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hatdef (事物的核心)
看板movie
标题Re: 电影黑鹰计画
时间Thu Aug 17 21:52:20 2006
※ [本文转录自 Military 看板]
作者: whatdef (事物的核心) 看板: Military
标题: Re: 电影黑鹰计画
时间: Thu Aug 17 21:51:51 2006
完全战争电影《黑鹰计画》 作者 :电影痴
原着网址:maillist.to/su41 ( 本站经作者同意并授权全文转贴,特此致谢。)
最近电影痴有个小小的困扰,一来工作忙碌,二来电影看多没能及时把它写下
,靠笔记和影像记忆写下若许的电影心得,有些难,下笔不似以前──如行云流水(或该
说思绪快得不假思索咧)。Any way,《黑鹰计画》(Black Hawk Down)这部战争电影,倒
是有不少地方可以讨论的。
一反一般战争电影的公式,这是一部没有主角,没有英雄的战争片,更没有所谓战争电影
的反战意识,但透过三角洲部队的对白里,倒透露出不同的讯息──为何加入军队?不是
因为喜欢杀戮,更非为了荣誉动章,而是为了弟兄们。当你在枪林弹雨中求生存时,眼见
自己的同袍受苦受难,什麽政客、什麽政治
,全抛在脑後。
战争,对正在场上打仗的军人来说,《黑鹰计画》为它下了个注脚;战争的意义,之於沙
戮战场中冒生死的人,求生存,与同袍共同达成使命 (或说活命更为贴切) 所迸发的光与
热,也许小得微不足道,但足以支持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到沙场上为自己的弟兄效命
,原因无他,也许是那位弟兄曾救了自己一命,也许自己的命是弟兄帮自己扛回来的,下
次也要努力回报那些弟兄,更甚而者
,不忍心看到年轻经验不足的弟兄,因一股热血傻傻的送了命。所以,不断不断的回到沙
场上冲锋陷阵……
1993年索马利亚闹饥荒,全球物资救济,但所有的救济物资全部被当地军队接收,他们以
坚壁清野政策,使民兵在无救援物资的状况下,无力作战;这在战略运用上,是残忍且成
功的策略,二次大战,德军长趋直入苏俄,俄国也以坚壁清野的策略,使德军不得不拉长
补给线,在缺乏补给物资的情况下,苏俄艰辛的打赢了这场战争。而联军和美国,为了确
保物资可以送抵无辜的饥民手上
,派军护送物资,虽然联军坚守着不交战法则,但看到空投的物资终究还是落入军队手中
,那种滋味,真是五味杂陈,特别如果你是那驾驶黑鹰直昇机的军人,明知自己手中掌握
着武器,却什麽也不能做。
孰可忍孰不可忍,「擒贼先擒王」美军计画了一宗挟持计画,对方藏身之所,以出其不意
的突击行动,挟持首脑,索马利亚军队便犹如散沙,不战而败。但事实果如他们想的容易
吗?犹如同行的同事所言:他们如此贸然行动,只会害了自己的弟兄。
所谓的「艾琳任务」在自信满满的美国军方皆认为,不过是半个小时的野餐罢了,夜视镜
没带,水壶也没多装,地面悍马车队、三角洲部队与天上黑鹰直昇机顺利抵达索马利亚首
都,直入中心,等待信号一举攻入
……
意外,其实从准备工作便开始,先是来了刚从学校毕业的毛头小子(欧兰度布伦饰),再
是机枪手出意外,临时由後勤文书格林 ( 伊旺麦奎格饰 ) 递补,而
他也是一名从未上过战场的文抄工(但煮了一手好咖啡,即使在战地客难的情况,他也能
变出一壶风味绝佳的咖啡);再者,出发前,将军(山姆谢普饰)前来关切、问候,这可
是从未有过的……在在预言此次任务的不寻常……
凸鎚,就从毛头小子意外从黑鹰61号摔落地面受重伤後开。所谓的突击任务,就必须流畅
且分秒必争,一个人受了伤,为了搭救,联络悍马车队载他上车…
…诸多程序,牵一发而动千军,看得人都替他们着急,想着怎麽有这麽笨的菜鸟!
全片在所有观众为陷在敌阵中,而那个首都根本就是个军火库,是军火交易重镇,所有居
民从老到小全部都会使用武器,真不晓得美军是过於托大,或是因为他们未向美方购武,
便以为他们不会有地对空飞弹,所以……黑鹰61号被击落了,而「艾琳任务」从挟持人质
任务演变成营救弟兄的任务,但悍马车队和三角洲部队距黑鹰61号击落的地点,都有一段
距离,透过指挥中心的卫星观察
,指派最近的一组人马过去。可是这小组犹如以一挡百,彷如穿过全副武装的人墙,唯有
靠地物掩避,才可能打出一条路来……
不论是地面部队,还是指挥中心,他们面临的是生死交关的危机处理,何任一个决定,都
是人命的生与死。
而空中的补给和观察飞行机队──黑鹰小组,更是另种折磨,他们清楚的看到弟兄被困,
在地面部队赶不及的情况下,武装民兵蜂涌而至,清楚的空中画面
,观众看到黑鹰小组眼见的情况,他们知道唯有空中救援是最快的,黑鹰64号加人战局,
不幸的是,当他们从直昇机上放下人员的过程中,Black Hawk 64 down!
