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ary 板


LINE

呈现,而非粗暴地给出答案:台北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入围解析 https://www.fountain.org.tw/r/post/taipei-film-festival-best-documentary 文/张砚拓 1998年,随着台北电影节开办,从前身「中时晚报电影奖」演变而来的台北电影奖增设了 「百万首奖」,肯定该年度跨类型(剧情长片、纪录片、短片、动画片)最优秀的台湾影 片。而从2010到2014年,这个最大奖曾连续五年由纪录片包办: 2010|《乘着光影旅行》 2011|《沈ㄕㄣˇ没ㄇㄟˊ之岛》《爸爸节的礼物-小林灭村事件首部曲》(共同得奖) 2012|《金城小子》 2013|《筑巢人》 2014|《不能戳的秘密2:国家机器》 那正是「後海角」时期,台片从谷底奋起、茁壮的阶段。然而,如果我们粗略地切分:过 去十年台湾的剧情片拼命在摸索市场,如今又落入旁徨、盘整期;反观纪录片则是百花齐 放,不但题材多元,也从艺术类到商业类齐备。 来到2020年,今年台北电影奖从49部报名中选出5部入围「最佳纪录片」:《回家的理由 》、《我的儿子是死刑犯》、《男人与他的海》、《阿查依兰的呼唤》、《阿紫》──这 些片有没有机会拿下百万首奖?这张入围名单又可以看出什麽趋势?下面就从艺术性、议 题性、大众魅力等三个面向,分析今年纪录片们的强项。 艺术性 行云流水的《阿紫》.逆转文化符码的《阿查依兰的呼唤》 作为一种电影形式,该如何定义纪录片的「艺术性」?在此,我想先以「呈现素材的手法 ,能否和素材本身的力道相辅相成,形成一股五五波的张力」作为论述基准。在这样的条 件下,去年金马奖以一票之差败给蔡明亮导演《你的脸》的《阿紫》,或许是五片中「得 奖相」最浓的。 《阿紫》拍摄从越南嫁来台湾的阿紫,她跟身障丈夫阿龙一起在云林的小镇务农,养育两 个孩子,除了承受来自同住的婆婆及亲戚的冷眼、嫌弃、精神霸凌,也心系娘家,为了多 寄点钱回越南让父母兄长盖房子,辛苦打工。片中阿紫所面对的,是结合传统父权结构对 女性的禁锢、和台湾社会看待外配目光的双重歧视。同时,远在越南的阿紫父亲则说:「 我知道我看起来像把女儿卖了,这也没办法,这是阿紫的命,她嫁去国外只有一个目的: 为娘家牺牲。这是她前辈子欠下的。」 题材而言,新住民的困境对关注纪录片的台湾观众并不算新,《阿紫》的强项在於它拍摄 的深入,观点的多角,以及叙事的精实流畅。在这样一个可以轻易划分出好人/坏人、主 角/配角的群像中,《阿紫》拍到许多私密的,「心里话」的时刻,足见导演吴郁莹付出 多少时间心力取得被摄家庭的信任。这样的深入,也让同占主角篇幅的丈夫阿龙及整个在 越南的娘家,都不致於扁平。 在美国业界累积了丰富剪辑经验的吴郁莹,将《阿紫》整理得小而美,不过分介入也不刻 意控诉,少了调味,反而更能显现素材的力道。在此,我们看到「说故事」要怎麽说得不 见痕迹,甚至不会觉得导演在给予观点,这样的「收」是艺术性的选择,也在形式和素材 间找到平衡。 同样拍摄非都会区、较弱势阶级的女性,《阿查依兰的呼唤》的主角廖莉华(排湾族名日 日满)看似和阿紫相反:年轻时她曾到大城市去求学、结婚生子,却在中年选择回部落, 继承父亲传下来的头目身份,不但要在邻里间掌事,出席社交场合,也冀望着有天在祖传 的遗址上重建家屋。然而,尽管比起阿紫的被动/离乡,日日满是主动/归乡,她仍然被 现实团团围住,既要在人际网络中突围,也要在不友善的社会结构中求生。 《阿查依兰的呼唤》不批判也不仰望,而是以平视的视角看部落文化,日日满对传统价值 的认同,渴望将它寻回并传承下去,不只她的儿女不赞成,连老母亲都反对。不同家族间 对「正统」的争夺,以及身为头目却不熟悉礼俗招来的责骂,让人看见「权」、「名」带 来的人性冲突。这同时,她为了生计得到工地去打工,更映衬出头目两个字对部落居民的 经济阶级,几乎难有什麽帮助。 一如《阿紫》,《阿查依兰的呼唤》的拍摄非常贴近,几场戏如日日满纹掌纹,或到家屋 遗址去询问祖灵,都流露强烈的情感,让相对素朴的叙事有了起伏。它的观点既不美化也 不悲情,有时候轻松以对,有时又默默地旁观。传统价值在这里不是禁锢,也不是圣物, 而是日日满建立自我的依归。拍出这样的内核,则有赖导演魏郁蓁清晰的美学修养。 以上两部片,素材和议题没有《我的儿子是死刑犯》和《回家的理由》强烈,美学魅力也 不若《男人与他的海》那样外放,但是能把人物、环境,及生活中的大小事件拍得扣人心 弦,这样的节制和保持距离,正符合这一类题材的纪录片──让人同理人物,又保留其复 杂──所需要的艺术性。 议题性 里外都是「人」的《我的儿子是死刑犯》.离开伤痛的《回家的理由》 若谈到议题呈现,《我的儿子是死刑犯》和《回家的理由》的主题都属「惊人」,但这两 片共同的优点是它们都不很「说故事」,而是选择看人,并且拐了点弯,看当事者的家人 /旁人,多了一层距离,呈现的维度反而更丰富。 