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utien (梁启超人特攻队)
看板comment
标题Fw: [评论] 留声中国
时间Fri Apr 13 00:38:44 2012
以下是修订後载於《流行词话》二十五期的版本。以後或许还能再修订成一
篇正式的书评。
安德鲁.琼斯(Andrew Jones)着,宋伟航译:《留声中国 : 摩登音乐文化的形成》,台
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
Andrew Jones, 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1.
简介
本书由作者的博士论文增修而成。在英文版的介绍中,这是第一部放眼中国流行音乐
的西方学术专着,此前另着有《Like a knife : ideology and genr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pular music》(NY: Cornell University, 1992)。多年来,国际汉学界对中
国近现代的政治、军事、思想、文学都已甚有研究,但少有触及音乐者,触及流行音乐的
就更少。书名意译应作「黄色音乐:中国爵士年代的媒体文化与殖民现代性」,明显表示
此书是以全球化视野,聚焦音乐及其社会所写出的文化史着作。
在英文版原着中,作者着重考察了三个人的事迹、一个产业的发展,以带出各种音乐及意
识型态在1920-40年代中国社会所交织出的复杂事象。三个人是:现代音乐教育先驱萧友
梅,流行歌曲之父黎锦晖,及在左翼史观中高居神位的「群众歌曲」代表、〈义勇军进行
曲〉作曲者聂耳;一个产业,即诞生伊始便沿着全球资本主义脉络发展壮大的留声机/唱
片产业。2004年中文版,又加入一章《黑人国际歌:中国爵士年代记事》,引入爵士乐的
历史研究、1930年代上海中国作家的现场记述,为原书补充了多重对照。
内容摘要:
绪论:从一位於1935年来到上海的美国黑人爵士乐手Buck Clayton的回忆录,作者用叙述
史的笔法,写出当年上海各种族杂处、歧视、互斗又共生的景象,带到其中种种相关的文
化史、殖民现代性问题,然後在援引前人的论点时,提示了上海和中国现代音乐史对这些
议题所能有而未有的发明。
第一章《寻找管弦新声》开始从耶稣会士、清末学堂乐歌、五四运动以及留声机、电影、
电台的发展,介绍西方音乐传入中国的过程。历来论着都会强调萧友梅的事功,他於五四
运动前後归国,力争蔡元培及政府援助,建立了以古典、浪漫乐派为宗的学院音乐教育体
系,本书也不例外。然而,本书更强调萧友梅及其同侪的「乐教」思想,即一种结合了儒
学、西学、国族主义的法西斯倾向。作者特别引用了萧1933年11月15日一场後在三家音乐
杂志上转载的演讲稿,萧在演说中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而大贬中国传统音乐,也斥西方
爵士乐为邪道,而呼吁政府「取缔不良电台」,将音乐教育的权威给予直承正统的他们。
这里,作者不只点出了其中的危险,也不忘提醒读者在希特勒、墨索里尼刚上台的当时,
法西斯主义还是对忧患中的中国人很有吸引力的思想;又说各电台在这威严凛凛的呼声後
多依然故我,因为就没什麽别的歌可播。如此,作者追述了中国人自始便欲将西乐用於政
治的想法,而第一代留学归来的音乐家也学到了对爵士乐以及非西方音乐的歧视,最後再
略提事实与政治期望的落差。
第二章《中国留声机》,叙述诞生於19、20世纪之交的留声机、唱片产业,以及1920年代
传入的广播电台在中国的发展。作者描绘了这样一幅生态:法国百代、美国胜利等跨国公
司进入中国,以其资本、技术和通路迅速主宰了产业,也在本地(主要是上海)聘用了制
作人、歌手与乐手;本土的华资小公司则在不如人的条件下勉强经营。作者引用了1930年
