的灵活,它不要把纪录片当作一个引子,所以选 的片子大概都是一个小时以内,因为节目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比我们更长,然後一个小时 是来做讨论,用非常活泼的形式,有时候讨论放前面,有时候会讨论放後面,但是终究是 一个非常有独特性的,这是一个延伸阅读。 《纪录观点》目前比较不是这样,我们是完整的片子,然後有的时候,当然我们的脸书也 有宣传,或者是有重点的片子,我们也有一些 QA,用直播的 QA,譬如说最近的《布洛卡 区》那个是讲一个比较特殊,就是恋爱娃娃的那种比较冷僻的故事,但是其实也蛮反映了 现在的实验现象,我们也有做一些 QA,就一步一步来做累积。多元性跟挑战也是我们未 来的方向。所以接着我们也在 7 月有《晶片战争》,这是法国的片子,讲的就是台积电 ,然後里面有一位受访者,就是现在很红的黄仁勳。我们不是故意,这个是买了,我们就 想说把它提到前面,所以 7 月 13 会播出那影片。在 6 月底的时候,我们有好久不见的 林正盛导演,其实也拍了一两年了,一部长片叫做《地球迷航》,讲的是自闭症的孩子的 故事,讲得非常好、非常动人,然後也有一些心思,我也把它买过来。今年的买片,比起 其他的媒体,其他的平台,公视花了更多的资源。 我们其实是希望做一件事情,因为真的知道导演很辛苦,所以纪录片不是用价格来定,而 是用价值来订。这的确有差别,那对导演来讲不无小补。更重要的是让导演好的片子可以 透过更多的平台看到。然後接着就是 8 月的时候,还有一部卢盈良导演,他最近的《神 人之家》在院线非常的好,但是他有一部前作,是在讲同志平权的《牧者》,这部片子其 实拍得非常非常的惊艳,我们也购片,也会再播出喔。所以其实可以看得出来就是很多元 性,也呼应时事,也有一些就是艺术性的片子,我们希望用多元的方式,然後本国跟国外 的能够去互相来对照,也能够让观众有更多对於纪录片跟《纪录观点》有一个新的想像, 大概是这样子。 公视公服暨行销部经理 胡心平 我要跟导演请教两个问题,等一下我也会来做个调查。我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说,您觉得 大家看纪录片最适当的时间长度是多少时间的?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有这麽多的 OTT 平台,看起来好像能够播映纪录片的环境变多了,你会觉得你的资源上因此获得比 较多吗?或者是说你会觉得你得到的回响有因此会比较高吗?或者是你会觉得我们整个纪 录片的制作环境,或者是大家的人才或是品质各方面有变得比较好吗?两个问题,先问第 一个问题,你觉得大家看收看纪录片的时间最觉得最适当的时间是多长? 刘吉雄导演回应: 真的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看片的习惯可能就跟大家不一样。对我自己来说,我们家 已经没电视了。所以我都是用电脑看,至於说刚刚讲的那个70%的观众看手机,这个习惯 我也没有,我没有用手机看片的习惯,因为我没有办法在这麽小的萤幕这样看。但是这个 是我们这种 50 岁年龄层的感觉,我想更年轻的世代的收视观众不是这样。对我自己来说 ,我还有一个很清楚的确定是,如果是我喜欢看,或是我想多了解的片子,我会想去戏院 看;因为我喜欢那个在一个黑暗的空间,然後一个大银幕里面,专注在里面的感觉。 我刚刚映後,也跟我们《彼岸他方》的旁白文文,讨论这个问题。文文说他之前看的这个 版本,怎麽跟今天看的这个版本不一样,其实我刚刚看,我自己心里面也有一个这样的感 觉。就是说像《彼岸他方》我们是在戏院的那个黑暗的观众席看的,跟刚刚这样看,我的 感觉也不一样,所以我自己还满 enjoy 那种在黑暗空间里面看大投影的那种感觉。因为 它好像除了影片本身之外,那对你自己的、对我们自己的一个内心的专注,它也有一个很 大的帮助,这种内心的专注感觉,我想是我在家里面看电脑,或者是在公车上面,有时候 看手机上 Youtube 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电影院我就很习惯看 90 分钟或 120 分 钟这样子。 公视公服暨行销部经理 胡心平 因为我们一般人的收视环境大概可能是平板,或者是电视,所以观众被分心的机率可能会 高很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揭晓一下答案了。我来请教一下。各位,你们看纪录片的 时间,我们的选项有 30 分钟、60 分钟、90 分钟跟不拘,只要好看就好。