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yae (kyae)
看板hypermall
标题Re: [心得] 我觉得COSTCO越来越难逛
时间Tue Oct 3 13:41:07 2006
先声明,这篇并非战文,不是针对paulyung板友,
而且我也没有读过「奢华」一书,我只是想就我自己在国外的生活经验,
提供一点观察。
Costco的客层究竟是谁,市场定位在何处,我不是学商的,我也不懂。
不过,对於paulyung所转述,关於「奢华」一书里的描述,
我想说的是,就衣服而言,我个人觉得,
若对相同品牌或是类似品质有兴趣的消费者,
就算当季衣物不在其消费能力范围内,也还有很多其他的购买管道,
例如outlet stores (有些outlet stores就开在一般商家聚集处,
不是一定要开车到比较远的郊外outlet centers),
例如打折(美国打折是一波接一波,任何时间到店里都会有打折的商品,
只是折扣多寡,同样也都会有刚刚上架的新品)。
而Costco所卖的品牌,在美国来说,也不是特别昂贵的,
以我曾经买过的来说,男士休闲裤一条二十到三十元,(税外加)
衬衫甚至更低一些,二十元以下;一件短袖针织衫十二元,
以美国的消费水平来说,是价格非常可亲的商品。
如果合穿,看了也喜欢,为什麽不顺便带?
至於客层,我也有过类似的疑问。
我过去待的地方,就是一般郊区,有很有钱的人住的区,
但大部分还是都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吧,而在Costco停车场里,
其实什麽车都有,当然,我知道以车子来衡量收入多寡,不是很客观,
何况在美国车子便宜,即使双B也不似台湾昂贵,但同级的、价位相近的车,
也不是满街都是。总之我想说的是,还是看到不少开着好车来Costco采购的人,
而我每次心里也总是纳闷,他们应该不必为了省一点钱来这里消费吧?
但我确实听过一个说法,就是觉得Costco的东西有一定的品质。
也就是说,c/p值是让他们觉得满意的。
而且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少,除了美国人,还有非常精打细算的大陆人。
以前我的大陆室友,他们很俭省,平常不太买什麽
(他们是没什麽慾望日子过得简单的人),
但他们也独自办了卡(在美国不限定非要一家人才能办,所以留学生常常两人办一张)
他们爱做面食,所以去Costco搬面粉一搬就是一大袋。
对我来说,Costco在某些商品上确实是留学生的好夥伴,
在没有二手商品可以接手的情况下,
我买过录影机、食物处理机、微波炉、吸尘器。
生鲜食品方面,会买牛奶、水果(但常还是要跟别人分)、蛋、
烤鸡翅(跟台湾的不同)、面包虾(煎一煎就是一餐很方便)、烤全鸡......
在以前还用传统相机的年代,Costco洗照片很便宜。
差一点买了他们的床垫。当然,回台湾时维他命这些东西是必搬的。
但我想,我们这些留学生绝对不是什麽「假上流」。:PP
而且,就我所知,类似的量贩店其实在美国很受华人欢迎。
有去过加州的量贩店就知道,生意非常好的。
回到Costco的量贩特质,我倒是觉得,他们的量,以及因为量大产生的折扣,
对一般中产阶级还是有相当吸引力的。
假日到Costco感觉最为明显,可以看到来采买的美国人,
各式吃食都是一大袋、一大箱的拿,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
美国人相对来说食量比较大,家里要是又有两三个正在发育的青少年,
来Costco消费应该是省事又划算。
再者,美国房子空间大,又多有储藏室设计,
一次买十六卷厨房纸巾、三十六卷卷筒卫生纸,一箱Coke,一箱Snapple,
根本是小意思。
当然,Costco进到台湾,客层是否还和美国一样,应该是有讨论空间的。
但我对於拿Costco的营业额与其他大卖场来比较,觉得不是很有意义。
不论是总营业额的比较,或是单店的比较,都一样,
因为论总营业额,家乐福印象中已经超过三十五家分店?