连续两架黑鹰被击落,站在指挥官的角色,当然不愿再丧失任何一架昂贵的武器和人员,
为了救援作为不必要的牺牲;当黑鹰62号一再申援时黑鹰64号营救任务时,将军只好一再
确认他们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什麽,於是二人前往黑鹰64号击落处,找到受伤的飞行员一名
,当他们面对几百名的气愤暴民与枪林弹雨
,飞行员问:「後援部队什麽时候到。」回答:「我们就是。」也就是说,他们二人是抱
着必死的决心与他同甘共苦,一旦弹尽,也就是死期。
「That is what you do now will make you different.」( 你现在所做的将使你变得不
凡 ) 说明这些勇於战死沙场,股起仅剩的那麽一点点勇气,面对已知的死亡任务,显得
多麽的可贵。
《黑鹰计画》塑造的是个个都是英雄,但相形下,指挥中心的鞭长莫及,应变之慢,反而
阻碍所有地面部队的行进,特别当悍马陪队在兜圈子时,每一次的移动,死伤更多,更恨
何科技不能再先进些。而首次担任小组指挥任务的艾佛上尉 (乔许哈特奈饰),这次的任
务对他来说,冲击很大,虽然他表现杰出,也
同意胡特上尉 (艾瑞克班纳饰)的话 (前文所提:为何加入军队?……),但仍与
他原先的认知观念有差。
而在这整部144分钟,有100分钟的战争场面的电影里,若妄想看到「所战为何
」恐怕只是奢望,全然的美军观点,全然的美军伤亡,不可否认,透过如此残酷的战争场
面,会让人对战争起寒颤,但《黑鹰计画》的纯美国观点,又显然对索马利亚不公平,片
中仅轻描淡写的说这是索马亚利人自己家里的事,为什麽外人要来介入。
是的,美国人对於战争一事,显然在《黑鹰计画》里部分承认自己的失策及不足,但仍未
敢对整场战事的全观点予以全面性的承认他们的介入是为何、如何
?至今,当片商好不容易说服美国军方予以全面协助(从训练演员到军备协助
,甚至模拟出勤),但遇到索马利亚当地政府,他们依然表示,如果他们到原来发生的地
点拍摄,恐有性命之虞,所以全片只好另觅适合的拍摄地点──摩洛哥,完成。
本片的成功,制片居中协调、导演的调度与影像掌控,及演员认真的付出,方能将1993年
索马利亚美军所面临的困境重现,让观众体验「艾琳」之不可能任务。十九条人命,并不
能体现这场战争的艰困,伤兵及索马利亚的死伤人数,才是这场战争付出真正的代价,更
不用提背後的种族价值观、政治战略的影响了。
-----------------------------------------------------------------------------------------------
网友回响:
姓名 / 昵称:
挡门穹苍跃凌云御长空
E-mail 信箱:
张 贴 主 题:
黑鹰计画
张 贴 时 间:
2002/03/07 03:56
内容:
看了电影黑鹰计划後,同样身为军人的我,自有另一番不同的想法。
同时看了电影痴先生後的影评,心中却有些小小的不同见解。
也许是切入的角度不同吧,也许。
黑鹰计画(Black Hawk Down)这部战争电影,是有不少地方可以讨论的。
首先如果说他是部电影,不如说他是一部记录片吧。
因为,在这场住民地作战中,没有大敌当前或珍珠港的爱情成份。
有没有如抢救雷恩大兵的内心戏,有的,
我觉得,很多小片段都表达了一些复杂而难以言谕的情绪。
例如有一幕一个小孩拿枪把自己老爸打死,美军并没有杀那个小孩。
另一幕是,那个摔机的驾驶员被索马利亚人围殴。
他手上一直紧握着家人的照片,不也动人?
还有撤退的时候,一名非洲妇人因为捡起枪,
使美军不得不开枪击毙她,那个画面也是动人心弦。
不过大多是二群特战部队()在一场住民地战中的片断吧。
为什麽说是片断呢?
因为他并没有为观众说明整件事的时空背景,更没有说出故事的後续发展。
只是片断的把战斗的过程拍出来,
所以在我看来,这部片子和陆总部拍的各式教学影带没什麽不同。
因为不一定大家,对里面一些基本的问题都不甚了解,
比如,RPG(Rocket-Propelled Grenade 火箭推动榴弹 )
不是防空武器,是反装甲武器。
更何况是,像是
他们去那干什麽?
为什麽去?
去了那些人?
到底死了多少人?
死的又是那些人?
甚至,最後到底谁得到了最後的胜利?
可能根本一无所知吧,反正电影不过是个娱乐性的东西。
就算大家不知道,不到几天的时间後,克林顿总统便命令美军全部撤出索马利亚。
所有准备逮捕Aidid的行动都立即中止,而且几周後他居然还坐上了美国的直升机去谈和
。
如果考虑到那些为了逮捕他而牺牲或受伤的受害者,这种结局无疑令人怒不可遏。
可是对日抗战时我们死了二千三百万军民也,什麽时候才能看到我们的战争片呢?