代多种电台或唱片公司所办杂志,展现了时人在「洋鬼子讨人便宜」现实下的多种反应。
本章後段又特别指出,於1930年代初在上海形成群体的左翼文人,也重视电影、歌曲,而
有不少人进入了法国百代谋事,在国民政府管不到的地方出版倡导阶级、革命、反帝反殖
民的歌曲;百代以市场考量,也让这些会骂到自己的作品出版,甚具讽刺意味。
第三章《黎锦晖的黄色歌曲》,讨论中国流行歌曲创始者黎锦晖的生平与争议。作者从中
国相关论着和原始的报刊评论文章,展现了一意推广美育、具朴素人文理念,然而作曲、
经营能力有限的黎锦晖,是如何既被右翼人士诟病,也被左翼论者鄙夷,而归结出「黄色
歌曲」此一罪名。作者探讨了两派都常骂的「靡靡之音」一语在中国数千年语境中的源流
,也客观地梳理出了主导各派毁誉的意识型态,这些意识型态又如何遮蔽了论者的视野,
直到最近的中国大陆相关论着。
第四章《黑人国际歌:中国爵士年代记事》是中文版另添入的,缘作者在原书出版後又找
到黎锦晖的一张唱片〈特别快车〉 ,从唱片中以乐器模拟火车音效、饶富爵士风格的表
现手法,联结到源自美国、流遍全国的爵士乐史与类似作品,又从刘呐鸥、黑婴、穆时英
等「新感觉派」作家的小说中,显示了当年上海舞场、乐队的风貌,和爵士乐风对中国文
艺作品的影响。如果说第二章描写了跨国唱片产业及全球资本主义的表层,本章论述的就
是它的底层,一方面反映爵士乐在全球的流动与流离,一方面佐证中国流行乐自始就有的
全球渊源和殖民血统,进而为本书「中国爵士年代」(Chinese Jazz Age)一名之立,更添
了一层注解。
第五章《群众歌曲和「留声机写实论」》,先引用聂耳日记中对古典乐无益革命的感愤、
再引聂耳对曾是他老板的黎锦晖的尖刻批评,作者指出了一辈左翼青年投入中国电影与音
乐事业的动机,然後考察了他们在电影、歌曲中对阶级词汇、性别符号的运用。相对於早
期流行歌曲的不及大义,及中国传统中柔弱、委屈的女子形象,聂耳等人要为工农群众作
声,要重新为中国女性打造一副刚健、进取的姿态。在此思路下,电影也就常以对比、譬
喻手法,将同一首曲子填上代表落後与进步、黑暗与光明的两版歌词,或将剧中各种女子
形象影射国民性与国运,暗渡革命意识。
作者於是提出「留声机写实论」,谓当时左翼人士亟欲让留声机为展现「真实」的群众,
但这「写实」的工作还是要他们作词曲的人来「代言」,而共产党的意识型态也就限制了
这类歌曲的可能样貌。最後,作者再次回到「殖民现代性」的主题统整各章论述,提示了
在此一历史情境下对彼此造成的复杂影响,以摊开问题的方式结束了本书。
文献运用
作者引用的文献有几大类:
一、通论性的社会学名着,如傅柯《规训与惩罚》(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罗兰巴特《印象、音乐、文本》(Roland Barthes, Image-Music-Text),作者
似乎很熟悉这些现代学术经典的洞见,解读史料时常能信手拈来,如评论萧友梅演讲时作
者就说「很难不想到傅柯」。
二、国际汉学界的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名着,如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魏斐德《洪业─
清朝开国史》等,当代西方学者既多从之入门认识中国,着作自然会引用到,并有所补充
、形成对话。对中文世界的读者来说,这对话就颇能提示当前西方汉学界在此一领域的学
风;对宥於过去争论模式的论者(多半在大陆)来说,这样的讨论进路也能带来冲击式的
启发。
三、原始报刊──应是受惠於图书馆藏,作者阅览了大量的19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生
活与时事杂志如《电声》《音乐杂志》《宇宙风》,这为他重构当时争论及文化风貌提供
了丰富的基础史料,这是本书最值得我们研究者重视的部份。相关研究普遍难免专注上海
、忽略中国其他租界与都市,本书於此,难得还能引用到1930年代广州出品的唱片及杂志