《我的儿子是死刑犯》挑了三位已经定谳、罪证明确的死刑犯,阐述他们从犯案後,及至 在牢里「等待」的状态,并且旁及家人。三人分别是15年前定谳服刑至今的A、定谳後6年 在牢中自缢的B、及所有观众都知道的郑捷。三人不同的情境,又对应到「多年来持续不 断探监」的A父母,「根本不敢也不愿去看孩子」的B父母,以及在无数媒体前崩溃下跪的 郑捷父母。 作为一部广义的反死刑电影,导演说他要传达「我们都是人,死刑犯是人,死刑犯周遭也 都是人」。不过《我的儿子是死刑犯》对犯案者的复杂性、其背後的养成脉络并没有太深 入呈现,而是让人看见他们的无所求,和扩及旁人的罪恶感。这样的心境拖远了,便成为 「日常」,和整个社会对犯人与案情样板化的想像,及案发後那股不透过极刑、便无法抒 发的共同创伤能量,显得错频。 片中一再出现的词汇是「人神共愤」,彷佛当犯行恶劣到一定程度,法治便得以越位扮演 神,而那句大家都懂的「大多数加害者,同时也是某种程度的受害人」便被(暂时)排除 在集体意识之外。不论是还活着却乏人闻问的死刑犯,或根本来不及被好好检视的个案, 《我的儿子是死刑犯》无从更深入描绘犯案者,当然也跟这急着「解决问题」的体制有关 。 观看《我的儿子是死刑犯》,很难不被强烈的情绪涨满。但在议题的论述上,它足够节制 ,没有要说服观众什麽,而是引人看完忍不住延伸思考──而你很难不去想它。 同样从社会案件切入,《回家的理由》或许更特别一点:本片聚焦2013年的「日月明功虐 死案」,一个被妈妈带入灵修会的高中男生被虐致死,然镜头拍的是他姊姊──从案件发 生之後,已经因为妈妈的信仰离家五年的她,回到这个弟弟不在、父亲正对母亲(及其教 会的教主与干部们)提告的家,面对家人的分崩离析,又在疗伤的过程建立自己的家庭, 终至成为一个母亲。 若论「故事性」,《回家的理由》或许是五片中最动人的,而这得力於导演与女主角原本 就有私交,不但近身拍下她数年的人生片段,还从中捕捉到戏剧化的转变。譬如:在听闻 宣判的当下同时要应付记者采访,或父亲告诉她:「大家都知道我们,不能表现得太欢乐 」,或生下自己的儿子之後,让(还未入监服刑的)母亲帮忙照顾。最後这一项,即使放 在剧情片中,都是「未免也太戏剧化」的设定吧。 但现实就是,「恨」与「伤」有时候无法、而且也不必,走得比日子还远。在《回家的理 由》片中,事件本身不是重点,甚至後续的处理也不是,而是作为留下来的人,如何面对 社会身份的异变,从受害/加害者家属的双重位置过渡回一般人?片中的种种「放下」, 并不见主流创伤叙事对「释怀」、「走出来」往往圣光充满的诠释,而是日子终究要过, 一直在意下去是要怎办?有时受害者并不是走出伤痛,而是「走离开」而已。导演张明右 用丰富的生活片段,铺成了这段有机的路。 上述两部片所拍的,都是幽微又凶险的题材,叙事的手法虽然丰富,但并不渲染,也就能 把议题呈现清楚。这两片加上《阿紫》和《阿查依兰的呼唤》,都是把光照到大众的眼光 之外,在世局动荡的此刻回看这些「个人」的故事,更感觉到个体的被忽略,代表的是整 个群体的被忽略。 大众魅力 旷远又疗癒的《男人与他的海》 五部入围片中,《男人与他的海》无疑是最正能量的,搭配绝美的摄影及林生祥的配乐, 大众魅力的指数遥遥领先。但它当然不是一部虚有其表的纪录片。在云宽水阔的画面底下 ,这部片要拍梦想的危险性,及逐梦者的孤独。 《男人与他的海》的主角有两位:海洋文学作家廖鸿基,以及水下鲸豚摄影师金磊。廖鸿 基长居花莲,面向海洋创作,2016年执行「黑潮101漂流计画」,带着无动力的漂流平台 和一整个团队从台湾东面的海洋南到北,纪录黑潮的流速与途径。金磊则是每年都会飞到 南太平洋的东加王国,和世界各地来的摄影好手一起下水近距离拍摄鲸鱼。这部纪录片拍 这两个「男人」的海上梦想,也拍他们和家人的关系。 全片刷上冷色调,搭配清澈得不可思议的空拍画面,让观看过程彷佛一次洗涤,导演黄嘉 俊熟练地切换在人物、风景、计画、家庭之间,节奏轻快而不急躁,当金磊说起他必须告 别年幼的儿子、离家去追梦的心情,或廖鸿基想透过对海洋的热爱和女儿建立连结,却等 了好几十年才等到,一个艺术家/冒险者为了追寻自我,必须用什麽去交换,也就无声浮 现了。 而且,《男人与他的海》让我们在大银幕上亲近海洋,以无可比拟的美学去感受无垠的蓝 。当说起台湾人对海的恐惧,廖鸿基形容:「我们对海洋没有渴望,我们集体背对着海, 所以需要去突围。」而正是那待克服的凶险,让这部片远远不是平板的风景明信片,而是 可能性的体现。 结论 台湾纪录片走向:多元,尊重,质量兼具 本文一开头提到:随着台片近十年的复苏,纪录片的多元性也增加了,这或许和创作所需 要的规模──只要导演一人,也许再加个摄影师就可以开工──有关。最重要的资源是「 时间」,而非投资人的意愿等等,於是练功、学习、彼此观看和整体演进的速度都比剧情 片快。 这是为何近年的纪录片,能有《看见台湾》(2013)、《红盒子》(2017)、《出发》( 2019)这样面向市场的作品,也有《日常对话》(2016)、《未来无恙》(2019)的勇敢 刺痛观众,还有《行者》(2014)、《日曜日式散步者》(2015)的艺术气韵。