反正也没什人关心。
不过我想用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也许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不同的事。
如果觉得无聊,就跳过吧。
背景
如过告诉大家,美国在索马利亚行动的开始、过程和结束,
是源於电视新闻炒作,可能没有人会相信吧。
1992年,全世界在电视中看到了索马利亚类似在地狱场景的电视新闻。
索马利亚是一个位於非洲之角,先後沦为英国和意大利的殖民地的小国。
由於各地军阀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而你争我夺,从而浩劫连绵不断。
基本上和民国初年是差不多的啦,手中有枪的就是老大。
所以呢,国际社会觉得必须采取行动解救索马利亚的危难,
尽管事实上,非洲许多其他地方的灾难即使不比这里更严重,但至少也不相上下。
比如说在利比亚,只不过呢?
记者的V8没有到现场,世人就觉得没有责任。
问题是:
如果世界上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悲剧,
而没有电视记者到场进行拍摄,那麽那场悲剧真的发生过吗?
难怪没有人记得南京大屠杀:)
不过就算有记者到了现场,对於没有记忆力的人民和没种的政府也是没用的吧。
不然就不会明明是自己的领土,却让敌人在上面盖灯塔了。
不过对联合国来说,悲剧真的发生了,千真万确,而且正是那种本应由联合国处理的灾难
。
为了作出反应,联合国要求采取人道主义援助、维和及社会重建等行动。
当然了,大家都知道自从冷战後,
提到”联合国维和部队”或”北约军”,基本上和美国就不会没关系啦!
因为他是世界警察吗!
不过这个警察伯伯也很怪,上个世纪时到我们家帮忙捉小偷,最後却和小偷一起把赃物平
分了!
真怪???
鉴於索马利亚所具有的战略重要性---位於红海的人海口,因而可以由此进入苏伊士运河
,
冷战期间曾是超级大国间发动代理人战争的一个焦点,
那些为争夺该国控制权而争战不休的敌对派系不断得到大量先进武器的供应。
所以呢,在政府来台之後美国也就输出武器给我们啦,因为我们是他打中共的代理人呗。
对於那些索国人来说,不管是苏联或是美国希望他们效忠,他们都无所谓。
他们只要向其中一个国家宣誓效忠,就能给自己带来大量枪弹和补给品,他们觉得这就足
矣。
4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751号决议。
据此建立了「联合国索马利亚行动机构」,其宗旨是救济饥民。
到目前联合国都是依联合国宪章第六章 - 争端之和平解决来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到了11月,一艘运送救济物资的轮船在摩加迪修港遭到攻击,
使得联合国不得不改变救援行动的方法。
1992年12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794号决议,该决议包含以前通过的第751号决议的
全部宗旨,
并且增加了一项关键内容,
即上述行动谋求遵照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的规定,在那个满目疮痍的国家维持治安。
第751号决议依据的是联合国宪章的第六章,宣称这是一项维和行动。
第七章则对於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之应付办法。
在第794号决议通过的第二天,布希总统宣布实施「恢复希望行动」(OperationRestore
Hope)。
自此,联合国特遣部队(UNITAF,the United Nations Task Force)就取代联合国索马利
亚行动。
至於整个行动的基地则在佛罗里达的美军中央指挥部。
美军的任务在於,当确立一个完整援救行动的安全环境之後,
美国中央指挥部指挥官将终止并移转救援行动给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再加上出发前美军并不知道,他们不过是美国总统公关秀中的一份子。
所以自此把自己的子弟送上不归路。
12月9日,6架「AH-1W眼镜蛇」式攻击直升机从停泊在索马利亚近海的一艘美国海军军舰
上起飞。
它们奉命去为正趁着夜色从索马利亚海滩登陆的海军「海豹」和陆战队提供掩护。
安全情况简报中提到,将有武装暴徒携带火箭发射的枪榴弹(就是後来打下直升机的RP
G)及轻武器,但估计危险不大。
可是,当飞机接近滩岸准备掩护登陆行动时,
飞行员竟看见有灯光和火光在美国军队准备上岸的地带不停地晃动。
有一名飞行员作出了反应,他将武器系统装上弹药并准备开火,
这时他头盔上的耳机发出紧急信号,说明那些火光不是发自枪炮或火箭发射器,
而是摄影记者的照相机和电视摄像机的闪光。
特种部队从海面出现时,身上穿的潜水服被一片强弧光灯照得闪闪发光。
片刻之後,记者们把麦克风伸到队员们面前。
这一场景如果在电视上播放出来一定很精彩,但也会使队员们的安全直接受到威胁。
海滩上的特种部队队员们被惊得目瞪口呆,这种情景完全破坏了军事安全规定,
致使一项绝密任务化作一场拙劣的闹剧,和我们国内的记者常干的事情一样的。
也许美国华府那些没大脑的人,认为美国两年前曾征服过兵力规模占世界第四的国家,
也就是到目前为止十一年还没被推翻的海珊政权啦!
如今来到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用武力解决纠纷,替食不果腹的人民除掉祸国殃民的匪徒,
这是一个可以在媒体上风光的大好时机,万万不可错过,於是任务的内幕便被透露给了新
闻媒体。
就这样,全世界的人都看到这样一些奇特的画面:
全副武装的士兵涉水上岸,来到已经被摄影师和记者占领的土地。
不过这只是美国恶梦的开始啦!
好的还在後头哩,
由於索马利亚根本没有一个文官或军人施政当局进行管理,那次任务似乎没有尽头。
联合国考虑是否可以不惜付出高昂代价派遣一支维和部队驻紮几十年,因为索马利亚是个
穷国。
那来的钱付军费呢?
