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oodark (涂太黑)
看板comment
标题试论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之关系
时间Mon Oct 29 17:48:13 2007
试论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之关系
http://blog.xuite.net/tooodark/musicstation/14121162
一八八一年间,一位西班牙医生接生了一个死婴,他狠狠地吸了口雪茄朝婴儿脸上一喷,本来死寂的婴儿开始抽动……接着哭出声来。这婴儿即是毕卡索。
摘自:薛绚(译)《上瘾五百年》封面文案
一、前言
流行音乐文化,一种属於青少年的次文化,长期以来随着社会时代的脉动而变迁,反映着时代变化的内涵。一九五○年代之後,西方传播媒体的发达,使得这种文化的发展更加地为蓬勃快速,也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推向世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然而,在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吊诡的现象。那就是: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人才、具有音乐才华的歌手与乐手,在他们音乐创作或是音乐表现的期间,都曾有过使用药物、甚至滥用药物的行为。例如摇滚乐史上着名的“3J”:Janis Joplin、Jimi Hendrix、Jim
Morrison,才华之洋溢,羡煞众人,却都因为吸食禁药,均在27岁的年纪,走上死亡一途。又例如当代西洋乐坛天后Whitney Houston,也因为酗酒、吸食古柯硷等恶习,从此一蹶不振。
这些恃才傲物的天之骄子,一方面展现了惊人的音乐天赋,受世人永恒的爱戴;一方面却又因为物质滥用而衰歇,让世人无限地惋惜。究竟是什麽样的原因,使得不同时代的音乐人才,前仆後继地为了酒精或药物而葬送了璀璨绚丽的音乐生涯?这类物质使用对於音乐创作而言,是启发灵感的来源,还是毁坏心智的毒药?本文之目的,即在探讨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之关系。
二、物质使用之定义
在探讨物质使用(substance use) 与音乐创作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先行澄清两个问题:第一,「何谓物质(substance)?」第二,「何谓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出版之《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记载,一般易於成瘾之物质,包括酒清、毒品等,均得称之为「物质」(substance)。
比起「药物」(medicines)、「毒品」(drugs)等字眼,显然「物质」一词,所指涉之范围更广,也更具有中立的、非道德批判的意味。而所谓的「毒品」,实质上仍是指某些具有医疗效果的功能性「药物」,但在程序上却是在未经医师许可的情况下姿意地使用,其目的在於使生理或心理产生愉悦的感受。再者,「毒品」已然是一个污名化、定罪化的词汇,是反毒运动下对所有危害身心健康的物质之总体称谓。例如我国《毒品危害防制条例》第二条第一项,对毒品之定义为:「具成瘾性、滥用性及对社会危害性之麻醉药品与其制品及影响精神物质与其制品」。
既然「毒品」具有「对社会危害性」这样的特徵,那麽有关毒品的正面论述,便已经失去了可以讨论的空间。於是乎,所有关於毒品的文献报告,均呈现出「反毒与戒毒」、「偏差行为与行为矫治」等负面论述的认识论(例如:周晏子,1994;马模贞,1996)。当少数的文献以「毒品」这样的字眼来探讨「反反毒」、「毒品除罪化」、「毒品合法性」的相关议题时,也只是显得更加唐突与荒谬而已(例如:苏佩钰,1997;王彦苹,2003)。
唯有避免「毒品」这样定罪化的字眼,我们才能冷静地认清其本质与全貌,客观地承认它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化发展上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M. Miller(1999)以「迷药」(Aphrodisiac)为题,探讨各迷幻物质的民间神话与传说(尘离翻译社,2004);B. Hodgson探讨「鸦片」与人类文化的交互作用(邱文宝,2005);D. T. Courtwright则以「习惯的力量」(force of habit)为书名,论述各类物质对於现代社会的经济与政治情势所具有的历史性影响(薛绚,2002)。