,并刊登了一首夹杂粤、英、法语的谐趣歌词〈寿仔拍拖〉,令我相当惊艳。
大陆的论着虽也有不少能用到这些旧刊,但引用的多以左翼文献为主,读来不能不存疑,
此书则无宥於马克思主义史观之弊,且正宜与既有论着对读。但是,另一方面,本书选择
的史料,也有过份突出右翼、左翼弊病,来证成作者那种「检讨全球化、现代性、殖民主
义」的史观之嫌,如对萧友梅演讲的分析,就可能让读者认为他是一个急着用西洋音乐来
跟独裁政府合谋,给自己建立学术霸权的政客型学者;或者认为他们是真诚地以为音乐、
国家、国民教育就应该管制、教化、崇奉古典。後者可能比较接近事实,然而作者除突出
这种文化政治学上的棱角,对萧友梅及後来「学院派」(书中说这名词就是左翼叫开的)
在音乐创作及教育上的成就,就没有足够公允的评述。对聂耳及一众左翼作曲家的生平、
思想、事功,也止於简略地用他们来支持、呈现书中论点,而未充分让这些人发光发热,
引起读者(特别是可能从未听说过他们的非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四、华人的中国流行音乐/现代音乐/电影相关论着。之所以限定「华人的」是因为就没
几个外国人研究过这一块,我目前也只知道日本学者榎本泰子1998年着有《乐人之都上海
: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发轫》,亦善於运用原始史料,论述萧友梅、聂耳等辈的活动远
比本书详尽。此书2003年才有中译,作者当年可能没接触到。
在这一部份的书目,以中国大陆的学院着作最多,如孙继南《黎锦晖评传》(北京:人民
音乐出版社,1993),作者特别正文与注释中点出了他们在革命史观传统下的局限。也用
到了少数香港着作,如黄奇智《时代曲的流光岁月》。台湾的出品则只用到一些谈电影的
如焦雄屏《马路天使》(台北:万象,1990),以及周慧玲1996年在《中国妇女史研究》
期刊上所写的论文。
据了解,作者来过台湾,可惜似未没注意到刘星《中国流行歌曲源流》(台湾省政府新闻
处,1984)这本直接承继了萧友梅以降学院派乐教思想的小书,也不知道笔名水晶的杨沂
(曾在洛杉矶州立大学中文系任教)有散文集《流行歌曲沧桑记》(台北:大地,1984)
说当年他们观众看电影、听歌有许多是懵懵懂懂、不带政治敏感的,後来一回想才明白许
多歌词、剧情是中共在煽动阶级仇恨。1953年台湾正声电台邱慎芝、关华石主持的《歌坛
春秋》(2010年台湾大学汪其楣教授有将其讲稿整理出版)节目也说他们当年很多人没意
识到那些作品别有用心。如果作者看过或从传闻中听说过这些,那应该可以在书中多提几
笔听众反应;书中所引述的论争,以及聂耳这样革命的人物,多是具有强烈政治意识的,
这样剪裁下来,就可能让人以为当时中国人都普遍对政治敏感,也都总会用政治和道德眼
光审视歌曲。
当然,对这个尚欠研究的领域来说,不宜苛责这位外国学者未能穷尽史料,然而,还是应
该认识到,本书所用资料多数是看得见、听得着的1930年代文字、影音出版品,之後的就
很少涉及──虽有引用黎锦晖後人的言论,但明显是转引自孙继南的《黎锦晖评传》。其
他论战中人在尔後数十年也不时在报刊上研续当年的话题,作者对这些之後的港、台、大
陆报刊就没有多掌握。有些人到世纪末以至今天都还在世,如果作者当年能访问到其中几
位,当能以其问题意识激扬出更令本书增色的对话,也可以更详尽地论述当年争议的後续
影响。
五、1930年代中国文学作品──除前述「新感觉派」作家,也有引用影响管泛的鲁迅、张
爱玲文字。报刊材料的局限,会令一般未在报刊上撰文的读者反应,容易隐没在数字或宣
传之中;文学作品在此便能补充论战所易忽略、遮蔽的事象;但除了这些可以旁通的资料
,是否还有更多能够直引的证言?这就要靠我们居於主场的本国研究者去发掘了。
六、爵士乐史料─如绪论所引乐手回忆录。中文世界的研究者,如果没有涉猎爵士乐,便
不可能像作者这样发明爵士乐与中国流行音乐的关系;知者如陈钢在《上海老歌名典》提