那时又没有中华民国会送100台卡车和钱过去。
所以哩这个时候,联合国作出了使在索马利亚的任务升级的决定,
或许这一决定埋下了祸根,使灾难即将降临美国。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盖里(Boutros Boutros-Ghali)又说服安理会,在联合国的授权下,
想要於当地建立新政府,这下子联合国将要在废墟上重建一个国家。
在1993年3月26日通过的第814号决议案,正式让这个命令生效。
於是联合国索马利亚二号行动(UNOSOM II)又取代联合国特遣部队(UNITAF)的任务。
也许联合国想要在索马利亚重新建立一个文人政府,并且最後让索马利亚人自行管理。
这样的想法或许值得嘉许,不过各国却没有彻底想清楚後果。
联合国的行动直接威胁到控制索马利亚首府摩加迪修的军阀Mohammed Farah Aidid
电影翻译为穆罕默德安迪亚,多国部队已经占领摩加迪修将近一年。
使他倍感威胁,所以他决定要和多国部队对抗。
他的手下骚扰联合国部队的次数越来越多,在1993年6月5日,
Aidid的手下突袭巴基斯坦部队,并且残酷杀害24名官兵,
这个令人震惊的事件立刻引起全球的注意,
不过奇怪的是,日本人在中国杀了千万人也不见世上的人有什麽反应。
这件事又刺激联合国将再加重对索马利亚的任务,
所以呢这个任务使得美军又渐渐陷入自越战之後,美国要极力避免的愚蠢行动。
-在别人的国土打别人的仗。
原先联合国最早的任务是停止大饥荒的蔓延,
接着变成结束当地的无政府状态,
渐渐地又变成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现在却变成追捕Aidid的猎杀行动。
所以说,历史是会重覆的,一点也没错。
在柯林顿的同意下,美国特种作战部总司令韦恩道宁(Wayne A。Downing)将军和
中央指挥部司令约翰霍尔(Joseph P。Hoar)将军,
决定派遣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之一--三角洲部队
(Dalte Force 於1977年成立的特种部队,专司反恐怖行动。
为美军特种部队中战力最强的精英)
前往索马利亚待命,这一次被称为"侵蚀硫磺"(Caustic Brimstone)的索马利亚任务。
一开始像是一次例行性的任务,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
(Fort Bragg 同时也是三角洲部队驻地)的联合特种作战指挥部
指挥官威廉盖利森(William F。Garrison)将军制定一个颇为谨慎的计画。
将五十名突击队员将渗入摩加迪修,并且逮捕Aidid。
不过呢在此同时,Aidid对联合国部队也加紧攻击,
使得当地的情势也日趋紧张,盖利森将军的计画相对的更加复杂。
"侵蚀硫磺"也变成为数130名,
由三角洲第三中队,
一连游骑兵,
160特遣队(美国特战航空队)的16架直昇机所组成的
"邪灵蛇"(Gothic Serpent)行动就开始啦。
到现在,片中三大角色都出现了!
如果大家有看清楚的话,在片中他们的角色和服装是不同的。
因为他们的成军的任务就是不同的,
游骑兵-美国空降兵部队,大约有7500人。是为了适应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战斗,游骑兵部
队曾经分别在北极、丛林、沙漠和山区接受过特殊训练。他们配备有夜视镜、红外线热能
探测器等高科技装备,可以在夜间行动,并很容易发现埋伏在丛林深处的敌人。
三角洲突击队则是美国为对付70年代猖獗的国际恐怖活动而组建的。当时受过苏联训练、
装备精良的恐怖分子肆无忌惮地劫持班机、占领使馆和公共建筑,因而需要组建专门的部
队来对付他们。
如果我们再看看死亡人员名单(片尾有)的话就知道死的有四种人。
160的机组人员
CW3 Donovan Briley CW4 Raymond Frank
CW4 Clifton Wolcott SSG William Cleveland
SSG Thomas Field
第10山地师
SGT Cornell Houston PFC James Martin
游骑兵
CPL James Cavaco SGT James Joyce
PFC Richard Kowalewski SPC Dominick Pilla
SGT Lorenzo Ruiz CPL James Smith
三角洲
MSG Gary Gordon SFC Randy Shughart
SSG Daniel Busch SFC Earl Fillmore
MSG Timothy Martin SFC Matthew Rierson
嘿,加一加只有18个对不,可见国内许多影评记者根本没有常识。
第十九个是马来西亚人。和美国没关系,而且他是马来西亚装甲运兵车驾驶员。
正题
中央情报局的一个基层组织在摩加迪修,
建立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当地特工网和一支基层情报员队伍。
他们的任务是向突击队员们报告当地民情和环境情况,特别是找出Aidid的藏身之处以便
抓到他。
三角洲突击队到达後才几天就开始工作,
而安插到索马利亚的特工头目用一种奇特的方式打发时间:
他特别热衷於玩俄罗斯轮盘。
命运决定该他输,於是他朝自己开了一枪,把脑袋打开了花。
所以在片头才会提到那个线民要不要玩俄罗斯轮盘:)
不过主要的问题其实就在於中央情报局太过依赖电子窃听来找出Aidid,
所以美国调了一大堆最先进的电子器材,然而Aidid的手下却是以非常
"低科技"的无线电手机和鼓声彼此联系。
而中央情报局的高科技器材对付不了这两样东西,结果科技的鸿沟反而变成对付美军的利
器。
到了1993年9月7日,盖利森将军决定扩大行动规模,
如果他们抓不到Aidid那他们就逮捕他的高级幕僚以削弱他的指挥系统。
正当盖利森要执行这项艰钜任务的同时,
Aidid手下也愈来愈挑衅,1993年9月9日一群人(这群人对索马利亚人来说都是战士)
在摩加迪修市攻击美军和巴基斯坦巡逻队,美军的眼镜蛇攻击直昇机向群众扫射,
至少打死了百人以上,其中包含了许多老弱妇孺。
这下美国人就出包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老弱妇孺是非战斗人员。
可是事实上,在很多国家来说,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是战士。
好啦,索马利亚的指挥官蒙哥马利将军,
要求中央指挥部将4辆M-1A1战车,14辆M-2步兵战斗车,
和一些榴弹炮送到该地。
而中央指挥部总司令霍尔将军在亲自到摩加迪修市观察,
了解当地驻军的艰苦之後,也同意赶快将这些装备送给他们。
不过1993年9月23日,也是总统顾问之一的国防部长亚斯平,
在警告总统注意国会的感觉之余,担心这个集中兵力的象徵性行动
将会引起全国的注意,因此否决这项请求。(说要打的是他,不给装备的也是他)
由此可见,许多批评美军没有作准备的人其实根本搞不清楚。
军人一直在作准备可是不支持的是政府。
这也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部队再怎麽精实精进都没有用的啦!