虽然毒品的判定是以法律为依据;但多种毒品都可以用科技方法合成,目前科学日新月异,随时都可能有新毒品出现,难以即时备详。例如,我国行政院卫生署管制药品管理局《毒品危害防制条例》针对其管制之毒品也仅能就「成瘾性」、「滥用性」与「对社会的危害性」分类为四级并加以举例,再加注声明「未来如有变动,由行政院用公告方式来调整或者增减。」换言之,毒品的法律界定必然跟不上毒品推陈出新的脚步。甚者,毒品的定义也会因为各国国情差异而莫衷一是。
综合上述,「物质」一词,能够泛指毒品与药物且不以此为限,同时具有中立的、非道德批判的价值基础。为避免陷入社会责任的道德争议,故本文以「物质」为题,继而探讨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之可能关系。
而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之记载,与「物质」相关之诊断与评监,共有四项诊断标准,即「物质依赖」(substance dependence)、「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物质戒断」(substance withdraw)与「物质中毒」(substance intoxication)(孔繁钟,1998)。
这四项诊断标准,细节颇多,在此不作赘述,仅以「物质滥用」之诊断与评监标准为例,摘要如下(孔繁钟、孔繁锦,1996):
一种适应不良的物质使用模式,导致临床上重大的损害或痛苦,在同一年期间出现下列各项中之三项(或三项以上):
A. 一再地使用物质,造成无法实践工作、学业或家庭主要角色责任。
B. 在物质使用对身体有害的状况下,仍继续做用此物质。
C. 一再卷入与物质使用有关的法律纠纷。
D. 纵然由於物质使用的效应,已持续或重复造成或加重此人的社会或人际问题,仍继续使用此物质。
「物质依赖」、「物质滥用」、「物质戒断」、「物质中毒」此四项诊断标准在内容上相互重叠之处,即「适应不良的物质使用模式,导致临床上重大损害或痛苦。」此外,「依赖性」、「耐受性」、「戒断性」等成瘾症状与戒断症状所造成的个人、家庭与社会之危害与负担,更是各国政府宣导反毒运动之主要原因。
许多人坚称自己能够有足够的克制力驾驭这些物质,让这些物质发挥其特定的功效而不致於达到伤害身体、物质成瘾的状况。然而,「人」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变数,特别是处在现代这种高度复杂的社会环境之时。更何况,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如何、极限何在,又如何能够精准地计算「安全剂量」,在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又不会失控成瘾?这是「物质使用」易转化为「物质滥用」之主要原因。
关於这类物质,长期使用而无法舍弃它,就形成「物质依赖」;过度过量使用它,便成为「物质滥用」;想要远离它,就产生「物质戒断」;继续使用它,终究会「物质中毒」。
然而,是否所有足导致成瘾之物质,必然会造成物质依赖、物质滥用等危害个人身、心、社会功能之不良後果?倒也并不尽然。这其中的缘故,与物质本身有关。诸如香菸、酒精、槟榔、咖啡等物质,其内含成份之伤害性远低於海洛英、古柯硷等一般公认之毒品。
此外,某些物质,其危害性仍颇具争议。以一九六○年代最具反文化象徵的大麻为例,早在西元前的士耳其、埃及、印度等地,大麻都是具有高度经济价值与医疗价值的作物。一九三○年代墨名哥劳工将大麻带入美国市场,一九三七年大麻在美国即成为非法药品,联邦政府开始徵收大麻税,控控其流向并颁布禁毒条例(黄孙权,2001a,2001b)。另一方面,英国虽然同样禁制大麻,但是在英国大学的学生福利社中就可以购买得到大麻──只因为政府对於大学生的信任(王婉嘉,2006)。
三、流行音乐人的物质使用行为
流行乐坛中物质使用的情况,远比在其他领域中来得严重。这可能与一九六○年代时期,迷幻摇滚(psychedelic/acid rock)当道有关。顾名思义,迷幻摇滚这类音乐与麻醉药物脱离不了关系──大部份的创作都是创作者在服用大麻、进入迷幻状态的同时所产生的演奏。如果一首曲子原本的长度是三分钟,在演唱会的现场可能变成三十分钟甚至更长;因为在乐手、听众全面处於迷幻状态的情况下,时间与空间都不在具有任何意义。这类音乐在乐器的弹奏方面大量地运用效果器、电子音效与东方元素,在歌曲的诠释方面则是时而低吟浅唱,时而嘶叫怒吼。迷幻摇滚以Pink
Floyd、The Grateful Dead、The Doors和Jefferson Airplane等乐团为代表,他们的共同的特点是在歌曲中大篇幅即兴演奏的乐句。
