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看板museum
标题[新闻] 疑点重重的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特展「倜傥笔
时间Tue Jul 30 11:52:08 2024
疑点重重的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特展「倜傥笔墨」:我们看到了什麽?
https://artouch.com/art-news/content-149810.html
近期,位於南投市的国史馆台湾文献馆正展出「倜傥笔墨·大师与大师的内心世界」特展
(以下简称「倜傥笔墨」展)。据开幕时若干媒体报导,这一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展览,一
次性聚集常玉、林风眠、张大千、齐白石、吴冠中、徐悲鸿、潘玉良等近现代华人艺术大
师作品、明末清初名家书画、乃至众多媲美故宫典藏的「清宫廷珍藏」,可谓难得一见。
但实际走访现场,却发现展览中包含有大量争议作品。而至七月下旬,特展页面上已不见
展览详细介绍,仅余基本资讯。7月29日上午,馆方进一步於官方脸书粉丝页公告,该特
展於7月30日起「因故暂停开放」。
据目前仍公开的官方资料,该特展为外部机构向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特展室申请承租之展览
,由「美台古文物艺术及创新科技研究发展交流协会和佛光山人间福报主办、海峡两岸古
文物研究发展协会和御丞玺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协办」,7月6日至8月4日於该馆文物大楼一
楼和三楼两间特展室展出。
「倜傥笔墨」所展作品的几大疑点
「倜傥笔墨」於一楼展间主要陈列20世纪之「华人艺术名家作品」,三楼则主要展示「明
末清初至近现代书画、清宫廷珍藏田黄印钮、摆件和印章、精品瓷器、髹漆木雕盒和海南
野生沉香摆件」等书画和文物。无论展览的哪一个角落,皆是疑点重重。
疑点之一,是出现前所未闻的名家作品。疑点之二,是展览中出现不少与公立机构典藏或
私人收藏之作品高度雷同的展品,而这些展品与公开资料所显示的,有图像、尺寸、画风
、构图、笔法、落款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展览入口处即摆放一件名为「裸女群欢」的七裸女油画,作品说明上注明为「常玉少见的
裸女站姿画」,收藏者为「协会成员殷光慧女士」。据立青文教基金会经常玉家属授权而
设的常玉线上资料库,常玉毕生共创作56幅油画裸女作,而从单幅作品的裸女人数上看,
则以2019年於佳士得香港上拍的《五裸女》为最多。令人惊异的是,2019年在佳士得香港
现当代艺术夜场以3亿398万5千港元成交的《五裸女》,竟也出现在这次「倜傥笔墨」特
展中,惟尺寸、笔触、色彩、画面细节等均有极大不同,裸女形象模糊不清、无甚个性,
地毯上的花纹、女子脚边慵懒的小动物都细节全无,对比公开资料中《五裸女》精准有力
的线条与造型、饱满的色彩,落差明显。
除入口处常玉前所未闻的「七裸女」之作令人惊讶之外,一件藏於史博馆、正在当期夏季
特展中展出的铭黄色调《荷花》(立青文教基金会常玉线上资料库中登记题为《荷塘》,
1950至1960年代),在这次特展中甚至变成了绿色,标注作品名为「夏日荷花」、创作年
份为「1935-1942年」。
现场展出的几乎每位大师都有「难得一见」的作品出现。以一幅有明显争议的张大千自画
像为例,该作与广为人知的上百幅张大千自画像作品风格上明显不同,且标注的1970至
1980年代已是大师晚年,眼疾所扰之下,这一时期的自画像用笔写意;此次展出的这件,
疑似以张大千晚年照片为本而制成。
除出现从未发现过的画作内容外,画面内容与作品标题相同的作品,在媒材上与公开资料
有明显出入的,也是一大疑点。以吴冠中1979年的《乐山大佛》为例,这件水墨设色之作
为新加坡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所典藏;而「倜傥笔墨」则展出了
一件几乎一模一样的油画作品(标注1970年代所作),细看之下造型潦草、细节缺失。现
场展出的多件吴冠中作品都有画面细节、媒材、年份上的疑虑,以中华艺术宫(原上海美
术馆)典藏的吴冠中纸本水墨《阿尔泰山村》(1986)为例,「倜傥笔墨」展主办方在其
展出的作品说明中这样阐述其来历:「上海美术馆藏有1986年吴冠中先生的阿尔泰山村写
生画作,相较之下此幅线条、点有经过更精心布局,是吴冠中先生写生之後再重新创作的
精品。」针对这一点,尚无从查得史实佐证。
出现在这次特展中的常玉作品《万物静观皆自得》、《菊》(立青基金会的常玉资料中登
录名为「金菊与蝶」)、《盆栽》、《荷花》与《双人像》为国立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
「史博馆」)馆藏。其中《菊》已於2015年透过文资审议而列为「重要古物」,
根据〈文
物资产保存法〉第106条,可针对「再复制公有古物,违反第七十一条第一项规定,未经
原保管机关(构)核准者」处以罚锾。
位於三楼特展室中,标名作「冷枚」的共有一套形制相同之立轴五幅〈居士〉、〈闲士〉
、〈雅士〉、〈谋士〉、〈君子〉,画面构图可见於北京故宫藏《胤禛行乐图册》16开其
中之〈看云观山〉、〈水畔闲坐〉、〈采菊东篱〉、〈停舟待月〉、〈披风松下〉。冷枚
,清代宫廷画家,善丹青人物画,北京故宫、台北故宫都有着精彩典藏,一查询即可知高
下。
除书画,器物展品资讯亦可见明显谬误,既高举公益、教育之名,功课就应该做得更好,
才能避免传递错误资讯,贻笑大方。以瓷器为例,其命名依序有着工艺技法、图案纹饰、
器型,以展中品名「清乾隆中期粉青釉轧道七海水云龙戏珠梅瓶」为例。在此瓶中未看到