只能用来骗不懂的人和打压不能出声音的人来成就在上位的人。
如果大家细细看,片中的美军竟然没有炮兵支援,有的只是一些空中的直升机。
悲剧的开始
1993年10月3日,一名中央情报局的当地线民提供一则情报,
说Aidid的幕僚群将在奥林匹克饭店附近的一栋房子里开会,这里正是他们的地盘。
当盖利森像蒙哥马利下达任务命令时,蒙哥马利第一个反应是,
"那里可是敌人的,而不是我们的地盘",最後盖利森同意提供一些额外的支援,
他命令攻击直昇机在任务中携带火箭弹,
如果发现任何威胁的话,攻击直昇机可以先斩後奏。
另外在摩加迪休市,
提供这条情报的线民将车子停在一栋靠近奥林匹克饭店的房子外面,
他下车,打开引擎盖,看看引擎,接着关上引擎盖後把车子开走。
在休斯530(Hughes 530)直昇机上的侦查小组看到这个信号後,
知道这栋房子就是他们开会的地方,而之後也一直持续的在空中侦察。
而不是用卫星,
在一接到中央情报局的消息後,三角洲部队立刻出发。
事後这名线民坦承当时由於他太害怕了,
所以他不敢将车子停在目标外头,真正的目标还在一条街之外。
突击部队立刻起飞,攻击直昇机打头阵,当中为了避免Aidid的眼线发现他们的行动目标
,
整个机队的飞行途径是绕过整个海岸从另外一头进入摩加迪休市。
当直昇机到达,在目标上方卷起一阵烟尘,
游骑兵和三角洲部队就从直昇机上垂降而下,在过程中只有一人受伤,
一名游骑兵由於过早离开直昇机,
结果从四十尺的高度掉落在屋顶上,而且严重受伤。
电影上也有这个情节,但是掉落的地点是地上,可能是为方便镜头转移。
再来哩,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也有点问题。
在美军机队出动时有眼线将情报传回去,
当天索国民兵知道美军出动,但是不知道目标。
如果看过地图就知道从机场到巴卡拉市集的直线并不经过海岸。
但是当天美军却是沿着海岸线飞行一段距离後再切入,为什麽?
就是不让索国的眼线在美军一出发就从飞行方向判断出目的地。
所以当天的索国民兵有准备,但是不像电影中那样有行动,
他们是等到美军发动攻击才知道美军的目的地的。
所以当美军机队将突袭队员放下去後,索马利亚民兵才发觉美军的攻击。
索马利亚民兵烧轮胎的行动是平常看到直昇机就会有的行为,
并非是专门为了遮蔽这次行动人员的视线。
在突击队员肃清建筑物周围後,由三角洲部队冲进房子内,这一次情报总算是对了,
在房子内他们发现一群Aidid的支持者,
其中包括一些重要干部,他们将这群人赶到一处天井,
并且发出准备撤退的讯号,负则这项任务的军官对无线电大喊,
"我们该闪了!" 由於巷道实在太过狭窄,没有办法让直昇机降落,
所以他们要求一支车队来接他们出去。
在所有的区域性冲突中,除了AK-47与M-16这两种着名的步枪以外,
还有一种着名的火箭弹,
也就是大家都会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战争新闻中看到的RPG(Rocket-Propelled Grenade 火
箭推进榴弹),
在这次的冲突中,他一样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当Aidid的部队赶抵现场时,
Aidid的埋伏小组在奥林匹克饭店与美军基地之间的重要路口设下埋伏,
以便攻击撤退或是前来援救的美军。
另一边,当美军和俘虏搭上撤退车辆时,直昇机则在上空盘旋,
就在这时候,一枚RPG火箭弹击中一架代号Spuer 61的MH-60黑鹰(Black Hawk)直昇机,
直昇机冒出黑烟并开始旋转,最後直昇机坠毁在巷道上,使得两名飞行员当场阵亡,
另外有五名机员受伤,其中包含三名三角洲部队的狙击手。
(小说与电影片名就是由此而来的--"Black Hawk Down")
所以中文片名就有很大的问题,这个计画根本不叫”黑鹰计画”。
根据盖利森事先制定的紧急计画,一支在新港附近美军基地的快速反应部队立刻驰援,另
一架搭载游骑兵的MH-60直昇机前往拯救击落直昇机的伤兵。
而上级也命令机上的突击队员提供地面部队额外的协助。
一架休斯530直昇机冲入并降落在战场上,
正驾驶一手控制直昇机,一手持自动武器朝逼近的索马利亚人开火,
副驾驶则将两名身陷在坠机残骸中的受伤狙击手拉出来,推进直昇机的後座,
当所有人坐定之後,直昇机立刻起飞。
另一架MH-60直昇机再降下十五名游骑兵之後,
就被另一枚火箭弹击中,直昇机严重受损,但是还有能力飞回美军基地。
现在总共有将近90名美军在坠机现场附近建立起防线,并且等待救援。
这些也就是後来被连长指挥的一大群伤兵啦。
好了,接下来就是所谓的”住民地战斗”了。