过两者渊源,也只能记录长辈回忆,而未能如作者般旁徵博引。在此,本书就为我们提示
了一整片可待考察的领域,这也正是上海与音乐文化的迷人之处。
七、中国古籍如《礼记》《史记》《唐诗三百首》,都是通常的古籍,相关讨论也点到为
止。虽本书题材不须用到太过古籍,但论战中守旧文人的观念,传统儒学与国族主义、法
西斯主义的耦合,在此也就未能深入阐发。书中讲到萧友梅及五四时期一代人为中国传统
音乐的贬抑时,也就只能引用到他们的一面之词,而未遑寻找其反面见解;这样,虽然本
书对西方音乐霸权与文化政治有足够的警惕,但对後来中国流行歌曲中广泛引用了的民谣
小调、戏曲元素,就未能多加组织起来,去对照右翼与左翼的偏颇攻讦。
研究方法、史观及其影响
本书延续1980-90年代大兴的後现代思潮、多元主义及文化史书写进路,怀着针对现代性
、殖民主义与全球化的问题意识,重新检视、通盘梳理了他所选的人事、史料。这种研究
方法在今天已属寻常,甚至是标准,但在十年前,对中文世界许多学者和读者来说还很新
颖,尤其这套方法还未曾运用於中国流行音乐的研究。後来孙继南便在《黎锦晖与黎派歌
曲》(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2月)提到了本书观点对他们这些长年宥於「
历史评价」、不得不与定性定调问题搏斗的学者之启发。
作者又着意运用黑人、爵士乐等少数、非主流的资料,来与主流叙述形成对照,这也是时
兴的文化史研究方法。然而,对作者先前或不熟悉的中国新音乐 ,就还是选择围绕已常
见讨论的萧友梅、黎锦晖、聂耳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核心人物,这也是稳妥的作法。然而,
萧友梅、聂耳可以充份代表学院派、左翼文人这种意识型态共性甚强的群体,黎锦晖则不
足以概括後来变化百出的流行歌坛。书中提到的多是他家已讨论的电影、歌曲,再加上第
四章的书写缘由,可以研判作者对早期中国流行音乐的涉猎还是不广。当年唱片还不好找
,可以谅解;今天许多录音、出版资讯都已上网,读者便该更留意本书未提而可为对照的
作品。
作者截长补短,将中国流行音乐置入流动全球的爵士乐脉络,立下「中国爵士年代」的名
堂,是一种有标志作用的抢眼写法,然而是否有言过其实之处?第三章开头谈黎锦晖时,
作者说「他於1927至36年间创发出一种全新品类的汉化爵士乐(Sinified Jazz)」,这就
很成问题。上网检索,得到下面一段评论:
……虽然黎锦晖运用了西式乐器作进行配器为歌曲伴奏,歌曲中随处可见的却大多是民谣
及戏曲的风格,这是与40年代已渐成熟的作品的最大不同之处。……从老录音中可以清楚
听见,乐器配制与节奏形式都比较简单,毕竟这是对中西音乐结合的初步尝试,Jones称
之为中国化的爵士(Sinified jazz)。严格说来,这些作品只具备了爵士乐的雏形,称不
上爵士,运用了简易的大小和弦及和弦进行而已,爵士乐里真正精彩的其他手法如增减音
程、蓝调音阶及替代和弦,与歌手的即兴演唱或乐手独奏时的即兴吹奏,在此一时期的录
音中都不曾听见。
我曾说流行音乐研究可分文学、音乐、社会三个面向,本书的主旨在於社会文化,分析文
本时也只在乎作者的用心,而少谈技术;如上引评论那样的音乐分析也很少,只在第四章
略见端倪。我目前的音乐学知识还不足以评判作者的音乐分析,但相对於他在文化政治学
的细致,「汉化爵士乐」这等名堂就可能减损了作者的公信力。虽然上海时代曲的发展的
确很受爵士乐影响,作者也说黎锦晖用得更多的是中国传统的民谣小调,但「Chinese
Jazz Age」还是可能会误导没听过中国流行歌曲的各国读者。这可以靠音乐分析来弥补,
可惜作者精力未能及此。
近年文化史书写、大众文化研究蔚为风尚,学界也渐有粗率套用理论、概念框架来在诸般
材料上操练一通,宣称我们要继续这样解构跨国资本运作及文化、权力的复杂脉络,便算
成绩的论文生产习气。这样,如果我们不多要求文学、音乐层面的细致解读,相关研究就
难免有意念先行、偏食史料之弊。本书作者虽能避短,但也有这样的倾向。