迷幻摇滚的盛行,有其历史背景。二次世界大战後的婴儿潮世代,快速地建立起新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他们一方面怀抱着理想主义与与批判思想,一方面又充满着不安与恐惧。大麻,备受争议的药物,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共通的次文化符号,象徵着年轻人对於流行的崇尚、对於时代的批判,以及对於自我内心的矛盾感触。
当这群年轻人愤世嫉俗地拿起乐器进行呐喊生命的时候,竟也同时发现在大麻的催化之下,其所谱写出来的乐章何等的美妙,前所未闻。於是,再没有人会问「为什麽要吸大麻?」,取而代之的质疑是「为什麽你不吸大麻?」
回到二十一世纪,西方流行乐坛中物质滥用的情况似乎缓和不少。讽剌的是,比起一九九○年代之後的後起之秀,一九六○至八○年代期间的歌手与乐手,他们的作品与表演似乎更具有内涵与创意性──当然,从另一个评价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也时常与暴力、性、药物有关。诸如Pink Floyd、Placebo、The Velvet Underground、Beatles、Eagles、Metallica、Dream
Theater、Oasis、Pulp、…等许多着名乐团,均曾以明喻或暗喻的手法将大麻、古柯硷、K他命、海洛英、等药物写入歌曲之中。而当一些被公认为具有高度音乐创作能力的歌手与乐手们坦承自己曾经或当下有着物质使用之行为的时候,我们不免好奇地联想:「物质是否为音乐人带来了创作的灵感?」
以下将从一些可能的角度,切入探讨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的关联。
四、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之可能关联
(一)激发创意表现
创意是什麽?创意从何而来?精神分析学派始祖Freud认为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之昇华(sublimation)乃是艺术创作的源头,人本心理学家Rogers则相信自由开放的环境氛围才是实现创造力之必要条件。当另一位人本心理学家Maslow指出创造力乃是人类最高需求层次自我实现的内涵时,行为主义学者Skinner对於个体任何的内在历程则避而不谈,因为他认为人类一切的行为都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创造力亦是如此。
Torrance(1962)则认为创造力源於对工作任务本身一种热爱。简言之,创造力源自於「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所谓的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在从事某种活动之时,基本上是由於个体对活动本身的兴趣、专注、满足感或是挑战自我的企图。与内在动机相反的,是谓「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即个体在从事某种活动之时,基本上是为了达到这项活动本身以外的一些目的,像是为了获得期待的酬赏与附加的利益(Amabile, 1983)。
当代一些研究创造力的学者,诸如Amabile(1983)、Sterberg与Lubart(1991)、Csikzentmihalyi(1988)、Gardner(1993)等人,在其关於创造力的研究论述中都曾提及内在动机之於创造力的动要性。另一方面,在某些条件之下,外在动机也可以有助於创造力的表现(Amablie, 1993)。
不论从上述何者之创造力观点来看,「物质可以激发创意」这样的论述,似乎可以「套入公式,求解」:
1. 物质使用启发了Freud所谓的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慾望,使之昇华。
2. 物质使用形塑了一个Rogers所谓的自由开放的环境氛围,让人愉?。
3. 物质使用让人们直接达到Maslow所谓的自我实现状态,站上高峰。
4. 物质使用更是Skinner所谓的非制约刺激,驱使创作行为产生。
物质使用在某些原始形态的宗教仪式中,也扮演着催化的角色,信徒们藉以追求心灵内在的拓展,以便於更加接近神祗。如果音乐方面的创造力也是源自创作者对於音乐的虔诚信仰,物质使用显然也是一种对於创作的催化。
(二)追求更高成就