我们来看看观 众跟导演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遥远。请问一下,你们觉得 30 分钟的纪录片是一个比较好 的观影时间的,请给我们一些回馈。(无人举手)欸,大家也觉得 30 分钟实在太短了, 30 分钟说一个故事很难。60 分钟的呢?有 8 位举手喔,我们现场大概有 20 来位的朋 友喔!那各位觉得 90 分钟呢?欸,90 分钟也可以喔!那觉得其实长度并不重要, 3 个小时也挺好的?(二位举手)。嗯~这看起来好像 60 到 90 分钟,是大家比较适合的 一个观影的这个时间。我还要想听听观众朋友跟我们回馈好不好?不管说您是看纪录观点 也好,或是我们新闻部其他跟有关的这个议题,都可以来跟我们分享。 观众 Kevin 先生发言: 不好意思,因为第一次遇到与「公视+」这麽的靠近,我其实还满兴奋的。刚刚就是我有 问一个问题「(难民议题)我们可以做什麽?」,然後我刚刚提到的有一些片子,其实我都 有去买。我想问的是我们要做什麽?另外想要提一个东西,就是趁这个机会,就是 「公视+」这个它只有在 Android 上架,可是 Google Store 是没有的,一样我们都要经 过那个 Google approved 的话,为什麽 Google TV 没有?它不存在,我自己想装 APK 上去都不行。 公视公服暨行销部经理 胡心平回应: 你说的这是一个我们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的确是在这个硬体开发的时候,没有办法一步到 位。现在有「公视+」2.0 版是今年 7 月份会上线,但是只有 web 的网页版,今年的年 底会有 APP。再进化可能要到明年。但是无论如何,非常感谢。 观众 刘先生发言: 我是我们家里面活动的公共电视节目表,我的太太、小孩,只要说某一天,这个时间, 公视在播什麽,我就会告诉他,打开就是那个节目。我看公共电视很多年了,然後我发现 一些变化,例如说,像《主题之夜》从最早蔡诗萍自己主持的,找过学者来讨论这也不错 ,可以深度一点专业一点。那後来慢慢演变成现在有观众来参与,针对议题来讨论。不过 有时候,我对那些主持的人是有些意见啦,不是对议题有意见,所以这是一个我自己的观 察啦! 另外是针对因为谈到新闻的内容,我也很喜欢看 8 点钟的《有话好说》,我是陈信聪的 粉丝,我发现现在新的主持人完全没有环境议题的讨论,例如说藻礁的时候,陈信聪常常 会邀请正反两面的都会上去讨论,现在是每天我看到的内容都是好像中共就要打过来了、 美国人怎麽帮我们,大概一个礼拜有 4 天的节目里面,3 天到 4 天我忘记了,都是谈论 这个问题。这件事四接,在基隆这块海、这个珊瑚的问题,跟藻礁三接完全就是一件事情 的翻版,但是我发现在公共电视已经没有讨论了,我觉得很遗憾。 当然柯导的《我们的岛》,我们都很熟。他的环境议题,像他最新的一个作品用黑白、用 艺术的方式呈现,谈台湾海岸线的改变等等,所以我都有看,有在追踪。我也发现,纪录 片星期四晚上的,大部分是法国片很多,那其实我也觉得说很好,因为我们是美国留学回 来的,我发现太多美国观点也不好,所以我希望能够听到欧洲观点。因为欧洲那边的观点 是有一点共产的观点,其实是满好的。现在我们家的电视,虽然是有 MOD,但是开台就是 13 号就没有别的了,谢谢大家。 公视公服暨行销部经理 胡心平回应: 因为原来的《纪录观点》制作人他是留学法国,也在法国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当时 在选片的部分,会特别选择这个部分。其实有不同的观点,我觉得这没有绝对、也没有对 错的问题。我觉得制作人对於这个节目的一个走向,或者是认为应该要传递的内容、或者 是使命,各有不同的想像;但因为我们每一个礼拜就只有这麽一次,所以必然会有一些取 舍。但无论如何,非常感谢你们家,非常感谢您支持公共电视喔! 观众 戴先生发言: 我当初会成为公视之友,是因为看了公视满多的涉己新闻,然後讲到因为政党轮替公视的 难处,那有一个很大的解方,就是只要来自人民之间的募款越多,我们就越不怕公视成为 政治的一个斗争的对象,所以我就成为了公视之友,所以也欢迎大家加入。 我其实刚刚也想提到 OTT 平台,当初一开始出来的时候,「公视+」有大力的推,然後马 上就遇到一个问题是,台湾人很爱用 iPhone,尤其是年轻人,马上就发现不能用。然後 帐号还一定要绑相关的东西,所以我上去过几次之後,就觉得太麻烦了。虽然它是一个很 好的平台,但那时候还没有 Giloo。那现在 Giloo 出来了,我就觉得「公视+」要小心了 。因为我觉得它们的相对非常地好用。