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lurrr (ss)
看板movie
标题[微好雷] 《惧裂》The Substance
时间Sun Nov 3 17:07:42 2024
已经很多讨论资讯不再赘述。
很多艺文朋友推,但自己说真的没很喜欢。大概就如同电影迂回剧情,在觉得无聊时,喔
,又出现好像有些新意,然後又开始无聊,最後则是B级片,OK好喔。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https://reurl.cc/adOpYY (发表在方格子的原文含图片)
《惧裂》以黛咪摩尔的演员生命史建构电影的方式并不陌生,想到墨西哥三杰Alejandro
G. Inarritu的《鸟人》,但相对似乎深刻多了,即使是音画的实验性处理令人想到十年
前的录像艺术感,如Laure Prouvost(注1),同时联想到导演的年龄会在自己作品翻玩
的年轻时看的电影经典。那麽是不是作者小时候印象中黛咪摩尔演艺生涯日正当中,并且
跟布鲁斯威利的婚姻也是轰动一时,成了後来时间伤逝的创作契机。
於是抱着某种怀旧感,《惧裂》结合当前生物科技殖株(Cloning)的背景,剧本自我繁
殖的时间设定确实是有趣的,本来会想说英文片名Substance是物质在哪里?分明很心灵
(女主角意志),但仔细想想确实以肉身汰旧换新的设定带出的时间感,面对媚俗现世不
断纷扰变化,人类肉身物质存在的当下即刻,剧本很巧妙地不以统一的意志来涵盖年轻的
复制自我,而是年轻的复制自我有自己的想法,想当然或许也是可以推测是主角年轻时想
红的野心,进而变成「啃老族」。
想想整套自我复制的逻辑,不就是黑格尔+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史观吗?不也正是,从人
的意识中如何面对外界变化,在对立/统一,如电影中黄色粘土的两颗与一颗,自身正反
的辩证之中。以否定的否定(正反不断相互推翻),甚至剧情的框架就是否定(往往是嘲
讽感 )来获得观众「肯定」电影自身,故事得以不断推动运行。(注2)
即使《惧裂》在音画形式实验,大量广角、类VR的身体感沉浸式体验,与似曾相似场景的
致敬(《鬼店》的透视地毯、《2001太空漫游》的白色房间与配乐等等)构成的寓言形式
,表面上对於「现世」影视产业父权、消费慾望的嘲讽,同时末段的B级片走向看到一种
对影像史的怀旧感,大量的血浆喷洒观众,想到《新空房禁地》的血腥除草机。
依旧会想到被低估的大卫柯能堡的《未来犯罪》(注3),用着惊骇群众的抽象肉块,给
出对於肉身未来的哲思,相对《惧裂》给不出什麽新意的「历史终结」:人类命运不断被
灰烬、掩埋,前人牺牲的血肉被清洗消失,於是亮点是剧本末段绽放着一丝以「错误美学
」演译着堪称最不黑格尔的尼采时刻:杀死自身的未来,同时也是过去,得以求生。藉此
已经不知经历多少迂回转折的剧本,铺陈着最後异形肉块的降生。
於是发现电影花了一大番功夫只是证实这(我们早已习惯的)後现代时刻?
(注1)
如同2014台北双年展的参展的法国艺术家Laure Prouvost 擅长抽象感受性音画造型性录
像,同时2012 英国透纳奖Elizabeth Price也会用广告影片的字卡特效,这类影像声音编
排的有其时代性特徵。
(注2)
如此藉由否定他者(物)的自我肯定,形上学式的意义确定,一如电影形式上赋予符号的
确定性容易让观众入戏,却变得有点无聊。
详见个人读尼采《道德的系谱》笔记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24/01/nietzsche.html
(注3)
详见笔者《未来犯罪》一文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23/01/crimes-of-future.html
--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
拉特饭 - 以商业力量进入独立市场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36.231.20.61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movie/M.1730624867.A.39C.html
1F:推 muching : 推 11/03 19:40
2F:嘘 immelo : 就是吵杂版的恶灵古堡 比恶灵古堡还烂 11/09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