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oral (nora)
看板movie
标题[心得]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时间Sun Aug 6 20:29:22 2006
"Beauty inspires obsession."
什麽样的美教人执迷?
一直觉得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2003) 的宣传语
"Beauty inspires possession" 颇耐人寻味。是女仆葛里叶 (Griet) 清灵剔透之美,
重燃了画家维梅尔 (Jan Vermeer) 艺术创作的热情?是葛里叶顾盼生情之美,招致
性好渔色的金主觊觎?或者,真正让人着迷的是一方画布上展演的万千姿采。
"You're not the first to forget your manners in front of his paintings."
当葛里叶第一次看到维梅尔的画作,她屏气凝神、目不转睛,浑然忘却自己来此的
目的是清扫画室,也没有察觉画家的岳母兼经纪人 Maria 已悄然而至,「你不是
第一个在他的画前失态的人」,直到这句话在耳边响起,葛里叶才悚然而惊。的确,
维梅尔的画自有一股魔力,陷於其中无法自拔的,又岂止葛里叶一人?
维梅尔流传後世的画作不多,且多半属於风俗画 (genre painting) 的小品,不仅
场景类似、人物简单,画中人从事的活动也不外乎写信、沉思、凝视、装扮、演奏、
饮酒等等,这些日常起居俯拾即是的题材,看似平淡,但在维梅尔细腻的笔触之下,
却自有一股端凝的诗意,教人百看不厌。小说作者 Tracy Chevalier 便深受维梅
尔画作吸引,激发了自身的创作灵感,透过文字创造出的纵深,让画布上的静止
人物鲜活了起来,也让想像力有了尽情驰骋的空间。这麽说来,"beauty inspires
obsession" 不仅适用於故事中的人物,也适用於故事外的作家与观众(包括我)吧!
我是先看电影再看书的,对於「小说电影孰优孰劣」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各有
所长」──小说长於人物情节;电影则以音乐塑景见长。这个看法或许不同於先看
书再看影片的读者,尽管就创作时序而言,绘画先於小说、小说又先於电影,电影
叙事更是脱胎自小说。但在我脑海中,三者的关系并非环环相扣的时间锁链,反而
更像是个等边三角形,绘画小说电影各据一端。电影同时指涉了绘画与小说,而且
因为同样是由光与影构成,电影於是拥有比文字更贴近绘画、甚至重构画中世界的
优势。我最初注意到这部电影,正是偶然间在网路上浏览了电影的剧照,讶於影片
的画面构图、场景设计与光影,竟与十七世纪荷兰画派的视觉风格如此相近,才让
喜爱维梅尔的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而本片对於光影构图的精致考究也并未让我失望。无论是运河、市集、酒肆或巷弄
等室外场景,还是维梅尔寓所里的厨房、起居室、画室的不同光线与布置,电影成
功地再现了十七世纪的荷兰社会,也将不同阶级的人物和生活空间做了明确的区隔。
至於演员的服装与造型,更是名副其实地「历历如绘」,一些静止的镜头往往让我
产生观看「活人演画」 (tableau vivant) 之感。然而就如导演在幕後访谈
Anatomy of a Scene 所言,在建筑布景服装方面的精益求精绝不仅是追求形似而已,
更希冀能以建筑营造氛围、以场景推动故事进展 ("let architecture create mood,
scenes set plots in motion")。电影里值得细细品味的镜头不胜枚举,这里我只