然後如果是本身就有在看纪录片的人,我觉得那个 平台是很专心在做这件事情,他们还找网红去做宣传这样子。那讲到宣传,我就觉得公视 的宣传真的很可惜,因为像现在成为公视之友,但是唯一的资讯来源其实非常少。我觉得 除了每个月会有「公视之友」月刊,但是老实讲可能我们这一代的,或者是我们这边这里 的 TA,可能他们很少会去把里面的都看过。所以我觉得东西收到了,又有一点可惜。很 多的活动是在後面,还要用邮寄的方式,公视再送你免费两张票。对我们来讲,实在 太 LKK, LKK 已经够老了。 我觉得包含公视之友的网页就很难用,因为有时候要问事情或是要换礼物,要去查相关资 料,要先去记住你的公视之友的编码,这件事情我在网路上竟然是找不到的,我就一定得 要打电话去问。虽然客服非常用心,都会告诉我很详尽,我到底现在总共捐款多少钱、我 可以换多少礼物,可是我觉得那个公视之友的网页实在太难用了,也找不到我到底可以累 积多少、我要换你的礼物在哪里,然後相关的讯息。我觉得这一次很好,就是直接 发 mail 给我,我就看到有一个类似焦点团体的活动,所以我就决定一定要来参加。我觉 得这是公视在宣传上面,是我觉得会需要是加油的地方。 观众 陈小姐发言: 我觉得要给公视很大的掌声就是,我不是只是看你们家公视,我会看很多 BBC 还有不同 的频道,我觉得我们的公视越来越有像 BBC 的样子了。因为 BBC 它会有生态也会有戏剧 的频道,或是一些娱乐的频道。那从这些年公视的那个戏剧,我觉得很可惜的是,为什麽 在同一年里面会播那麽多好的电影、好的影片,然後金钟奖只能有一部得,那我就觉得实 在是太可惜了,为什麽不把它分散一下这样子? 再来就是,我会说公视越来越像 BBC 的走向,应该是公共电视它是一个公广集团,因为 BBC 它就是一个公广集团的一个概念,所以我觉得那是台湾民众的福气,也就更需要更 多的台湾民众来支持公共电视这样优质节目的制作平台。有一个节目叫做「台湾新眼界」 ,礼拜一,台语台的,也是你们家嘛。我觉得要给黄鹏仁大大的掌声,因为他礼拜一的那 个节目,去发现台湾一些默默耕耘的职人们,他所报导的那些很有别於它台的一些所谓的 行脚节目,那个完全是不一样的,让我们看到台湾有这样子的人,台湾有什麽地瓜酒,台 湾有专门做船的模型,在基隆那边的一个老师。後面 3 天的节目是不一样,我觉得他是 在试着看看那个礼拜一的收视率怎麽样,我觉得那个是一个很棒很好的一个方向,不论是 什麽年龄层的人去看那个节目,都是一个很好的节目,所以我们的公视会越来越走向可以 跟 BBC 匹敌的。 观众 戴先生发言: 讲到纪录片的长短这件事情,我觉得齐柏林导演的作品,然後到院线都可以票房那麽好, 我觉得台湾是有潜力的,所以我觉得那个长短真的是不同。而且我觉得,那个也包含拍片 的目标,如果只是想让社会大众知道、对这件事情好奇,然後你自己去找资料,我觉得那 也许 30 分钟就够;可是如果你是想要完整的讲述这件事情,那可能我觉得那个一个半小 时、120 分钟我觉得是都可以的,然後我很希望公视可以买《还能有猎人吗》这部纪录片 。 刘吉雄导演回应: 我觉得我好像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啦!因为我澎湖难民营的片子拍了 10 年,这 10年 期间,我也只有在大概 2015 年发表过一部纪录片,也是在公视的《宝岛夜船》,我就没 有发表其他作品啦。因为我澎湖的片子还没拍完,所以我也就没有跟其他後来出来的,这 些 OTT 里面像 Giloo,没有跟他们有交往、或谈过案子,所以我不知道要怎麽回答这个 问题。 《纪录观点》制作人 苏启祯回应: 「嫌货才是买货人」,这是真的。您刚刚有提到陈信聪,他是很辛苦喔,因为就是一柱擎 天,然後主持的整个形式、或者是整个议题,我觉得很累。因为他的《有话好说》,跟一 般其他的政论节目不一样,来宾都是专家型的,也就是不是班底,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所 以每天每个题材早上开制播会,然後常常会邀不到,或者是临时又被取消,所以非常辛苦 ,要凑到 3 个、4 个,尤其在疫情期间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信聪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资 深同仁,然後视野非常宽广、口才又好,他现在就坐在我後面。他後来就决定转型,我想 这也是一个趋势,我们必须说,也要让同仁可以休息一下。他在「我们的岛」这个大团队 的支援之下,去做 podcast,再去做「阿聪现煮时」这个数位的说故事,也做得有模有样 。