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iayimayor (梦已经振动奋斗毋通放)
看板politics
标题[好文] 开罗宣言的现在进行式
时间Mon Nov 18 07:09:31 2013
文章出处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111800377.html
开罗宣言的现在进行式
2013-11-18 中国时报 【林泉忠】
70年前的今天,即1943年11月18日,蒋介石以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身分偕蒋夫人宋
美龄暨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等一行登上由重庆起飞的专机奔赴埃及首都开罗,出
席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及英国首相丘吉尔约定的三国高峰会(右图,本报资料照片),揭开
了左右战後秩序的历史性会议的序幕。
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之意义,除涉及战後台湾地位争议部分外,在过去相当长
一段时间乏人问津,然近年来却在两岸「突然」受到高度关注。
究其背景,其一,因近年钓鱼台领土纷争加剧,两岸政府在强化对钓鱼台主权之主
张时,不约而同地引用《开罗宣言》之行文,强调「作为台湾之附属岛屿,应於战後连同
台湾与澎湖归还中国」,以作为国际法之依据;而近期大陆更进一步推展新一波的论述:
「日本占据钓鱼台是破坏《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所确立的战後世界秩序」。
其二,马英九总统强调开罗会议确定了战後中华民国与台湾之关系,从而否定争论
不休的「台湾地位未定论」。马总统一方面采用直接的表述,指出「《开罗宣言》说明台
湾是怎麽回来的」;另一方面又尝试将开罗宣言与1952年的《中日和约》连接,透过时空
的重置联系,从而力主「中华民国与日本於台北宾馆签署的《中日和约》确定了台湾归中
华民国」,因为「 《中日和约》履行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之精神」。
其三,过去大陆因意识形态使然,长期对开罗会议消极以对,不过近年来掀起的「
民国热」与对国民党於抗战之贡献的重新评价,也使大陆学术界获得再认识开罗会议之意
义与讨论研究的新环境。
开罗会议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奠定战後世界秩序的基础。笔者以为有关《开罗宣
言》的研究是目前两岸包括抗战史部分在内争议较少,且值得共同深化研究的课题。对中
华民国或1949年後的两岸政府而言,其历史与现实之意义涵盖3个层面。
意义之一,是开罗会议加速了中国抗战的胜利与日本之战败,并确立战争结束後的
中日定位,即一方为战胜国,另一方为战败国。1941年底美日开战,鼓舞了中国抗战的士
气,蒋委员长也对开罗会议内商议的对日作战合作充满期待。
开罗会议最重要一个议题是商讨对日作战,而会议的3国军事代表也达成相关合作
共识,对其後中国在战区进一步扭转战局,最後取得抗战胜利带来直接影响。同时,开罗
会议之所以邀请中国最高领袖出席,也是对中国在战後亚洲扮演领导地位的期许。另一方
面,会议达成对战後日本的处置包括非军事化的共识,也导致日本在战後长期处在一个「
非正常国家」状态,延续至今。
开罗会议所确立的战後世界秩序对中华民国的第二层意义,是确定中国跻身「世界
四强」。开罗会议前1个月,莫斯科四国宣言发表,中国四强地位雏形确立。该地位在开
罗会议得到美英进一步确认,对中华民国在战後与主要战胜国共同创立联合国,并顺理成
章地成为安理会成员国带来直接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於1971年取代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
位,就是承接中华民国的五强地位。
开罗会议影响至今的第三层意义,是决定或影响了战後中国对相关领土的处置权。
此内容涵盖几部分,其一是收复失地,包括东北四省、辽东半岛、旅顺大连、台湾澎湖、
西沙南沙等;其二,会议宣言成为中华民国主张对钓鱼台列屿声索权之依据;其三,拥有
对琉球归属之异议权。中华民国根据开罗会议期间的讨论、对会议宣言与《波茨坦公告》
的理解,至今仍主张「琉球群岛之未来地位,应由主要同盟国予以决定」。
诚如70年前罗斯福於开罗会议致开幕辞中所言,「此会乃历史性之会议…,所获取
之果实,将不仅及於最近之将来,且将垂於此後之若干世代」,开罗会议及宣言对战後东
亚乃至世界秩序之影响并非过去式,而是现在进行式。(作者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9.80.12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