拿四间店和三十五家店比,好像没有什麽比较的基础;
单店营业额,Costco的商品,小件的就大量,所以单价高,
因此来客的消费平均一定比较高,总额也就高,说是单店第一名,
也还是没有什麽比较的基础。
就我个人的例子,我也是每次去几乎都是两边都去,
在Costco随便买几样东西,很容易就破千元,但在大润发,
除非买了高单价的东西,否则只买些日常用品与吃食,很少破千元。
换句话说,我个人是觉得,Costco是wholesale,
其他如家乐福、大润发,只是商品齐全,仅少数商品以较大包装贩卖,
事实上是很纯粹的retail, 拿wholesale比retail, 实在怪怪的。
只能说台湾没有第二家wholesale, 没得比?(美国还有另外两家)
当然两者之间还是有重叠之处,例如电器,但就我的观察,
两种卖场还是很努力在做出区隔。
至於这个讨论串一开始谈到的,Costco的东西并不都便宜,
确实,所以我也都是采取不同东西在不同地方采购的策略,
但是如其他板友所言,有些东西只有Costco有,这就是它的优势。
至於花一千两百元办这张卡是否值得,就是看个人的想法了。
一点观察与浅见~
※ 引述《paulyung (来杯好咖啡,一天好心情)》之铭言:
: 大卖场最重要就是商品便宜种类繁多,销售量超大。
: 你看每个逛家乐福的推车上满满的商品,几乎都是超量消费。
: 以前我去家乐福,满车的泡面饼乾洋芋片汽水卫生纸,顺手检捡些
: 便宜的文具鞋子衣服,甚至五金零件机车清洁油,商品种类之多,
: 又是熟识的品牌。
: 你能想到的商品( 不是品牌) ,家乐福几乎都有。
: 事实上大概买了一大堆用不到的东西,堆在家中角落。
: 如果拿好士多全国营业额去跟大润发跟家乐福来相比,可能只有後
: 两家的零头而已,其实是很少的。
: 即使在美国,好士多也不是主力。
: 根据奢华这本书,年收入25万美金以上的金字塔上层,根本不会去
: 一般卖场,他们会去mall或是百货公司要求更VIP 的服务。而年收
: 入在6 万美金以上的,付不起这种奢华生活,但是可能对於商品又
: 有点小小要求,例如红酒喝不惯一两百餐酒,但是又没办法餐餐开
: 瓶两三千的玻尔多二军,那好士多就专找三五百左右的红酒。衣服
: 没办法去百货公司买当季的品牌,但是又不想买G&H ,好士多找一
: 堆过季但是耐穿的品牌衣服。
: 这种金字塔顶层以下,又"自觉"中层以上的假上流,就是好士多的
: 主力客户群。 ^^b
: 当然啦,奢华这本书提到的这一族群,只是对自己有兴趣的某几类
: 商品比较挑剔。有些人挑酒,有些人挑肉跟CHEESE,有些人挑衣服
: ,但是这些选择,你在家乐福大润发看不到。
: 家乐福大润发想进依样可以进口这些商品,为何不进? 因为他们看
: 不起这种消费量。这种量小质精价钱高的商品,消费者在买的时候
: 会东挑西捡考虑再三,根本无法创造大卖场最需要的东西,就是一
: 种非理性的疯狂消费气氛。
: 你去看家乐福结帐口,几乎都是满出整个推车,甚至平日晚上也是,
: 甚至人手一车,同样的情况好士多就很难看到。
: ※ 引述《pappy (妈的哩不思议)》之铭言:
: : 当然主要是买普通大卖场没有的美国进口的东西..
: : 所以舒洁是顺便带的~
: : 去到大润发时傻眼..
: : 付了一年1200的会费~
: : 应该要有比较低廉的价格
: : 没想到却比不用会费的大润发便宜
: : 当然会有种傻眼的感觉
: : 当然每样东西都有便宜跟贵的差价~
: : 但是毕竟付出就会想要有收获阿..
: : 当然COSTCO主打的不是台湾的用具
: : 但是总觉得~收了消费者这麽多的会费~
: : 却看不到等值的回馈跟服务
: : 实在是不太平衡~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34.175.246
1F:推 Kyosuke:中肯, 好文章 10/03 13:45
2F:推 feelicia:没错 wholesale 当然就是以量取胜 其实costco很适合营业 10/03 13:46
3F:→ feelicia:营业用的店家 需求量大 价格一押下来很划算 10/03 13:46
4F:推 i8i:说家乐福大润发是retail.好市多是wholesale....还蛮怪的 10/03 14:03
5F:推 i8i:"只是商品齐全,仅少数商品以较大包装贩卖" 这句话有问题 10/03 14:06
6F:推 i8i:costco有出的量贩包装.家乐福大润发都找得到 10/03 14:10
7F:→ i8i:应该是说家乐福大润发除了有costco的量贩.也有watsons的零售 10/03 14:10
8F:→ i8i:量贩的价格比costco便宜..零售比watsons贵 10/03 14:10
9F:推 i8i:结论:要逛去costco.生活必需品去家乐福大润发.小东西去watsons 10/03 14:16
10F:推 i8i:要是大润发开在美国就反过来.要逛去大润发.生活必需品去costco 10/03 14:26
11F:推 paulyung:好文章。 ^^b 10/03 15:46
12F:推 cowbae:美国还有一家是Sams,另一家叫什麽名字啊?? 10/03 17:14
13F:推 hitotsuhana:我自己在美国去过的有Costco,Sam's Club,还有Pace 10/03 18:35
14F:→ hitotsuhana:现在会喜欢去好市多,是因为能买到熟悉的美国商品 10/03 18:41
15F:推 szh:有意义的文章 推~ 10/03 21:33
16F:推 chugu:中肯!! 推呀~ 10/12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