当然就像你讲的,我也有时候觉得很可惜,因为到了那边反而只能够讲环境的议题。 然後张志雄是资深的国防记者,去主持《有话好说》,再加上最近,亡国感很重喔,所以 就是变成他的议题比较多是谈这一块。不过您的意见我会传达一下,环境正义这一块,还 有司法人权,这是公视谈但其他台不谈的。大概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得到,打开就可以想其 他人谈什麽话题,这一台应该是谈侯友宜喔,那一台应该是在谈什麽。所以我们都可以想 ,但是没有对错,这是他们的选择。公视有更多的责任要去付出,当然形式要更创新,这 是一个。 那刚刚这位好朋友您提到的,我想你是很认真看,因为公视之友有这麽年轻的朋友,要非 常感激。而且我在想你提到的,介面不够友善,我们就迎头赶上,希望「公视+」2.0 之 後让更多人看得到。也谢谢您们的肯定,我们的确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开机率是越来越 低的情势,台湾开机率最高的时候,大概就是疫情期间,3 级警戒的时候,那时候大概开 机率就会到了百分之十七、十八,那以两千两百万,四岁以上来看,就有这麽多人看。但 到了疫情过後,大家又松散了,而且现在因为平台真的太多了,所以真正看电视的人真的 没有那麽多。开机率越来越低,公视其实自己也有一个危机感,我想我们自己内部也都知 道,收视率的压力是很大。不是说我们要去拼广告,而是收视率也是影响力的指标。就像 网路,Youtube 也是可以很多人看,还有串流同步的话,我想电视还是最普遍、可以是最 大的交集,这部分我想我们会再努力一下。 台语台,鹏仁那个节目也是想方设法。因为职人节目这麽多,大家都要找特色,他是比较 晚进来,所以都是用棚内访谈,很辛苦,就是台语很好,来宾都很拼命地讲台语,讲不好 还是拼命讲,不轮转还是死命挤、死命挤。但是诚意到了、议题也把它讲出来了,这是一 个很重要的族群台。鹏仁本来就是台语跟创意非常好,所以他後来就转了一个弯,去做一 些深度的一些方式,也可以让更多人去触达。的确有效果,因为我看了「公视+」,他的 节目就是第一季有开始进来前 10 名排行了!就是说收看的这个部分,一步一脚印,这个 是有的。 在纪录片的部分,当然国外的片子也很好,就像你讲的,法国因为 ARTE 是大宗,它有很 多的视野,的确是有很多的代理商,所以有很多片子,制作人的选材也有关系。不过我想 我们更多元一点,本国的片子也许看起来技术面不全部那麽到位,但是总是要栽培。因为 如果都是国外的,那他们是发展很久、资金很多,然後是全世界挹注的市场。台湾就这麽 小,所以我们还是要很珍惜本国导演的创作。像李惠仁导演的《迈向权力之路》,去年底 就是上映之後,也几次重播,在「公视+」纪录片收看都是第一名,看的人还是最多。所 以从某个角度来讲,台湾人还满关心政治,然後也很关心本国的导演的创作。然後像有一 些话题性的,像李立劭导演《独舞者的乐章》得到金钟奖最佳导演奖,他拍他妈妈的部分 ,因为有一些话题,舞蹈界有人出来指正,有话题就会有更多人上来看。就像《纪录观点 》,下个礼拜要播出的临时换片子,也是觉得要给观众看到更即时性的东西。然後《主题 之夜》在下个月还是下下个月,有拍一连串的讲乌俄战争,特别是女性观点的,这个是值 得一看,因为他们一定又会变出很多的花样。我想我们就分进合击,给大家多一点好的菜 色,几位好朋友提到的问题,我们就把它记起来,希望下次来焦点对谈的时候就已经改善 了。谢谢。 观众 刘先生发言: 刚刚谈到生态纪录片,BBC 当然是很大一个。上礼拜二就是大卫爱丁堡的《王朝》刚结束 ,现在在播日本的影片。我看到有一些生态片结束後,会出现一个赞助商的画面,中国石 油。我觉得这件事情,其实是我们全家都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因为中国石油公司,就是破 坏了藻礁的那个祸首,但是它又出来赞助生态,说的那些话。我举个例子,英国大英博物 馆,只要他的展览是由英国石油公司赞助的话,民众是杯葛的,因为英国石油公司(BP )就是破坏环境很大的一个公司。所以这种知觉,民众的知觉,其实会因为公共电视所投 射出来的形象是这样子的话,又来了一个破坏环境的,让人感觉这是很冲突的。因为刚刚 听到关於生态片的讨论,最近它又出现了,所以这个补充一下,谢谢。 公视公服暨行销部经理 胡心平 非常感谢,请容我做一点小小的说明。BBC 每年的经费约为 2,000 亿台币,NHK 则是大 约 1,700 亿台币。至公共电视呢?我们自己的公共电视预算大约为 9 亿,整个集团下来 大约是 33 亿左右,包括了台语台、Taiwan Plus 等等。