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imulder (陌日程式)
看板movie
标题不负责任影评:《11:14》
时间Wed Nov 23 11:05:00 2005
如果说《冲击效应》是多元观点的单一事件的折冲,那《11:14》就是单一事件所
幅射而出的多元面向。
《11:14》是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黑色喜剧,片中以六个不同的观点,分别讲述在
单一事件中,被围绕在相关时空下的不同角色的故事。由年仅29岁的新生代导演Greg
Marcks所执导的第二部作品,《11:14》无可避免地承袭了学生电影最爱使用的多
重叙事手法,利用最少的场景和演员去发挥最大的戏剧张力。
由学生/独立制片的电影,由於在资金奥援上的捉襟见肘,往往必须靠剧情的设定与人
物的调度,以最精简的演员与场地来完成一部九十分钟的戏剧。《11:14》巧妙地
使用了许多重复地点,让相关场景因人物背景的异质性而重复出现,不但节省来返拍片
地点之间的费用,更能有效地调度演员,在最少的场景里完成最多的演出。剧本中每一
场戏都是伏笔,每一句话和动作都与上下文前後呼应。每分每秒的剧情都在导演的精密
计算之中,以全知观点带领着观众,从不同的面向去看待一场看似平凡的车祸发生。
除了绝佳的剧本之外,演员的演技也令人激赏。派屈克史威兹重回睽违以久的大银幕,
身型略显老态,演技却显得精进许多,饰演起一个几近废材颓的废老爸简直是入木三分
;希拉蕊史旺装丑装了个大牙套,饰演在便利商店打工的女职员,短短二十分钟的戏将
女职员从可怜抢匪男友的身份到帮他出点子的心路历程诠释的再生动也不过;特别一提
的是Rachael Leigh Cook,六年前以《窈窕美眉》("She's All That")炒热Ya片类型的
她,饰演一位因为怀孕而诈骗众男友堕胎费用的不良少女。Rachale Leigh Cook在里头
的扮相简直是风骚至极,与她六年前引领的青春形象完全不同。而整件故事也就是因为
她为了堕胎的关系,进而与其他六个生命产生连动。
许多人喜欢将《11:14》与《冲击效应》做比较。如果说《冲击效应》是多元观点
的单一事件的折冲,那《11:14》就是单一事件所幅射而出的多元面向。《冲击效
应》的故事是流动的,由数个不同背景的人、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自己的所做所为
,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另外一个人的生活。在人际关系的六度象限中,乍看之下既疏离
又冷漠的都市人,一举一动其实都和他人习习相关。这是社会网络的重要性。在
《11:14》中,导演利用倒叙的手法,去描述在抵达某个时间点时,不同时空的人
的反应与作为。与其说《11:14》分与《冲击效应》类似,倒不如拿《萝拉快跑》
、《蝴蝶效应》来与之比较要来得更为恰当。
剧本是一剧之本,这是众所皆知的事情。仅管是在大部份电影的制作资金不虞匮乏的好
莱坞,仍然在剧本上的多元性和创意上下足了苦功。反观国片的剧本,不论在形式上或
是实质上,却鲜少有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剧作品,更遑论将其拍摄成影片了。看来国片
如果要兴盛,除了创投拍摄资金的环境必须活络外,剧本写作界的兴盛与否,似乎也是
关键哩。
--
何谓新闻可看性?有杀人有流血有车祸有强奸有爆炸有勒索就是有[可看性]吗?
会画虎兰不一定会做好新闻,可是要做好新闻一定要会画虎兰。否则如何在众多
新闻中去找出关联性,配套成一则新闻呢?再则,何谓好新闻?有时效有品味有
风格有资讯有告知有娱乐就是「好」新闻吗?君不见台湾的电视台多是哭天抢地
祸不单行人赃俱获天地不容的肮脏消息,哪里有好新闻的成份在呢?老话一句,
会画虎兰不一定会做好新闻,可是要做好新闻一定要会画虎兰。这点我可就万中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59.115.162.180
※ 编辑: jimulder 来自: 61.224.48.12 (05/21 23:35)
1F:→ pttgun:看完觉得这部片超酷的!! 08/17 07:33
2F:嘘 webptt: 我不相信全国这麽快沦陷,像肥宅可以十天不出门,根本不 09/18 11:41
3F:→ webptt: 可能会被咬,而且网路也会快速串连,散播消息 09/18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