在片中美军可是把住民地,分权指挥独立战斗的原则发挥到极点。
城市战中最糟糕的状况,遍地飞沙,使得能见度几乎降到零,
而对摩加迪修市嘹如指掌的索马利亚民兵似乎就在每个窗口後面,
而原本应该是一场快速的行动,协调良好的逮捕任务,
现在变成一场肮脏,暴力血腥的枪战。
而且索马利亚民兵正快速的掌握优势,
索马利亚民兵以优势火力从四面八方朝美军逼近,而空中支援没有办法击毙这群枪手,
因为对方人数实在太多了,而且还参杂了许多非战斗人员。
所以直昇机的机枪手朝索马利亚民兵火箭弹发射小组开火,
但是记得那些没来的炮兵吗?
所以坐在撤退车队上的突击队在毫无空优火力的掩护下,朝坠毁的直昇机前进。
他们所驾驶的悍马车(Hummer,是美军现役一种通用多用途的军车,目前国军也有引进)
上架有50机枪与榴弹发射器,这142名突击部队和游骑兵应该是足以提供强大的火力,
不过前方的道路却被无数的路障与索马利亚人给堵住,而许多手持自动武器的妇孺就混在
众多无知的路人之中。
这时候撤退车队发射一波枪榴弹,以避免被困在圈套里,
在美军优势火力下,这路上堆满了血肉馍糊的屍体,索马利亚枪手用自动武器朝向车队持
续开火。
其中有一辆卡车被一枚火箭弹击中,美军驾驶的头整个被炸飞了,不过片中他只是瞎了,
另外有三名索马利亚俘虏被炸死,最後撤退车队终於回到美军基地。
城中只剩下二支特战部队在那积极构工,顽抗待援。
在这我们又看到美军的另一个极大的优点,
他们的医护人员服务到家,连点滴都有哦!
认知到突袭任务已经彻底失败之後,
美军展开了近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救援行动,
然而,那一百位保住性命的部队成员却还要在那座陌生城市渡过一个漫漫长夜,
四周围绕的全是想致他们於死地的敌人。
而在网路上给许多网友批评的很严重的,是-为什麽要为了救一个人却要付出多的人命?
他们根本不懂,在许多国家的许多军队中常常存在许多外人无法理解的不成文规定。
但是通常这些规定都是维持着这个部队纪律的信念之一"决不放弃拯救战友"。
美国到现在都没有忘记要去越南找回当年阵亡将士的屍骨,
而我们还把孤军放在异域。
这个信念就是维持着美国特种部队,能在所有最艰难的环境中继续作战的动力。
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一位战友会被部队所遗忘,即使他已经死亡。
他的战友也会把他的屍体给拖回去。
有个游骑兵部队在格瑞那达(1986年)行动後有说过
我怕死,每个队员都怕死,但是和弟兄们出生入死之後。
我知道,如果我死了。
我的弟兄会帮我报仇的。
同样的,如果我弟兄有难。
我绝对也奋不顾身去救他。
这些是那些只会想装病逃避的人永远不会明白的事。
巴顿将军也说过
为国捐躯不是爱国,真正的爱国是让你的敌人为国捐躯。
而我们的部队,从抗日以来就一直要求大家要”牺牲”。
却不知珍惜生命才是战力增长的开始。
在被击落的Super 61的西南方,也就是饭店的南方,
另一架代号Super 64的MH-60黑鹰直昇机又被RPG给击落了。
直昇机尾部被击个粉碎,重重的摔到地面。
被击落一架直昇机就已经够糟糕了,两架被击落让整个情况雪上加霜。
Super 64的四名成员受伤,但是现在根本没有地面部队能靠过去。
想要去解救突击部队的快速反应车队一出基地,就遭受强烈的攻击。
再三十分钟内射击六万发弹药後,他们还是被迫退回基地。
由於他们出不了基地大门,所以航空队指挥官马上改变先前的决定,
先派两名狙击手过去帮忙那四名受伤的直昇机组员,
於是两名士官
葛雷戈登(Master Sergeant Gary Gordon)与
兰德尔舒格(Sergeant First Class Randall Shughart)
立刻搭乘另一架代号Super62的MH-60直昇机前去救人。
直昇机驾驶将他们两人放在距离坠机地点100码的地方,接着马上起飞以提供空中掩护。
由於地面的状况非常混乱,所以他们两人没有办法一下子就找到被击落的Super 64,
因此Super 62的驾驶只能用信号来指引他们。
戈登与舒格士官能够将所有人拯救出去的机会实在很渺茫,
当另一枚RPG 击中Super 62直昇机 Super 62直昇机驾驶只能赶快脱离战场。
最後迫降於港口附近,在没有任何空中支援,地面部队又无法立刻抵达的情况下。
这两位士官可以说是毫无机会活着回基地了,虽然受伤的驾驶麦可杜伦(Mike Durant)
在事後回忆,这两位士官非常冷静,而且只想让受伤的他能够舒服一点。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
"怎麽样,你哪里受伤?"