题材多样 ,质量兼具,艺术性、叙事性以及商业潜力等等追求,也各有到位者。 再看本届入围的五部片,新住民、原住民、追逐梦想的人、犯错的人和他们身边的人... 涵盖对象如此宽广,都偏重「人」多於「事」,五组镜头也都尊重当事者(没有过分入侵 ),尊重观众(没有过度操控)。其中面对议题的,多是在「呈现」问题,而非粗暴地 给出答案。面对异文化的,更没有轻易评价和诠释。这样的整体素质,或许表彰了当下的 台湾纪录片工作者的理念共识吧。 在《男人与他的海》,廖鸿基说:你的作品不会高於你的生命高度。而观众你我,正可以 透过观看的过程,去窥见其中一二。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58.114.7.35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documentary/M.1593323831.A.8E1.html filmwalker:转录至看板 Golden-Award 06/28 13:57







like.gif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文章
icon.png[问题/行为] 猫晚上进房间会不会有憋尿问题
icon.pngRe: [闲聊] 选了错误的女孩成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张
icon.png[心得] EMS高领长版毛衣.墨小楼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龙隔热纸GE55+33+22
icon.png[问题] 清洗洗衣机
icon.png[寻物] 窗台下的空间
icon.png[闲聊] 双极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车]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门
icon.png[讨论] 能从照片感受到摄影者心情吗
icon.png[狂贺] 贺贺贺贺 贺!岛村卯月!总选举NO.1
icon.png[难过] 羡慕白皮肤的女生
icon.png阅读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问题] SBK S1安装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旧woo100绝版开箱!!
icon.pngRe: [无言] 关於小包卫生纸
icon.png[开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简单测试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执行者16PT
icon.png[售车]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战33 LV10 狮子座pt solo
icon.png[闲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购教学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产版官方照无预警流出
icon.png[售车] Golf 4 2.0 银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篮汽座(有底座)2000元诚可议
icon.png[问题] 请问补牙材质掉了还能再补吗?(台中半年内
icon.png[问题] 44th 单曲 生写竟然都给重复的啊啊!
icon.png[心得] 华南红卡/icash 核卡
icon.png[问题] 拔牙矫正这样正常吗
icon.png[赠送] 老莫高业 初业 102年版
icon.png[情报] 三大行动支付 本季掀战火
icon.png[宝宝] 博客来Amos水蜡笔5/1特价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鲜人一些面试分享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麒麟25PT
icon.pngRe: [闲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创漫画翻译
icon.pngRe: [闲聊] OGN中场影片:失踪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问题] 台湾大哥大4G讯号差
icon.png[出售] [全国]全新千寻侘草LED灯, 水草

请输入看板名称,例如:Tech_Job站内搜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