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utien (章太炎龙骑士团)
看板comment
标题[评论] 黄友棣音乐文集
时间Sun Jul 22 20:05:46 2012
黄友棣音乐文集
《音乐人生》、《琴台碎语》、《乐林荜露》、《乐谷鸣泉》、《乐韵飘香》、《乐圃长
春》、《乐苑春回》、《乐风泱泱》、《乐境花开》、《乐浦珠还》、《乐海无涯》、《
乐教流芳》,台北:沧海丛刊,1975年至1998年。
上个月在新开的台中图书馆读到《音乐人生》及《乐浦珠还》,後来找一天到台大图书馆
把余下约十册也翻完了。黄友棣(1912-2010)先生毕生秉行乐教,作曲极多,2005年我
入伍服役时还听到他为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与词人庄奴合作的新歌〈迈向成功〉,相当好。
他对流行歌曲、民俗音乐的意见也中肯,可惜在这一系列文集中,他有自传、乐论、词论
,还有对自己作品的讲解,但都没有谈论分析流行歌曲,对话的范围都在教育界同仁之中
,这就没能和当时的大众文化形成有益的对话。
不过,他博洽经史,通晓古典诗词,因能对中国古代音乐和诗歌作出许多内行的解释,在
我们读中文系的人看来非常可贵。如他讲〈短歌行〉「对酒当歌」的「当」是唱和、应对
而非「应当」,此句应解作「对酒对歌」,这我以前都不知道。他也以音乐的美感和通融
的道德观重新讲解了《诗经》里被宋儒说成的「淫诗」,又说「淫」是讲其声音(配乐、
声部)繁富而非「淫乱」之谓,是皆正解。
可惜,他所对治的那些老古板的卫道见解,已非今日世界之主流;而今日後现代的世界,
怕也已对此等论述无兴趣了。他再三强调,今日的作词作曲家应该熟读古典诗词,勤查字
典,这我是百分之二百地赞同,因为我就是这麽做的,虽然比起前人来我还远远不够。但
如果你问一个不熟古典文学或不感兴趣的人,他或许就会跟你说:「为什麽一定要死抱那
些经典?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也有很多好东西,而且那些古文和我们当代的生活与文化又
有什麽关系……」这样给你戴一顶「厚古薄今」的帽子。
我想,这或许是出於防卫心理,常人大都不乐见自己的舒适圈被侵犯、质疑,所以总会找
一些理由去堵掉异端。然而黄友棣先生的思想,也未免局限在他们那「传统伦理道德加现
代国族主义」的舒适圈里面;我读他们的回忆录,看他们在革命动乱与抗战浩劫中的经历
与感想,渐渐能理解我们祖父这一代人持正守节、但又无奈上梁不正的情操。国民党失能
失德,共产党翻天覆地,他们也就只能退守自己一方学问的天地,而着述又要顾虑人情世
故,所以也难怪他们的身影与声音,到1990年代以後就渐渐凋零、沉寂下去了。
然而,近年大陆民间兴起「民国热」,许多同胞向往着失落的传统文化与淑世精神,也不
满学院音乐和流行音乐;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人把黄友棣先生这一系列论着引进大陆
的公共论坛,兴许能焕发一些光彩。
我在图书馆也读了他的《中国风格和声与作曲》,据说这是一本很有名的作曲教范,不过
我现在乐理知识和技能还不够,啃不下去,立此存照,来日当再研读。
贴几段笔记,以备查考:
《乐风泱泱》
〈唐宋诗词合唱曲中的诗乐合一〉解说了许多术语与概念。
〈抗战歌曲之分析〉谈了抗战时期歌词的缺失:「诗人自由创作的歌词,本来可以摆脱按
谱填词的种种束缚;但诗人常用《诗经》的雅颂句法为范本,使词藻艰深,字韵欠响喨,
句法里充溢着书卷气息。诗人作出文绉绉的词,乐人则配以西洋风味的曲;这是由於经验
尚浅之故。要使歌词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口语化,要使乐曲具有艺术价值而且中国化;还要
走一段很长的路。」(页274)可惜他没细讲当时、後来比较好的作品(如〈旗正飘飘〉
)是好在哪里、怎麽个好法。
《乐谷鸣泉》
〈俚语歌曲之检讨〉、〈应用歌曲之编作〉谈到广告歌、活动歌曲的歌词作法。
《乐圃长春》
〈中词西曲〉将许多随意找西洋曲来填中文词的人批为「乞儿的性格、扒手的作风、任性
的行为、忘本的习惯」,他未指明是艺术歌曲还是流行歌曲,但想来都有,而流行歌较多
。并不是反对中词西曲,而是反对粗糙草率与不知长进。
〈韦瀚章先生的歌词创作〉引述了韦瀚章归纳的三项作词原则:「一、声调和谐悦耳,以
加强音乐效果。二、句度长短相间,以避去呆滞句法。三、押韵恰称词情,使词与乐更配
合。」和前人、今人说的好像也没什麽不同。为什麽呢?因为声韵的基本原则的确就是这
麽简单,几句话就可以讲完了。然而韦先生在此没有讲到「结构」的问题。我以为辞章的
结构也要能与乐章相称,方为圆满;黄先生也未谈到这一层。
〈抗战期中的乐教工作并怀念创作歌词的诗人们〉,回忆他们当时的创作与教学景况,可
与〈抗战歌曲之分析〉合看。
《乐境花开》
〈从乐教立场分析诗经里的「淫诗」〉,如前所述,是一篇能带入音乐观念来重述《诗经
》的讲义,且有对照宋词与今天流传的民歌。他多处将诗中的「兮」「有」等虚字剔除,
展示其核心的简单面目,说明:如果没有这些具节奏的虚字形成音乐美,那歌词也就没什
麽可观的。
可惜他并没有连系到〈抗战歌曲之分析〉中对时人滥以雅颂句法作歌的批评;只要稍微再
开展一下,我们就可以循此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现代新音乐的歌词如果还用「兮」「夫
」等等《诗经》时代的虚字(不少人还把它填成实字,甚至用在强拍),那就是食古不化
。只要再多讲几段,他就可以整理出今天作词作曲,应该怎麽筛选这些句法,又该如何与
乐句相合的!
忘记是在哪里
引用了唐宪宗元和年间的《元和韵谱》:「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轻而远,入声
直而促」与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
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说明旋律和声调配合的问题。很多老师、书籍都有引过这两
首讲四声的口诀,但一般人若没修过中文系课程,可能就没听过。那到底这旋律和声调要
怎麽配合?黄先生没有详细去讲,但其实也不须细讲,唱起来感觉对,不要太难懂或招致
误解,也就是了。真的。
--
「--仁爱国中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学校,它的校规不太严,让我们有自己的空间,
发展属於自己的专长与兴趣,以及各式各样的观念。」这段话可以有很多种解释。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18.143.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