戈登问他.
当时杜伦的背和腿都受伤了,
舒格与戈登轻轻将他从扭曲的驾驶舱中抬到直昇机的一边,好让他不至於被敌人打到。
他们给他一把HK MP-5冲锋枪,然後开始去找一条能让大家都逃出去的路。
当舒格被索马利亚人击中时,他痛苦的喊叫,没多久戈登又回到杜伦的身旁,
MP-5的子弹差不多都打光了,另一个驾驶已经死了,
戈登还是冷静的问他直昇机里还有没有其他武器,杜伦告诉他在驾驶座後面还有两把M-16
步枪,
戈登拿到後给了杜伦一把和一个五发装子弹的弹夹,
"Good Lock!!",说完後他就回到直昇机的另一边接敌,
霎时枪声大作,接着又听到一声喊叫,杜伦听到戈登最後的遗言是"妈的,我中弹了!"
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杜伦将M-16横放在胸前,等待最後时刻的到来。
最後索马利亚人停火并且将他俘虏,记住这个飞行员。最後美国就是败在这一笔。
而第一架坠毁的直昇机现场,战斗一直持续到10月4日的凌晨,
一群突击队员占领一间民房好躲过敌人的炮火,至於有没有在那弄咖啡来喝我就不知道了
。
一直到最後,一发炮弹解除了他们的危机,不过这可不是天外飞来一笔,
而是蒙哥马利将军求了盖立森将军半天後,决定向联合国多国部队的其他国家求援,
他要求他们借一些自己政府不愿提供给他们的装备,
最後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借给他四辆战车与二十八辆马来西亚的装甲人员运输车APC。
这支车队加上美军的悍马车上的快速反应部队(第十山地师),
一出安全的港区就遭到强烈的炮火攻击,
这次的任务刚好是多国部队联合行动所面临困难的缩影,更是未来如果有一天共军武力犯
台。
美军又介入的情形下,有多少连长会说英文?????的警告。
在炮火持续攻击以及不了解车上美军部队长的意思,
一辆马来西亚的装甲人员运输车驾驶原本应该往北走,结果却转错方向变成往南走,
第二辆车也跟着他走,结果这两部车都被火箭弹摧毁。然後他就成为那第十九人啦!
另外马来西亚与巴基斯坦的车队,也要求第十山地师的士兵要在炮火的攻击下,
下车去清除路障,否则将不再前进。
面对这些鸟事,的美军只能自己在摩加迪修市杀出一条血路,朝主力部队前进。
可见自己的同胞自己才会想去救啦!
片尾那些三角洲部队还要自己跑回去哩。
武装救援车队到清晨七点才赶到撤退地点,那时候救援部队终於撬开扭曲变形的驾驶舱,
将阵亡的Super 61直昇机驾驶克利夫顿沃卡(Cliff Wolcott)抬出来。
美军特种部队的信条就是决不抛弃战友,
即使他已经阵亡,即使是在像索马利亚这麽混乱的行动。
不过如果他们不坚持一定要救回沃卡的遗体的话,
也许就能够避免在坠机事件後的众多死伤,但是特种部队选择坚守他们的信条。
也许这也是他们强大的一个原因吧!
最後伤亡人数为:
18名美国士兵和1名马来西亚士兵死亡,
84名美国士兵和7名马来西亚士兵受伤;
索马利亚人死亡312名,伤814名。
美国人成功地完成了捉拿Aidid手下高级指挥官的任务。
从表面上看,他们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但实际上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因为军人是要服从在政治力之下的。
後续
记不记得那个飞行员?
