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utien (大叮当)
看板comment
标题流行歌曲的定义问题
时间Sun Nov 27 22:08:52 2011
原载《流行词话》三、四期
何谓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可以包涵多少种类的歌曲?歌曲要具备什麽条件方可称为「
流行」?
这是一个颇为讨厌的老问题。因为,大家平常在聊流行歌曲的时候,都是模模糊糊、不太
在乎精确的,感觉这首歌是,或者也可以算,那就算了。如果你硬要划出一个明显的界限
,那一定会有漏网之鱼,还有不小心也收到了网内的鞋子;如果你大笔一挥说:「只要有
人认为算是流行歌曲的歌曲,就可以算是流行歌曲」,那等於什麽都没讲。不管怎麽讲,
因为这个名词在大众的使用情况之中,就像「政治」「民粹」等词一样,是内涵模糊、而
外延蔓生的,所以你一旦要去精确它、整理它,就会离开那团经已俗成的定约,就不对了
。
现在较常见的,对流行音乐/歌曲的定义,在狭义上,是摇滚、艺术、古典、民族……等
等音乐类型(genre)中的一种,通常与商业运作挂钩,相对於古典、民谣而存在。更细一
点,亦可特指芭乐(ballad)情歌等几种大家常听、歌手常唱的歌曲。这种界限相当概略,
人们写歌也常常「跨界」纳入不同乐种的元素,所以并没有什麽人会严格看待它。
再者,分类、划界的目的,应是协助建立一种地图般的概念,以方便讨论和研究,而不该
是最终目的,所以学者也不喜欢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久。於是,对流行音乐/歌曲的定义
,在广义上,大约就是一句话:通过大众媒体传播、以大众为接受对象(受众)的音乐/
歌曲。重复一遍:通过大众媒体传播、以大众为接受对象的歌曲,即可谓流行歌曲。
何谓大众媒体?报章杂志(古代的另当别论,近代的从清末起算)、广播(在中国始於
1923年的上海)、电影(1905年引进,20-30年代开始兴盛)、电视、网路。所以,根据
这个说法,流行歌曲是近现代工商业文明的产物;这个名词也就跟商业活动、唱片产业挂
了钩。
但我们也未必要局限在这条界限之内。许多老师教授《诗经》、《楚辞》、汉乐府以及唐
诗宋词元曲的时候,会说「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这虽然是借喻,而不是认真的
定论,但显然,老师们在搬用「流行」这个概念时,没有局限在工业文明、大众媒体之中
。台大中文系的刘少雄老师在词选课上说过:「流行歌曲是城市文明的产物……唐、宋词
最早都在秦楼楚馆、舞榭歌台间流传,经文人和一般顾客的品评而流行……那就是当时的
流行歌曲。」(大意如此,详情当请刘少雄老师补充)」在这话里,「流行」就有这样的
寓意:大众所乐意传唱、称颂的。
我们也常听说,流行歌曲可以代表时代,承载时代的心声,且1920-49年中国始有流行歌
曲时,给它定的名字就叫「时代曲」。所以在我们的观念里,流行歌曲又有一个条件:代
表一时、一地、一群人的心声。它能代表的时间愈长、地方愈广、人群愈大,就愈可作为
流行歌曲的典范。
然而,事实总能比我们概略的观念复杂。如「代表一时、一地、一群人的心声」这点,我
们怎麽判断,一首歌是「真代表」还是「伪代表」呢?有些歌曲如侯德健〈龙的传人〉不
胫而走,写出来後,未经商业操作,便从校园传遍到台湾社会以及海外,许多人都证言说
这首歌深深打动自己,唱时也真能激动;这样,应该可以说它是「真代表」的。
