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inmiou (小蝶)
看板comment
标题[评论] 浅谈华语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
时间Sun Apr 14 23:37:25 2013
网志版
http://ppt.cc/Jd1-
2000年之後,因为周杰伦的关系,出现了大批异国情调的流行歌,如萧亚轩「爱上爱」的
西班牙风、蔡依林「骑士精神」的中古世纪风(根本就是周杰伦写的)、连孙燕姿都要用
印度风唱一首「神奇」,也算是为华语音乐注入新的活力与题材。
(中国风也算异国风情吗?)
不过现在好像没这麽流行了,到蔡依林的「马德里不思议」的时候,异国风情已经相当淡
薄了(跟「骑士精神」比起来就知道了),感觉比较像为了让这首情歌可以花大钱在外国
取景所填的词。
目前存留最久的还是中国风吧,像林俊杰、吴克群、王力宏、SHE等都因此受到影响,不
过这与台湾流行音乐在中国市场的开拓有关,像SHE的「中国话」就是相当明显的例子。
(很可惜孔夫子并不会说SHE口里的「中国话」,他连「中国」是什麽碗糕都不知道...
「吾乃鲁国人啊,噫!天丧予哭哭...」)
如果单纯从音乐效果来看,我觉得所谓「中国风」与周杰伦所带来的其他「异国风情」歌
曲并没有什麽不同,皆是将异於接受群众的文化风格带入音乐中,带来音乐的「陌异化」
,更容易被记忆与传唱,带来除了单纯情歌之外不同的选择。
至於为什麽中国风会留下来,并成为华语流行歌一种越来越重要的风格,就值得延伸探讨
两岸人民的自我认同问题了。
要探讨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与2000年之前的「中国风」歌曲作对照,最经典的例子,就是
陈昇在1992年专辑《别让我哭》中的一首「ONE NIGHT IN BEIJING」,现在家喻户晓的经
典K歌,在推出的时候并不像现在这麽红,而是2002年由信乐团阿信以摇滚乐团的方式重
新翻唱,才真正唱红。
(恐怕现在还有许多年轻人以为这首歌的原唱就是信乐团咧,陈昇哭哭)
仔细看歌词,其实北京的文化地景对陈昇而言,可说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
「ONE NIGHT IN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不管你爱与不爱 都是历史的尘埃
ONE NIGHT IN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走到了百花深处」
再配上对一般人而言都很陌生的京剧青衣唱腔,更使得这首歌充满「古老东方」的神秘气
氛,正是解严後台湾人民对当代中国的想像。
同专辑中的「龙舞」,更进一步表达这层思考,
「神秘东方住着一条龙 迷迷糊糊睡了五千年
孩子说 要喂牠吃什麽 牠的脾气很不好
你要往西牠偏要往东 不肯和世界(大家)一起跑
大家说牠很骄傲 都感觉
FEEL I'M WALKING WITH A DINOSAUR
FEEL I'M WALKING WITH A DINOSAUR
小心走得太快会有错 牠还这麽说
来了许多贪心的小丑 满身穿着金银和珠宝
学着恐龙呼喊着口号 想把恐龙都拐跑
天天背着伟大的传统 几百年都睡不好
别怪牠步履蹒跚 只好说
FEEL I'M WALKING WITH A DINOSAUR」
对於自我认同,陈昇没有提到什麽,但正巧同专辑的另一首歌「达邦!我的乡」,却提供
了相当有趣的补白。他改编曹族(即今所说的邹族)亡魂曲,唱出了:
「OH......达邦!我的故乡
我总是走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
我从遥远的南方而来却不知道往哪里去OH」
2002年,信乐团翻唱唱红了「ONENIGHT IN BEIJING」,那时我看黄子佼的不知道什麽节
目,他们请陈昇来唱这首歌,(黄子佼唱京剧青衣唱到脸红脖子粗)就可以感觉得出来陈
昇不太爽,像是在说「凭什麽他们唱这首歌比我红」,但他因为这首被唱红的歌而被请来
上节目是事实。
信乐团会在那年唱「ONE NIGHT IN BEIJING」,并得到巨大的回响,并不是偶然,而是搭
上了周杰伦所带起的「中国风」乐风的其中一环。以美式抒情摇滚方式重新编曲,主唱信
一个人唱两种截然不同的唱腔,原本的京剧青衣唱腔变成摇滚主唱耍帅的配备,加上时下
流行的摇滚编曲方式,大大削弱陈昇原版中「古老东方」的神秘感,歌词中的「神秘感」
,透过信的高亢嗓音,反成了打开台湾听众对「中国风」音乐元素的敲门砖。
但其实应该没什麽人注意到,信乐团於隔年2003年出的第二张专辑《天高地厚》,也有一
首循着「ONE NIGHT IN BEIJING」「中国风」路子,翻唱自中国新疆维吾尔族民谣的「马
车夫之恋」,同样强调高亢的主唱,中间同样也有一段京剧青衣唱腔,还是由信自己填的
一段充满中国风味的古典诗:
「两人对饮情花开 几番清醒几番醉
