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ovesea (山通大海)
看板media-chaos
标题2003年度媒大事特辑上
时间Wed Feb 4 15:00:36 2004
http://www.lihpao.com/show1.asp?t=19693
台湾立报 2004/2/4
2003年度媒大事特辑上
文■传播学生斗阵
回首2003,您心目中的媒大事有哪些?在「2003年年度媒大事特辑」当中,
我们经由讨论决议,选出十则年度媒大事,并做个简短的回顾与总结,为您
依序刊出。
1.SARS袭台的媒体症候群
今年4、5月的台湾,SARS相关的医病新闻如同疫情扩散般地在媒体版面上滋
长横流,从开始的零星报导,到後来以三版、五版的专题处理,配上耸动标
题,占据我们的耳目空间。相对於对岸的隐匿灾情,台湾媒体尽力促成讯息
流通,有促使民众警醒之功,也收鞭策行政部门之效。
不过传学斗认为,有关SARS此年度大事的媒体批判有二,所造成的结果皆是
「媒体无法舒缓社会变动所带来的焦虑,反而更加深民众焦虑」。
首先是记者们冲锋陷阵,甘冒染病危险深入隔离院所、家户采访,其精神直
比战地记者无惧烽火,提供了直击第一现场的传真。电子新闻如SETN与TVBS
记者违犯禁令访问曹性女士亲属,或想尽办法偷渡机材取得和平医院内部画
面;平面媒体则有壹周刊率先「发难」,混入隔离区「四处游走」做观察纪
录。这些作为明显地与新闻的专业伦理相互违背,民众恐怕对类似的新闻生
产方式多有质疑,可信度到底如何?
其二,类似的生产方式其实搭配的是媒体的再现逻辑,这种逻辑所需要的并
非问题的深度讨论与反思,反而需要嗜血的刺激、激情的演出,所以原本可
以扮演医疗角色并舒缓社会集体焦虑的媒体变成综艺化的娱乐节目,所造成
的效果除了愕然之外,留下的是更多的不安与焦虑。到底这样的生产方式与
再现逻辑深层的成因为何?只能留待大家发觉罗!
2.非常光碟,大有问题?
在11月18日,新闻局以录影节目带或光碟的「公共议题论述类」为由,认定
非常光碟发行前不必送审,因此主张「非常光碟」不应被取缔。新闻局的判
断让非常光碟促进公共议题讨论的「功能」受到注目,再从非常光碟在市场
上热卖的情况,这则新闻相当值得大家注目。
非常光碟所引起的热潮,是否意味着台湾人民对公共议题讨论有相当程度的
参与?传学斗认为:非常光碟之所以如此受到瞩目,其实是身处於台湾的正
常沟通机制(大众、小众媒介)全然失灵的状况,所以才必须用「新科技」
的面貌来谈论公共议题。
另一方面,非常光碟的内容确实监督了目前主流媒体充满政客与记者(道听
涂说者)为主体的电视节目。但是另一个问题是,非常光碟的内容并不是采
取一种对话的方式,其中谩骂的成分居多,并没有预留对话与反思的空间,
像闹剧一样闹过就算了,所以非常光碟提醒了我们,台湾社会并没有足够的
空间让大家讨论公共议题,而解决之道并非非常光碟所采取的形式可以承担
。
3.「看不见」的波湾战争
波湾战争至今我们已经了解,当初美国宣称伊拉克拥有毁灭性武器的说法,
已然只是谎言,而大规模的轰炸所毁灭的除了军事设施之外,更多的是该地
的基础公共设施,以及生产民生需要的工厂(奶粉工厂、医药工厂),因为
饥饿以及缺乏医药而死的妇孺不计其数。
传学斗则在战争开始之初,从去年3月22日起3月28日为止,针对所有无线、
有线电视台的战争新闻进行纪录。传学斗成员监看的心得为:号称美国军政
系统的宣传单位CNN仍然是各台的主要消息来源,虽然东森引入了法国TV5以
及德国DWTV的新闻画面,以及中天引入了半岛电视台的画面,但是整体而言
比例仍然相当悬殊。我们发现被誉为阿拉伯世界CNN的半岛电视台,虽然有
较多的阿拉伯观点,但仍然是二元对立逻辑之下的产物,所呈现的并非就一
定是阿拉伯的「在地」声音,反而使人认为美伊战争乃是势均力敌、甚至相
当有看头。
传学斗当时所制作的专题文章的结尾值得我们在年末重新回顾:
「『在世界上,我们的国外直接投资占60%,我们卷入了全球的事务……因
此任何孤立主义的倾向,都是危险的。』」这话登在1972年7月19日的洛杉
