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inshop (男人的背影)
看板politics
标题[情报] 五一八游行用大脚印走出新游行时代(老文章)
时间Thu Feb 12 03:26:45 2004
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533/article046.html
特别报导
五一八游行用大脚印走出新游行时代
文/陈建勳
对於任何一位多年观察台湾街头运动发展的人而言,一九九七
年五月十八日的下午,只要站在台北市仁爱路旁的一个定点,
把「五一八」大游行的队伍从头到尾看过一遍,都会有着极为
不同的体会。
台湾游行史进入新时代
而在当天傍晚,成束的绿色雷射光,从距离总统府约五百公尺
的景福门下,射向空中,完全超越层层宪兵与镇暴警力的阻隔
,霎时间在总统府的主体建筑上,清楚呈现出一个绿光映射出
来的大脚印,随後,「认错」两个字也上了总统府,群众情绪
就已经沸腾到极点,而台湾的游行历史,也同时真正进入一个
新的时代。
事实上,有了才在两周前进行过的「五○四」大游行的工作经
验,「五一八」的整体运作,在同一批主办人员的主导下就更
为成熟。这一场大游行当中,至少因为以下的几点不同,让游
行本身有了生命,显得更为特别。
──游行中的语言,不再成为民众之间的无形界线。主办单位
的指挥以台语、北京话交叉运用,发表宣言时再加上客语、原
住民语,共四种语言混合着将宣言念完。当游行队伍在总统府
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上静坐,游行指挥车上的发言,以北京话为
主时,现场曾有分别来自台建组织及新党的部分群众,叫嚣抗
议着「讲台语!讲台语!」,或是「为什麽要说中华民国的『
国语』是「『北京话』?」,然而,这类民众都在现场,被其
他更多的群众,以嘘声或是规劝,让他们不得不安静下来。
──游行中的「去阶级化」。仅仅从游行参与者的穿着打扮上
,就可以看出,穿着名牌休闲衫的社会中、上层阶级,与普通
衣着的中、低阶级,在这一次大游行中,都站到了同一阵线上
。年轻人里,牛仔裤、凉鞋的传统学运装扮,与染发、劲装的
「帅哥酷妹」们,也一起出现在游行行列之中。
──街头运动中的「冲组」、激进分子,被排挤到运动的边缘
。这些街头上的熟面孔,或者站在游行队伍的旁边冷眼观看,
或者在民众静坐抗议、游行结束撤离时,以说说风凉话或「讦
谯」咒骂的方式,表达不满,他们不再站到与警察直接接触的
第一线,成为主体。最具体的例子是,当天游行结束,人群渐
散时,一辆「国家改革联盟」的宣传车不愿撤走,被警方强制
登车驱离,对车上人员以警棍又捅又打,但事後并没有太多人
注意到这件事,发生在「游行边缘人」身上的事,就又被游行
给「边缘化」。
──游行活动中增加了更多的创意。最被注意到的当然是这一
次的雷射特效,它的创意就足以在世界的街头运动历史上,写
下一笔,另外,像以粉笔画下自己的身形、足印,喊口号时以
集体跺脚来「震动大地」,震动权力高层,也是游行当中的新
点子。如果扣除掉活动的部分,而从更细微的地方观察,即使
是游行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时整体的动线规划、沿途麦克风位置
的架设安排,都有了新思考在其中。
游行抗争文化渐次转变
从「五○四」到「五一八」,这两场大游行的特别性,若放在
整个台湾解严後的街头抗争历史上,就更为明显。根据警政署
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自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六年的十年之间
,政治性游行就占了社会性游行的三.七倍,一九九四年由於
省市长大选,更是集会游行在这十年内的巅峰年,一年内高达
一万一千二百九十四件,可见台湾过去的十年街头游行,几乎
都是政治。
在那十年之中,除了看到的大多是冲、撞、流血、水柱、镇暴
警察、蛇笼铁丝网………之外,游行抗争的文化也慢慢在转变
。一九八八年的「五二○」农运,由群众游行而引发暗夜里警
民的街头巷战;一九八九年的「九二八」,「无壳蜗牛」夜宿
忠孝东路,除了特别的社会意义之外,也在当时一片惨烈的政
