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utien (章太炎龙骑士团)
看板comment
标题[转载] 晓寒:我所读过的一些乐评人
时间Wed May 23 21:37:28 20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e48af01013c9v.html
我所读过的一些乐评人
HW晚上发短信跟我提到袁越的那本《来自民间的叛逆》,问我可读过,一下激发了我
对摇滚乐评人臧否的兴致。有段时间没看这方面的文字了,稍稍回忆与总结下,我读过的
主要有这几位:李皖、马世芳、张铁志、袁越、王小峰、张晓舟、郝舫、颜峻……一个个
地写点感受和评价。
李皖,学究气比较浓,《民谣流域》算是在前网路时代对西方的民谣传统考证的最仔
细的一部书,估计十多年前启蒙了不少文艺青年,其他关於音乐的随笔很多,一搜一大把
。他的兴趣也很广,你很难想像一个听得进摇滚乐的人,也会对我党文艺宣传工作下的民
歌也有很深的研究,但李皖就是这样对各种民间音乐都能消化的人。李现在作为《武汉晨
报》的副总编,在一般知识界也有不错的表达力,我在《读书》上翻到过他的文章就不下
4、5次,往往是中国近代现代“民谣—民歌”史的梳理,总爱搞成好几集的连载。我还没
看到的最新一期《读书》,该发到了他对近十年大陆蓬勃兴起的新民谣的介绍,之前除了
一些歌手自己的回忆散文或采访,还没有见过有人以文字的形式认真梳理过这股独立音乐
浪潮,会很值得一看。
马世芳,我最喜欢的台湾乐评人、作家,男。虽然现在集解成书的只两部《地下乡愁
蓝调》和《昨日书》,但马对文字的认真和炼句的讲究,只需一篇文章就足以让大部分写
摇滚乐评的汗颜。他能够用极其雅驯的文字去讲述粗糙、生猛甚至是肮脏的摇滚乐,并夹
杂着他惨绿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读来非常动人。关於他的为文和为人的认真,还有一件
小事可说。去年五一我去北京草莓音乐节时听了他的一个讲座《混血与杂色》,分析台湾
流行音乐来自日本演歌和上海滩音乐的血脉,结束後,一群年轻人围上去拿书签名,他找
来自己惯用的红色钢笔,竟一个个地问清对方姓名,一丝不苟地写到“某某先生/小姐指
正,马世芳”,不是草率的艺术签名,而且是极见功夫的钢笔行楷。这跟现在常见的画符
式的作家签名形成鲜明对比。又据说在台湾,罗大佑、李宗盛这样的制作人大佬上马芳主
持的电台节目时,都要事先做好功课,怕被掌握详实乐史的马芳问倒。
张铁志,台大政治系毕业,做过记者,记得其书勒口上介绍为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博
士候选人,不知为何意思,现在也不知道选上否,毕业否?倒是最近大陆的媒体上偶尔见
其时事政治的评论。他最出名的书当然是《声音与愤怒》了,这本书在台湾就如同郝舫在
大陆的《伤花怒放》一样,是不少反叛青年了解西方摇滚乐史和按图索骥查找专辑的手册
。後来的《时代的噪音——从Dylan到U2》,其实走的一个路子,都是在讲音乐跟政治的
关系,这貌似是个很有意思且很能做出深度的课题,(不知道他有没有把它当做“博士论
文”来重写的想法,也许这样会能顺利毕业?哈),现在回想此书来也许谈论得有点浅。
但当时看时也确实受其影响,曾一度认为摇滚乐就一定要举起拳头,为正义呐喊,其竖中
指,向强权挑战。後来才渐渐走出这个观念,看到了众多“毫无理由的反叛导致毫无理由
地顺从”的现实。但是如果想要了解摇滚乐很重要的政治和社会面向的话,读读他的书,
了解些美国六、七十年代的音乐和社会互动的历史,还是很有意思的。
王小峰,这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不许联想”的博客估计大家知道的会很多。
现在他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也好久不写乐评文字了,他的意思是,已经过了那种听了
好音乐就有表达冲动的阶段了,该写的都在《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里写完,现在音乐成