矶时报上,发言者是美国的国务卿罗杰斯(William P. Rogers)。许勒
(H. Schiller)引用此话解释美国政商军复合体汲汲推销自由主义的初衷
。对比30年後的今天,布希家族与共和党大老们垂涎伊拉克石油及战後重建
的庞大商机,愈来愈不知遮掩,也就将其帝国主义心态赤裸地公诸於世。」
台湾的媒体在面对这样的情形时,与美国媒体一样缺乏深度的反思,反而与
政府高官同声高唱「爱国颂」,这在美国本地是否情有可原都还有争议,绝
非媒体原本所应当扮演的角色,况且台湾并非美国的第五十一洲,夫唱妇随
之景情何以堪?我们从媒体彷佛能够闻到决战千里的烟硝味,但是一触及媒
体整体再现背後的生产过程,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只是一场与真实脱离太
远的战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4.广电三法修正案通过
广电三法修正案,历经了一年来的风风雨雨,终於赶在年前顺利过关。而最
新修正版本由於明文规范政府、政党、党务、政务与选任公职人员等,不得
投资广播与电视等媒体、应限期退出媒体经营,咸认为回应了95年三退运动
的诉求,是立法院难得的进步立法。
是以尽管该法尚未能对政治人物主持、参与谈话性节目、甚或置入性行销等
政治力介入媒体的现象加以管制,然而政府於半年退出台华视、国民党退出
中广、中视等消息,却依然令人振奋。
然而党政军退出之後,既有媒体将何去何从、却不免令人忧心。特别是阿扁
传播政策白皮书中、台华视公共化的承诺,先是跳票跳一半成为一公一民,
而广电三法才修正、却又传新闻局方面态度转为「不设限」、政策走向还待
立院氛围而定,公共化分明将不进则退。而若不幸全采取大众释股方案,则
以中视为例,公产成私产後、股价狂跌不说,释股是否仅为政治化明为暗之
始?年前中视尾牙宴上、「天天天蓝」响彻云霄之景应为警惕。再回顾蔡董
离开民视之不舍,以及有线电视业者巧为游说下,广电基金经费来源差点在
营业额与盈余之辨下转眼成空,而费率之审议也险险回归中央、规避监督,
则政治与商业合纵连横之际,不义之财当如何归还、公共化议题,仍赖持续
关心。
5.置入性行销违背公器承诺
置入性行销,是近来风行的广告手法,其用意在透过低调软性的说服方式、
达到影响阅听众的效果。然而前任新闻局长叶国兴将置入性行销当成既定政
策大力推动、用以政令宣导,则不免招致了猛烈的批评──除了执行过程不
透明曾遭监察院去函纠正,学者也以效果不显着、及媒体作为公器的理由,
对该政策语多保留,社会舆论更以政府干预监督之举有碍媒体监督之责为由
、呼吁政治力应赶紧退出媒体运作。
这些反对的声音,固然逼使得继任的新闻局长黄辉珍承诺,尔後政府文宣应
特别加以注明出资单位,但没有法令明文禁止的情况之下,其他政党、政治
人物是否仍然继续操作置入性行销,民众依然尚未可知。更进一步思索置入
性行销之始末,则新闻局舍广电法中政令宣导可徵用时段的既定管道不用,
即显可议。然而政治力是否表面退出、以商业力作为白手套更细致地操作置
入性行销,则以民视禁播国民党竞选广告的争议来看,亦不免有疑。至於私
人企业进行置入性行销,其实也违反广电法、内容与节目应以区分的精神。
此外,若将置入性行销视为自发交易,则媒体作为卖方、任人置入,更违背
了公器承诺、合当受到质疑。是以低调软性的说服方式或许有效,但要再类
推置入性行销交易的正当性,却是引狼入室之举。(下周续)
--
山通大海--小海的个人网站
http://home.kimo.com.tw/yuiisea/
http://homepage.ntu.edu.tw/~e89703068/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0.58.144.32
※ 编辑: lovesea 来自: 210.58.144.32 (02/11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