那什麽是「伪代表」呢?用宣传、炒作等手段,营造这首歌很红、这个人正夯、这类思想
正当行的假象。例如唱片产业出过许多华而不实,却吹到天高,结果被鄙视、冷落或嘲笑
的东西,那些也叫流行歌曲,而且正是许多人观念里典型的「流行歌曲」,但他不会认同
这种「流行」,乃至被不明就里的外地人问到「你们那边的人是不是都很迷某某某?」的
时候,会很堵烂,而或急欲撇清、分辩。这也可以说是「假代表」或「被代表」──他被
唱片企业的宣传给代表了。
问题又来了:真、伪并不是那麽容易二分的。例如一个台独份子,多半不会认同〈龙的传
人〉里的大中华意识,这首歌就代表不了他。这也还好,因为一件作品本来就不可能所有
人都喜欢,他只是不属於这首歌所代表的一群。但在〈龙的传人〉红起来以後,国民党大
肆宣传,以之维护政权,这就把作品原来「真代表」的一些民族情感,扭曲成主义、领袖
、国家那一套,这时再从官方渠道听到此曲的观众,就更容易生出「被代表」的感觉了。
抑有进者,1983年作者侯德健「叛逃」到大陆,〈龙的传人〉随即被国民党禁唱,又被中
共吹捧,用以统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些「真东西」红起来、初成气候以後,马上会
被各方势力(或许连作者自己也包括在内)争去诠释、消费、复制、利用,从而「伪化」
。也就是说,在流行的进程里,当一件作品进入了大流、主流,就会混进各种浊流,而不
复源流之清纯。
所以对「流行」一词,我们可以想像成一条水系错综复杂的河流,有着主流和数不清的支
流,吾人则是河里顺流或逆流的鱼,或者待在水底不动的石头;有能力的人,且能影响、
改变主流支流的流向与流量。
还有一种情况要讨论:有些作品,从它诞生起始就是真伪莫辨的,但却也真能影响到许多
人,例如革命歌曲。2007年我在北大历史系旁听牛大勇老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老师播
放完文革时期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之後说:「这就
是我们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对许多人来说,这比现在的什麽流行歌曲都好听。……而且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这首歌不是官方组织写出来的,而是1973年上海一些工人
自发创作,然後流传开来的。」
这些革命歌曲,完全符合「通过大众媒体传播、以大众为接受对象」的条件,也是「七亿
人民团结战斗」(〈就是好〉歌词),大众所传唱、称颂的(是否乐意、是出自怎样的心
理状态另当别论),绝对能「代表一时、一地、一群人的心声」,但要说这些是流行歌曲
,你一定感觉有些不对劲。首先,它是由执政党的政治力所驱动,是政治的产物,而不是
我们较习惯的商业产品或文人作品;再者,那时全中国大陆的社会都笼罩在「将革命进行
到底」的氛围里,或许写歌、唱歌的人确是真心实意的,但那心意本身就不正常。
可话又说回来了,这不就是那时的「流行」,那时的世道人心吗?今天的商业社会,也充
满炒作和欺蒙,也到处都是真伪莫辨的人事物。所以当然可以说,革命歌曲,或一切被操
作成为主流声音的歌曲,也是流行歌曲;差别只在它有多麽流行,有多麽被认同。如近年
中共又大张旗鼓搞「红歌」,然而社会已经多元,人民对这些「主旋律」已或不起共鸣,
这样,你就不能说「红歌」是当前的主流。可同样地,所谓「主流」的唱片公司、娱乐产
业出品的许多空洞无物又难听的歌曲,尽管占着主流的名头,有多少人会真听到心里去呢
?