预算落差很大,所以我们长时间 一直需要捐款。 的确中国石油也是公视的捐款对象之一。当时就是希望它要有知觉:「您,破坏了这个环 境,就希望您,对这个环境要有所知觉。」所以,它就赞助了所谓的生态全纪录这个部分 。但,也不是替它讲话,就是希望它们对台湾的生态有更多关注。我们同时也希望它制作 一支创意环境生态的短片,希望能够做更多的投播。 最後,启祯有没有一些结论要跟朋友们呼吁一下?请常常看我们的纪录片。 《纪录观点》制作人 苏启祯回应: 不管有多少网路,其实永远都没有办法取代现场的观看、现场的交流,这是很重要的。今 天非常荣幸能够跟各位交流,也谢谢你们给予我们的意见、支持、批评和指教。我还是讲 一下,看纪录片确实不容易。要有心理准备,因为家里可能有小孩子在哭啊、或一下子事 情很多,要安静专心看完一部纪录片真是不容易。不过我想,一部好的纪录片是值得慢慢 品味的。要是这次没有看完,还可以等待下次重播,或者等「公视+」的上架。所以,请 给我们这个平台,免费的 VOD 平台,多多支持;继续给我们意见,我们再继续往前努力 。谢谢! 公视公服暨行销部经理 胡心平: 请给我们时间,让「公视+」能够修正更符合人性的使用。那我最後还是要请教一下导演 ,什麽时候可以看到你下一部作品? 刘吉雄导演回应: 我还在做电影版纪录片的後制啦。我电影版的纪录片有 3 部曲,分别叫做《金六刀》、 《例外之地》,还有《难民船》。那《金六刀》就是促使我做这个计画的短片,8 分钟, 已经在今年刚刚完成。纪录长片的例外之地,如果顺利的话,我希望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 完成,那这是第一部电影版的纪录片。第二部电影版的纪录片《难民船》可能还要再多两 年吧。因为 2025 年就是越战结束的 50 年,西贡的沦陷或说解放,是 1975 年的 4 月 30 号,所以我希望可以在 2025 年的 4 月,可以发表一部,或者是两部的纪录长片。 不过当然还需要去补访,还需要去补资金缺口,需要再去买资料画面授权,这些东西都还 要再可能一年多的时间慢慢把它处理完,希望可以如期完成,谢谢。 公视公服暨行销部经理 胡心平 我们也非常期待导演的作品,今天再次感谢大家来参与我们的活动,那麽明天是忙碌的星 期一,希望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来面对星期一的挑战。再次感谢大家! -- 为落实公共媒体之职责,公视举办「公视与您面对面」座谈活动广邀各地民众给予建议, 作为未来工作规画之参考。每一个建议及指教,座谈会结束後,都会汇整重点,并交由相 关单位研究讨论,并不定期针对座谈议题相关进度更新与大众分享。 为落实不同族群数位近用的权益,善尽公共媒体之责,公视将持续改进「公视+」平台。 以下讯息分享: 为有效增加「公视+」的服务范围,建议加速改善於不同作业系统的相容性,并同时 上架 Android 及 IOS 平台,且让使用介面更直观好用。 首先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这十年来,以 Netflix 为首的国际 OTT 平台进入台湾,加 上本地商业 OTT 产品陆续上市,诸多市场变化,也逐渐改变了台湾民众的收视行为,所 以也更能明白「公视+」对台湾本地产制内容的重要性。因此,今年度启动「公视+」平 台服务整体优化,分为两部分:网站版部分,将在 7 月 24 日上架。届时旧版「公视+ 」(包括网站版,手机 app版)将全面下架。 新版「公视+」APP 的部分,将於 2024 年第一季推出。Android 与 IOS 双平台都将 上架。新版与旧版最大不同,是使用流程更加简单与直观,有投放功能以便於大萤幕 观看,同时也提高了资安门槛,更加重视使用者的个资与隐私权。 为扩大服务观众,TV app 也在我们的开发日程上,该项产品预计将在 2024 年底推出, 以满足在客厅使用大尺寸萤幕播放场景的需求。 「公视+」的全系列产品 roadmap,包括:从 web 网页版本, 行动装置 App,一直 到 TV app ,预计 2024 年底,完成全面上架。 「公视+」的产品与服务,不只让台湾团队制作的优质内容,在 OTT 市场不缺席;并 追求在内容技术与数位技术面,能更好的服务视听大众;减少挑片看片的「选择困难 症」,并提升民众的观看体验且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俱进;也藉着内容的放送,积极参 与并共创台湾本土文化价值,以此回应社会大众的期待。 期许除了数位转型的价值主张外,也跟公广集团的使命与愿景结合,最终让「公视 +」成为国人最常用的本土 OTT 平台。 --