了他生活中的背景音,不会过於在意和执着了。他有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说《沿着了望塔》
,值得推荐一下,书名当然是化用狄伦的《All Along The Watchtower》,故事则虚构了
狄伦和列侬远赴赤色中国的朝圣之旅。他们一路上经过日本、台湾、香港,途遇侯德健、
邓丽君、罗大佑,辗转若干年终於来到大陆时,竟失落的发现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走
投无路的二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做起唱片公司,包装推出了崔健、王菲等歌手。事
情都是瞎掰的,但人物性格却很贴近真人,特别是狄伦的市侩跟狡黠,这才是他老人家的
本来面目。一般人容易受他抗议歌曲和《Times They Are A-changin'》的专辑封面照片
的影响,以为狄伦如何苦大仇深、高大威猛,胆大包天,好多流行音乐史书中的记载也往
往把他如此模式化,反倒不如王小峰虚构的小说表现得更加真实了。
张晓舟的东西我看得很少,他好像是以时评和足球评论为主,也策划过一些音乐活
动,网上的文字很多,但并没有就音乐文章出过书,起码图书馆里翻不到。倒是在一次在
豆瓣上,张铁志看到我加他时的昵称“晓舟”,竟把我当作张晓舟,还跟我寒暄了两句。
那之後我才知道大陆还有位写乐评的这号人物。
颜峻,虽然图书馆里他的书有不少,但觉得不太喜欢,没有细看过。
郝舫,他的《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是如此出名,估计也跟其後来版本的
图片有很大关系,这本书其实出过三版,现在很多人不知道的第一版是95年东方出版社出
的,很土的封面设计,全书也乾净的全是文字。但江苏人民出後两种版本的插图确实非常
精美漂亮,多是史上音乐节的现场照片或者乐队的写真照相,各种大尺度,让人垂涎,03
版的封面就是伍德斯托克的泥潭中众男女相拥接吻的照片。至於其内容,觉得跟其他摇滚
乐通史的记录大同小异,无非是那些摇滚客,烧吉他、骂脏话、嗑药嗑死的吊事儿,但毕
竟郝舫早年是中国人大哲学系毕业,文字和思维的水准都不至於太差,不像另一本“沉睡
”写的《废墟之花》,写着写着就陷入自我幻想式的意淫,後现代啊、福柯啊、德里达啊
,到处都是,但估计他自己并搞不懂这些玩意儿,讲得很带劲儿,其实都是野狐禅。
袁越,本是在复旦学生物的,我知道的是,他在美国留学时花了好多年的功夫采编外
文资料写就了关於摇滚和民谣的《来自民间的叛逆》,回国後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写出
了嘻哈音乐的发展史。前者花的功夫之深,确实挖掘出了不少摇滚史中冷僻的轶事与典故
。王小峰曾道:“在中国内地出版物中找一本对狄伦介绍最详细的一本书,非《来自民间
的叛逆》莫属”,连他在校对此书时竟然也惊叹“我操,还有这事?”其实在西方、甚至
日本,对狄伦的痴迷和研究都已经到了让人不可想像的地步,有人在大学开设狄伦歌词研
讨班,有的狄伦研究专家蹲在他家门口等待翻扒他倒出的生活垃圾,这些在这本书里都有
详细记载。皇皇700余页的“巨着”,我只把关於狄伦的篇章细看了,其他没有读,有志
於此者可以攻下这本“资料汇编”,在同志(这指臭味相投者)之中摆弄典故,绝不成问
题。
--
「--仁爱国中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学校,它的校规不太严,让我们有自己的空间,
发展属於自己的专长与兴趣,以及各式各样的观念。」这段话可以有很多种解释。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18.143.20.164
※ 编辑: youtien 来自: 118.143.20.164 (05/23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