所以我认为,当前许多「流行歌曲」,其实并不真正流行,并没有真与世道人心的流向搭
调,而只能说是「附庸流行」,附庸於他们想像中的「流行」的样子,努力营造「这就是
潮流」的假象,撑出一个让他们能继续混下去的场面,而不管现在大家究竟在想什麽。政
府和唱片工业都在这样干。
物极必反,1990年代末网路兴起以後,独立乐团与音乐人也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而渐渐
聚起了各自的小众,树起了另类的品牌,并能与文化界互相串联。他们的作品,也符合上
列流行歌曲的三个条件,只或许要把「大众」改成「小众」,但大小从来就是相对的,即
使你唱的只是自己的肚脐眼,但每人都有一个肚脐眼,说不定什麽时候你就写中了某种普
世、共通的情思,一下子赢过所有主流情歌地传遍世界。所以独立、小众的音乐,在我看
来,也值得研究,且常常比主流产物更切合时代脉动,更值得赏析;这样,当然该说它也
是流行歌曲,是流行中偶尔冒头的各种潜流。只不过,因为当前大家的语言较多「流行歌
曲」之名与主流的几大唱片公司挂在一起,而习惯称独立团体、小众品牌「独立乐团」「
独立品牌」或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称呼「民谣歌手」以别於主流。
所以,「流行」这条大河流到现在这个网络时代,我觉得可以比作尼罗河三角洲,已化为
千百支流,而不再有明显的主干。然而,时不时总会有一两首歌,击中了人所共同关注的
问题,而能汇聚全社会的人气於一时,如今年央视春晚有两个民工唱〈春天里〉,虽荒腔
走板,却得到了比任何歌手都多的认同与讨论,就因为他们表露了民生问题,而这是整个
中国流行水系共同的流向,於是〈春天里〉和原作者汪峰翻红了。
此外还有一种歌曲,如李叔同〈送别〉,创作在流行歌曲诞生之前,然而经学校教育传唱
至今,大家到现在都还会唱,也常见影视作品引用。它过去归类於「学堂乐歌」,现在,
如果要在「流行」里给它一个名称,我想管它叫「长流」。上海时代许多仍被翻唱不缀的
老歌,亦可谓「长流」之作;它在当前或许比独立、小众、另类音乐更不显眼,但却可能
是许多作者与作品情感中的共同底蕴。
所以,对我来说,什麽是「流行」?就是这世道人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错综复
杂的历史大河。在这大河的流域里,有唱和到时代脉动,乃至影响了人心的歌曲,就是流
行歌曲;占据主流地位,由掌握权力政党或企业出产的平庸之作、虚伪之作,也是流行歌
曲。
我打算采取这样的广义,来开展自己的研究。这也是因为,我依循的是传统诗学、词学「
兴、观、群、怨」的思路,各种和「世道人心」这个大题目相关的作品,包括军歌、校歌
等不预流行的团体歌曲,都不该摒除在视野之外。再者,我想研究的是文辞写作上的观念
、技法,故也无须纠缠於分类问题;分类的功用,当只在助人辨识这作品所处、所应的场
合。我是要去认识那些场合,以及歌曲在那种种场合中对周遭人、事、时、地、物的交互
作用,从而译解、品味歌曲内外的情思与技艺,进而评说它对今天我们同人的意义与价值
。
以上就是我对流行歌曲定义问题的看法,我把它称为「场合论」。这是我这几年一个人想
出来的理解方式,必定还有不少粗疏之处,以後我当再详细阐述「场合」一词的意涵,与
各位方家切磋琢磨,以完善我研究的理论基础。
续谈流行歌曲的定义问题
在《光辉岁月─香港流行乐队组合研究(1984-1990)》的绪论中,老师也谈到了流行歌曲
的界定问题,下面引述三段:
「流行」(popular)一词在拉丁文中有属於「人民」的意思,故亦有译作「庶民」,而其
重点则在於人民的认识和欣赏。班奈特(Tony Bennett)指出流行文化根本不能以「人民」
或「流行」的既存意思来定义,因为这些词语的意思本身也必然受到流行文化领域中的斗
争影响,故他认为最佳的说法是「人们喜欢的」便是「流行」。他同时指出「人们」在此
相当含混,但我们的目的不应在於定义什麽是「人们」,而是通过连系不同社会力量,形
成抗衡权力圈的一种广泛联盟来构筑起「人们」,这才是重点所在。要言之,「流行」文
化的重点在於质疑及批判主导文化权力的潜能。
……界定「流行音乐」……麦度顿(Richard Middleton)在其《流行音乐研究》
(Studying Popular Music) ……整理出两种比较多人采纳的方法:实证主义和社会实质
