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pg (不再爱你一点点)
看板haiku
标题Re: [俳话] 日俳、汉俳、湾俳─俳句体的系统发生
时间Sat Nov 21 15:17:45 2009
※ 引述《nazuki1210 (苍蓝之潮)》之铭言:
: 【前言】
我觉得下面几种「俳法」 仍是给俳句写作太多限制了
这些传统的「俳法」需要尊重 毕竟是整个汉俳写作的历程
但试想一种锐利的灵感 在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时 突然又必须考虑格律
通常考虑到最後 不是与原先的意思有差距 就是又吞回去了
白白耗费掉一个灵感
在现代诗之後
在所有读者、作者都习惯现代诗的自由之後
要回头推广当初现代诗抛弃的格律
回头写具格律限制的俳句成为大众文学、受大众喜爱与接受
是相当困难的事 几乎不可能
因此几十年来俳句总是非常小众的发展
正是我上面提到的因果
我甚至觉得不要管太多日本俳句的历史内涵
那种框架也是俳句不易受大众喜爱的原因
「日本的东西」「学日本的」「写俳句要会日语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俳句如果一直被视为舶来品 从外面拿回来的东西
中国人、台湾人 使用汉字的人
会很真心的去大力推广吗? 有层「隔」了不是吗?
这些关於大众心理层面的反应 俳句创作者不能不重视的
我现在会比较想从回到汉语文献中去找俳句出来
比如在现代诗、古典文学中 来使现代的大众接受俳句
比如王家新一首现代诗的最後一部分:
你看到了雪
那一定是某种黑暗被打翻的时候
去把某种潜藏在汉字文学中的俳句精神找出来
让俳句写作是种国民性的东西,不是日本来的舶来品
也就是说
我心目中的俳句精神
原本就存在於汉语、英语、日语、等各种语言中
只是日本文学首先在这方面成为先导 有了开创性的发展
使得俳句与日语、日文有密切的结合美
所以我们借鉴的是日本经验来磨练出我们汉语中自存的俳句精神
而不是始终在日俳的传统格律上 想尽办法套到汉字的俳句
应该多考虑到汉字的特性、汉诗写作传统、以及现代中港台的文学接受度
: 三、台湾俳:
: 由黄灵芝先生所提出的非汉俳体例的俳句类别。其字数的限制在5-12个汉字以内,不
: 分段,单独成为一句。而做这样的规定,我想应该有几个原因:
: 在日俳中,文本的基底受限在於「音节」(假名),但在1980年之後出现的「汉俳」雏
: 型则限制於「字数」。日文当中,可能一个音节、两个、或者是四个音节才成一个「汉字
: 」,所以一首日俳写起来,当中所出现的汉字一定远少於17个字。而日俳当中,句子是连
: 续而无任何分段的,575的分段仅仅存留於声音之中,换句话说,也就是掌控於所谓「句
: 读」的部份。加上「俳句」此类诗体是目前世界上被认为最为精链短小的诗体,以至於黄
: 灵芝先生在构思台湾俳体例的时候,才有「5-12个汉字以内,不分段,单独成为一句」的
: 这种想法产生。
我有了解过黄灵芝先生的「湾俳」作法
「5-12个汉字,不分段,单独成为一句」我有些赞成,但大部分我还是不能接受
一、
「5-12个汉字」的规定 根本比575三段还严格限制
试想白话文怎麽可能会被如此严格规定的诗体所囿?
二、
「不分段,单独成为一行」
我部分赞成,但我的看法还是不同於灵芝先生。
我赞成在内容上可以分段,但是形式上仍然是一行的作法:
内容是可以存在几个「句段」的,比如上述种田山头火的俳句:
不断地穿越 不断地穿越 依旧是青山
↓
不断地穿越
不断地穿越
依旧是青山
这首俳句当初刊在俳刊上
形式和其他俳句一样都是一行
但在内容上,是由「三句段」构成完整的一句
因此在内容上容许句段的存在 会比完全不容许分段好
且也不会与「单独成为一行」冲突
: 【俳句体的差异性】
: 台湾俳由俳人‧黄灵芝先生所提出,又简称为「湾俳」,其创作字数限制在5~12字,
: 句子读法的构成(断句部份)分成两段,如:
: 「春风一过/遍地粉色吉野樱」(本人私作)
: 之类的就是「湾俳」。如是汉俳的话,字数较湾俳增加一些,可能是17字或更多一些,而
: 句子的分段则变成三行式,古典形式的话,如:
其实..「湾俳」和「汉俳」的区别会很大吗?..
我觉得都是受限於日本俳句形式下的作品
总之,汉字圈是可能发展出一种新的大众的俳句,比日本的自由俳更自由
端看我们能对旧有的俳句格律放下多少
而放下的同时能否感动到没有俳句知识背景的一般读者大众
这样俳句就真的成功了
以上就作为我个人的「汉俳主义第二次宣言」吧~.~
互相勉励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6.51.201
1F:推 sory:我好喜欢山头火 可惜我日文看不懂 可以PO吗 11/21 17:28
2F:→ kpg:我也是山头火的粉丝! 日本自由俳运动的重要俳人~帅 11/21 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