QR Code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36.232.20.246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pts/M.1691475105.A.59F.html ※ 编辑: sodabubble (36.232.20.246 台湾), 08/08/2023 14:12:32
1F:推 bigbowl: 感谢 08/10 01:45







like.gif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文章
icon.png[问题/行为] 猫晚上进房间会不会有憋尿问题
icon.pngRe: [闲聊] 选了错误的女孩成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张
icon.png[心得] EMS高领长版毛衣.墨小楼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龙隔热纸GE55+33+22
icon.png[问题] 清洗洗衣机
icon.png[寻物] 窗台下的空间
icon.png[闲聊] 双极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车]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门
icon.png[讨论] 能从照片感受到摄影者心情吗
icon.png[狂贺] 贺贺贺贺 贺!岛村卯月!总选举NO.1
icon.png[难过] 羡慕白皮肤的女生
icon.png阅读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问题] SBK S1安装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旧woo100绝版开箱!!
icon.pngRe: [无言] 关於小包卫生纸
icon.png[开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简单测试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执行者16PT
icon.png[售车]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战33 LV10 狮子座pt solo
icon.png[闲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购教学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产版官方照无预警流出
icon.png[售车] Golf 4 2.0 银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篮汽座(有底座)2000元诚可议
icon.png[问题] 请问补牙材质掉了还能再补吗?(台中半年内
icon.png[问题] 44th 单曲 生写竟然都给重复的啊啊!
icon.png[心得] 华南红卡/icash 核卡
icon.png[问题] 拔牙矫正这样正常吗
icon.png[赠送] 老莫高业 初业 102年版
icon.png[情报] 三大行动支付 本季掀战火
icon.png[宝宝] 博客来Amos水蜡笔5/1特价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鲜人一些面试分享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麒麟25PT
icon.pngRe: [闲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创漫画翻译
icon.pngRe: [闲聊] OGN中场影片:失踪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问题] 台湾大哥大4G讯号差
icon.png[出售] [全国]全新千寻侘草LED灯, 水草

请输入看板名称,例如:Soft_Job站内搜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