相对的,榎本泰子《乐人之都上海: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发轫》就没有这等意念先行的
问题,而能详实考究、呈现那一辈音乐家的事功;但该书的问题也在缺乏批判意识,大多
照搬了以往论着及徒子徒孙对传主的崇敬,对学院派和左翼都说好话,两派视野中较不待
见的黎派就较少触及,更没有《留声中国》的全球视野与爵士乐、现代小说之类能令人耳
目一新的非主流观点。
是故,对读两书,再参考中国两岸三地的相关着述,我们对此学术史、论战史才能有较为
全面的认识。而今後学者更该做的,是穿透那些争议,仔细从文学和音乐的层面去补充、
完善对各时代作品与作者的研究。
翻译问题
原书将大量中文资料翻为英文,意思大致无错,对「靡靡之音」这等须特别说明的成语也
有探讨,但是,对本是韵文的歌词,英译就没能将韵律译出;书中引用到聂耳1932年7月
批判黎锦晖的〈中国歌舞短论〉,此文也是韵文,英译就只照顾到一部份的语气。当然,
不能强求译文也要押韵,但原书只谈字句里的意思、不讨论其中韵律,就未免忽略了一些
至少可以向读者提醒两句的事情。如聂耳那篇文章,中文读者一看就知道它押韵,而能感
到他的尖锐讽刺,译成外文就丢失了这一层信息。本书作者和榎本泰子都引用到该文,也
都没有注明它押韵,而这原是不用多费功夫就可做到的。
翻译歌词难免丢失韵律,但是,本书的材料是歌曲,作者本还可以把乐谱刊登出来,为读
者多指一条认识原作的途径的,但他没做,这就未免浪费了一个向各国读者介绍中国歌曲
的大好机会;书中仅见的一张曲谱是1930年《新月集》所载的一首夹杂粤、英、法语的〈
寿仔拍拖〉,此曲在音乐、文学上都无可观,只是能反映当时租界五方杂处的语言文化,
也有价值,但其他更值得品味的着名歌曲却无一见载,这就不能不让我为外国读者感到可
惜。
事实上,目前的中国流行音乐相关论着,大多仅能登出简谱,讨论歌词和旋律的关系,对
编曲则只能用文字叙述和形容,很少有能登出总谱的,唯一例外是台大音乐学系洪芳怡的
硕士论文《天涯歌女─周璇与她的歌》(台北:秀威资讯,2008),她用受过古典音乐训
练的耳力将唱片里许多周璇歌曲的总谱听写了下来,作细腻的音乐分析,而亦不乏文化政
治等社会层面的观照。当然,我们外行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当我们讨论的作品,有
着可以超越翻译障碍的影像、声音时,似乎就应该尽量传达原貌,让读者可以穿透自己二
手、三手的翻译与解释。作者未能留心乎此,还好对中国读者来说,这些障碍不存在,歌
曲录音现在也可以轻易在网上寻得。
另外,对最重要的「黄色音乐」即书名Yellow Music一词,作者却没有多解释它在英文中
的语源,只讲到当时中国左翼以「黄色」指代「色情」来称呼色情书刊、黎派音乐,这种
叫法是不是从美式英文Yellow journalism学来的?此中内情实堪考察,可惜书中习焉不
察,轻放过了这个问题。
原书英译不免失真,中译本也有问题。网上检索,查
到乐评家及学者姚大钧〈Yellow Music《留声中国》译本问题〉(
www.post-concrete.com/blog/?p=191 ,2007年6月13日)一文,略举了台版译本多处漏
误,如用词不当扭曲了原文的分寸,或画蛇添足地作了多余的译注,只肯定了译者「还原
」中文名词和引文段落的部份。姚大钧又在〈奇遇奇译〉(
http://www.post-concrete.com/blog/?p=342,2008年5月22日)一文中写说,他在旧金
山碰到作者Andrew Jones,作者也不满意台版翻译。还提到此书将在北京出简体中文版,
编辑经雷在勘校中又发现许多错误,如断错了原引《礼记.乐记》的句读。然而,我没查
到此书简体中文版的出版资讯,不知後来是否有出。
此外,「还原」工程中还有一些「简转繁」的错误,如把歌词「孟姜」印作「孟姜」
,显然是译者在大陆的网页上找到歌词,简转繁後又没校对。还有第五章末把1935年的蒋