全世界的报刊杂志和电视节目都登载和播放了迈克尔 杜兰特被俘的画面。
这就使得美国人的行动更不像一次胜利,他遭到毒打,伤痕累累,痛苦万状。
尤其令人惨不忍睹的,是索马利亚人对「超级62」直升机旁那5名美军士兵 (包括上士舒
加特和军士长戈登)的屍体所干的一切。
那些屍体被糟蹋得面目全非,其中有一具屍体一丝不挂。
几个兴高采烈的索马利亚人,面对美国有线电视网的摄像机,在大街上拖着屍体走。
这是政治上诡计多端的Aidid和他的追随者们故意施行的侮辱。
毫无疑问,Aidid一直密切关注那场最终导致美国试验性地派遣特种部队的政治辩论。
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家伙,深知在摩加迪沙施加什麽样的压力才可以让华盛顿感受得到。
一位高级军官後来回忆说:
「到星期六和星期天,我们已经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可是到星期一,Aidid在心理上发动了一场进攻。
美国人压根儿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作战领域,
於是当屍体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
美国人便说『哎呀,可没人跟我们说过会发生这种事啊』,这样一来Aidid便胜利了。」
新闻再一次在左右政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不到10年以前,雷根总统就是因为241名陆战队员死在黎巴嫩而改变政策。
而这一次只用了一张图片就同样使美国政府改弦易辙。
不到几天的时间,克林顿总统便命令美军全部撤出索马利亚。
最後更和Aidid谈和,好像那18个人都是白死的白痴。
士官戈登和舒加特追授了最高军功章——国会荣誉勳章,
并向几位执行任务後回国的伤员们颁发了银星勳章。
在白宫举行的颁奖仪式本来应带给克林顿一次机会,使他能向军方表明,尽管政策失误。
但他仍然敬仰士兵们的勇气,并关心他们的家属。
可等待他的却是意外的难堪。
他向两位士兵的遗孀颁发荣誉勳章後,邀请士兵家属到总统办公室举行片刻默哀。
总统走近兰德尔舒加特的父亲赫伯特舒加特并伸出手。
让他惊讶的是,对方拒绝同他握手,并且说:我儿子的死应当归咎於白宫和你。你不配当
总司令。
身为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克林顿总统本来应该直接承担士兵丧生的责任。
然後向那位悲痛的父亲表示哀悼,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打破预定计划。
花了整整15分钟向赫伯特舒加特解释他儿子的死不是他的错。
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使得在场的国防部官员们都慌了。
会见结束後,白宫官员立即设法使此事秘而不宜,也确实成功地压下了此事,
但後来还是在伦敦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上披露出来了。
这次行动也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它告诫军方人士现代战争有哪些局限性。
根据五角大楼的判断,尽管美军遭受了伤亡,
但那天在摩加迪沙的激战中,美军还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艾迪德的手下究竟有多少人丧命尚不清楚,但据五角大楼非官方的估计,
大约为几百人,甚至多达一千人,此外还有相同数量的人员受伤。
而美军士兵死亡的为数寥寥,杀伤比率约为75比1。
这无论是谁说起来也算得上是以少胜多。
然而,新闻显示一名美军士兵挨揍,还赤身裸体,这足以让美国算是完全失败。
结语
所以我们在看完黑鹰计画後,是不是能有多一层的反省呢?
在所有的方面??
你可能会觉得没有剧情,其实剧情在於整个事件,
而不是在於有无热血场面。
你可能觉得没有主角,其实主角就是每一个士兵,
而不在於有无英雄角色。
你可能会觉得没有感情,其实感情在於你本身的反映,
而不是有无洒狗血故事。
就像是同样身为步兵的弟兄们,
看到M16+M203+M249再看看我们的65K2+T85++MINIMI,
会不会,会心一笑呢?
可是再看看人家的夜视器材和防破片背心,又会不会有点儿想哭呢?
可是不能不说的是-----
不论那个时代,那个地点,一支训练精良的步兵是有着无比的价值的。
步兵被誉为战场之后是当之无愧的!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4.28.193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4.28.193
1F:推 ktblast:我看完了..推: 永不放弃自己的同袍和战友 08/17 22:11
2F:推 joe74509:写的很好! 08/17 22:24
3F:推 cavinlai:太详细了~大推! 08/18 00:14
4F:推 mymaktub:看完了 感动推QQ 08/18 01:13
5F:推 blablalol:陆战队登陆迎接他们的是新闻媒体的画面令人印象很深刻 08/18 01:27
6F:→ blablalol:我记得新闻影片中..有一个陆战队员当场对摄影机开骂!! 08/18 01:28
7F:推 ckmya:推~~ 每次看都会想哭>"< 08/18 03:07
8F:推 singminglo:大推!!!写得太好了! 08/18 09:42
9F:推 uuccq:每次有拨必看完的片! 08/18 14:27
10F:推 cch69:写的好详细,帮推~ 08/19 01:43
11F:推 xiaoyu:精譬好文..大推 08/24 15:05
12F:推 cornelius:第一个网友回响有点窘 08/31 01:07
13F:推 stone0504:推 03/20 17:41
14F:推 csimylove:推推推推推推~~~~ 05/17 14:58
15F:推 shields19:推 06/01 02:58
16F:推 dc91:推!!!! 07/21 22:29
17F:推 baptism:美军当没有卫星唷~是靠黑鹰在上空观察 09/14 20:11
18F:推 lonelyknight:好文推!!! 我有看过小说 其实那原本不是地对空飞弹 05/20 12:57
19F:→ lonelyknight:印象中是一般的榴弹炮,可是被他们拿来当对空用 05/20 12:58
20F:→ lonelyknight:注意电影里面,他们也都是爬到建筑物上差不多的位置 05/20 12:59
21F:→ lonelyknight:才开火,而不是直接於地面对空攻击 05/20 13:00
22F:推 lonelyknight:囧 原来下面有人说了 没看完... 05/20 13:02
23F:推 Zeroyeu:推好文!!!了解时事! 06/21 01:14
24F:推 liDong:推! 06/24 01:12
25F:推 veryawesome:推黑鹰计画!!!! 2011/3/13 03/13 17:16
26F:嘘 LondonMelo:老实说回响的网友虽然提供很多资讯,可是时在太过臭屁 04/14 03:56
27F:嘘 almostreal:纯嘘情绪化的字眼 09/20 13:29
28F:嘘 almostreal:脑羞已经跟这部电影没关系了 09/20 13:32
29F:→ leo850918 : 我真的没看过这部 10/08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