欲醉还迎君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其实这不就是抄李白吗窘)
但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注意,几乎可说是完全被忽略的一首歌。(其实还蛮好听的,烟~)
或许可以说,信乐团的制作团队想要延续「中国风」的热潮,但走错了方向,那时台湾听
众的耳朵对所谓「中国风」已不再陌生,也有了自己的想像,翻唱一首本来在台湾就容易
听到的「中国民谣」(在台湾最有名的应该是康弘的版本吧),并不符合当时人的需求。
等到2004年林俊杰以一首「江南」红遍两岸,几乎奠定用「中国风」歌曲「反攻大陆市场
」的基调,後面吴克群「将军令」、「老子说」、王力宏「在梅边」、「花田错」,皆是
运用同样的思考模式:即一方面以「中国风」包装歌曲,造成两岸听众的陌异感与新鲜感
,一方面取得中国听众的认同。其实我不太能确定其中的政治因素与族群认同,似乎商业
利益占了更大的原因,就像2013年的跨年晚会,除了阿妹之外,好几个大咖都在中国表演
,但我们能直接说那些人「不爱台湾」吗?倒是一些肯定阿妹的舆论,可以嚐知其中况味
,如苹果日报2012.12.7「阿妹坚守台北向专机说不 推中国1168万跨年财」。
那时大家在疯「江南」(不是「江南STYLE」),我心中一直充满着疑惑:这首歌跟江南
一点关系都没有啊?歌词除了「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心碎了才懂」,还有编曲用了一
点中国风之外,其实就是一首单纯的情歌,连MV都是在八里十三行博物馆拍的,哪里来的
「江南」呢?
现在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种行销策略,虽然很难证明,但因为套入了「江南」和「中
国风」,这首歌在中国的传唱度必然因此高了很多。
「中国风」出现在华语流行音乐中,本来就是以一种歌曲包装形式出现,我想应该也不会
有人真期待可以在其中得到什麽「中国文化」的内涵,以我钻研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戏曲
的疯狂热爱者、又学过一点古琴的「中国」背景来说,(我实在最有资格当个「中国人」
啊ㄎㄎ)实在听不出这段时间有哪一首歌真正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特质,「老子说」?
算了吧,你真的懂老子在说什麽吗?「在梅边」?算了吧,你真的懂崑曲,看过《牡丹亭
》吗?虽然流行音乐本来就不是深刻思想的载体,或许也不能怪这些创作者;但我要说的
是,这些「中国风」的流行音乐,传达的是当代华语圈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想像,作为
自我认同的手段,作为商业行销的策略,作为流行音乐手法的创新,也作为两岸华人的互
相想像,这四者在这一端点互相混同交错,共同创造了这一种全新的乐风。了解这一点,
我们看从2000年王力宏翻唱「龙的传人」,到2008年北京奥运前SHE唱「中国话」,王力
宏唱「华人万岁」,就不难了解其中的发展脉络了。
PS.
谈到「中国风」,其实最大宗还是周杰伦,但我只想将他放在一个「开创者」的地位,因
为他似乎对这件事并没有太多关於「自我认同」方面的思考,而较多来自音乐创作本身的
问题。
比如对於「发如雪」这首歌,他曾说:「我那时不想再写中国风,觉得写太多了,但因为
方文山鼓励我,没必要因为别人说怎样怎样就不写了,重点是好听不好听,所以他就先写
好了词,我才作了这首歌,这是我第一次先填词後作曲。」(在电视上看他的访谈的印象
,无法查证,但他说的话大概是这样)
我想对他来说,创作「中国风」歌曲,可能跟他写「爱在西元前」、「印第安老班鸠」、
「忍者」差不多,都是将不同的文化元素放在音乐中造成新的效果,也就是将「异国风情
」放入歌中。所以他最近的歌,才会在创作「公公偏头痛」、「红尘客栈」等「中国风」
歌曲的同时,又出现「疗伤烧肉粽」、「皮影戏」等台湾文化元素的歌,还有早期的台语
歌「火车叨位去」,我想在他的意识中,应该只是觉得能够将各种不同文化的东西「操於
掌心」来创作,是件相当「屌」的事(其实我觉得他挺臭屁的),或许并没有从「中国风
」的角度来思考中国市场的问题吧?所以我并没有特别讨论他XD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9.70.209.223
※ 编辑: linmiou 来自: 111.185.72.116 (04/15 11:15)
1F:推 cpjxxx:好精辟~推一个 04/26 19:56
2F:推 zadkiel:原po应该听一下阿弟仔《平衡》,撇开歌词,编曲、制作和乐 05/05 21:03
3F:→ zadkiel:器的选用等,都十分的精采! 05/05 21:04
4F:推 slightwing:说的好~ 05/07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