介石写成中国的「总统」,事实上当时尚未行宪,没有总统,国民政府「主席」
(president)是林森,这里作者和译者都没做好。虽无关大体,也是必须指出的。
还有,中文版省略了参考书目,这是非常糟糕的。参考书目对一般读者或许不甚重要
,但对研究者来说是基本。只好看英文版,与那些没标原文的汉语拼音奋斗(部份有标,
但不是全部)。
总评
总之,本书可谓一部连通了许多领域的开山之作,也得到了两岸三地相关领域学者的重视
,影响了先进如孙继南、後进如洪芳怡,各家都推重它带来的崭新视野,我个人也在它刚
出中文版时就买了下来,颇受启发。我以为,除了学术方法的示范以外,本书最大的价值
,就是厘清了中国新音乐从开创以来就相伴丛生的意识型态迷障:为什麽台湾、香港的学
院派和中国大陆的学院派都那麽僵化,至今仍不免在一些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上打转?为什
麽流行音乐界後来虽已走出了自己的路,靠市场摆脱了争议,但又一直未见在音乐学、哲
学上与「正统」乐界认真对话?本书没有探讨这些,但是看过本书,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缘
由,便能掌握梗概。
然而,本书也不能完全说是一部原创(original)的着作,因为他用的理论、视野在西方学
界已行之有年,谈到的萧友梅、黎锦晖、聂耳也是中国音乐史学界的老问题,爵士乐则是
他原本熟悉的;本书把这几项连贯起来,再用一批旧书刊镇场,一些文学记述点缀,便能
让各国、各领域读者都能有不同的新鲜感和亲切感了。
应该说,这是很精明的写作策略,而作者思维缜密、文笔流利,也让读者容易心喜而折服
於他的视野,而放过其可能粗疏之处;这就不只是作者,而也是读者的问题了。毕竟,我
们大都难免认为「洋和尚会念经」,又喜闻跨国资本运作之解析,乐见过往僵化的右翼、
左翼言论被推翻。写这一段,并不是为了贬低作者,而是意在抑制我们中文世界读者高估
西方着作的惯性:这书不错,但作者不是神,他的方法并不多麽特别;只要肯下功夫,我
们也可以做到不逊於他。
我又找了作者的前作《Like a Knife》来看,该书基於他1990年在北京作交换学生时对当
时大陆流行音乐与政治动荡的观察而成,向读者介绍了198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通俗
歌曲」 与摇滚音乐的发展,对乐界中人有许多一手访谈和二手引述,还翻译了一批歌词
。虽学术含量远不如本书之能旁徵博引、还扩展学界正在热烈讨论的许多问题,但读来有
血有肉,在重视「词学」的我眼中看来,更为可亲可喜。
从两书的差异,似乎也可看出,西方学术的风气,会引人去多玩史学史和社会学理论的智
识游戏,作者於此也能游刃有余,但我们学者是不是都应该在这些论题中打转?这等高段
的智力运动,又能何益於当前的词曲创作?不会没有,但要有人往这方面去带。今後的中
国新音乐及流行歌词研究,还是应该以大量、细致的作品分析,尤其是技法分析为基础;
高屋建甑的理论可以拓展视野,可以用作工具,必须学习,但不宜当作目的。洪芳怡认为
此书是流行音乐研究者不能放过的一本书,我则更希望大家在研读本书的时候,能不忘自
己的问题意识,保有和而不同的视野。
--
Schroedinger's cat is NOT dead.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23.193.36.80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转录者: youtien (123.193.36.80), 时间: 04/13/2012 00:38:44
※ 编辑: youtien 来自: 123.193.36.80 (04/13 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