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pin66 (akira)
看板documentary
标题[闲聊] 作家陈昭如影评陈文彬导演的《此後》
时间Sun Oct 23 17:57:14 2016
http://i.imgur.com/LDz9xLF.jpg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旁观他人的痛苦》里,对於透过灾难画面产生的怜悯
之情,有着一针见血的分析,她说:
「我们感到怜悯,指的是我们感到自己不是酿造灾痛者的帮凶。我们的怜悯宣告了我们的
无辜清白,以及我们宛如真切的无能为力感。甚至可以说,不论我们怀抱多少善意,怜悯
都是个不恰当,甚或隐含侮辱的反应。」
桑塔格的批评不是没有原因的。现代人透过电视、电影、网路等媒介的传播,对於远方的
、他人的苦难一点也不陌生,并因而心生怜悯之情。但与此同时,却也可能陷入道德上的
两难:受苦者是否需要旁观者的怜悯?这样的怜悯,是否是(无意识)在消费对方的痛苦
?
二〇〇九年八月,莫拉克风灾造成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惨遭灭顶,透过新闻二十四小时的
强力放送,山崩地裂的景观,柔肠寸断的道路,幸存者激越的呐喊,成为我们集体的记忆
。媒体把重点放在受害者的痛楚,很容易激起外界的关怀与同情,但若掌镜者捕捉的苦难
过於巨大,巨大到让旁观者在哀伤之余,察觉了个人的无能为力,受挫情绪一再地累积,
很可能会让情感与道德的知觉陷入冷感而不自知。
无端而来的生灵涂炭,泪眼相对的伤痛场景,固然值得记忆,然而幸存者的日子不可能永
远停格在那里。此後,他们的人生是什麽样子?
陈文彬导演的《此後》以近乎白描的叙事基调,描绘种植棕榈树的翁瑞琪在风灾之後的人
生。全片开始前面几分钟,镜头只是原封不动地拍摄他的日常生活:上山种树,割下叶子
,下山贩卖,然後回家,逗弄稚龄的女儿,享受寻常人家的天伦之乐。直到他拿出相簿,
对着摄影镜头逐一诉说对妻子儿女的回忆,事实才逐渐明朗----原来,那全是他因风灾而
死去的家人。
情节进展到这里,观者终於确认了翁瑞琪的身份,也以为接下来将有一连串不忍足睹、令
人心痛的情节。不料导演却彻底扬弃一般熟悉的灾难叙事基调,以及关於痛楚与劫难理所
当然的想像,只是如实地纪录主人翁的生活点滴,就算偶有情绪的起伏,也止於木然的神
情或泛红的眼眶。
到底是主人翁过於理性?还是导演过於冷静?否则,为什麽这部片子好像「辜负」了观众
的期待,没有任何「赚人热泪」的情节?我认为,这是导演敏锐的道德感使然,不想让观
众怜悯、同情、感伤的情绪被机械性地挑动。因此,当翁瑞琪说出:「是不是我做错了什
麽?才让我一个人活下来?」时,导演刻意不让镜头停留在这里,而是让画面一转,直接
进入下一个场景。以淡然的手法交代厄运的沉重,未必能讨好观众,却可避免轻率的怜悯
与认同,这是导演十分明智的选择。
《此後》拍摄手法异常节制,却无损於它的力道。片中多次出现翁瑞琪到小林公祠探望死
去家人的镜头,他手拿着香,对着牌位念念有词,有时则是静静抚着家人牌位上的名字,
或是兀自卖力打扫着周边环境.....看似平凡的画面,却在在触动人心。其中有一幕翁瑞
琪逗弄着小女儿(灾後与同是幸存者的阿露所生)时,她突然冒出一句:「海绵宝宝死掉
了」,导演捕捉了事件突发那一刹那翁瑞琪空洞的双眼,观众内心不免一阵刺痛。那不是
一望即知的痛楚,却能让人深刻感受到一股无言的呻吟回荡其间。
没有配乐,没有旁白,更没有挑动情绪的情节,《此後》并没有拍成戏院里的声色奇观,
只是以诚恳的角度,将极度的苦难化为平淡的日常人生,为幸存者沉静求生存的坚毅留下
真实的纪录,也见证了他此後的人生----永远面向死亡,但永不放弃求生。
或许《此後》无法激发我们太多激越的情绪,然而翁瑞琪在劫後余生之後,努力尝试着让
生活回到正轨的故事,像是在提醒着每个人----活着,就是最重要的事。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223.136.1.195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documentary/M.1477216637.A.B23.html
1F:推 perhapsthen: 推 11/21 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