举印象最深刻的三幕为例。
: ※以下会谈到影片情节,如果尚未看过电影又不希望知道太多细节
: 丧失观影乐趣者,最好就此打住。
第一幕是弥月兼赏画会(注一)当晚,维梅尔的妻子与岳母盛装在门外迎接来访的
画作赞助人 Van Ruijven 的场景。只见运河波光粼粼,沿着河岸的屋舍墙上火炬
摇曳,镜头随着摆棹而来的贵客缓缓推移,而本片刻意采用宽银幕的拍摄比例,
制造「框内有框」的构图效果,更让这一幕看来犹如长幅的卷轴画徐徐舒展、
赏心悦目。而我也同样欣赏此处的配乐,作曲家 Alexandre Desplat 的配乐紧扣着
原画与电影「寂静与光芒」的意旨,缓缓流泻的音符彷佛平静无波,实则曲折幽微,
也为接下来的弥月宴做铺垫。每个听众对同样的配乐也可能有不同的感知,有人
在音乐中看见色彩、有人在音乐中感受情绪,对我而言 Desplat 的配乐最独特的
地方是其中的空间感,我不仅在配乐中「听见」十七世纪荷兰台夫特城 (Delft)
的建筑,彷佛还能随着乐符在厅堂屋舍之间游走,本片的配乐与影像可说是相得益彰。
第二幕是葛里叶初到维梅尔家帮佣,管家 Tanneke 告诉她工作内容、带着她认识
环境,看过厨房庭院起居室和权充佣人房的地窖,再步上窄仄的楼梯。「那里也
需要打扫」Tanneke 站在画室的通道口说道。葛里叶向半掩的门走去,却被 Tanneke
喝住:「不是现在,他在作画!」这只是一个短短的镜头,在我看来却意味深长。
相较於整座屋舍的?暗,门缝中射出的光线隐隐透露出门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葛里叶本能地受到这道光的吸引,渴望走进其中。这个镜头也与影片末尾葛里叶被
逐出维梅尔家後的另一个镜头遥相呼应。维梅尔的妻子发现他秘密为葛里叶作画,
甚至还让女仆戴着女主人的珍珠耳环,勃然大怒几近崩溃。葛里叶不得不离开,她
和维梅尔之间没有正式的道别,两个人隔着画室的门,虽然仅有几步之遥,门里门
外两个世界却是那样遥不可及,她甚至没有见到维梅尔,有的只是映在她脸上、曾
经让她恋恋不舍的那道光……。
在读过原着之後,我对於电影里省略了小说第一章葛里叶与维梅尔首次见面的场景
一直耿耿於怀。家里的厨房就是葛里叶的画室,蔬果是她的颜料、菜刀是她的画刀,
维梅尔就是在这里一眼看出她对色彩的敏锐直觉和潜藏的艺术天份。也是在这里,
维梅尔神经质却又笨手笨脚的妻子不慎把菜刀扫到地上而失态尖叫;而葛里叶只是
冷静地拾起刀子拭净摆好。这个插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书末盛怒的妻子拿起画刀企
图毁掉葛里叶的画像,刀子被维梅尔及时夺下,在地上滴溜溜打转,刀锋最终指向
了葛里叶的一幕。无论是菜刀还是画刀,刀可以砌出美丽的颜色,也可能是危险的
凶器,创造与毁灭似乎只有一线之隔,端看持刀者的念头。小说从一开始就预示了
这三人短暂的交会终将留下遗憾的结局,尽管电影片头保留了葛里叶在厨房切菜摆
盘的部分,却删掉了一些重要的暗示与细节,令人扼腕。幸好电影用了另一种含蓄
的影像语言──门後的光──来达成首尾呼应的效果,稍稍弥补了不足。
至於我要说的第三幕,和第二幕的那道光是息息相关的。有了之前的隐隐约约,才
让人对得窥全貌的那一刻更加屏息以待。如果说,电影里属於葛里叶的 moment of
epiphany,是维梅尔教会她如何看云的时刻——抛除了「云是白的」刻板印象,她
从云里看到了蓝色、黄色、灰色,画室窗前并肩同赏天光云影、彼此心领神会的一
刻,应该是最美好的吧!但对我这个小画迷来说,最激动的一幕其实是葛里叶第一
次进入画室,揭开窗户最後一块遮光板时,我曾经在画里看过无数遍的维梅尔画室,
在这个刹那光华毕现,真会忍不住在心里「哇—」的一声惊叹。
导演 Peter Webber 在访谈中表示:「我希望呈现维梅尔居住环境的混乱,充满孩