「轧道」此工艺技法,该技法乃清代瓷器上新出现,清代乾隆朝珐琅彩瓷上较为流行,以
铁锥於色地(胭脂红、黄、蓝地等)上划出蔓草纹等规矩有序之纹样,於文献上称为「锦
上添花」,以此检索台北故宫器物典藏系统即可查阅诸多标准件。然而,此瓶似曾相识,
似是以佳士得香港2022年秋拍清乾隆〈粉青釉雕海水龙纹梅瓶〉为本。佳士得香港此瓶,
釉色清澈莹润,工艺精湛,浮雕中富层次,变化细致,且纹饰历历分明,毫无「贼光」。
以上的「似曾相识」,不仅令人忆起,曾逛过古董店,店主拿着每年度典藏出版的《文物
大典》,指着某某拍卖公司拍出多少高价作品,现在店里也有,只要多少钱的江湖故事。
真伪监识有着一定的专业难度,并未有机构可以完全保证。此前,国立故宫博物院书画处
、器物处有着民众「谘询」的社会服务,清楚写明:「本院不负法定文物监定业务」、「
以口述方式提供藏品相关资讯,惟不开具书面证明文件,亦不得引用提供资讯,作为利益
交易之用。」此便民服务,也曾传过被坊间有心人士运用,称「这件作品故宫看过」之种
种话术。
品名是对於物件本身的首要诠释认知。若对於属於作者的该风格,但无法保证即会标注为
「(款)」,也成为是否诈欺之举证,前阵子台北地方检察署司法案例判决可供诸位参考
。孙永光、庄增福仿造杜忠诰及李毂摩书法作品,并於line群组以竞标方式拍卖获利。杜
忠诰及李毂摩得知作品被伪造後提告,买家亦提告诈欺。在诈欺部分,检察官认为因於网
路贩卖,
有注明作品是「款」,且交代不保证真假、贩售的价钱与真品有落差,故不起诉
。此外,即便是国际拍卖公司亦有着「不保真」原则。
如上所述,「倜傥笔墨」展在展品内容上即可见众多争议之处,族繁不及备载。而另一疑
点则在於,展出作品依其创作者艺术史定位应价值不菲,现场却无相匹配之安保措施和环
境温控,仅见一楼展间外的两名保全、展间内一至两位顾展人员,三楼展间需有主办方人
员在场才可开放。
公立博物馆机构租借场地性质的特展,如何审核?
具有如此争议的特展得以顺利进入国史馆台湾文献馆?根据馆方7月18日声明,「该展
2023年9月申请场地租借,完全依照台湾文献馆租借场地规定办理」,而台湾文献馆「仅
租借场地收取租金」。从台湾文献馆官方网站的「特展回顾」栏可见,由美台古文物艺术
及创新科技研究发展交流协会在国史馆台湾文献馆主办的特展,此前就至少有一档「南无
盛世.龙天护佑」(展期2023年11月18日至12月17日),据称,展出「唐、宋、明、清至
近现代的佛教文物,有石窟佛像、佛首、木雕、铜鎏金法像、明朝壁画和张大千佛像画作
等精品,搭配唐三彩及宫廷龙纹瓷器等」。
根据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特展室租借规范,申请方须提供申请表、计画书、展品清册。根据
〈特展室使用规定〉,特展「应具备历史文化或教育推广意义,并符合本馆营运目标,及
不涉商业、宗教或政治等行为」,也规定「展品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涉及侵权等情事」。
本次「倜傥笔墨」展期中也恰逢国史馆台湾文献馆新旧馆长交接,展览於前馆长张鸿铭任
内通过并开展,现任馆长黄宏森於7月16日上任。7月底馆方针对民间质疑,也於7月28日
在其官方脸书专页发表声明,针对特展审查机制表示:「为严谨慎重,本馆业已重新研拟
特展室申请使用规范,建立完备审查机制,未来申请展将依审查机制,召开审查会议,邀
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审查,通过後始可借用场地展出,避免类似案件再发生。」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为负责台湾省文献史料的专业机构,视觉艺术史、文物史则显然不在其
脉络范围内。这次特展争议凸显了两方面问题:一是有专业脉络的公立机构对於自身定位
是否需要更明确,特展虽透过委外、徵件或租借场地办理,理应不与其自身定位相去太远
;二是,即便是可对外租借场地举办特展的公立机构,在其展场租借规范、审核制度上应
更加完善,避免包含有大规模争议内容的展览及展品进入公立机构,同时,其审核机制应
更公开透明。以国立中正纪念堂为例,其「展览审议会设置要点」便公开可查,其中包含
对於审议会委员组成及任期、会议期程、回避原则等有明确规范。
而在回查过往资料发现,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在过去曾对特展申请有较为严格的规范,根据
〈96年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展览作业须知〉,其中「申请展」部分,不仅申请资格限定在「
国内外机关、团体及个人曾在县市层级以上之展览场所展出者」,也对审议委员会组成有
明确规范:「本馆邀请学者专家组成展览审议委员会,置召集人一人,由馆长兼任,审议
委员五至七人,由本馆遴聘之,但馆外专家学者应占三分之一以上。」近年来国史馆台湾
文献馆放松特展审核标准的原因,尚有待厘清。
截至发稿时为止,我们尚未得知国史馆台湾文献馆针对「倜傥笔墨·大师与大师的内心世
界」特展的後续处理,以及针对特展室申请审查机制的具体完善措施。包括立法委员吴思
瑶办公室及相关艺文界人士已与馆方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後续发展。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220.128.156.69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museum/M.1722311531.A.CE3.html
1F:推 nocamera: 推推 好扯 关注後续展方回应 08/01 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