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uteEva (蔷薇泡沫)
看板documentary
标题养生主与春天-许金玉的故事
时间Sat Jan 31 22:16:02 2004
这两部纪录片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然,如果硬要扯也是可以啦
就是他们都得过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会放在一起写只是因为自己看完後有些对比的观感
以下的文字写於2003.5.20
上一次看朱贤哲的"养生主"时,有人在会後座谈上问导演,
为什麽要拍这样一部描述流浪狗的纪录片,
导演只是淡淡的回答"因为我要拍片,而当时刚好有这样一个企划案"
说我是事後诸葛吧,听到这样一个说法後,我开始回想观影的过程,
镜头里爱心妈妈与流浪狗的互动真实而感人,
理性的兽医不断提醒妈妈现实与理想无法兼顾,
却仍义无反顾的帮忙,一次又一次提供医疗上的协助,
对於政府从未拿出魄力解决也无力解决的流浪狗问题,
他们在社会基层的第一线坚持着旁人难以想像的决心
画面的丰富性与论点的故事性让这部片在技术层面呈现上有不错的效果,
只是就身为观众的我而言,总觉得还缺少点什麽说不出的要素,
就像导演想要拿着木桩直直的朝你心脏猛然一击,
却总是刺不到要害部位,只能隔靴搔痒的把讯息传递给观众
我开始在思索,一部片子在想打动观众之前,必须要先打动导演自己吧,
而观众也绝对可以很直接的从作品里感受到导演的诚意度的
前几天在纯16影展里,这样的想法在曾文珍的"春天--许金玉的故事"又得到一次印证,
那是一个关於白色恐怖受难者的纪录片,
导演带着高龄八十岁的许婆婆回到当年各个现场回溯这段刻骨铭心的过往,
片中对於政治意识型态的着墨不多,
却把主角对於心中坚持的理想不退缩不後悔的坚毅,很真实而深刻的呈现,
包括同样在白色恐怖中受害,与许婆婆有着共同愿景的她的另一半,
中风十余年躺在病床上,她无怨尤的悉心照料,
拉着老伴儿的手每天和他一同分享来自心目中理想国度的消息
同样是在会後座谈,在观众题问後,导演说到了她对政治并没有多大兴趣,
只是许婆婆的精神感动了她,每当遇到瓶颈与困难时,
看到许婆婆怐篓的身子仍为政治信仰而坚持,她就找到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深怕许婆婆来不及看到片子的完成,
在听到导演的说法之前,
我只觉得这一部以政治受难者为主题的纪录片对於事件的重现不够深刻,
隔靴搔痒,不过以人物的描绘而言却是成功而直达人心的,
我感受到了导演从许婆婆身上所得到的感动,进而深深的同理主角的观点
另外还有导演对於作品的要求以及对自己的要求,
那是一种为作品负责的态度,更代表了为自己负责的一贯坚持,
诚如在剧情片里很多成功的大导演,只拍自己想拍的东西,
他们严格的要求作品的完美程度,在预算超支与交片时间的双重压力下,
仍然吹毛求疵的坚持,在纪录片也逐渐成为显学的今日,
如何在现实的拍片企划与诚恳度的坚持中取得平衡,
相信是未来需谨慎处理的关键吧
後记
就做学问或研究的立场来说,
任何的发现或发明都是累积在过去的发现与发明中继续往上推砌,
否则就会落入像"非洲的学者"那样的困窘,
以为自己的创见是史无前例的发现,殊不知早已在学术殿堂中发展,
所以我们不停的在念书,从书中精益求精,
继续累积知识与学问以求得更进一步的攀爬,
对於纪录片,我看的书还太少,了解的理论更少,
上述一点点浅见却是我思考多日来的体现,
相信书上一定也会有更精要的的解释,
我在学习,像个小学生一样一片空白的学起,
像练习写作文般,从观影经验与理论的对照中,
写出一点具有可看性的东西来
--
http://mypaper5.ttimes.com.tw/user/cutelineva/index.html
希望在我反刍生活点滴的喃喃自语中
能有只字片语触发你的共鸣.........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6.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