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emprisenovel
标 题[转贴]评张大春「完整版」暴力拼图
发信站新竹师院风之坊 (Thu Oct 12 20:59:52 2000)
转信站Ptt!news.ntu!freebsd.ntu!netnews.csie.nctu!ctu-peer!news.nctu!news.NHC
评张大春「完整版」暴力拼图 ⊙李奭学(中研院文哲所助研究员)
从七○年代初登文坛以来,张大春的小说生涯至少出现了三次高潮。首先是〈将军
碑〉的年代,迄今犹令人怀念不已。其次是他的「撒谎」岁月,文坛顽童的性格正
式确立。最近的一次则鸠集在绵延两年才完稿的《城邦暴力团》这套书里。後者的
前两册於去年梓行,我阅毕当时,第一个感觉是张大春的文字修为已达化境。如今
三、四册杀青,新旧共计千余页,我一一再品,感觉是《暴力团》可谓累次高潮的
大成之集,於张大春宜属扛鼎。
我用最高级的形式形容《城邦暴力团》,并不表示这套书完美无缺。眼高手低之处
,张大春仍难幸免。不过小说中好处更多。文字修为,前已略及,我应该重复再谈
的是书场传统。《暴力团》可以作武侠小说读,可是笔法去卧龙生、古龙远甚,於
金庸、梁羽生也有距离。清末民初几位名家或可相埒,但张大春真正的「师承」却
是曲白与《水浒》以来的通俗走势,包括文康等人的侠义说部。我们这个时代讲究
创新,张大春却回头走进书场梨园,似乎大开文学语言的倒车。然而我们若衡之以
他笔下现代暴走族的人情义理,那麽书场梨园那套文白混杂的通俗语言反而更具魅
力。
话虽如此,我们可也不要以为《城邦暴力团》通书都是如此写成。语言上的审时度
势,张大春可是深得三昧。《暴力团》的情节主脉系乎书中第一人称主角的生命际
遇,奇的是他也唤作「张大春」,可见作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方才开书,
《暴力团》迅即牵出漕帮兴衰和纵横国史的帮会恩怨。「张大春」的重要性要从第
三册才开始递增。不过仔细探看,我们往往发现写史和写当下,或者说写帮会和写
「大头春」的时候,《城邦暴力团》的语言策略往往一分为二,有体式之异。可以
想见,帮会跃居书场主角时,上头提及的曲白之风会主宰文字面貌。一旦回到小说
中的眼前,所叙尤其是那「张大春」个人的龌龊奇糗,则从叙述到对话就会贴近至
少是六、七○年代的学生语言。张大春不只顽性不改,他还是条语言的变色龙。
身为读者,我最感兴趣的自是《暴力团》的故事曲折。小说由虚拟与实写兼而有之
的「张大春」写起,表过他在台北某书局翻看七本有关奇门遁甲、帮会秘史和医书
画谱之後,故事就开始倒带急转,像史诗一样由中间起叙,转进民国五○年代植物
园内的一场亭间雅集。其时漕帮总舵主万砚方邀集包括他在内的七书作者小酌把旧
:他们在江湖上个个原有来头,武功盖世不说,又和民国政局若有轇轕。然而这荷
亭小集毕竟不是永嘉年间的兰亭雅集。待酒罢众人星散,万砚方旋即五弹穿膛,死
於非命。漕帮帮众数万,在地下社会一向呼风唤雨,连那当时的「今上」──亦即
帮中人每讳其名而称之为「老头子」的蒋介石──也曾拜在门下。万砚方的死,显
然便和这个「今上」有关。不过遇刺之际,他运内力在石板上刻下一首〈菩萨蛮〉
,句句如谜。这阕词,後来无端地却造下小说里「张大春」的劫数,因为他贵为辅
仁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生,又有个老大哥出身漕帮,解谜的工作自然落在身上。解谜
引来杀机,虽然张某每次都死里逃生,却也无妄之至。
「张大春」的故事,我一鼎而烹之,转述得有如混水摸鱼,因为漏网者多如江鲫。
用小说中的话作比,我只组合出拼图一隅。《城邦暴力团》四册皇然,片影残形都
如牵丝攀藤,可谓头绪万端,而且常隐於枝蔓,合成不易。大抵言之,前两册纵贯
历史,由清初的江南八侠叙及民初的青帮洪门。後两册则回头细写那七书作者的由
来,说来又和八侠或他们的族裔有关。两线才一会合,我们还得回头揣摩那「过街
老鼠张大春」的生命际遇,睇睨他浮沉在两个女子间的感情世界。这个系谱浇铸得
硕大庞然,不过张大春处理起来却游刃有余,瞻前多半可以顾後,呼应之巧有如《
西游》,令人佩服。尽管这样,系谱的芜杂也有负面效果。张大春为求结构完整,
每在两不相干的事件中另觅媒介,而补缀的结果是雪球越滚越大,情节越扯越细,
而故事性相对也就越显薄弱。这还不打紧,小说过场泰半用「谜」,读来直教人常
陷迷惘。万砚方之死已然是谜,所布的解谜线索又是一道谜题。我们方才走出小说
中无数奇门遁甲所幻设的机关迷障,张大春转眼又要求你我和他共解为数更多的字
谜与画谜,连小说收场也加上不少後设性的魔幻之谜。他一一作解,乐在其中,而
我们是否消受得起?我看未必,因为整部《城邦暴力团》已经变成脑力激荡的智力
测验。倘抱着阅读武侠小说的传统心态阅读此书,您得提防失望。
尽管如此,读者倘耐得住性子,用细味《追忆似水年华》的方式来看待《城邦暴力
团》,那麽小说中奇诡的情节与阳刚的文字氛围仍然可以为我们带来不少阅读乐趣
。如果再加上一点诠释上的想像力,我保证您甚至可以在武林暴力中窥见历史与政
治的暴力。所谓「城邦暴力团」,其实国安局、蓝衣社等组织的影射更甚於竹联与
四海。
http://www.chinatimes.com.tw/
--
○ Origin: 新竹师院 风之坊﹝bbs.NHCTC.edu.tw﹞From: pc227061.ipcedu.tk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