主义。前者是指在大众媒介中最广泛传播的便为流行音乐,而後者则是指流行音乐有一种
关乎「人民」的不变性质:人民是主动积极的主体或是被支配、被欺骗的一群。麦度顿指
出这仍有问题,而「流行音乐」只有在整个音乐场域中才会变得清晰,而这个场域又是不
停变动的。
……正如张伯仕(Iain Chambers)所说,当代流行文化是「可塑的」(plastic)。张氏借用
了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说法,指出「流行文化像一曾有弹性的薄膜般,散於我们
日常生活的平面及行为之上,将它们连结成一平凡的形状。」正正由於其「可塑性」的特
质,流行文化或流行音乐都是不停演化的,曾经具备上述「流行」的批判精神的音乐被体
制同化以後,便可能很快失去那种精神,这也是我们研究「流行文化」时所要注意的。
颇为可幸,这几段论述和我上期所提的「流行水系」「世道人心」论并无扞格,且能相互
补充。
但我发现,由於西文popular「人民」的属性,西方学者的理论,便辄将流行─popular与
「统治者」「体制」对立。然後他们站在人民群众那一边,便声称「『流行』文化的重点
在於质疑及批判主导文化权力的潜能」。
可我并不想将「人民」与权力、体制截然二分。在我「流行水系」的观想下,普罗大众、
知识份子与政商团体、各种霸权都在世道人心的流行之中,也不同向量地流行着世道人心
。
为什麽「人民」一定要和体制、霸权(hegemony, 或译「统识」)分开?当你一种乐风、
一种生活态度流行开来了,组织成为社群的人民也就能逐渐形成体制、建起一种统识,进
而党同伐异,甚至取得俗世中的实权。例子很多,小的有不同歌手、乐派、政治立场的歌
迷互相吵架,中的有摇滚乐和社会运动连结,大的有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之中起家,一路高
歌左翼歌曲,「战胜了多少苦难」(〈歌唱祖国〉))终至取得天下。那掌权後他们就不
算「人民」了吗?
或许你可以说,当一个群体开始有组织、有图谋、有了弄权的能力,便开始远离或者凌驾
、背叛实际的「人民」了。但这样除了保护「人民」一词的纯粹性外,我不觉得有什麽意
义,何况我基本上就反对先验地把「人民」设定成被宰制的或者正在觉醒、抗争着的「好
人」一方。
曾经具备批判精神的音乐,可能被万恶体制同化而失去所谓的「人民性」,但也有另外一
种可能,就是他自己长出了一个1到9999恶的体制,然後他那一挂的人再渐渐被批判者唾
弃说他远离了人民。这样,就只有批判者永远站在「正确」、「进步」的立场上,责善固
执不腰疼。倒是颇有一些摇滚歌手,在成名後发现自己也变成自己先前鄙夷的一霸,便在
台上乱搞,摔吉他、骂歌迷,结果歌迷更疯狂。歌手怎麽也搞不清楚这是怎麽回事,只好
嗑药了帐。试释是事,或许是这唾弃威权、自毁偶像的行为,正合乎歌手一贯的作风与歌
迷一贯的期望。摇滚乐和其他音乐相较,更有趣或者更别扭的地方就在它对权威、体制的
这种排斥性。他一成气候就开始自我反省批判与解构,学者就爱这种题目,所以才有那麽
多人融合了自身情怀进去讴之歌之吧。
言归正传。「人民是主动积极的主体或是被支配、被欺骗的一群」这句话说得很好,我认
为还可补充说「人民」不是铁板一块,或者就换个名词,把「人民」改成「人类」就好。
有权没权、有钱没钱的都是人啊,流行、文化都是我们这些人构成的,它也自然就包含着
人的一切善性、恶性、个性与群性。「反者道之动」,当市场上的货品愈发流於罗兰巴特
所谓「平凡的形状」时,对「非凡」与深刻、睿智……的欲求也会相对积累,这就有另一
个市场了。理想的情况是,各种向度的作者与作品都能找到他们的人场与市场,各适其适
,而掌握资源的人也将能研判世道流向而决定下一步如何发展。只是,世界太复杂了,没
人研判得准,纵有研判也没几人敢赌身家,所以企业也还是只能按例遂行市场调查,或大
胆一点跟着感觉走;如果没胆,就只好继续复制既有的模式。
出路何在呢?就是我们从自己开始,策群己之力去捧出一个想要的场子,再观後效吧。,
--
Schroedinger's cat is NOT dead.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18.143.20.164
※ 编辑: youtien 来自: 118.143.20.164 (11/27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