治抗争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街头创意;一九九○年的「五二
○」,第一颗汽油弹掷进了「反郝」大游行;一直到一九九二
年的「四一九」,民进党发动群众占据台北火车站,「要求总
统民选」的这一场街头抗争结束後,狂飙式的街头游行,才算
告一段落。
「四一九」以後,大型、政治性的群众游行愈发不易动员,像
「一中一台」游行,参与人数就减少许多,但是单一的新议题
,开始由个别的改革团体发动,其间,像一九九四年的「四一
○教育改革」、一九九五年的「女人连线」等,都是比较为人
所熟知的几场游行。而在这些社运团体所主办的游行当中,也
透过道具(如教改的人偶、「联考窄门」)、口号(如女人的
「只要性高潮,不要性骚扰」)等等,增加了这些游行在非政
治领域里的创意性。
而新党在一九九四年底,因为配合赵少康的市长选举造势,所
曾经在台北市发起过,号称十万人的「新党大游行」。游行後
,大量中产阶级走上街头,以及所谓「新秩序」的现象,即使
有着许多不同的批评与辩论,但也在後来被新党及其支持群众
大肆标榜。
五一八游行民怨总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那一次的新党游行,纯粹为政党造势而来
,但是光从参与的人数、阶级、及族群来看,它在台湾的游行
史上,就有其一定的意义。而且它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改变了许
多人的政治参与态度,一直到最近的「五○四」、「五一八」
,新党群众的内部动员时,都还在强调要「表现新秩序的精神
给其他团体看」。因此,敲着军队行进节奏的新党鼓队,也就
在强调「爱与非暴力」原则的民间大游行中,展现其「新秩序
」。
街头抗争游行在台湾的历史发展,其实就正是「五○四」、「
五一八」两次大游行的经验累积。在这两场以「社会安全」、
「免於恐惧的自由」为主题的游行中,当政党之间暂时放下各
自的鲜明旗帜时,力量就得以聚合,包括人数、参与阶级、诉
求方式、创意等等,就能得到发挥。
不过,也因为社会力的大量动员,在「五一八」游行当中,也
可以发现台湾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民怨,仍是多得数不清。
「亲子大队」里,大家关心着妇女及儿童的人身安全;「学生
大队」里,学生除了原来的主题,也关心修宪、政治局势;「
社会公益团体大队」里,女权、动物保育、司法改革、劳工问
题、老兵安辅、残障………;「政治团体大队」里,「国民党
要改革」、「新党加油!」、「中国一定强!」、「台湾要建
国,建国救台湾!」、「反中国并吞」等标语、口号,此起彼
落。整个游行,是台湾群体民怨累积至今的总体现。
後现代思维注入街头运动
然而,从示威游行在全世界发展上的趋势来看,除了传统性的
议题如阶级斗争、种族压迫等等,还会以传统的惨烈抗争方式
进行外,新的议题与论述,就已经走向「新社会运动」的方式
。这类的运动,诉求大多具有立即性,实际的企划及执行者,
有着丰富的街头运动经验,他/她们带有一种街头玩家的性格
,是一群「符号型的游击队」。而後现代的思维,充分展现在
运动之中,并且透过这样的思考与方法,达到抗争目的。
所以,「五○四」、「五一八」,甚至於未来可能的「五二四
」,它们已经标举了台湾一个「新游行时代」的到来,在这个
时代里,抗争、游行会更进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成为现代
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虽然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多如牛毛,但是
游行活动的创意也会绵绵不绝──即使执政者仍然置之不理…
……。丗
新新闻
533
--
超难排版的(/‵Д′)/~ ╧╧
--
耍呆中
生人回避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84.26.144
※ 编辑: ginshop 来自: 218.184.26.144 (02/12 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