十八世纪德国文坛巨擘歌德曾在《浮士德》剧中描写出卖灵魂一事。剧中主角老学究浮士德为了青春与爱情,遂与魔鬼梅菲斯托菲勒斯订立契约,出卖自己的灵魂。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隐喻的是人类本身理想性与堕落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故事在西方音乐史上也曾经发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则是发生在义大利小提琴演奏家Paganini(1782-1840)身上。作为一个音乐天才,Paganini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以及超乎想像的创作水准,震撼人心。他充满热情激烈的现场演出让观众流泪,甚至还有人晕倒。於是,「他将灵魂卖给魔鬼,以换取魔鬼般的演奏技术」这样的传说日益远播。据说Paganini在演奏时,站姿摇晃、眼神翻白;再配上他那零乱的长发、苍白的脸庞与憔悴的身躯,都让这个传说显得更加真实。然而事实上Paganini的健康状况恶化则是因为长期服用一种水银混合物质而导致水银中毒(中文维
基百科,2007/6/21)。如果这个研究报告属实,Paganini将不仅是古典音乐史上的第一位舞台巨星,大既也是第一位物质中毒的乐手。然而,交换灵魂的传说已是如此之真实,以致於在他辞世之时,竟然没有人愿意为他的入土祝福(刘兴华,2002)。
另一个出卖灵魂的音乐故事,则是关於美国黑人蓝调吉他手Robert Leroy Johnson(1911-1938)在十字街口与魔鬼交易的传说。因为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在离开密西西比老家几个月後返乡,竟然带回了一手绝妙的琴艺。事实的情况是,Johnson是透过不断的模仿其他演奏家的表演以及留声机里的声音,才成就他独特的音乐风格。不幸地,Johnson在27岁的时候中毒身亡──是被人下毒,而不是吸毒(Wikipedia, 2007/6/25)。
「将灵魂卖给魔鬼换取音乐才华」的传说如此之浪漫,「哪里找得到可以出卖灵魂的魔鬼?」已然成为音乐人心中共同的疑问。另一方面,禁药的使用,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无疑地正是「出卖灵魂」的时代表徵。一九六○年代兴起的迷幻摇滚音乐,在大麻的催化下,其所呈现的创意确实是前所未闻地惊人。
运动界有一个着名的研究。研究者问运动选手们:「有一种神奇的药物,它可以使你在包括奥运会在内的所有国际大赛都能战无不胜,但是吃了这种药物五年後就会死亡。你愿意吃吗?」在198名世界级优秀的运动员中,有103名表示「愿意」;这样的比例是52%(吕宏进,2004)。不难想像,调查中有许多受访者可能因为道德压力而不愿表达真实的想法。这个研究所呈现的,彷佛就是浮士德的运动员版本。运动员使用禁药的现象,反映着人们对於成就的渴望,并且不惜以生命作为交换。
优秀的音乐创作人,是否愿意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出卖灵魂」,尝试接触各类物质?本文无由论断。
(三)文化认同作用
正如同八○年代摇滚乐手的长发、皮衣与金属配件,「物质使用」也是一种具有象徵意义的文化认同符号。当一个圈子里的人都做着同样的一件事、认可相同的价值观时,没人有会质疑他们为什麽需要跟着这麽做。医师永远穿着白衣,律师永远披着黑袍,搞音乐的人,也应该刺青、跑趴(go to
party)、喝酒、嗑药。除了少数的乐手拒碰菸酒,绝大多数的乐手都是菸枪或酒鬼。或许,想要融入这个音乐社群,成为其中的一员,物质使用的「文化洗礼」是不可免俗的历程,有助於族群认同与自我认同的提升。至於,日後会不会变成物质依赖、物质滥用与物质成瘾,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上面是从「音乐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物质使用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青少年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待物质使用的行为。青少年与流行音乐一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流行音乐的形态是随着青少年的品味而改变;也可以倒过来说,青少年的品味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形态。我们也发现,在流行音乐领域中从事创作的人,他们在心态上总是保持着年轻人的活力与冲劲。
如果青少年阶段就是反叛既有传统价值的人生阶段,那麽,人生一直处在反叛期的音乐创作人,这些年来完全不碰香菸、酒精与其他可能成瘾的物质,恐怕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吧!
