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哲斌/自由撰稿人、反置入性行销运动者
(变赢人特训班Ⅱ与谈资料)
去年底,我离开了工作十六年半的报社,在部落格写了二十篇「业配人生」,发起一次
网路连署,跑了三十几场演讲座谈,引起一些社会注目。元月初,在许多传播学者、民
间团体的努力下,立法院通过「禁止政治置入行销」的法律条款。
今天,就让我们聊聊网路,与社会行动之间的关系。
前阵子,有几位重量级的作者,不约而同提及「网路的人际角色局限」,例如,着有
《虚拟化身》等书的雪莉.特寇,新作《一起孤独》认为「网路科技看似让人群更有效
沟通,其实经常阻绝我们的真实人际关系,让我们更加孤绝」。
写出《引爆趋势》、《决断两秒间》的马坎.葛拉威尔更直白,他在纽约客杂志为文强
调,媒体高估了科技新工具的力量,将伊朗、摩尔多瓦的群众运动定义为「推特革命」
,事实上,「
社交媒体受到猛烈吹捧之际,我们似乎遗忘了何谓行动主义」。
看来,网路行动与社会运动之间,似乎是一道数学不等式,一场镜花水月,一个过於美
好的梦想?
然而,最近发生在突尼西亚、埃及的群众运动,网路似乎又扮演关键角色;即使开罗当
局一度关闭网路,企图切断抗争人士的连系,仍阻绝不了街头的怒火,执政长达三十年
的穆巴拉克终告下台。
当一场革命发生,网路的威力在哪里?又有哪些先天局限?
以台湾为例,从2006年的「我投绿党」、2007年的「抢救乐生」直到去年的「苗栗大埔
事件」,网路逐渐展现社会工具的力量,也突显它的缺陷。若以「反业配新闻」行动为
例,以下是几点粗浅观察:
第一,网路的爆发力与渗透力,是凝聚人气与串流讯息的最佳管道。
当我在部落格贴出首发弹「乘着喷射机,我离开中国时报」後,一天内超过十万人点阅
,透过脸书、推特、噗浪等社交网络的转贴与讨论,让「媒体置入行销」议题攫取超出
预期的注目,这些瞬间爆发的人气,转化为後续行动的薪柴。
就算我在总统府门口裸奔、倒立抗议,也不会有十万人注意;这是网路独有的速度与力
量。
第二,滑鼠不足以革命,必须有行动接应。
网路动员快速,但若无适切的行动接应,这些虚拟人气也可能快速消散;所以,我一开
始就拟定三个搭配方案:网路连署、无偿演讲、主流媒体破窗行动。
网路连署提供一种深度沟通/行动表意的机会,让支持者数字不断滚动增加、让连署者
发表令人感动的内容。无偿演讲是一种低门槛的公民对话,让诉求讯息走出网路,走进
实体社会网络,同时是社会行动的连续展演。
重点是,如何将网路的虚拟人气,转化为实体世界的行动,进而强化弱连结。
第三,主流媒体仍是重要骨牌。
你可以将网路当作主战场,却不能不重视传统媒体的力量。毕竟,传统媒体仍掌握了主
要的社会讯息渠道,若要突围,关键就在於「破窗行动」。
以业配人生为例,一开始先吸引境外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注意;後来,广播节目开始讨
论业配新闻现象,成为破窗第一块砖。等到《苹果日报》加入报导,其他各报跟进,「
置入行销」终成大众传媒设定认同的议题。
传播理论有个名词「溢散效果」,意即由小众媒体率先报导,主流媒体随後跟进的现象
。
从乐生到大埔事件,我们越来越常看见,这类新闻传布的溢散效果,置入行销议题亦
然。
第四,线下的人际连结,才是最重要的力量。
虽然,网路提供社会动能的爆发力;但是,线下世界的人际连结,更能凝聚长期的续航
力。若无法成功串流公民力量,甚至走上街头、进行实体抗争,网路论述与言说的影响
力仍有局限。
就像突尼西亚革命发生後,科技评论家克雷.舍基的分析:(一)科技工具不能一夕改
变社会,需要群众的长期学习;(二)当时机来临,网路才会成为推波助澜的工具,就
像突尼西亚一名失业青年的自焚,引燃网路的庞大怒气;(三)新媒体的最大贡献,在
於「协调社会运动的廉价与强效」;(四)新科技有助於公民社会的集结与发展,而公
民社会的壮大,才是对抗集权统治的核心因素。
这些是网路告诉我们的事,也是从「业配人生」到「北非革命」,一次社会实践的切片
报告。
台湾近几年,包括反对农业再生条例、反国光石化、废核反核等运动团体,也开始灵活
运用网路工具传播理念、连结行动,相对於主流媒体的大众传播,
新闻学者陈顺孝称之
为「公民传播」,具有众人参与、公众互连、快速互动等特徵。
早期的网路公民运动与公民报导,大多以部落格为主要媒体,辅以书签网站、网路贴纸
或公民新闻平台;近两年,
脸书、推特及噗浪等社交网络媒体兴起,公共议题得以加速
传布、灵活串流,而且发挥更大的爆发力与渗透力。
正如乐生保留运动、三莺反拆迁运动、反新闻置入行销运动,都能看见实体串连的重要
性。网路虽能提供社会动能的爆发力,但是,线下世界的人际连结,更能凝聚长期的续
航力;若无法成功串流公民力量,甚至走上街头、进行实体抗争,网路论述与言说的影
响力仍有局限。
此外,突破防线、争取传统媒体的注意与公平报导,现阶段仍是网路公民运动推展议题
的重要门槛。
毕竟,这是一场资源不对称战争,当公民希望抗衡国家,当公民争取社会公义、经济发
展、两岸关系、国际事务的发言权,将是一条漫长艰辛的路程;然而,网路民主的参与
层次,绝不只是「按赞」,透过网路串连与公民集结,行动者更容易找到彼此,更容易
凝聚行动,更容易发现自己绝不孤单。
另一方面,BBC科技记者Rory Cellan-Jones认为,网路在当前选战中扮演的功能,主要
为四个面向:接触、说服、组织、新闻回圈;就最後一点而言,社交网络「让选战讯息
不断流传、对话,成为一种流动的评论」。
社会运动亦然,经由部落格、社交媒体的发声与传布,「运动者」同时也是「传播者」
,
人际连结创造了一条多向、隐性的资讯流,让「社会运动」与「公民传播」互为因果
,不断卷动,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头,成为一种讯息回圈。
从「我投绿党」、「保留乐生」到「苗栗大埔事件」、「反新闻置入」,直到最近的「
反国光石化」的运动案例,我们越来越清晰看见,网路不完美但有效的动员潜能,下一
个网路公民运动,又将谁何?
想听黄哲斌分享更多?快报名变赢人特训班Ⅱ,报名进入倒数十天!
http://registrano.com/events/chg2win2
主办单位:青平台
活动时间:9/2-4
活动费用:全程免费,但需缴交1000元保证金,全程参与後退还。
(更多资讯请点选报名网站)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14.25.3.54
※ 编辑: wtin 来自: 114.25.3.54 (08/13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