童吵闹声,窗外连接臭气冲天的运河,大广场周边都是人来人往的小酒馆,市集仅
有一街之隔。在这样杂乱的环境,维梅尔创作出来的画作,仍是有宁静的意境。我
们将他作画的地方,营造出高贵不可侵犯,完全属於他个人的秘密角落;因为葛里
叶了解创作的珍贵,她才有幸能够进入这个神圣殿堂。」(注二)此处美术指导
Ben van Os 藉由光影反差来凸显画室那份喧嚣中的寂静,导演 Peter Webber
则安排维梅尔妻女在画室门口引颈张望却无法窥其堂奥,微妙地点出只有葛里叶才
是维梅尔在艺术上的知己。一个简单的场景,不仅交代了故事也涵括了意在言外的
人物关系。
导演 Peter Webber 曾经修读艺术史,拍摄本片时除了在光线、色泽、构图方面格
外讲究,对於小说原着的一些小细节——从电影片头背景的广场十二芒星,到葛里
叶的手部特写(从之前一双柔荑到後期的红肿龟裂)——也处理得一丝不苟。不过
这些细节都是我读过原着再重看电影时才注意到的,第一次看时很容易忽略某些画
面所承载的讯息。
尽管电影犹如一场丰盛的视觉飨宴,但不少先读小说的观众似乎都嫌电影对於感情
着墨得不够深刻,少了原着的刻骨铭心和忧伤,多了份淡漠疏离。我想,这或许是
受限於叙述视角的差异:第一人称的小说可以将葛里叶的想法和情绪直接诉诸文字,
全知观点的电影却让这些内心戏变得隐晦难明。毕竟就故事本身的调性来说,无论
背地里怎麽暗潮汹涌,表面上也必须看似波澜不惊啊!电影即便在表面工夫上做到
百分之两百,只怕也难搔到真正的痒处。小说里,维梅尔与葛里叶唯一的肢体接触
是捣颜料时电光火石的一触;电影里则是从两人一同在罩袍下观看暗箱 (camera
obscura) 中的倒影、到一同捣颜料,再到葛里叶要维梅尔为她穿耳洞,这个带有
强烈性暗示的穿刺意象。在处理男女主角间的情慾流动上,电影已经比原着更加
露骨,但对习惯重口味的观众来说,只怕依然无法达到震撼的效果。
Tracy Chevalier 早在小说出版前便将电影版权卖给了 Lions Gate Films 的 Andy
Paterson 和 Anand Tucker ,之後她也婉拒制作方的邀请,未参与剧本改编。不过
在与两位制作会晤之际,Chevalier 就强调她不希望看到男女主角上床的情节,因
为这个故事的基调是压抑与衿持。(注三)就这点而言,电影其实并未偏离原着太远。
虽然 Chevalier 从未料到《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会成为百万畅销书,甚至早早就
卖出电影版权,但她也自承在写作过程遭遇瓶颈时,她会藉由想像由谁扮演维梅尔
与葛里叶来促使自己继续写下去。谁是作家心目中的「完美卡司」呢?Chevalier
说:年轻时的 Alan Rickman 是扮演维梅尔的理想人选,画家的女仆、助手兼缪思
葛里叶则由某个不知名的学院派新人出演。(注四)唔—我只能说原着果然是原着,
Alan Rickman 可狂放可内敛、既深情又孤绝的外型演技,实在是个让人无由辩驳
的绝佳人选哪!不过,时光难倒流,既然不可能让 Alan Rickman 年轻十岁,那麽
Colin Firth 也称得上是绝佳人选了。尤其原着第一章有一段维梅尔的外型描述:
The man was watching me, his eyes grey like the sea. He had a long,
angular face, and his expression was steady, in contrast to his wife's,
which flickered like a candle. He had no beard or moustache, and I
was glad, for it gave him a clean appearance.