相较於流行音乐界中物质使用频繁的情况,古典音乐界中却很少听闻──当然,Paganini是个特例,而且是个未定论的特例。这恐怕也是两种音乐文化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所造成。另外,除了文化认同的因素,社会济背景的不同也深远的影响因子。什麽样的人在学古典音乐?什麽样的人在学流行音乐?从他们的家庭背景,可以窥知一二。毕竟,就比例来看,有机会学习古典音乐的孩童,多半是出身於经济宽裕、高社经地位的家庭;这些家庭的经济情况可以栽培其子女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然而我们所认识的流行音乐人,多半是来自中、低社会阶层。例如,美国蓝领阶级歌手
Bruce Springsteen与当代饶舌歌王Eminem,都来自贫困的家庭。
(六)人格特质雷同
常言谓:「创造力源自於疯狂」。疯狂可能有两种意涵,一种是心理运作机制上的错乱,一种是人格特质上的表徵。第一种意涵,意味着疯狂是属於心理疾患,可能发生於任何人身上。第二种意涵,则意味者疯狂是属於人格特质,只会出现在特定的个体身上。
从人格的观点来看待物质滥用者与音乐创作者,或许他们两者的人格特质是十分相近的。异常人格特质的人,易於倾向物质滥用;而音乐创作者,又有那麽一点的异常人格特质。何种人格,谓之异常?例如:分裂病性(schizotypal)人格、反社会(antisocial)人格、边缘性(borderline)人格、做作性(histrionic)人格、自恋性(narcissistic)人格、畏避性(Avoidant)人格、依赖性(dependent)人格、…等,均属於异常之人格特质(参见:孔繁钟,1996)。因此,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之间,可能存在着「人格特质」这样的潜在干扰变项。简言之,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之间并无直接
的关联,而是由於个体本身所具备的人格特质,使得该个体同时具有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之行为表现。然而,什麽样的人格特质同时倾向於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本文所能蒐集参考之相关的文献资料有限,未能定论。
(五)纾解生活压力
或许,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一点关系都没有。或许,「出卖灵魂换取音乐才华」只是一个浪漫美丽的传说。可能的情形是,物质使用并不是为了音乐创作本身,而是为了纾解生活压力。特别是,成名之後的压力。
五、结语
本文试图探讨物质使用与音乐创作之关系。笔者所能蒐集之相关文献资料相当有限。除了笔者本身的研究功夫不足之外,一个重大的可能原因是,此议题的相关文章难以被认可、被发表,或者研究者根本不愿意探讨。毕竟,此议题似乎有鼓吹物质使用之嫌疑,相当背离社会道德的标准与研究伦理的精神。然而,若从另一个角度思维,此议题又也可能会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不论读者或是研究者,唯有抱持客观中立的态度,才有洞见事物核心本质的可能性。
六、参考文献
王彦苹(2003)。狂喜舞舞舞──台湾瑞舞文化的追寻。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
王婉嘉(2006)。疯大麻:《猪头汉堡包》、《超级骑警》。载於破报复刊440期。
孔繁钟、孔繁锦(编译)(1996)。精神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台北:合记。
吕宏进(2004)。运动禁药理论与实务介绍。载於:九十三年台北县C级健美教练讲习会会议资料。中华民国健美协会。
邱文宝(译)(2005)。鸦片。台北:三言社。(Hodgson, B., 2004)
周晏子(译)(1994)。告别毒品:嗑药的孩子没有明天。台北:新苗。(Dimoff, T. & Carper, S., 1993)
马模贞(1996)。毒品在中国。台北:一桥。
黄孙权(2001)。反毒战争大哉问。载於破报复刊137期。
黄孙权(2001)。药物护照三:新世代之药-大麻。载於破报复刊138期。
苏佩钰(1997)。施用毒品行为之刑事立法问题。国立中兴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
刘兴华(译)(2002)。帕格尼尼的诅咒。台北:允晨。(Fuld, W., 2003)
薛绚(译)(2002)。上瘾五百年。台北:立绪。(Courtwright, D. T., 2001)
离尘翻译社(译)(2004)。迷药。台北:波希米亚。(Miller, M., 1999)
Amabile, T. M. (1983).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 componential conceptualiz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 357-377.
Amabile, T. M. (1993). Motivational synergy: Toward new conceptualization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 the workpla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3, 185-201.
Csikzenmihalyi, M. (1988).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Toward a synthesis of structural and energistic approaches to cognition.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6, 159-176.
Gardner H. (1993). Creating minds: An anatomy of creativity seen through the lives of Freud, Einstein, Picasso, Stravinsky, Eliot, Graham, and Ghandi. New York: Basic.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1). An 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 and its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34, 1-32.
Torrance, E. P. (1962). Guiding creative tal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
11月份主打歌:《别日离情》电吉他演奏曲
http://blog.xuite.net/tooodark/musicstation/14109505
2007/10/29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59.104.221.127
※ 编辑: tooodark 来自: 211.74.106.226 (10/30 10:15)