乾净的脸庞,灰眼深邃如汪洋,没有胡渣的乾净脸庞让人一看就有好感。读到这儿
我几乎立刻就将 Colin Firth 的外型叠印上去,他的扮相十分贴近原着的描写,
只可惜小说里关於维梅尔的内心世界勾勒付之阙如,电影里着墨亦不多,Colin
Firth 也没能有太大的发挥。饰演葛里叶的 Scarlett Johansson 虽然并非学院
出身,但童星出身的她很早就接受舞台剧磨练,也接演不少独立制片的电影,
2003 年更是她大放异彩的一年,以《爱情,不用翻译》(Lost in Translation)
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同时入围 2004 年的金球奖的剧情片和音乐喜剧类最佳
女主角。不同於《爱情,不用翻译》里超龄扮演少妇,Johansson 和葛里叶不仅
年纪相仿,也同样有种颠倒众生的魅力,让我每每在看到葛里叶的特写镜头时忍
不住惊叹她的肤若凝脂、彷佛珍珠透着盈润的光……。除了两位主角,无论是扮
演金主、岳母、妻子、肉贩小彼特,或者管家(也是维梅尔另一幅知名画作《倒
牛奶的女仆》的模特儿)的演员,不仅外型肖似,演技也十分紮实。整体来说,
本片的选角是很成功的。
在选择 "beauty inspires obsession" 作为电影的 tagline 之时,导演其实已
自觉地步上了维梅尔穷就其工、追求至美的後尘,引领我们看到了青春之美如何
让人心旌摇曳、艺术之美如何让人心荡神驰。是啊!美教人怎能不执迷?
-------------------------
注一、在书中弥月宴和赏画原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点。
电影为了用最精简的方式介绍所有重要人物出场,於是合二而为一,形成
十分有趣的对照:维梅尔一生留下作品寥寥可数,平均每年只画一两幅,
几乎和老婆生孩子的速度差不多(他们总共生了十一个孩子)。只是前者
太慢,後者又太快。食指浩繁,让维梅尔一家生计压力更为沈重,维梅尔
1975 年过世後,他的妻子 Catharina Bolnes 也随即宣告破产。
注二、访谈内容出自 Colin Firth 个人网站《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
Production Notes,原文如下:
"I wanted the Vermeer house to be chaotic—downstairs" says Webber.
"The house was full of children and noise. It looked out onto a
canal which must have been very smelly. The main square with its
taverns and markets was just half a block away. Yet Vermeer created;
paintings which seem to define tranquility and perfection. So we
were determined that the studio, the room that contained that familiar,
almost holy corner represented in so many of the great paintings,
should be the magical space. Up there is Vermeer's private world—
a world which he gradually allows Griet to share because she alone
understands why it is special. Ben built gorgeous sets, but he is
also a great set dresser, making the world believable, lived in and
totally convincing."
注三、以上内容出自 Tracy Chevalier 在 2003 年 12 月 28 日、电影首映前夕,
发表於英国《观察家》评论内容。原文为 "...the key to the story was
its restraint.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I said to them was that I
did not want the main characters to sleep together."
注四、出处同上。
--
网志图文版:
http://blog.yam.com/noral/archives/1977380.html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59.121.206.139
※ 编辑: noral 来自: 59.121.206.139 (08/06 20:30)
1F:推 selinachen:Dear Nora, 写得真好~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 :) 08/06 20:49
2F:推 crysdaisy:推一个:) 08/07 00:23
3F:推 cowchao:推!写得真好!让我很想去看了:) 08/07 01:22
4F:推 Waitingchen:对小说开头厨房场景的省略是遗珠有同感,推认真好文:) 08/07 05:45
5F:→ Waitingchen:请问原po可否借转他站个板?会注明作者出处,感谢! 08/07 05:46
6F:推 saffron:借转 Artfilm 版 08/07 09:59
7F:推 noral:Selina, 真是意外之喜,能在这里碰到同好^^ 08/08 22:55
8F:→ noral:欢迎转载,烦请注明作者出处。 08/08 22:56
9F:推 wody:映像很深刻的电影 很好看>"< 11/13 19:46
10F:推 kaiwu:好棒的影评! 11/26 02:01
11F:推 Dolce:这篇写的好棒,让我想回去重新看看这部电影^^ 12/12 10:25
12F:推 asami:大推 写的真好>O< 也请借我转载blog好吗? 我会注明的^^ 12/27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